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府裡,遊人如此參觀態度,全然不知「魯壁」,豈不白來了

2020-12-07 懶遊的故事

現在到曲阜來,遊人不多,特別是著名「三孔」的門票半價,網上訂票只需70元,性價比超高。說完好消息,再說個「壞消息」,7月16日起,「三孔」票價恢復全價。

從濟南到曲阜,就住在顏廟對面的青旅中,如此舒適的大床房,窗子外面就是顏廟的紅牆,竟然只要62元每晚,差點驚掉了下巴,現在的性價比真是超高,但須做好防護。今天跟我去孔府孔廟看看吧,參觀拜謁孔府孔廟,就是從這座壯觀的「萬仞宮牆」開始。

「萬仞宮牆」是孔廟的第一道大門,「仞」是一個古代長度單位,周朝時8尺為一仞,相當於現在的1.6米左右。這裡取自「夫子之牆數仞」的語義。這四個大字可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三孔」的參觀情況,後文會慢慢分享,今天想聊聊「魯壁」。

在孔廟中,我一直在找一面古牆。這座古牆坐落在孔廟東路,這面高約3米,長約15米的古牆形如照壁,淹沒在富麗堂皇的孔廟建築群中,毫不起眼,但這是一面有故事的古牆,意義非凡。

這面古牆叫作「魯壁」,相比遊人如織的中路大成殿,這裡顯得有些落寞,我正準備多拍幾張照片時,陸續來了兩撥兒遊客,我便暫停拍照。可是,接下來,這兩撥兒遊客的舉動讓我無語,對「魯壁」和孔宅故井一無所知,都在嘀咕著,這裡怎麼有面牆?這不就是一口普通的井嗎?

我是真無語了,參觀孔廟,如果這點常識都不去了解,真不知道來這裡幹什麼?又來了幾位老哥更是無知,我實在忍不住插了句嘴,這可不是一面普通的牆。於是,我臨時客串了一回導遊,居然也講得神採飛揚。

其實,魯壁的一側就有簡介,似乎不太顯眼。此壁原為孔子故居的牆壁,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鞏固政權,採納李斯的「焚書坑儒」。孔子九代孫孔鮒聽聞此消息,連夜與弟子們一起把家中祖傳的《論語》、《孝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偷偷地藏在這面古牆的夾層中,然後逃離家鄉,直至病逝。因此,孔府故宅的藏書秘密也再無人知曉。

相傳,到了漢景帝時期,魯恭王劉餘為了擴建宮室,拆毀孔宅這堵牆時發現了古籍,並把這批竹簡送還給孔家。當時的孔家後人叫孔安國,是一位文字學家,他發現這些竹簡都是用先秦文字寫成,細閱之下才知道是《論語》、《孝經》、《尚書》等,連忙命人妥加保護,這些古籍因此得以傳世。這個對儒家傳承做出重要貢獻的「魯壁藏書」的故事,大家不去了解一下,說不過去吧。

魯壁的一側,有一口「孔宅故井」。那幾位遊客大哥顯得有些不屑,這不是普通的水井嗎?有啥看頭?急得一旁的導遊連忙解釋,這是兩千多千年的井,是孔子一家的飲用水,你說珍不珍貴?

位於詩禮堂後的這口孔子當年的吃水井,井水「即清且渫」,被稱為「聖水」。此井深3米,明正德年間以雕花石欄圍護,內立明代「孔子故井」碑。

清乾隆皇帝祭祀時,曾飲此水拜師,碑亭內有乾隆御題的「故宅井贊」碑。個別遊客這樣的參觀態度,讓我陷入沉思。相比自然風光美景,這裡是聖人故裡,去了解燦爛的中華文化,難道不是更有魅力嗎?

