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法文版地圖印證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審定的新版教科書把釣魚島稱為日本「固有領土」,但與此同時,包括1832年法文版《三國通覽圖說》在內的4種釣魚島珍稀歷史地圖在日本現身,印證了釣魚島主權歸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

    據收藏地圖者所示,這4種出自日本地理學學者林子平著《三國通覽圖說》的歷史地圖為:1832年付梓於巴黎的法文版San kokf tsou ran to sets、文化二年(1805)的小宮氏寫本、江戶後期的佚名寫本和同為江戶後期的日本東北大學所藏另一寫本的復刻本。

    據東京的歷史學學者稱,法文版San kokf tsou ran to sets由德國著名東方學家和地理學家尤利烏斯·海因裡希·克拉普羅特(Julius Heinrich Klaproth)翻譯和增補而成。地圖以石版彩色印製,色彩鮮豔明麗。

    在地圖中,釣魚島列島各島嶼分別有對應的譯名,而且對釣魚島列島,均套以鮮明的淡紅色,這與中國的淡紅色一致,而完全不同於琉球王國的土黃色。顯然,克拉普羅特本人也明顯地認同了原作者林子平對釣魚島列島的歸屬,即不屬於琉球王國而屬於中國的認識。由於法文版是在巴黎付梓的國際性出版物,又譯自西方著名地理學家之手,故在釣魚島主權的國際爭端中,其證據性意義更顯而易見。

    文化二年的小宮氏寫本和江戶後期的佚名寫本,則是林子平1785年木刻套色版的忠實寫本,古色蒼然。這兩種寫本均明確將釣魚島列島繪成與中國同一顏色,而與當時的琉球王國顏色不同。此被日本學者井上清、中國學者鄭海麟等認為「意指釣魚島為中國領土」。

    據相關歷史學學者考證,除設色之外,在《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中,對八重山群島等三十六島均明確標註「由琉球持有」或「此為琉球之地」,但對於釣魚島列島唯獨不標註「琉球持有」之類的字樣。由此可見,原作者林子平本人和兩位摹寫者,當時並不將釣魚島列島視為琉球王國的管轄範圍。

    日本東北大學所藏寫本的復刻本雖然色彩稍淡,但也大致能看出釣魚島列島主權歸屬中國的意圖。

    專家還稱,隨著釣魚島問題的長期化,這幾種珍貴的歷史地理文獻因出自日本和德國的地理學家之手,無疑具有強大的證據力,其歷史和社會價值將更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中國社會科學報》4.13 司馬浩)

