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有句古話說:「長沙南門到北門,七裡零三分。」說的就是北正街總長達三裡多,佔了長沙城南北向的近一半路程。北正街是長沙最古老的商業街之一,是過去北城門區域最繁華的一條街,更是一條文化街。
在金滿地廣場向南折入黃興路處,有一座用麻石砌起來的建築——長沙基督教聖公會禮拜堂,也被稱為北正街教堂。本期,咱們就一起去探尋長沙這座哥德式建築的獨特魅力吧!
這是一座四層的磚粉建築,平面布局為十字形,坐東朝西,扁六角形花崗石外牆,彈弓式的石庫門、建築外部搭配菱花格窗頁和紅色平瓦屋面,典型的哥德式風格教堂建築為商業化的長沙街道中增添幾分獨特風味。
內堂裝飾的富麗堂皇,天花板上的幾盞吊燈十分精美。靜坐在教堂裡的長椅上,放下煩惱發發呆,格外的愜意。小編和朋友是周末過去的,剛好遇上信徒們進行禮拜。雖然小編雖不是基督教信徒,但聽著信徒的歌頌和祈禱聲,內心的躁動也被平息了不少
蔚藍的天空,站在特有的麻石外牆的歐式建築下,不論遠拍還是特寫,每一個角度拍下的照片都超級好看,是非常值得拍下的美景。小編建議大家可以選一個涼快的天氣在這裡放下生活的喧囂,來尋找內心的寧靜。
逛完教堂後,旁邊的中山亭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歷史建築。1938年文夕大火中燒毀了長沙城百分之八十的房屋,但它卻倖存下來了,頂樓的大鐘停在了4時37分,記錄著焚城的悲憤時刻。
亭前新增的孫中山銅像,身穿中山裝,右手拄著文明杖,左手握著一卷《建國方略》,堅毅的目光望向前方,仿佛帶領著人們向前進,讓經過的人們感覺一下子就穿越到了民國。
一樓是對外開放的,裡面展覽的是《天下為公—長沙中山亭紀念館陳列》,雖面積不到,但也讓人心生一種崇敬之感。
據小編了解到,中山路是長沙最早可以行駛汽車的路,這裡曾經是長沙十分繁華的的商圈,中山亭便成了長沙的繁華商圈的更迭的見證。街邊的人來來往往,在附近逛吃逛喝的人,經過中山亭都會來遊覽一番,體會當時孫中山先生的憂國憂民的感受。
你還想知道長沙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那就記得點讚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