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經】回鄉養黑山羊 一年純掙三百萬

2021-02-16 央視財經

【致富傳奇!回鄉養黑山羊 一年純掙三百萬】在太行山深處有這麼一段傳奇:山西省沁源的赤石橋鄉,年輕的小夥子任駿放棄了城裡海鮮大酒樓的生意,毅然回鄉養起了黑山羊,沒成想,卻創造了年利潤300萬的致富傳奇!這種黑山羊可謂高大上,吃的是太行山上的松果松針,喝的是當地的山泉水,身價自然不菲。

  黑山羊是山林裡的精靈,在懸崖峭壁上可以如履平地。任俊是一名門外漢卻非要去養羊,幾經磨難依然痴心不改。山林裡的精靈遭遇門外漢,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太行山溝溝裡卻能創造出一年300萬的利潤,秘密究竟是什麼呢?

  

  山西省沁源的赤石橋鄉不過年不過節的卻敲鑼打鼓的在慶祝,原因是今年賣了5000隻黑山羊,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打心眼裡高興。

  

  黑山羊被當地人稱為「山林裡的精靈」,它的眼睛非常奇特,外觀看上去好像玻璃球,而且中間有一道很寬的裂縫。

  

  黑山羊的腳蹄非常健壯,善於在懸崖峭壁上健步如飛。皮毛很厚,即便是大山裡的寒冷天氣,也依然可以適應。

  

  任俊的黑山羊吃的是太行山上的松果松針,喝的是當地的山泉水,運動場就是這太行山。黑山羊的生活條件可以說遠超過很多人類。

  

  但是有所得就會有所失。黑山羊每天上山自由活動,羊是舒服了,人可就沒那麼舒服了。由於山大羊多,還為此發生了很多意外事件。這些意外曾經一度讓任駿的黑山羊養殖事業陷入了危境。後來他又是怎樣化險為夷的呢?

  

  看到任駿的黑山羊銷路極好,村裡的農戶就和任駿聯合起來一起養黑山羊。在當地的酒店一上市就深受消費者歡迎,供不應求。

  赤石橋鄉胡漢坪村的胡栓明老人,家裡有六個孩子,孩子多開支就大,生活曾經一度非常清貧。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老人也開始養起了羊。從一開始四、五隻,後來不斷的擴大。幾年下來,老人從黑山羊的身上真正的賺到了錢。少的時候一年賺個四、五萬,多的時候十多萬。家裡的經濟條件改善了,老兩口的日子是越過越順心。蓋了房子,兒子還在縣城也買了車。老人說不是因為養羊不會這樣的。

  

  看到養黑山羊這麼賺錢,越來越多的外出打工者都選擇了回鄉養羊,頭幾年的效益也確實可觀。可是由於養殖戶的逐漸增多,羊的數量激增,任駿竟然一度面臨著酒香也怕巷子深,黑山羊再好也賣不出去的局面。為此聯合社的養殖戶們還險些和任駿翻臉。任駿又是怎樣解決這個銷售難題的呢?

  

  黑山羊從瀕臨滅絕的境地一舉發展為現在的年銷售6000餘只,中間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險象環生。而任駿為了發展黑山羊養殖事業,毅然放棄了城裡的海鮮酒店生意,不顧家人的反對,不顧人生地不熟的客觀條件,更不顧自己是個養羊的門外漢這一現實問題,這期間的艱難更是不為常人可以想像。黑山羊到底有何種魅力?任駿為何對它如痴如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


