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都市狹縫中的街廟觀察

2021-02-07 不正經歷史研究所

劃重點:

1、是臺灣賴伯威老師在半層書店的講座。

2、會是很有意思的講座,臺灣的廟更接近我們傳統社會的樣子,它們是一個公共空間,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廟裡都有周邊社區裡的好多故事。我們大陸的廟現在跟日常生活有點脫節,像保留的「標本」。

2、講座需要報名,但是不是在我這裡,是在半層書店的公眾號後臺,文末有二維碼,掃一掃就行。

3、我有可能會去現場

▼▼▼▼▼

寄生之廟

主講人:賴伯威

臺灣註冊建築師

賴伯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發起人

臺灣交通大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

時間:2018年5月19日(周六)19:00-20:30

地點:上海市虹口區哈爾濱路129號 半層書店

▼▼▼▼▼

入場:免費 / 需報名

人數:40人

無神不拜、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奇不有,可稱為寄生之廟。

臺灣都市夾縫中的廟

是臺灣城市

有別於其他地方

最顯而易見的與眾不同

這些宛如寄生在都市的廟:

這些廟,是真實的臺灣印象

這些廟,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這些廟,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

這些廟,是顯而易見的都市基因

這些廟,本身存在的事實即為現象

這些廟,是常民對現實生活的避風港

這些廟,隱身街頭巷尾,你家我家之間

這些廟,曾見證老百姓資本的高度集中

這些廟,都市的縮影、社會變遷的活化石

這些廟,是最能反映臺灣都市變遷的獨特性

這種廟,是常民建築,直接效率經濟才是解答

這些廟,未來都市的發展將不再有它們的存在

這些廟,普遍出現在臺灣都市的各個夾縫與角落

這些廟,絕大多數不是如建築模範生般的大廟

這些廟,展現了臺灣人合法或不合法適應環境的韌性

這些廟,是沒有設計教育汙染而不刻意設計出來的設計

這些廟,多數在荒謬離譜的基地,出沒於都市的各個角落

這些廟,有強烈信仰寄託與情感需求的那一代已隨時間凋零

這些廟,是成長環境中我們習以為常、或者有人選擇視而不見

這些廟,整個都市是他們的宿主,寄生於臺灣的都市環境中

這些廟,嵌入都市建築中的常民智慧而激發出神奇的空間組合關係

這些廟,除了宗教意義,也扮演著社區裡老人生活聚會的集會場所

這些廟,曾與某年代的臺灣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社區與鄰裡的核心

這些廟,大多不符合現代建築美學標準,卻絕對符合神人供需關係的必然

這些廟,生活在都市的年輕世代,對於美好城市的想像,不再有它們的存在

這些廟,曾是臺灣人真正想要的有形欲望,是欲望以空間與建築呈現的面貌

宗教建築是宗教在俗世的物相化表現。比起要與其周遭的自然或都市環境相結合,宗教建築更為在意的是教義在三維空間中視覺化的回應與詮釋,這種視覺化的形態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意義的符號語言,因此,廟和教堂,無論處於何種環境或背景之下,都能如此輕易地被識別。與其說它們是宗教建築,不如說它們是宗教符號。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會去除「日常」的味道,適度地減少「生活味」,去「常」以致「非常」。

然而,這種「去生活味」在臺灣的廟看不到。臺灣的廟,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極度世俗化的建築。各種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男女老少的生活味爭先恐後的充斥在廟裡廟外。臺灣的廟,將宗教的神聖與日常的世俗混合在一起的那部分,毫不忌諱、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

它們為數眾多,大隱於市。它們在周遭日漸變化的都市環境中越顯越小,收縮到只佔據最極限的都市空間。一些廟,在都市化過程中留下的剩餘空間裡夾縫求生,融合、嵌入都市與建築的某個角落:在橋下、在環島中、在屋頂上;或跨越街道、或長出輪子;最小的,小到一個箱子,最大的,大至一棟高樓。從樹、土、石,到建築、基礎設施、外部空間、移動物件,都成為這些廟的宿主。「寄生」的形式多元而有創意,似乎構成了臺灣都市識別度最高的」都市性狀」。


樓中廟

街屋廟

橋下廟群

停車場廻圈廟

樹冠下廟

一位臺灣的年輕建築師,多年來走過、工作過、生活過臺灣之外的許多城市,再回到臺灣,遂得以用一種「類外來者」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熟悉的城市。2013年,他成立了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開始了漫長的「寄生之廟」觀察記錄,嘗試用建築人的專業,對其進行重新解讀。