相關焦點

  • 孔府菜:不必遠赴曲阜 家門口品孔府佳餚
    說起山東曲阜,除了名勝古蹟外,孔府菜也是遠近聞名。一個個封建王朝興亡更替,經過歷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夠完整流傳下來的,是鳳毛麟角,孔府菜是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孔府烹任,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宴會飲食;一類是日常家餐。宴席菜和家常菜 雖然有時互相通用,但烹飪是有區別的。時至今日,不必奔赴曲阜,十一月便可在瀋陽香格裡拉酒店品嘗到孔府菜,酒店特邀曲阜香格裡拉酒店的三位名廚為我們奉上有歷史傳承的孔府菜。
  • 曲阜孔廟孔府及孔府宴
    古城曲阜位於山東西南部,是中國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曲阜從建城開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中國遠古的炎帝神農氏自陳徙都曲阜,黃帝自窮桑徙都曲阜,少昊登帝位後亦遷都曲阜。古稱曲阜為「少昊之墟」,今存少昊陵。
  • 山東11|曲阜——孔廟及孔府
    曲阜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是祭祀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本廟,位於孔子故裡、山東曲阜城內。據史料記載: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他的弟子將其「故所居堂」立廟祭祀,廟屋三間。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歷朝歷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動就在大殿裡舉行,遊人只能站在殿外觀看,不得入內。我們看到殿內高懸「萬世師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聯,導遊說這些都是清乾隆帝的手書,殿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
  • 介紹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引言山東曲阜是商代奄國的都城,春秋戰國時魯國的首府,名勝古蹟甚多,前往攬勝探古者不計其數。少昊陵,周公廟、發靈宮遺址、魯國故城遺址,西夏侯、東魏莊以及壽丘等十八處文化遺址,都引人入勝。而最為壯觀的,要數孔廟、孔府、孔林了。
  • 吃出文化 感受曲阜孔府菜的博大精深
    會玩帝和大家約好的曲阜孔府菜介紹篇來了。首先介紹一下孔府菜的歷史淵源,孔府菜是在宋元宗寶元年間開始正式建府後出現的,在清朝乾隆時期成為了官府菜。在中國的封建時期,孔府是「天下第一家」,跨越多個朝代,堪比皇家還要顯貴,歷代統治者都把孔子的後人封為「聖人」。孔府菜謹守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論述,經過千萬廚役的心血,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孔府烹飪。
  • 孔府-最美四月天,帶你遊山東曲阜孔府
    在四月這個美麗的春天,出門走一走,看一看,欣賞一下祖國大好河山,上回和大家介紹了山東曲阜的孔廟,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一下孔府,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孔府的一些見聞。孔府花開不知經歷了多少年的古樹,柏樹五枝合圍中寄生出一株槐樹,非同種但同根,有大愛無疆,博愛包容之勢,故此樹又名「五君子柏」,是孔氏家族幾百年來同舟共濟,互愛互助的生活,象徵被賦予了同甘風雨和諧共生的精神文化內涵。
  • 合肥香格裡拉大酒店揚子軒中餐廳孔府美食節啟幕!
    劉海洋曲阜新派孔府菜代表人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孔府菜傳承人彭文俞大師的嫡傳弟子曲阜香格裡拉大酒店中餐廳廚師擁有超過15年的廚藝經驗口感軟嫩柔潤,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濃鬱鮮香,膠質豐富,哪還需要熬夜搶直播間的面膜,吃一份就足夠補充滿滿的膠原蛋白。麒麟御書這道菜在曲阜當地多選用淡水鱸魚製成,而劉大廚則選取了加吉魚,因為加吉魚的鱗片營養豐富,而且在炸制後形狀如麒麟般栩栩如生,即得名麒麟玉書。
  • 來曲阜不可錯過的精彩演出,下月一號執行新票價,附景區攻略信息
    曲阜孔廟曲阜,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孔子故裡,古代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距離我們兗州僅僅不到二十公裡,今天呢,一路騎行走來,行程一小時十五分鐘,目的地為孔廟和孔府,一個原因,也是直奔祭孔大典演出而來來曲阜不可錯過的精彩演出1.在萬仞宮牆正前方,每天清晨及傍晚十分,在這裡各有一場精彩的演出,為晨鐘開城及暮鐘關城儀式2.每天上午十一點正,在大成殿前,有祭孔演出,可以說是在三孔景區內,較為大型的一場演出,千萬不要錯過哦