(來源:央視財經

喜歡本文↓↓↓歡迎分享和點讚哦~




相關焦點

  • 白領回鄉養黑山羊帶 去年產值124萬(組圖)
    工人正在給羊餵奶  培育純正黑山羊 分階段科學餵養  4月13日,走進鄧凌所經營的羊棚,清一色的黑羊齊刷刷地從圈舍裡站了起來,  「這些羊都是純正的川中黑山羊。」撫摸著這些活潑的「寶貝」,鄧凌介紹,這些羊是從樂至原種場引進過來,和本地的黃羊、黃麻羊相比,體型較大、繁育能力很強。經過18年選育,這種羊能適應潮溼、綿雨、風大的生存環境,因此很適合在川東北一帶育養。  作為發展種養的基地,他們在推廣川中黑山羊的基礎上,尤其注重羊血統的純正性,並不停地淘汰老種羊,血統純正自然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 黔江龔節兵:回鄉創業因地制宜投身生態養羊 成就致富夢
    近日,黔江區石會鎮中元村7組養殖戶龔節兵一邊察看山羊長勢,一邊這樣說道。    中元村7組位於風光秀麗的國家森林公園——武陵仙山半山上,地廣人稀,四周群山環繞,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回鄉養羊    龔節兵今年33歲,曾經在深圳一家電子廠打工,這一幹就是8年。
  • 會東黑山羊:「羊」名天下 「蹄」正疾
    「咩……」12月12日14點多,會東姜州鎮營盤村的空地上,一群飽食後的黑山羊「悠閒」回家,羊倌代文品跟在後面,他和老伴養著100多隻羊,只只肥美。 養育黑山羊,會東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好山好水育好羊。會東黑山羊養殖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會東縣誌》就有「惟黑山羊,純黑味美,不羶」的記載。
  • 牙山黑絨山羊成為煙臺首個國家級畜禽保種場
    膠東在線網9月16日訊(通訊員 王強 王純 張環宇) 日前,農業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人員帶領全國羊專家組到煙臺棲霞市唐家泊鎮上牛蹄夼村
  • 牙山黑絨山羊成為煙臺首個國家級畜禽保種場
    膠東在線網9月16日訊(通訊員 王強 王純 張環宇) 日前,農業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人員帶領全國羊專家組到煙臺棲霞市唐家泊鎮上牛蹄夼村
  • 放養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
    放養湘美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除去開支和成本。我在貴州老家承包了一百畝山地,準備放養,開始養殖的話至少也得100隻以上,小規模不划算,另外還有以下幾個問題一併向您請教:1、放養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
  • 放養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
    放養湘美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除去開支和成本。我在貴州老家承包了一百畝山地,準備放養,開始養殖的話至少也得100隻以上,小規模不划算,另外還有以下幾個問題一併向您請教:1、放養黑山羊100隻一年利潤?
  • 自貢富順鄉村夫妻回鄉養黑鳳雞蘆花雞創業 年出欄1500隻
    當天,慰問了創業的鐘光林夫婦,並對其特種雞養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上世紀末,石貢村姑娘鍾光林嫁給了本村剛退伍的張遠洪,兩人立志創業但苦於沒有本錢,鍾光林便依託親戚關係,勸導丈夫到成都打工。打工期間,兩口子就特別留意創業項目,最吸引他們的就是符合家鄉資源條件的特種養殖。
  • 回鄉創業讓旬邑西頭村民樂開花
    據西頭村黨支部書記李邦靖說,這幾年,村上依託新村建設大力發展旅遊等相關產業,全力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為村民帶來更多就業創業機會。2016年全村外出打工的500多人,已經陸續回來了260多人,人人有事幹有錢掙。  「原來我們這裡是個窮山溝,距離主幹道路遠,交通不便。」
  • 大學生因餐館「雞公煲」味道不香 回鄉養雞創業
    大學生因餐館「雞公煲」味道不香 回鄉養雞創業 2016-04-20 16:48:58在村子裡,有一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任性」的回到家鄉養殖土雞創業,並學以致用,利用「網際網路+」新模式銷售產品,吸引了村裡人關注的目光。  貧困村走出高材生 畢業回鄉養殖創業  趙愛勇2011年畢業於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專業。用他的話說,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是認為國內計算機及軟體開發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十分稀缺。
  • 怎樣養殖山羊?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精)
    怎樣養殖山羊?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山羊生產具有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易管理等特點,至今在中國廣大農牧區廣泛飼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山羊業發展迅速,成就顯著。中國山羊分布的地區廣,遍及全國,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省(區)山羊頭數超過綿羊。南方一些省(區)不能養綿羊的地方卻可以養山羊。那麼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需要多少成本?