相關焦點

  • 從歷史和法理依據談釣魚島的主權歸屬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有史為憑,有法為據。就讓我們從歷史事實出發,用法理依據說話,來談談釣魚島的主權歸屬。根據國際法的時際法原則,釣魚島屬於中國。根據時際法,法律不溯既往。一種行為的效力,只能按照與之同時的法律,而不是按照爭端發生或解決時的法律來確定。對於領土的取得,18世紀以前的國際法承認「發現」或象徵性佔有為有效方式。
  • 新發現19世紀西文地圖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歸屬
    內容提要:本文報導了新發現的5幅標註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英文、德文和法文地圖,分別出版於1806年到1862年間。這些地圖都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標識成與中國(包括大陸和臺灣)同樣的顏色,且都以中文的音譯標註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地名。上述數據表明,1895年以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已是中國領土,這一事實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 學者眾議: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不容置疑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博士 孫伶伶: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不容置疑。中外大量史料證實,在國際法上中國對釣魚島(本文中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簡稱「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14世紀最早發現該群島並最先命名,先佔取得其主權,並實施了有效統治。明朝1562年《籌海圖編》的海防範圍中列入了「釣魚嶼」、「黃尾山」和「赤嶼」。
  • 老地圖力證釣魚島歸屬中國 美國也早已默認
    2014年是又逢甲午,恰好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正是通過這場戰爭日本竊取了釣魚島。而關於釣魚島的真正主權歸屬到底如何從法理和證據上對日本的無禮要求進行反制,揭露日本企圖非法侵佔我國領土,破壞我主權完整的企圖呢?
  • 釣魚島屬中國 琉球主權可再議
    文章指出,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中對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文章作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撰寫此文,是想讓人們對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有一個新的考量角度。
  • 從國際條約視角論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
    原標題:從國際條約視角論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   當今中日釣魚島爭議,從根本上說,完全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造成的,今天的中日「島爭」,不僅關係到日本是否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而且涉及到如何對待《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所確認的二戰後處理日本領土、戰後國際秩序問題,
  • 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
    2002年10月3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李峰:李登輝在接受日本《衝繩日報》採訪時,居然說釣魚島是日本領土,此言一出,島內外的輿論一片譁然,海峽兩岸的同胞以及國際社會的華人華僑齊聲譴責李登輝的媚日心態和賣國言論,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就這一話題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中國外交學院的劉文宗教授、全國臺聯的楊毅周研究員。
  • 歷史上釣魚島記載:歸屬中國還是日本?
    日本政府罔顧這一事實,至今仍堅持1972年3月外務省發表的所謂《我國關於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筆者注)領有權的基本見解》。基於這一陳舊而荒唐的「基本見解」,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的強硬立場導致中日關係惡化、民眾對立情緒上升。為防止領土爭議繼續對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造成幹擾,有必要追根溯源,澄清釣魚島主權歸屬的歷史經緯。
  • 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明白無誤,琉球主權應再議
    資料圖:1945年7月17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近郊波茨坦舉行會議,隨後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波茨坦公告》共13條,其中第八條「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從公告上下文來看,這一條主要確定戰後日本的領土範圍和重申日本歸還竊取的他國領土。
  • 少將:釣魚島問題太小應先討論琉球主權歸屬
    中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李豔)美國國務院高官7月9日稱,釣魚島於1972年作為衝繩縣的一部分被美方歸還日本,並一直處於日方行政控制下,所以是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的適用對象。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10日表示,二戰後美日拿中國領土釣魚島私相授受是非法和無效的。
  • 美國發售iphone5自帶地圖未顯示釣魚島歸屬地
    高清:人民網駐美記者調查iPhone5 自帶地圖未顯示釣魚島歸屬地 日本iPhone5地圖將釣魚島所屬列入衝繩(組圖) 人民網舊金山9月21日電 (記者 韓莎莎)21日,蘋果新品iPhone5在美國正式發售。
  • 中外歷史上所繪含有釣魚島的地圖知多少?
    一、現藏於美國哈佛大學地圖室、1752年由法國人繪製的中國地圖(圖名及作者不詳),是目前所見外國人所繪地圖中最早介紹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歷史文獻。圖中將日本和朝鮮半島分別用綠色和紅色標註,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繪成與中國大陸相同的顏色——黃色。島嶼名稱按照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記音,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表明其主權歸屬為中國。
  • 民間收藏家展示古地圖顯示釣魚島屬於中國(圖)
    針對日本的「購島」鬧劇,中國政府於9月25日發表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白皮書從歷史、地理和法理的角度,全面闡釋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譚兆璋特別點出一幅由法國傳教士繪製、1750年巴黎出版的《中山傳信錄》所載的「琉球諸島圖」以及一幅清代光緒年間日本人繪製的「東亞地圖」,使用的均為閩南話發音「釣魚島」標示。譚兆璋解釋,主權涉及發現、命名及使用等,由於中國早已發現及使用釣魚島,當時西方繪製的地圖自然而然使用中國沿海一帶民眾使用的閩南語譯音來標註這些地圖。
  • 1867年倫敦版地圖證明釣魚島屬中國領土
    《大清國地理全圖》(左圖) 大清國地圖中用筆圈出的為釣魚島(Tia Yu Su)在1867年倫敦原版初印的《大清國地理全圖》一書中,一張收錄其中的大清國地圖清楚地標註出釣魚島(註:「19世紀前後西方出版的東亞地圖大多由使節或傳教士繪製,這一地圖應當是西方使節所繪,地圖標註用的是發音標註,其中日本的領土與地名是按日語發音標註,而中國領土與地名的標註,則以中國方言的發音標註,釣魚島就是用的閩南語發音標註。」
  • 獨家:甲午前後日本地圖證實釣魚島屬中國
    在解決邊界爭端時,我國豐富的歷史文獻尤其是古地圖資料業已提供了具有較強說服力的證據,如關於釣魚島問題,明代文獻《籌海圖編》中收錄的《福建沿海山沙圖》已被視作是支持中國對釣魚島實施管轄的有力證據。另外,明清兩代數量眾多的古地圖中明確標示的「釣魚嶼」、「赤尾嶼」、「黃尾嶼」也為我國最早發現、命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提供了證據。
  • 從甲午戰爭日地圖看釣島歸屬 關鍵日期佐證我主權
    中國的釣魚島、黃尾嶼正是在甲午戰爭中被伊藤博文內閣通過秘密決議竊佔的。那麼,在甲午戰爭前後日本官方認定的地圖是如何標註釣魚島列島的呢?在迄今中日雙方有關釣魚島的專著中,尚未發現這一關鍵日期的地圖。筆者披露120年前的一幅日本地圖,這幅在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籤署後再版的地圖,真實記錄了日本霸佔臺灣及其附屬島嶼之前所謂衝繩縣管轄內的島嶼原貌,這其中不含釣魚島。
  • 學者回應「琉球主權」問題 意在明確釣魚島歸屬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楊牧)5月8日,人民日報推出「釐清釣魚島問題」系列文章第一篇,在題為「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的文章中,中國社科院資深學者通過充分的史料論證,否定了日本所謂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即《馬關條約》第二條中所說的「該列島不在清朝割讓給我國的臺灣、澎湖諸島內」。
  • 韓昭慶:從甲午戰爭前歐洲人所繪中國地圖看釣魚島列島的歷史
    自1968年聯合國亞洲遠東經濟委員會(ECAFE: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Far East)發表釣魚島海域蘊藏石油資源消息後,日本於1969年5月在釣魚島上豎立石碑,中國中央政府於1970年底重申中國對該列島有領土主權,第二年中國臺灣也發表了對釣魚島列島擁有主權的聲明,而日本在1970年以琉球政府官方名義發表了《關於尖閣列島的領土主權》,聲明自1895
  • 釣魚島歸屬重要史證《琉球國全圖》現身北京拍場
    原標題:釣魚島歸屬重要史證《琉球國全圖》現身北京拍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家迎、陳同同、趙禮維):這是11月29日在北京琉璃廠舉行的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這張地圖是1785年在日本東京出版,由日本著名政治學者林子平所著《三國通覽圖說》一書中的附圖。資深古籍鑑定專家、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顧問彭震堯說,《琉球國全圖》是目前在中、日、琉球的史籍中留存下來有關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的重要文獻,這張圖很清晰地表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
  • 專家披露日本甲午戰爭地圖 證明釣魚島屬中國(圖)
    雖然領土歸屬不能僅憑一幅地圖判斷,但這幅地圖對了解釣魚島在中日發生爭議關鍵日期之前的狀況,可以提供重要參考。第二,這幅地圖反映的是《馬關條約》之前日本國界的原有狀態,其中不包括釣魚島。第三,日本1895年1月竊佔釣魚島的決定沒有在當時日本官方認定的地圖中得到體現。第四,釣魚島所在位置在這幅地圖處於中國臺灣範圍,與琉球諸島相連,但並非衝繩管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