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直流傳著「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它宛如一個「魔咒」,在無數家族、企業中應驗,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原本是中國第一隱形富豪,當年他登頂榜首時,李嘉誠都甘拜下風,但可惜的是,他並沒有找好接班人,他去世後僅僅5年,女兒便將上千億資產敗光,著實令人感嘆。
1926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中國福建石獅市永寧鎮西厝村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鄭周敏,由於家庭貧困,自打鄭周敏懂事起,就開始幫著父母幹活,5歲那年,全家人搬到了菲律賓呂宋島東南的一個漁港,靠捕魚為生,由於常年跟著父親出海捕魚,鄭周敏的身子骨特別結實。
然而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兒子,母親卻十分憂慮,她並不希望兒子一輩子困在這個小漁村裡,於是在他13歲那年,將他送去馬尼拉某襯衣店當學徒,與此同時,母親還拿出積蓄,讓兒子去讀夜校,增長知識。不得不說,擁有這樣一位母親,是鄭周敏人生大幸。
通過學習,鄭周敏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他也認識到知識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加上鄭周敏本身就是個聰慧的孩子,學什麼都很快,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甚至做成了一筆大買賣!
當年他所在紗廠的老闆正在為紡織用的紗管苦惱,不知如何處理掉它們,鄭周敏二話不說,跑遍各個紡織廠,兜售紗管,最後以1紗管5比索(約合人民幣7毛)的價格成交;接著他跑去紗廠,以3紗管1比索的價格收購紗廠大量紗管,就這樣,鄭周敏一下子賺了10多萬比索,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字,鄭周敏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但他並沒有急著走經商這條路,1967年,鄭周敏拿著錢,前往美國上大學,待到學成歸來,鄭周敏搖身一變,成為菲律賓紡織業龍頭老大,擁有20萬枚紗錠,5000多臺布機,20000餘員工,與此同時,鄭周敏還開始涉獵地產開發、投資等行業,賺得盆滿缽滿。
等到上世紀80年代,鄭周敏的商業版圖已經擴大至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等地方,並將其發展成為集房地產、金融、工業、旅遊等多種行業於一體的龐大商業帝國。根據中國臺灣商界估算,鄭氏是臺灣最大的地主之一,市值估計可達960億元臺幣。鄭周敏因此蟬聯20年首富,同時期的李嘉誠望塵莫及。
但可惜的是,這位了不起的商人,在2002年3月便離開人世,享年76歲。他的女兒鄭綿綿被定為第一接班人,她是鄭周敏最得意的女兒,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並早早在中國臺灣打開自己的商業版圖,但顯然,她的能力還不足以承擔鄭家價值千億的龐大商業帝國。
就在鄭綿綿力不從心之時,哥哥鄭偉煌卻選擇退居幕後,其實在父親過世前,鄭氏集團便遭亞洲金融危機重創,鄭綿綿根本無法力挽狂瀾,短短5年,鄭綿綿便葬送了父親打下的「江山」,從此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著實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