浮生六記

2020-12-19 鳳凰網讀書

王鶴(編輯)

「我與讀書」徵文

本版開展「我與讀書」徵文活動,歡迎廣大讀者投稿,講述自己與讀書的故事。

來稿請寄:wenhua@xxsb.com

第一次知道《浮生六記》,是1991年讀宇文所安的《追憶》時。在《復現:閒情記趣》那一章,他通過解剖《浮生六記》的幾個片斷,探究了作家們難以逃離的困境:他們一遍遍講述同樣的故事,同時又不斷努力著渴望擺脫復現;但新的故事往往仍然無法掩蓋某些不能忘卻的東西。所以宇文所安認為,看一個作家是否偉大,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復現抗衡的力量。可惜,僅靠《追憶》引用的片斷,我對沈復與往事糾纏、又試圖忘卻的尷尬處境難以更全面地了解。不過,對《浮生六記》這部有愛情、有曲折的性靈之書頗覺嚮往。

《浮生六記》是沈復在中年時(嘉慶年間的1736年)懷念逝去的妻子芸、回味逝去日子的憶舊之作。沈復出生於乾隆年間一個詩書之家,家居蘇州滄浪亭畔。他未能博取功名,遂跟當時許多仕途不暢達的讀書人一樣,走上習幕授課之類的老路。他曾經做塾師、遊幕、賣畫、經商,一生坎坷愁困。雖然能書會畫,擅長篆刻,交遊廣泛,但沈復當年並無文名。不過,他沒有想到,筆調流麗的《浮生六記》既值得在文學史上書寫一筆,芸更成為舊式婦女中難得的另類典型,一個享受過生之樂趣的幸運婦人。她以性情灑脫、趣味高雅為後人稱道。

林語堂在將沈復和芸推介到英語世界時,曾不加掩飾地表露自己對芸娘的喜歡:  

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她並非最美麗,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她的丈夫,並沒有這樣推崇;但是誰能否認她是最可愛的一個女人?她是我們有時在朋友家中遇見的有風韻的麗人,因與其夫伉儷情篤令人盡絕傾慕之念,我們只覺得世上有這樣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  

林語堂說,這兩個雅人在世上並無特殊建樹,他們只是欣愛宇宙間的良辰美景,恬淡自適、與世無爭地生活。他之所以要翻譯芸的故事,是因為這故事值得讓世界知道:一方面為流傳她的芳名——在芸身上不可多得地匯集了各代女人的賢良美德;另一方面則因為,他在這對夫婦的簡樸生活中,看到了他們享得浮生半日閒的清福,以及在窮困坎坷中對美麗的追求。林語堂也為芸嘆息,正是她愛美求真的天性與現實的衝突,導致她半生不順。幸而他的丈夫,一位平常的寒士,詳盡細膩地記載了他們知足常樂的閨房情趣,使我們知道,世上曾有過這樣一位飽嘗窮愁與快樂的女子。

