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時候,走親戚是中國歷來的一個傳統,很多人在走親戚的時候都是早上去的,晚上差不多能夠回來,但是現在在農村裡面走親戚,卻有了一個新的風俗,那就是禮品一放,兩個人說幾句話就離開了,留在親戚家吃飯的人越來越少,而且農村走親戚來去匆匆,為什麼不留下來吃飯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這幾個原因,一起來看看吧!過年走親戚,為何來去匆匆?親戚:為什麼不留下來吃飯?
第一個春節,時間緊,自己還有私事
現在過春節,就等於自己放假,能把春節過圓滿,所以說在走親戚的時候就想著不浪費很多時間,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自己去玩呢,或者是做自己的事,沒必要在自己親戚家浪費這麼多時間,所以他們寧願就當走親戚是個走過程一樣,把禮品往那一放,兩個人說說話就走了,而且也不浪費彼此的時間,也不浪費親戚的時間,免得親戚對自己盤問。
第二個原因在別人家吃飯,不自在
現在很多人對於走親戚這個事情一直都是非常牴觸的,大部分年輕人都是自己家裡面的大人逼著去的,所以說到了親戚家也不願意呆1分鐘,他們覺得在親戚家裡面呆著非常的不自在,也不舒服,也希望能夠儘快的離開這個地方,更何況在親戚家吃飯,所以說他們覺得留在親戚家裡面吃飯是一種煎熬,而且現在很多人在走親戚的時候都非常迅速,也很快捷。
第三個貧富差距太大,不想看別人臉色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到別人家裡面有錢,如果自己家這個親戚很有錢,有地位的話,那麼自己到他家非常的不適應,也不願意看別人家的臉色行事,本來現在城鄉差距非常大,誰家沒有幾個窮親戚呢?如果在有錢人家走親戚的話,你到人家家裡面都坐立難安,還需要看別人的臉色,雖然說留你下來吃飯,可能這句話都不是真心的,所以,還不如把禮品放下就走。
而現在的過年跟以前的過年完全不一樣了,以往的過年都非常的隆重,大家都要穿新衣,但是現在過年卻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就當過年是一個過場,也像變成了星期天,所以年味也慢慢淡了,不過各位讀者,你們覺得現在過年對於你們的意義還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