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關注我帶你玩轉長沙及周邊吃喝玩樂購~
長沙的老街很多。北正街,相信老長沙人都不陌生,但很多老長沙人卻不一定知道,在北正街這裡藏著一座百餘年歷史的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基督教堂,它也是長沙目前僅存的一座麻石教堂,它還曾救過辛亥革命革命家黃興一命。
你猜到它是誰了嗎?湘妹陀告訴你!它就是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的北正街基督教堂,原名為中華聖公會三一堂,是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近現代保護建築。
北正街基督教堂始建於1905年,1910年被毀,在1911年於原址重建,1915年全部竣工。解放後先後作為長沙市百貨公司火柴倉庫、湘財公司慶典中心,2004年12月20日重新復堂。
北正街基督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由孟良佐博士(主教)設計。教堂坐東朝西,建築面積為703.09平方米,平面布局為拉丁字型。
北正街基督教堂的外表是很獨特的歐式教堂建築,彈弓式石庫門,菱花格窗頁,紅色平瓦屋面,哥德式的風採一覽無遺。
看著是不是有種跨越國度,瞬間去到了歐洲的感覺呢?
而北正街基督教堂外牆又是由大塊麻石砌築,結構結實,外觀粗獷,它也是咱大長沙僅存的一座麻石教堂。這種麻石建築是不是又有一種帶你走進民國老長沙的韻味呢?
看完在外面,再來看看內堂。北正街基督教堂內堂裝飾的富麗堂皇,幾盞吊燈十分精美。如果來得時間正好的話,你還能有幸參與教堂的主日崇拜活動!
你知道嗎?北正街基督教堂與咱們辛亥革命的革命家黃興先生還有一段密切的淵源。這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且聽湘妹陀為大家細細道來!
這個故事還要從黃興參加革命時說起。1904年,黃興、陳天華、劉揆一等人在長沙創辦了華興會和同仇會,為辛亥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後來,以黃興為重要代表人物的革命黨人,決定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新政權,於是他們計劃在當年農曆十月初十,也就是當朝皇太后慈禧太后70歲生日那天在長沙用炸彈炸死參加慶典的省城文武官員,趁機起義,佔領長沙。
然而,不幸的是,叛徒圍了黃宅,幸運的是此時黃興不在家中,家中只有他年幼的兒子,他的兒子想盡辦法偷偷向他報信,才使得他逃過一劫,但他無法回家,只好躲到了華興會成員之一龍璋的家中。但因為龍璋也是革命黨人,政府的人遲早會搜上門來,因此此地也不是久留之地,後來經過曹亞伯和長沙聖公會教堂,也就是今天的北正街教堂的黃吉亭牧師討論,認為這時由於清政府懼怕列強勢力,因此躲入外國教會比較安全。
於是,黃吉亭牧師乘轎來到龍璋家裡,然後換了黃興乘轎出來,通過小路和後門來到教堂,先將黃興標誌性的大鬍子剃掉,然後把他打扮成海關辦事人員,登上日本輪船「沅江丸」,在凌晨4點左右離開長沙,次日晚9點左右安全抵達漢口,當時正逢招商局的「江亨」輪船也停泊在漢口,要出發去往上海,黃興就決定登船去上海。黃牧師送走黃興後,連夜乘船回到了長沙。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黃興特意回到長沙,來到北正街教堂看望黃吉亭牧師,並且書寫對聯「耶穌聖名、敬拜宜誠、辭尊居卑、為救世人」贈與教堂,以表達他對北正街基督教堂雪中送炭的精神感恩和當時幫助他的黃吉亭牧師高尚品格的讚美。
時至今日,這副對聯依舊保留在北正街基督教堂的石壁上,以供後人參觀!
你去過北正街基督教堂嗎?你還知道長沙有哪些教堂值得大家去打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湘妹陀一起分享!
教堂地址:長沙市開福區黃興北路76號
地鐵:1號線培元橋站;公交:培元橋,中山亭,巡道街,營盤西路站均可到達。
正值疫情期間,北正街教堂主日崇拜也有預約需知:(通過「長沙北正街基督教堂」官方微信公眾號才進行預約)
1、居民健康碼為綠碼方可預約。每人限預約一堂聚會(更換聚會時間需取消後重新預約)。2、每堂聚會預約人數上限230人。3、預約成功後請保存預約憑證。4、需戴口罩、持本人有效預約憑證和居民健康碼綠碼入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