相關焦點

  • 苗懷明:《浮生六記》的傳奇與迷局
    說起《浮生六記》這本書,還有一段頗具戲劇色彩的傳奇故事:光緒三年,也就是1877年,一部名為《獨悟庵叢鈔》的書籍出現在市面上,該書輯錄了幾種少見的筆記著作,其中一種為沈三白的《浮生六記》,書的名字很陌生,作者也不為人所知,篇幅不長,只有六卷, 而且還殘缺不全,少了後兩卷。
  • 沈三白:浮生六記
    《金聲長物》之「沈三白」節選 如果有哪本書讓我堪讀一生,那一定是《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殘稿自被王韜妻兄楊引傳從蘇州冷攤發現的那刻起,芸娘就一直浮現在水晶般剔透的字裡行間,但見美麗,但見精微,凡事不以禮教為圭臬,也不以規矩所制衡,盡情盡性而又生趣盎然,在流離困頓中,雖身處窘境仍彰顯令人如沐春風的個性。林語堂不禁發出:「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的由衷讚嘆。
  • 《浮生六記》白話文開更前序
    《浮生六記》是清朝沈復(字三白,號梅逸)的自傳體散文。「浮生」二字出自李白的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浮生六記》文筆大膽,文辭綺豔,文字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全書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六卷。書中部分段落被人教版、蘇教版、河大版教材所收錄。
  • 讀書筆記|浮生六記
    而他寫《浮生六記》,更多的是能讓人看得見他的細膩豐富和不落俗套的浪漫。他給芸的七夕禮物是兩枚刻著「願生生世世為夫婦」的印章,作為夫妻間來往書信的印信。請人畫了月老的畫像,每逢朔日望日必然焚香拜禱,以求來生也能和芸有姻緣。
  • 滄浪亭裡的《浮生六記》
    葉軍攝影  ▌王道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  《浮生六記》的流行是必然的,有點眼光的作家和製作人都可以預見到。蘇州作家朱文穎曾以這個故事寫過小說。之前有過京劇、越劇、黃梅戲和話劇版本。同名電影則是著名導演費穆的作品,拍攝於1947年。男主角是蘇州的舒適,女主角是上海的沙莉。《浮生六記》就像是一個樸素而美麗的夢境,誰都想被嵌入進去夢一場。
  • 琴瑟和鳴:浮生六記
    答案都在這本《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人沈復的一本自傳式散文,「浮生」二字取自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題名「六記」,在常見的版本裡面只有四個章節的內容,一說後兩個章節遺失,至今尚未尋得,實為遺憾。作者簡介大致如下,姓名:沈復,性別:男,籍貫:長洲(今蘇州);年齡:二十多歲;職業:持續無業,間或做一做文職工作;愛好:琴棋書畫詩酒花;家庭背景:父親當官;聯繫人:妻子陳芸。陳芸便是沈復的妻子,《浮生六記》便是記錄他跟妻子二人的生活故事。
  • 浮生六記:最美的女人
    2沈復所寫的自傳體筆記小說《浮生六記》裡,就以最深情的視角給我們寫出了這位有魅力的女性只要有幸讀過《浮生六記》,有幸讀過了芸娘這個人物,就會發出感嘆:芸娘為人處世,如是則能稱得上最美好的女人。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汪涵,也大力推薦過這本書,他非常羨慕書中夫妻至真至愛的感情,覺得芸娘魅力十足。著名學者林語堂更是對芸娘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他說:「芸娘大概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了。」
  • 尋夢《浮生六記》,蘇州大石頭巷的浮生四季半日閒
    若讀過《浮生六記》,就一定要來大石頭巷走一走,沈復與他的妻子芸娘從滄浪亭搬離後便曾生活於此巷子之中,正門曾在南面的倉米巷 小巷,是姑蘇文化的魂,而大石頭巷,因為浮生六記,又將獨特的腔調注入其中。,布局,皆來自於沈三白的浮生六記。
  • 崑曲《浮生六記》走出滄浪亭 國潮文創集成店浮生集驚豔平江路
    7月16日,因創新融合園林與崑曲兩大文化遺產成為熱點的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在平江路遊客中心推出首個線下國潮文創集成店浮生集,走出了從演出品牌向文旅文創衍生、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新一步。項目出品人、蘇州好端正文化董事長焦璐介紹,2020是浮生六記運行的第三個年頭,既成功推出浮生六記演出品牌之後,今年將著力推進品牌立體運營,推出集合線下國潮店、古風市集和可園普惠型夜遊項目的新品牌——浮生集。運營方將從演出、文旅、文創三個方面立體打造浮生集品牌。
  • 沈復《浮生六記》:願你歷盡浮生,歸來仍是少年
    清代沈復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現僅存四記,其餘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佚,但是從已知的四記中仍然可以看出一個立體的沈復,一個飽嘗人間煙火卻依舊不厭其煩接納造物主所給予的一切的沈復。在《閨房記樂》中,我們看到了沈復與陳芸由兩小無猜到恩愛夫妻的轉變以及婚後生活的歡娛。
