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經典10句,一花一葉的感情世界,感人至深!

2020-12-25 hoody魚愛讀書

《浮生六記》是中國古代一部水平極高的自傳體隨筆,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全書真率純真,富有創造性,充滿著作者的深情,感人至深!

1. 餘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解釋:我凡事都喜歡獨出己見,不屑於人云亦云。

2. 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出自《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解釋:和前妻的夢已經醒了,但因為有了新的人,又再次入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醒來。

3. 出南門即大海,一日兩潮,如萬丈銀堤破海而過。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解釋:出了南門就是大海,一天要漲兩次潮。像萬丈銀色的大堤劃破大海而過。

4. 人珍我棄、人棄我取。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解釋:別人不要的時候我要,別人要的時候我不要。

5. 無人調護,自去經心。

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解釋:出門無人護理調養,自己要多多經心關照自己啊!

6. 布衣菜飯,可樂終身

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解釋:樂觀的精神,粗茶淡飯,一生淡泊名利。

7. 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

出自《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解釋:奉勸塵世間的夫妻,不要彼此仇視不相容,也不要用情太深。

8. 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解釋:鍾情於一個人,即使他長得醜也不嫌棄。

9. 黃山僅見其腳,惜未一瞻面目。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解釋:我僅僅只看到了黃山的山腳,可惜沒有看到它的真正面目。

