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9 來源:語用司
為總結《中華通韻》研製工作並推動其發布實施,2018年12月27日,《中華通韻》研製工作總結座談會在京召開。來自中華詩詞學會課題組、相關高校或單位的專家學者、中小學教師代表及教育部相關司局的同志20餘人出席會議。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範詩銀介紹了《中華通韻》近三年來的研製及徵求意見情況。《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中華詩詞新韻規範」,2016年初,國家語委委託中華詩詞學會開展專項課題研究,研製以《漢語拼音方案》和《通用規範漢字表》為基礎的普通話新韻國家標準。經過近三年的研究論證、教學、創作實驗並廣泛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同時吸收部分高校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了《中華通韻》(送審稿)。與會專家圍繞《中華通韻》(送審稿)展開座談研討,普遍認為研製《中華通韻》意義重大、送審稿總體科學可行,同時圍繞具體韻部劃分、字表設置等內容提出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設性意見,並希望儘快頒布使用。
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司長田立新在講話中指出,研製《中華通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是語言文字發展變化和時代變遷、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加強詩詞教育和普及詩詞創作知識的迫切需求。近三年來,在中華詩詞學會牽頭組織以及學界、詩詞界等各方共同努力下,《中華通韻》研製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開展的研製、宣傳、徵求意見過程,也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要堅持新不廢舊、求同存異,保證「最大公約數」。她向為《中華通韻》研究制定付出辛勤努力和專業貢獻的中華詩詞學會以及相關專家表示由衷感謝,並表示將儘快推動《中華通韻》語言文字規範的審定發布,通過舉辦詩詞創作徵集活動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為提升詩詞教育水平、深入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劉瀟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