  • 【巨變】那些回鄉創業的年輕人
    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道路上,一大批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他們隻身實踐,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農村到底有何潛力,回到家鄉創業又需要什麼、能幹什麼。  在外工作不如回鄉創業  人物:張國棟  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人 29歲
  • 安龍縣80後 回鄉養鹿富鄉親
    原標題:安龍縣80後 回鄉養鹿富鄉親 現在,梅花鹿長出斑點和鹿茸,陸文剛的事兒就多了。 陸文剛所在的安龍縣鹿鼎梅花鹿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50多頭梅花鹿,加上帶動農戶養殖的梅花鹿,上百頭梅花鹿都長出鹿茸,等待收取。 取鹿茸、賣鹿茸、泡鹿茸酒,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 55歲的創業失敗者,想回農村搞養殖,養什麼能一年收入10萬元呢?
    實話實說,當今社會上有許多創業失敗者,年齡都已經在50歲左右,由於一直找不到突破的途徑,整天渾渾噩噩在困境中煎熬。目前對於具備農村背景的創業失敗者,選擇回到農村謀求發展,這也是非常理性的選擇。那麼,一個55歲的創業失敗者,想回到農村搞養殖,養什麼能一年收入10萬元呢?我這裡推薦一些項目,僅供參考調研。
  • 怎樣養殖山羊?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精)
    怎樣養殖山羊?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山羊生產具有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易管理等特點,至今在中國廣大農牧區廣泛飼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山羊業發展迅速,成就顯著。中國山羊分布的地區廣,遍及全國,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省(區)山羊頭數超過綿羊。南方一些省(區)不能養綿羊的地方卻可以養山羊。那麼養一百隻羊一年的利潤有多大?需要多少成本?
  • 回鄉創業 90後「冷飲西施」拼出幸福人生
    畢業後,外出打工的張菊最終選擇回鄉創業,當起了「冷飲西施」,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她闖出了一條致富路。張菊正在製作冰淇淋為了照顧母親,她辭職回鄉創業2014年畢業於雲南開放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在昆明、廣州等地務工。
  • 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
    原標題: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農戶喜領雲上黑山羊  10月29日,尋甸縣功山鎮羊毛衝村高石巖村小組的劉文品領到1隻雲上黑山羊種公羊,如果在近期完成雜交配種,明年5月左右就能繁育出第一批雲上黑山羊,後年出欄時,他就能發一筆
  • 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遭村民「哄搶」,是眼紅,撿漏還是人性的惡?
    隨著城市就業環境競爭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回家創業,湖南巖山鎮的創業者劉正軒,大學就讀生物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在學校期間就已接觸蝦類養殖,畢業後,劉正軒回老家湖南邵陽創業養蝦,並召集了幾個同學成立公司,原本以為可以靠這發家致富回饋社會,沒相到養的蝦卻被村民生搶,損失慘重。
  • 農村散養黑山羊想要有好的前景,需要在養殖過程中注意2項事情
    不說今年肉類的大環境,黑山羊在農村養殖來說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是賺錢的。那麼在養殖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種公羊的挑選,並且杜絕近親繁殖。預防山羊可能發生的疾病,黑山羊群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我叔叔在養殖黑山羊的時候最開始只投資了10隻母養,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形成產羔的母羊30多頭。每年最少可以出欄100隻黑山羊,當時按每斤18元銷售給酒店做烤全羊,每隻700多元,從那年起每年純收入在7萬以上。當然這個收入是沒有除去人工成本的,但是換個角度來說,總比在外打工每月拿著3~4000的工資要強一些。
  • 東平:兄弟回鄉創業養孔雀,同心協力開啟「致富屏」
    ▌東平:兄弟回鄉創業養孔雀 同心協力開啟「致富屏」說到孔雀,並不稀奇,動物園裡經常能見到,但是您吃過孔雀肉、孔雀蛋嗎?東平鎮連塘村的劉小軍、劉海濱兄弟倆養殖的孔雀,不僅好看,還好吃。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聽聽他們的創業故事,看看他們的養殖「致富經」。劉小軍、劉海濱兄弟倆是土生土長的東平鎮連塘村人,早年兄弟倆外出創業,皆小有成就。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家鄉的青山綠水,想到部分村民生活還比較困難,兄弟倆總覺得應該為家鄉做點什麼。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他們腦海:回鄉創業,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