他將在臺灣四處搜集來的「寄生之廟」,建立如生物分類般的分類總表,描述其寄生狀況,對其進行命名、分類、編目與繪圖。最終,他梳理出108種不同的臺灣都市環境與廟的結合關係,並將其搜索方法、研究譜系以及最具有特色的36+1個案例完整呈現在一本叫做《寄生之廟》的新書中。

跨街廟

基礎設施交匯廟

升降廟


打帶跑廟

一樓七廟

《寄生之廟》,表達了那些依然可以有深度和代表臺灣獨特性的事物,它是一本臺灣當今都市形態與生活樣貌的浮世繪。

書中所聚焦記錄的這些廟,到底算是城市中的美學還是醜學?正如作者所言,無論歸於是城市之美,還是城市之醜,現象就是現象。所有不合理的事件與不合理的因子相加後得到的最合理的結果。現象本身,是不討論美醜的。它們是屬於臺灣的都市基因。

2018年5月19日晚19:00,半層書店特別邀請《寄生之廟》一書的作者——來自臺灣的建築師賴伯威,為大家講述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搜索、記錄、梳理、繪製寄生之廟的過程,以及在這樣的過程背後,作為一位「地球人」、一位「建築師」的感悟。

▼▼▼

主講人賴伯威

臺灣註冊建築師,賴伯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發起人,臺灣交通大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從事建築設計與都市設計行業長達十多年,曾工作於美國波士頓、中國北京、上海、日本東京,目前常駐臺北。《寄生之廟》是其三本著作計劃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以臺灣為主體的著作。

▼▼▼

報名方式

1、關注半層書店微信公眾號,回復「廟」,留下相關報名信息(姓名、職業、手機or郵箱信息)

2、報名成功信息將通過微信回復與您確認。

▼▼▼

衍生閱讀

寄生之廟

作者:賴伯威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城市密碼 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

作者:Anne Mikoleit、Moritz Purckhauer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時間:2012年9月


路上觀察學入門

作者: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等

出版社:行人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TIPS:

1、光臨活動現場,您可購買《寄生之廟》作者籤名版,限量10本

2、在半層書店一樓新書臺及夾層的「城市與建築」圖書區,您可找到《寄生之廟》、《東京製造》、《路上觀察學入門》、《城市密碼》等經典城市理論書籍。

3、點擊 閱讀原文 或 書籍照片下方 二維碼 ,您亦可進入半層微店,訂購上述圖書。

因應社會變遷而減肥變形

因神明「指示」而改變路況地貌

因居民「想要」而有保留的理由

違建的形式多元而有創意

寄生之廟

似乎已成了臺灣都市地景的基因

如果您也對路上觀察學有興趣

抑或是

對都市裡的非正規建築有所關注

那麼,歡迎光臨半層書店

同看寄生之廟

共論日常生活周圍

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現象

。。。。。。

相關焦點

  • 南京「絕版」街廟,媲美上海城隍廟,屬「六朝金粉」聚集之地
    悠久的歷史為南京留下了豐富的文旅資源,而這裡要介紹的這個「絕版」街廟就是南京一處5A級景點,這裡的知名程度和繁榮程度甚至可以媲美上海的城隍面,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想必大家也猜到了,就是南京夫子廟,這個坐落於秦淮區河岸北部的街廟,它的煙火氣美感,無端的醉人。
  • 世界10大最美狹縫峽谷,旅遊愛好者必去的地方!你去過嗎
    狹縫峽谷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狹窄峽谷,由流水侵蝕巖石而形成,通常不超過平均臂長。峽谷壁非常高,看起來就像是在周圍的巖層中出現了一個裂縫」。這些自然奇觀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但最常見的是降雨很少的地方,以下是世界十大最美狹縫峽谷。
  • 你的觀察竟會影響實驗結果?-淺談觀察者效應
    結果令人驚奇——在三十場交配中,沒有一場出現了吃夫現象。而且,他們首次紀錄了螳螂複雜而又神秘的求偶儀式:雌雄雙方翩翩起舞,整個過程短的10分鐘,長的達兩個小時。裡斯克和戴維斯認為,以前人們之所以頻頻在實驗室觀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為在直接觀察的條件下,失去「隱私」的螳螂沒有機會舉行求偶儀式,而這個儀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惡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配所必須的。
  • 為啥說認識臺灣,臺南這條老街才是真正的開始
    眾所周知,從十七世紀荷蘭人佔領臺南,於大員港建立奧倫治城(安平古堡),到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收復臺灣,將臺南赤崁地區改為「東都明京」。臺南幾乎濃縮了整個臺灣地區的四百年歷史變遷。臺灣《時代周刊》刊載的一篇文章中寫到:「認識臺灣,應該從臺南開始;認識臺南,就從老街道鑽探起。」這其中老街道的代表就是神農老街。
  • 男子龜山公園登山,失足墜入30米深山體狹縫
    被困的何某到被困者位置展開施救民警、消防救援人員發現,一名年輕男子被困在距離山頂約30米深、2米寬的山體狹縫內,男子由於腰部在墜落過程中受傷而無法動彈,手臂、小腿等多處被刮傷,所幸意識清醒。但被困男子下方就是近百米懸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再次下墜。
  • 2018臺灣縣市選舉形勢觀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作者 王建民 吳曉芳這次選舉的主要觀察指標是藍綠縣市長席次與得票率、縣市議員與得票率的變化。    就縣市長選舉而言,可能會出現兩個重要結果。一是民進黨可能會受挫,可能出現「由盛轉衰」態勢。首先是因執政政績不佳及年金與勞基法等重大改革爭議,可能讓民進黨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的得票數與得票率出現雙雙下降局面,而且縣市執政席次可能減少。
  • 臺灣第一難:都市更新 龜速前進
    臺灣第一難是什麼?說是都市更新(簡稱「都更」)應該沒多少人有異議。2015年10月,臺灣《聯合晚報》一則「都更龜速」的報導令人震驚:大臺北地區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共有116萬戶,業界統計顯示,照過去5年更新的速度,大臺北地區要花2300多年才能完成全部老屋更新。  因其難,「都更」成為選舉中政治人物頭疼卻繞不過去的「考題」,藥方開了許多,卻收效甚微。
  • 2014全國兩會觀察:「一年之計」 中的臺灣坐標
    從「兩岸關係走向」到「全面深化改革」,從「向空氣汙染宣戰」到「共圓中國夢」都成為臺灣希望參與探討的議題。與此同時,臺灣在持續關注大陸發展的過程中,也正在尋找這個「一年之計」中屬於自己的坐標。該文關注到,報告中體現出近來大陸領導人對臺談話多感性詞彙,思想更靈活,「感性呼喚」與「理性招手」交替。在兩岸政治對話、國際空間等議題,都願意用比較開放的態度面對。  如果說臺灣的媒體和學者希望從「兩會」上找到一些大陸對臺政策的「變化」,那麼通過觀察他們已經看到,大陸對臺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健性相當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路線是毫不動搖的。
  • 臺灣大選觀察