  •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孔夫子的廟宇、墓地和府邸位於山東省的曲阜。孔廟是公元前478年為紀念孔夫子而興建的,千百年來屢毀屢建,到今天已經發展成超過100座殿堂的建築群。孔林裡不僅容納了孔夫子的墳墓,而且他的後裔中,有超過10萬人也葬在這裡。當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經擴建成一個龐大顯赫的府邸,整個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築群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特色,應歸功於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帝王對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 遊曲阜孔府內宅,衍聖公過此門,為何跟班大喊「公爺過貪了」?
    遊玩曲阜的旅遊攻略相對簡單,常規線路就是「三孔」和尼山景區。特別是「三孔」景區,一定要請一位導遊,精彩詼諧的講解,讓遊人在輕鬆愜意間受益良多,今天我們「鬥膽」闖一下孔府的「內宅」。遊覽「三孔」可以先去孔廟孔府,這兩個景區緊緊相連,參觀完孔廟,從東門處百米外就是孔府的入口處。
  • 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孔子禮樂宴」等宴飲,成為來曲阜旅遊的海內外遊客必須體驗的一項。沙見龍 攝   (新春見聞)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中新網曲阜2月14日電:題:千年傳承「孔府菜」飛進尋常百姓家  作者 沙見龍  「魯壁藏書」、「陽關三疊」、「詩禮銀杏」……打開孔子故裡曲阜迎賓館的菜譜,一連串雅韻古色的菜名「魅惑」眾多食客們,為一睹傳承千年
  • 曲阜孔府古牆遭塗鴉惹眾怒 官方尚未正式回應(圖)
    曾潔 攝 孔府安檢處的警示牌。 曾潔 攝  中新網曲阜11月6日電 (曾潔)世界文化遺產孔府院內600年歷史的青磚牆遭塗鴉淪為遊人「籤名簿」一事經媒體披露後在當地引發各方熱議,遊客、導遊、文物專家紛紛呼籲依法治理,截至中新網記者發稿時當地官方尚未作出正式回應。
  • 遊讀曲阜旅遊攻略——孔子博物館參觀必讀
    如果有接待可能會閉館,這是我猜的,以前景區實行預約參觀,現在是直接拿著身份證進,如果你準備去最好還是打電話確認一下。諮詢電話0537— 4459065,希望景區不要罵我公開電話,我也是在公眾號裡找到的電話。聽說博物館裡面的講解員文化程度都很高,剛好疫情沒事做我想去應聘講解員學習學習,打電話人家說不招,喜歡這種環境就經常自己來逛逛吧,反正離我家也很近。
  • 山東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
    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 孔廟、孔府、孔林
    這次上海到北京中間恰好有天空閒時間,頂著中暑的風險來替天上的母親還願。下午五點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就出門了。找了一個酒店推薦的三輪車,師傅姓孔,62歲的身板不輸給小夥子,聊天的功力不輸給北京的哥。曲阜大概四分之一的人都姓孔,和孔丘同志都沾親帶故。孔師傅自稱是第79代傳人,對曲阜歷史熟稔。不過他推薦的孔家菜我倒沒覺得出彩。
  • 來曲阜「孔府過大年」感受孔府專屬「年味」
    今天,孔子故裡、儒家文化發源地曲阜正式啟動「孔府過大年」活動,傳統文化民俗體驗等系列活動喚醒了人們對於傳統節日的「儀式感」。新年伊始,孔府門前,一場熱鬧的舞獅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新的一年,遊客們把硃砂塗在舞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寓意為喚醒獅子,向人間散播幸福與吉祥。
  • 世界遺產名錄,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
    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是歷代儒客朝拜之聖地,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山東濟寧曲阜是孔子的故鄉。
  •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遊玩曲阜孔廟後已接近下午1點左右,出了孔廟步行約十來分鐘就到孔府。正門,孔府正門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的世襲衍聖公的後代居住的府第。
  • 羅修云:孔子故裡曲阜——從外到裡都是「古」
    雖然我對中華文化持批判態度,但不管怎樣,孔子故鄉是每一個愛好文化旅遊的人所不可遺漏之地,畢竟孔子對中華文化影響至深,稱得上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畢竟中華文化傳統的形成離不開孔子,離不開儒學,離不開與儒學共生互爭互補的先秦諸子百家以及數千年來沒有停止過的對於儒學的陳陳相因、時有閃光的解讀與論爭;畢竟每一位國人都無一例外地受到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的薰陶,乃至人生從「姓名粗記」開始知道的第一個古人就是孔子;
  • 曲阜:菜中品出儒家味 食不厭精的孔府菜
    作為孔府菜年輕一代的傳承人,30歲的徐光站在偌大的廚桌前,正在精心準備一道孔府菜的代表菜品——烤花攬桂魚。「主要食材是超過兩斤的桂魚,去鱗後在魚身打花刀,並用鹽醃製。」案板前的八個精緻小碟裡,分別盛放著海參條、冬筍、火腿、蛋花糕、蝦仁等共計八種食材。「可不要小看了它們,這是孔府菜裡用途最廣的八寶料。」徐光笑著說,孔府菜從不用味精、雞精等調味品,八寶料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