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昨日早上,「碧惠佛山陽光騎行」2020(第六屆)環佛山綠色騎行在佛山新城市民廣場啟程,900名來自珠三角地區的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穿行於三龍灣河堤綠道,用騎行見證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悄然蝶變。
「碧惠佛山陽光騎行」2020(第六屆)環佛山綠色騎行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作為指導單位,佛山日報社主辦,碧桂園佛肇區域全程支持。本次活動設置30公裡體驗組和100公裡挑戰組兩個組別,全程環繞美麗的三龍灣河堤,沿途匯集了河堤風光、古村景色、A 級景區、城市美景等。
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是佛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子」,自去年以來,先後啟動9項規劃編制工作,從發展策略、空間格局、廣佛合作等整體性規劃到土地整備、景觀、交通、市政等專項規劃,定向引航,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建設現代化,構建三龍灣「半城半綠三分水」的嶺南水鄉風貌生態空間格局,把三龍灣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區域。
昨日,「碧惠佛山陽光騎行」2020(第六屆)環佛山綠色騎行在佛山新城市民廣場出發。/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在100公裡騎行路程中,騎友沿著佛山新城濱河生態廊道、北滘堤岸綠道等景觀帶,一路打卡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美的總部、碧桂園機器人餐廳、碧江金樓、文翰湖公園等三龍灣標誌性建築、景點。與朋友結伴報名參加環佛山綠色騎行的市民陳小姐,將近中午才來到第三個籤到點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沿路風光那麼好,騎太快我怕看不清。」陳小姐說,她就是為了感受三龍灣之美而來的。
來自廣州的騎友伍先生帶著寫有「環佛山綠色騎行」字樣的書法作品打卡每一個籤到點。他說,歷屆環佛山綠色騎行都非常重視線路沿途的景觀設計,今年的線路除了河堤綠道做標配,還融入更多新看點,讓騎友深度體驗佛山的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
據了解,環佛山綠色騎行活動從2015年舉行以來,一直以傳播環保理念和正能量為宗旨,通過騎行展現佛山人互幫互愛、互相鼓勵支持、奮勇前進的大愛精神。
今年首次成立由資深騎友組成的騎友志願隊,他們自備維修工具、補給物品、應急藥物等,一路上為有需要的車友提供幫助。騎友志願隊隊員毛國輝說,這些年騎著單車去過西藏、新疆等地,得到過不少熱心人士的幫助,聽說環佛山綠色騎行主辦方組建騎友志願隊,便第一時間報名了。
昨日17時,本屆活動在健翔醫院、廣東藍天救援隊、佛山市菠蘿救援服務中心、佛山水義工志願服務總隊、南海親子義工服務隊、佛山市禪城區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等600人組成的救援安保隊伍的全力保障下,順利安全地落下帷幕。
一騎出發 遇見大美佛山
佛山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興的城市。金秋九月,正是沿著東平河水軸線一覽佛山風光、感受城市脈動的最佳季節。昨日,來自珠三角的騎友們紛紛來到佛山參加「碧惠佛山陽光騎行」2020(第六屆)環佛山綠色騎行活動,他們沿著三龍灣河堤綠道一路歡歌,每一處風景都綻放著綠色生機。
「三龍灣是我心動的理由」
步步皆景處處入畫
「第一次參加騎行,活動組織得很好,讓騎友非常享受這個過程。」時至正午,來自偉業鋁材騎士團的陳小姐笑著說:「沿途風光那麼好,騎得太快我怕看不清。」
得知今年的騎行路線全程環繞美麗的三龍灣,陳小姐第一時間報名搶位。「三龍灣是我心動的理由。」陳小姐說,她早就聽聞三龍灣要依託東平水道、潭洲水道、陳村水道打造50公裡碧道環,這對於騎行愛好者而言很具誘惑力,希望藉此機會檢驗三龍灣碧道建設的成效。
環佛山綠色騎行活動昨日舉行,騎友們沿著三龍灣河堤綠道一路前行。/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滿眼的綠色風景也是眾多騎友傾心的理由。「佛山新城沿路風景很不錯,一路騎來很舒服,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來自南海的關氏兄弟在籤到點打卡後說,他們一直是環佛山綠色騎行的忠實支持者,潭洲水道河堤綠道是他們最為滿意的一段線路,一河兩岸的景色美如詩畫,生機勃勃的生態廊道蜿蜒曲折,斑斕盛放的奇花異木應接不暇,「希望能夠早日通過騎行的方式完整地感受三龍灣50公裡碧道環的如畫美景。」
首次來到碧桂園機器人餐廳的廣州騎友麥先生說,他特別喜歡佛山美食,每次從廣州來佛山都能大飽口福,沒想到這次還能體驗由佛山機器人做的美食。麥先生說,「看媒體報導,三龍灣遊船項目將在國慶前啟航,這讓我對三龍灣產生了美麗的遐想。通過這次騎行,我才知道原來三龍灣不僅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還是高端創新集聚區,還有生機勃勃的古村落,值得遊人花費時間細細品味。」