    我從來沒有追選舉追得那麼瘋狂過,從北到南,三組候選人的造勢現場都近距離觀察過。這次選戰的確熱鬧,也許是臺灣人那種愛熱鬧的個性,臺灣的大選好久沒有出現這種充滿懸念不知結果的情況了,正是因為結果不明朗,反而激起臺灣民眾的參與投入感。
  • 大陸遊客暢遊臺灣東海岸 體驗臺東花蓮山海神奇
    大陸遊客暢遊臺灣東海岸 體驗臺東花蓮山海神奇 2008年07月10日 01:2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韓流」帶動錢潮 高雄ATM交易增幅居臺灣六大都市之冠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2月1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資金「南漂」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引爆「韓流」,連金流也動起來。不只臺灣商業總會、晶華、海霸王等重量級企業爭相前進高雄投資,這波因「韓流」帶起的「人進來」,更為高雄帶來錢潮。據財金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高雄市境內ATM交易持續爆量,增幅不僅居六大都市之冠,筆數更連兩月創新高紀錄,為過往所未見。
  • 狹縫出口處和李落幾人腳下一般無二,有一條蠶叢鳥道蜿蜒而下
    石臺下的人影比臺上多出不少,中間有數十人半跪在地上,身旁站滿了古墓中的守衛,手持兵刃,囚禁著跪在地上的人。會不會有朱智他們?翟廖語低聲說道。隔得太遠人影難辨,要到近處才能知道是不是朱智和騰蛇營將士。說罷,李落仔細看了看洞穴中的通道和散在山洞各處的人影,想找一條道神不知鬼不覺的靠近白玉石臺幾乎沒有可能。
  • 臺灣最新都市地價指數發布 連江縣漲幅最高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務部門1月15日發布最新都市地價指數,本期全臺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00.22,較上期上漲0.22%,已連續6期漲跌幅維持在1%內,其中漲幅最高為連江縣,上漲1.32%,跌幅最多為新北市,下跌0.42%。
  • 臺灣若水會館 | 繁華都市中的一處靜謐之地
    建築師黃聲遠利用原有機動車行橋梁,以巧妙而簡單的構造,營造出步行棧道的空間,採用一種非傳統整理交通的方式,像田中央過去處理舊城空間的「附屬」、「改造」方法,保有舊的都市紋理與有故事的事物,用生活中隨處拾來的材料,在舊的大橋體上構築出細膩的新表情
  • 都市裡的村莊(說臺灣)
    水泥地、白灰牆、公用廁所,這樣的居所早被都市臺北人嫌棄了,但對於臺北寶藏巖村的居民來說,這樣的變化算是一次升級。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藏巖村裡的房子才逐漸由石頭、木板升級為水泥結構。這個從上世紀初由藉助廟宇和日本人廢棄倉庫落腳而來的違建村子,現在仍在臺北的熱鬧地段婚喪嫁娶、生兒育女。
  • 臺灣觀察:疫情影響加劇中……
    他說,從確診人數上看,臺灣的疫情還好,但大家害怕,不敢出門了。加上沒有入境遊客,計程車生意自然掉得厲害。 餘僑華的計程車載客生意,正是疫情下臺灣社會的映照:3月以來,疫情給各行業帶來的壓力驟升,旅遊、觀光、餐飲等行業受影響尤巨。前期疫情相對緩和的臺灣,現在已緊張許多。
  • 臺灣自由行完全貼士(圖)
    主題2:人文古鎮遊   這一主題建議採取半島遊,因東部臺灣歷史文化古蹟較少,路上花費時間較長。臺北誠品書店敦南館(24小時無休的寧靜知識旅行)——國父紀念館——士林官邸   D5:臺北-三峽老街(紅磚拱廊和巴洛克建築)——清水祖師廟-鶯歌(老街巡遊)——臺北——九份   D6:九份——臺北——苗慄——南莊老街(特色咖啡館享受悠閒時光)   D7:蓬萊溪賞魚步道-——竹南——苑裡——藺草文化館——灣麗磚窯廠——華陶窯——竹南   D8:臺中——臺灣美術館
  • 臺灣房產:臺灣臺中市太平坪林都市計劃明年啟動,未來更宜居
    快速導讀:臺灣省臺中市的太平坪林區近年來人口較多,但是公共基礎設施、交通等方面還有待改善,為了讓坪林地區更加宜居,臺中市將於明年(2021年)啟動坪林都市計劃,而目前太平區最大的新案「升霖太美」擁有一萬五、六左右的親民價格,想在臺中市擁有臺灣房產的人很值得一看
  • 臺媒:「韓流」帶動高雄錢潮 高雄ATM交易增幅居臺灣六大都市之冠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資金「南漂」了!高雄市長韓國瑜引爆「韓流」,連金流也動起來。不只臺灣商業總會、晶華、海霸王等重量級企業爭相前進高雄投資,這波因「韓流」帶起的「人進來」,更為高雄帶來錢潮。據財金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高雄市境內ATM交易持續爆量,增幅不僅居六大都市之冠,筆數更連兩月創新高紀錄,為過往所未見。重量級企業爭相投資報導稱,韓國瑜選前猛打「北漂」議題,如今北漂遊子還沒回來,錢倒是先「南漂」!
  • 《華盛頓觀察》:美國學者透視臺灣大選--「臺灣人民沒有選擇『臺獨...
    Lampton)對《華盛頓觀察》說道:「我對這次選舉的理解是,臺灣選民從個人魅力來講,更喜歡陳水扁,但是人們支持的是他個人,而不是他的政策。由於總統大選和公投同時進行,臺灣人民透過手裡的兩張選票表達了這樣的意願:他們選擇陳水扁作為自己的政治領袖,但是並不支持他的『臺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