10. 臺在山腰,一峰突起,離水十餘丈。

出自《浮生六記·浪遊記快》

解釋:釣臺在山腰上,單單的山峰突起,和水面相離十多丈。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給了文青們哪些啟示
    共遊太湖這六記,是沈複寫給妻子芸娘的絕美情書,更是古典文學的唯美經典。看罷六記,我們欽羨於沈復的前半生,卻不無嗟嘆沈復的後半程,多想此生不問世事,只系風月。然而,那樣的話,是不是活的太自私也太自我了。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樣子,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答案,就像三白的幸福與坎坷,浮生六記,不是烏託邦式的愛情幻想,只是為讀者展開了一副真實的布衣文人的生活畫卷。
  •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10句情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這幾年,《浮生六記》火遍朋友圈。我買之看之,一是源於我最喜歡的主持人汪涵的推薦;再是源於大師林語堂贊過的那個天下第一可愛女子和人間最理想的女人,女版陶淵明——芸娘。01200年前的愛情故事《浮生六記》本應是六篇,但現存的只有四篇,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
  • 《浮生六記》經典的10句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清朝時期,有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浮生六記》。這本書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 《浮生六記》最驚豔的10句情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但是沈復卻以一部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的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浮生六記》,讓其被人頂禮膜拜,擁有了萬千的「浮」迷。這本書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這句溫馨的話語是出自沈復的《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最美20句,句句精華,值得一品再品
    《浮生六記》為清代文人沈復所著生活散文,著重記述了自己與妻子陳芸的兩情情趣,充滿了溫暖與歡樂,同樣也有煩惱與悲傷的一面。既讓人羨慕他們的浪漫婚姻生活,又讓人感嘆於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困窘。芸娘也不至於早逝,僅活41歲。《浮生六記》填補了我國文學描寫夫妻家庭生活的空白,陳寅恪因此極力推崇此書。
  • 讀書筆記|浮生六記
    沈復愛花,芸娘便讓他閒居時「案頭瓶花不絕」,會撿了山間的石頭來配沈復的插花,還想出了令人叫絕的草蟲之法讓沈復的插花進入畫境。她與沈復一同賞月時,能問出「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間,亦有如我兩人之情興否?」這樣讓人聯想起蘇軾觀月之意趣的話。
  • 浮生六記
    來稿請寄:wenhua@xxsb.com第一次知道《浮生六記》,是1991年讀宇文所安的《追憶》時。在《復現:閒情記趣》那一章,他通過解剖《浮生六記》的幾個片斷,探究了作家們難以逃離的困境:他們一遍遍講述同樣的故事,同時又不斷努力著渴望擺脫復現;但新的故事往往仍然無法掩蓋某些不能忘卻的東西。所以宇文所安認為,看一個作家是否偉大,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復現抗衡的力量。
  • 苗懷明:《浮生六記》的傳奇與迷局
    但就是這樣一本書,面世後竟大受歡迎,一紙風行,其後不斷以單行本的形式刊印,人們爭相傳誦,如今已成為一部具有經典性質的文學名著。最早刊印《浮生六記》的人叫楊引傳,他也是《浮生六記》的發現者。楊引傳,原名延緒,號醒逋、蘇補、淞渟外史、老圃,齋名獨悟庵,江蘇吳縣人。主要活動在道光到光緒年間,著有《獨悟庵集》。
  • 《浮生六記》驚豔的10句話:餘生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所著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 《浮生六記》: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三百年前就發生了
    以遊幕為生,在他46歲時,寫下自傳體浮生六記,筆墨之間,纏綿哀婉,真切感人。一百四十年來,不止一位學者讚譽《浮生六記》為「晚清小紅樓夢」。從沈復對女性的態度、地方風物的惜愛、植物山石的用心、古代典籍的取捨、寺廟僧人的禮儀等方面,無不情深而近之,只是結構不如《紅樓夢》繁複、龐大。《紅樓夢》是一種繁華過後的悽涼。
  • 《浮生六記》,最好的愛情是這樣的
    讀書的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文字,去感知寫作者的感情世界,繼而不斷的豐富、刷新自己對世界、人情的認知,這個感覺本身就很美妙。沈複寫《浮生六記》是為了記錄自己的一生難忘的經歷,有愛情婚姻的幸福、有草本山石的閒情、有失意坎坷的愁緒,也有遊山玩水的快樂。
  • 《浮生六記》完美收官,這場沉浸式崑曲溫暖一園
    「 當你的一切感官被喚醒 」    第一次欣賞浸入式崑曲,全新的亭林園版《浮生六記》,有哪些特別之處?這種想法可以被《浮生六記》打破了。當你踏進這個園子,你的眼睛,耳朵,觸覺,嗅覺,甚至味覺,都會被打開,你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好的。
  • 滄浪亭裡的《浮生六記》
    葉軍攝影  ▌王道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  《浮生六記》的流行是必然的,有點眼光的作家和製作人都可以預見到。蘇州作家朱文穎曾以這個故事寫過小說。之前有過京劇、越劇、黃梅戲和話劇版本。同名電影則是著名導演費穆的作品,拍攝於1947年。男主角是蘇州的舒適,女主角是上海的沙莉。《浮生六記》就像是一個樸素而美麗的夢境,誰都想被嵌入進去夢一場。
  • 浮生六記:最美的女人
    2沈復所寫的自傳體筆記小說《浮生六記》裡,就以最深情的視角給我們寫出了這位有魅力的女性只要有幸讀過《浮生六記》,有幸讀過了芸娘這個人物,就會發出感嘆:芸娘為人處世,如是則能稱得上最美好的女人。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汪涵,也大力推薦過這本書,他非常羨慕書中夫妻至真至愛的感情,覺得芸娘魅力十足。著名學者林語堂更是對芸娘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他說:「芸娘大概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了。」
  • 打卡滄浪亭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 享受最美蘇州一夜
    蘇州著名古蹟滄浪亭,近期和《浮生六記》連成了一個固定詞組。經過十個月的運作,「周末打卡滄浪亭的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享受最美蘇州一夜」,成功地成為了蘇州旅遊的網紅項目。《浮生六記》張爭耀飾沈復,國芳飾芸娘。
  • 沈復《浮生六記》:願你歷盡浮生,歸來仍是少年
    清代沈復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現僅存四記,其餘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佚,但是從已知的四記中仍然可以看出一個立體的沈復,一個飽嘗人間煙火卻依舊不厭其煩接納造物主所給予的一切的沈復。在《閨房記樂》中,我們看到了沈復與陳芸由兩小無猜到恩愛夫妻的轉變以及婚後生活的歡娛。
  • 《浮生六記》樸素的語言,點滴的瑣事,卻是最美的情書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即指人生,浮生六記,個人認為亦可譯為人生六記,它無聲的描繪著作者生平瑣事。之所以用瑣事一詞,是因為本書大多描繪的都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以作者沈復與自己妻子芸娘之間的感情為主線,穿插在一起。與無聲之處起驚雷,平凡之處顯偉大。平凡而細緻的描繪,卻描寫出了夫妻二人至深的情感。
  • 《浮生六記》:譯述摯美古文經典
    譯記(代序) 節選秋天乍接到要求,請將《浮生六記》譯作現代文時,我挺費了番躊躇:翻譯文言文,尤其是妙文,從來吃力不討好。中國明清之後好文言文,妙處多不在辭藻鋪排,而在文氣流動、詞採精煉,假設文章如酒,經了翻譯,便成米飯,少了醇釅的韻致。
  • 《浮生六記》裡的沈復憑啥娶了「芸」——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
    1936年,著名作家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了長序言。他在序言中寫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林語堂提到的「芸」,就是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作者沈復的妻子陳芸。能被林語堂誇讚的女人,想必是一個好女人,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沈復憑啥娶了她?
  • 《浮生六記》:最美的愛情留在歲月的長河裡
    前陣子重讀《浮生六記》,想起了很多事。初讀時,惋惜於陳芸的早逝,嘆息於沈復與陳芸愛情的舉步維艱。那是幾年前了,現在的心境與當時有了很大變化,重讀的感想也多了許多。我注意到,《浮生六記》是沈復在陳芸去世後,悲痛欲絕而寫下的。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讓我在讀的時候,更多了些哀傷的嘆息。《浮生六記》裡,沈復與陳芸的感情甚篤,夫妻二人舉案齊眉、情投意合,自年幼相見便彼此鍾情,成人後順利成婚,婚後的日子甜蜜而有趣,煮酒、烹茶、論詩、賞月,簡單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