「騎行過程痛並快樂著」
環佛山騎行成經典親子遊
歷屆環佛山綠色騎行都會設置長距離的挑戰組和適合男女老少參與的體驗組。每年都會吸引不少家庭報名參加,家住南海的胡學建就是其中一個。
胡學建帶著3歲女兒胡巧欣一起來感受騎行氛圍。他說:「前兩年,我帶兒子來騎行,今年哥哥有事不能來,妹妹穿著哥哥的騎士服來參加活動。」由於帶著孩子,胡學建的應急包也特別與眾不同,除了騎友例行裝備外,裡面還備有零食和玩具等,飽含著滿滿父愛。胡學建認為騎行是親子教育的良機,「騎行活動在綠色的戶外,有很多人參與,孩子可以從中培養與人交流的能力,性格也會變得陽光」。
一名騎友展示紀念獎牌。/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與胡學建有相同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上午9時30分,小學生雷思星騎著牌號為「8850」的自行車抵達順德未來城,稍作休息時享用巧克力點心補充體力。他信心滿滿地說:「去年我成功完成30公裡騎行,今年的目標是成功完成100公裡騎行。」雷爸爸說,去年他們父子首次一同報名參加環佛山綠色騎行,兒子在成功完成30公裡騎行任務後信心大增,今年打算帶著他一起挑戰更遠的距離。雖然孩子在騎行中會感到勞累,也有想放棄的時刻,但是父親積極的鞭策和鼓勵,幫助孩子越過一個又一個目標。「城市裡的孩子需要磨練,騎行有利於身心健康。」雷爸爸說。
就讀於碧桂園實驗小學的徐承智則跟隨媽媽一起騎行到第二籤到點——碧桂園順德未來城。「騎行過程痛並快樂著。河堤風景很美,讓我忘記了騎行的辛苦。」達到預定目標的徐承智頗有成就感。
「佛山人真的很好」
安全保障團隊用心護航
「今年目標依然是完成100公裡騎行,不能完成有遺憾。」上午11時多,佛山實驗中學初中學生韋俊宇獨自出現在碧桂園機器人餐廳的醫療點,右腿上有多處血跡。
有騎友在途中爆胎,志願隊員主動上前幫忙。/佛山日報記者招鈺英攝
連續多年跟隨父親參加騎行的韋俊宇在去年完成了100公裡的騎行目標。今年,他嘗試「甩開」父親衝在前頭,結果不慎撞到其他騎手倒地受傷。在醫護人員幫助清理傷口的過程中,韋俊宇幾度疼痛跺腳,緊握拳頭,但一直忍住沒有喊痛。「小小少年郎,有淚不輕彈!好樣的!」醫護人員連連表揚韋俊宇勇敢的騎手精神。在聽取醫護人員的建議決定退出比賽後,韋俊宇頗為失落,但他已經為明年定下「捲土重來,再戰100公裡」的目標。
「從上午9時開始,陸續有騎友出現抽筋情況,摔傷流血的也有三四例。」健翔醫院醫師徐璨明說,由於是疫情過後首次參加大型戶外活動,大家都卯足勁頭,想要突破成績,個別人用力過猛,造成抽筋或者受傷。
其中,一名從深圳來的騎友在第二賽段跌傷造成後背以及右手臂出現不同程度受傷,單車亦有損壞。他因無法繼續比賽,心情不佳而一度拒絕治療。徐璨明和志願者見狀趕緊耐心勸導,並積極幫他聯繫車輛運送單車回酒店。該名騎友最終同意到醫院接受治療。「佛山人真的很好,辛苦你們了!明年我還要來。」離開前,該騎友對著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
騎友途經北滘美的大道花海,在此處拍照留念。/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今年環佛山綠色騎行有一支600人組成的救援保障隊伍,他們來自健翔醫院、廣東藍天救援隊、佛山市菠蘿救援服務中心、佛山水義工志願服務總隊、南海親子義工隊等機構。強大的保障力量也成為環佛山綠色騎行的金字招牌。不少騎友都表示,與其他城市舉辦的騎行活動相比較,「環佛」後勤保障做得很好。
「意猶未盡明年繼續」
外地騎友期盼鎖定下屆名額
環佛山綠色騎行舉辦六屆以來,參與者不僅有佛山騎友,還有眾多來自珠三角各地的騎友。今年,廣州、深圳、東莞、江門等地的騎友都紛紛組團來體驗新線路。
年過六十的騎友伍先生凌晨4時就從廣州出發,騎車來到佛山新城市民廣場。「已經連續好多年到佛山參加騎行活動,認識了很多佛山騎友。」伍先生說,今年他和隊員專門攜帶寫有「環佛山一百公裡綠色騎行」字樣的書法作品騎行,每到一個籤到點就拿出來拍照打卡。「我們是真心喜歡這個活動,希望每年都來參加『環佛』。」
廣州騎友伍先生拿著寫有「環佛山一百公裡綠色騎行」字樣的書法作品在出發點展示。/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黃先生和兩位朋友則是專門從江門市鶴山市趕來參加環佛山綠色騎行。由於沒有報上100公裡挑戰組,他們只能報名參加30公裡體驗組,三人用了1小時20分鐘就跑完了全程。「我們打算找主辦方提前預訂明年挑戰組名額。」黃先生說,今年騎行路線沿途的綠化景觀層次豐富,河湧綠水長流,堤岸紅花綠樹,騎行體驗非常贊!」
來自深圳的邱女士為了以最佳狀態參加個人首次「環佛」,在前一天就趕到了佛山。「今天到達終點的時間比我預計要早很多,共計用時2小時58分,沿途的風景真的讓我流連忘返,還想再騎多一次。佛山真的是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邱女士說,歷屆環佛山綠色騎行都非常重視線路沿途的景觀設計,今年不僅欣賞了河堤風光,還體驗了古村美景、傳統建築等,希望明年的線路有更多驚喜。
原標題:「騎」遇魅力三龍灣
「碧惠佛山 陽光騎行」2020(第六屆)環佛山綠色騎行舉行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招鈺英
撰文|記者周師伢、蘇宏堃、黃鶴婷、招鈺英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