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作者 王建民 吳曉芳
年底「九合一」選舉尤其是縣市長選舉對島內主要政治勢力尤其是國、民兩黨力量消長與變化甚至二年後的領導人選舉產生重要影響。這次選舉的主要觀察指標是藍綠縣市長席次與得票率、縣市議員與得票率的變化。
就縣市長選舉而言,可能會出現兩個重要結果。一是民進黨可能會受挫,可能出現「由盛轉衰」態勢。首先是因執政政績不佳及年金與勞基法等重大改革爭議,可能讓民進黨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的得票數與得票率出現雙雙下降局面,而且縣市執政席次可能減少。若這一結果出現,就表示民進黨敗選,給蔡英文投下了不信任票。不過,由於民進黨掌握了龐大政經資源、不斷採取有助選舉的利多政策,這次選舉還不會改變臺灣政局民進黨「一黨獨大」的總體格局。
二是國民黨可能止跌回升反彈。國民黨總體處境困難,尤其是民進黨清算黨產讓國民黨面臨黨工工資與選舉經費雙重困難,加上地方勢力逐步被民進黨瓦解,選舉形勢並不樂觀,只是因為蔡英文的執政失敗與部分縣市政績不佳,給國民黨選舉「得利」機會,近來多個民凋顯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黨認同度逐步接近甚至超過民進黨,從而給了國民黨一個相對較佳的選舉機會,因此很可能出現國民黨「小贏」結果。
縣市長選舉與縣市議員選舉有所差別,這裡主要討論影響縣市長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與結果。一是藍綠基本盤。地方選舉,藍綠基本盤是影響選舉結果最重要的因素。南部地區縣市綠營基本盤過大,實力強大,民進黨勝選機率很高。只有在藍綠基本盤較接近縣市,變數較多。國民黨在重要要縣市已沒有絕對優勢,就是現執政的新北市雖然有優勢,但並不顯著,若處理不好,仍會有出現意外的可能性。可以說,基本盤決定了縣市長選舉「綠贏藍輸」與「綠多藍少」的總體結果。
二是候選人實力與形象。在藍綠基本盤差距不大情況下,候選人形象與實力對選舉有決定性影響。不論是縣市長還是縣市議員選舉,都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持,包括廣告宣傳、人事、組織活動與利益輸送等,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是很難勝選的。當然還要看選舉時會不會出現黨內相爭與多人競爭的混亂格局,一旦一個陣營「雙雄相爭」,就會改變選舉格局。
三是執政政績。包括臺當局的執政政績與地方執政縣市長的執政表現。民進黨執政總體表現不佳,爭議眾多,不利民進黨的選情。不過,桃園、臺中市等綠營執縣市政政績較為突出,勝選機率較大,而地方執政政績較差的縣市,國民黨有勝選的機會。
四是民生重大議題或事件。如果在選舉期間發生重大民生或其他事件,很可能影響到選舉結果。如中部地區空氣汙染問題變得非常突出,可能成為影響中部地區選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五是兩岸關係大環境。儘管地方選舉與兩岸關係沒有直接關係,但兩岸關係好壞對臺灣經濟與民生則有直接影響。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形勢嚴重惡化,可能會成為影響這次地方縣市長選舉的重要因素,總體不利民進黨執政縣市。不過,政黨與候選人在兩岸議題操技巧對選舉結果也有影響。六是執政者的資源。民進黨是執政黨,加上掌握有多數執政縣市,近來不斷採取資源利益輸送與「綁莊」的政策措施,對選民投票行為有重要影響。如蔡當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劃」資源給執政縣市、地方縣市加碼社會福利等,均有「政策買票」之嫌,會影響選舉結果。
這些因素又相互交叉、相互制約與影響,相互作用,最終決定選舉結果。總體上形勢有利民進黨,但國民黨仍有操作空間與努力餘地,也會有增加席次的機會。這次選舉其他政治力量如新時代力量黨、親民黨、臺聯黨、新黨等可能會有一定進展。
選舉形勢複雜,具體選舉結果不易準確判斷,每次選舉幾乎都會有意外,但總體呈現「綠守藍攻」與「綠降藍升」態勢。其中,有五點可值得觀察。一是縣市長選舉大致呈現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強爭奪與「民守國攻」與「民小退國小進」格局。民進黨在澎湖、宜蘭縣、雲林、彰化、嘉義市等執政不佳與內部矛盾,給國民黨贏得選舉提供了機遇,儘管候選人還未完全確定,依目前形勢判斷,國民黨增加2個左右席次的可能性較大,其中澎湖縣、彰化縣可能性較高。6個「直轄市」選舉格局較難改變,國民黨有望守住新北市。
二是臺北市長選舉是觀察政治力量變化的重要指標。柯文哲確定爭取連任,國民黨正在考慮候選人,民進黨是否決定直接派人參選直接影響選舉結果,柯文哲連任概率較高。另外還要看得票數與得票率,國民黨得票數若能有大幅增長,則是「雖敗優榮」。如果柯文哲勝選,則參加下屆領導人選舉的機會大大增加,可能開始新的政治布局,對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均會產生重要影響。
三是中部地區變化最大。民進黨在中部地區儘管有執政優勢,但因中部地區火力發電廠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的「紫暴現象」,可能對選情帶來衝擊,國民黨在局部有望爭取勝選的可能性。四是南部地區「綠強藍弱」格局難以打破。民進黨在臺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實力超強,實力型候選人多,國民黨實力薄弱,缺乏具戰鬥力強的候選人,無法打破綠營壟斷南臺灣政治生態格局,但如果能力在選票上實現明顯縮小也是一種勝利。五是縣市議會選舉,國民黨、民進黨與無黨籍爭奪激烈,呈現三分天下之勢。只有在臺北市、新北市等北部都市地區,親民黨、新黨、臺聯黨、時代力量黨等可能獲得極少數議席,但改變不了大局。
作者:王建民,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作者:吳曉芳,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