  • 浮生夢醒,情何以堪,名為小紅樓,《浮生六記》,值得一看
    《浮生六記》和小紅樓之所以被稱為小紅樓,應該是因為他們都是關於閨蜜的愛情,而且他們的寫作細膩而親切。與《紅樓夢》一部宏大的歷史著作相比,《浮生六記》實際上更為簡潔和簡短,他沒有《紅樓夢》奢華醉人的大房子,沒有美麗的十二金釵,也沒有前世流淚的幻覺,只有平凡夫妻生活。
  • 《浮生六記》:最美的愛情留在歲月的長河裡
    前陣子重讀《浮生六記》,想起了很多事。初讀時,惋惜於陳芸的早逝,嘆息於沈復與陳芸愛情的舉步維艱。那是幾年前了,現在的心境與當時有了很大變化,重讀的感想也多了許多。我注意到,《浮生六記》是沈復在陳芸去世後,悲痛欲絕而寫下的。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讓我在讀的時候,更多了些哀傷的嘆息。《浮生六記》裡,沈復與陳芸的感情甚篤,夫妻二人舉案齊眉、情投意合,自年幼相見便彼此鍾情,成人後順利成婚,婚後的日子甜蜜而有趣,煮酒、烹茶、論詩、賞月,簡單而美好。
  • 薦書《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01愛情是亙古不變總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浮生六記》這本書便以清代蘇州文人沈復與其愛妻陳芸的愛情故事為主線
  • 《浮生六記》——大家對沈復的看法為什麼是「渣」?
    初見《浮生六記》,便被一船一世一雙人的封面所吸引。頗有分大隱隱於世的氣息。浮生,顧名思義,如浮萍般漂泊的人生。這兩個字來概括沈復的一生也很是貼切。初讀《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其中引人入勝的莫過於男主沈復和芸娘的愛情故事。總是會不由自主的用現代的眼光看待男主沈復,不工作養家餬口,整天遊山玩水,有點金銀時全部拿去尋歡作樂。卻讓芸娘跟著他吃苦受累,顛沛流離。又不會處理婆媳關係,芸娘受了委屈誤會卻不替她辯解。
  • 劉新月:園林實景版崑曲《浮生六記》觀後感
    有幸得苗懷明老師帶領,我們浮生六記鏘鏘七人組一行前往蘇州,在滄浪亭內,實地實景觀看崑曲《浮生六記》。一入可園,便貼上了代表門票的標籤,南大校友玉姝學姐帶我們進園。園中夜燈在低矮的灌木叢中若隱若現,只照亮周邊的一隅小路,引來人進入可園深處。
  • 《浮生六記》樸素的語言,點滴的瑣事,卻是最美的情書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即指人生,浮生六記,個人認為亦可譯為人生六記,它無聲的描繪著作者生平瑣事。之所以用瑣事一詞,是因為本書大多描繪的都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以作者沈復與自己妻子芸娘之間的感情為主線,穿插在一起。與無聲之處起驚雷,平凡之處顯偉大。平凡而細緻的描繪,卻描寫出了夫妻二人至深的情感。
  • 《浮生六記》經典10句,一花一葉的感情世界,感人至深!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解釋:我凡事都喜歡獨出己見,不屑於人云亦云。2. 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出自《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解釋:和前妻的夢已經醒了,但因為有了新的人,又再次入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醒來。3. 出南門即大海,一日兩潮,如萬丈銀堤破海而過。
  • 居家隔離,推薦你讀《浮生六記》
    一部《浮生六記》,寫盡了古代婚姻愛情的情趣,也寫出了貧困生活的無奈,讀了以後你能從中收穫很多。書裡還能找到以下詩句所描述的種種愛情場景。這部《浮生六記》是沈複寫給妻子芸娘的絕美情書,然芸娘終不可能再見此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沈嘉祿:《浮生六記》之美,用美味佳餚亦可復原
    位置:上海展覽中心中央西平臺—上海社科文出版館錢鍾書在為楊絳《幹校六記》寫的序言中明確表示《浮生六記》是「一部我不很喜歡的書」,但同時又將《幹校六記》與《浮生六記》並列評說,認為前者「理論上該有七記」,後者「事實上只存四記」,「誰知道沒有那麼一天,這兩部書缺掉的篇章被陸續發現,補足填滿,稍微減少人世間的缺陷。」
  • 打卡滄浪亭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 享受最美蘇州一夜
    蘇州著名古蹟滄浪亭,近期和《浮生六記》連成了一個固定詞組。經過十個月的運作,「周末打卡滄浪亭的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享受最美蘇州一夜」,成功地成為了蘇州旅遊的網紅項目。《浮生六記》張爭耀飾沈復,國芳飾芸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