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市青梅產業園:以梅為「媒」造船「中元」抱團發展 科技激活...

2020-12-17 金羊網

普寧市青梅產業園:以梅為「媒」造船「中元」抱團發展 科技激活產業轉型騰飛

金羊網  作者: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題報導組  2019-10-14

省級現代產業園專題報導組一行前往揭陽普寧市,深入了解普寧市青梅產業園以梅為「媒」,以梅興市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題報導組

文字/劉豔芳羅 雪輝 實習生劉暢

攝影/劉暢

通訊員/謝建娜 通訊員 粵農農軒

青梅是我國特有果樹,栽培最早,《詩經》、《山海經》、《爾雅》等古籍均有關於梅的記載。普寧是青梅的原產地,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一百多年前,青梅種植主要分布在南陽山區的高埔河、梅林河一帶,青梅收穫後被加工為梅脯,由船運送至惠來縣隆江河後,又經惠來神泉港轉運至世界各地。民間曾流傳「高埔河沉船,神泉港水酸」的話來形容當年普寧梅脯數量之多和運載外銷的繁榮程度。其中,「梅林」、「梅塘」、「梅峰」、「梅光」等山區鄉鎮村名稱,都與昔年盛產青梅有關。1995年3月,普寧市被命名為「中國青梅之鄉」。截至目前,普寧市一直是國內最大的青梅產銷集散地。

近日,由中國農村雜誌社、農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及南方農村報組成的省級現代產業園專題報導組一行前往揭陽普寧市,深入了解普寧市青梅產業園以梅為「媒」,以梅興市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普寧青梅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訪者供圖

普寧市水果蔬菜局局長陳洪民向專題組介紹普寧市「一顆青梅鑄就一個產業」的快速騰飛。「2018年廣東省批准創建揭陽市普寧市青梅產業園。全市青梅種植面積16.6萬畝,年總產量5萬多噸;青梅加工企業68家,其中省龍頭企業2家,年加工量達8萬多噸;產品暢銷國內外,年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成為帶動山區農村經濟發展和30多萬梅農增收的新亮點。時至今年6月,產業園正式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

座談會現場圖片。劉暢攝

據介紹,普寧市青梅產業園規劃建設範圍包括馬鞍山農場、高埔、大坪、後溪等4個鄉鎮場,面積達276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規劃建設500畝,青梅種植面積達10.5萬畝,佔普寧市青梅種植總面積的63.25%,擁有40多家青梅加工企業,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普寧市青梅產業園建設計劃總投資20191.61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青梅良種苗繁育、青梅精深加工區、青梅觀光園、汙水處理廠、物流倉儲、青梅產品展示中心、品牌培育等26個建設項目。

高位推進產業園區制度與人才建設

明確分工並行合力推進

座談會現場。劉暢攝

「產業園建設受到多方面的全力支撐,比如成立以市長林鋼捷為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產業園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的形式,開展對青梅產業園建設項目指導、督導檢查。」普寧市水果蔬菜局局長陳洪民介紹,「每一步我們嚴格把控,嚴格部署,可以說省級產業園建設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重要,自上而下『扭緊一根繩』,各自明確分工,確保責任落實,人員到位,工作有序推進」。

為此,確定以揭陽中元現代農業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園建設牽頭實施主體,產業園建成後實行「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牽頭實施主體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對照省印發的工作方案、建設指引、資金管理規定、績效評價辦法等工作,「我們對資金管控非常嚴格,從發放到審計、監管都有相關部門負責到位,不能隨便給錢給企業,而是把每一分錢用到實實在在的產業園建設,如果發現實施主體濫用資金不僅要收回,我們政府還要對企業問責的」。陳洪民非常嚴肅地說著「錢經」。

另外,普寧市還計劃出臺促進青梅產業園發展扶持政策,對產業園基地建設、人才引進、創新驅動、出口獎勵、企業入園等給予政策扶持,通過對接普寧市農業銀行、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農業信貸擔保資金等單位,大力支持普寧青梅產業園建設。

40多家梅企造船「中元」抱團發力

打造「生產 +加工 +科技 +營銷(品牌)」新業態

「我市有青梅加工企業68家,青梅種植戶更是數以萬計,雖然擁有2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但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小,加工技術不精,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不強,社會效益不明顯。而且,眾多的青梅加工企業分散在普寧雲落、高埔等山區鎮,『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結果,是質量管理跟不上、生態環境管理缺失所帶來的社會壓力。」陳洪民遺憾地解說普寧市青梅產業發展不強的原因。

青梅加工生產過程。劉暢攝

為此,普寧市希望通過創建青梅產業園,努力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土地集中開發、汙染集中治理」的良好願景。而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普寧市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始為40多家青梅企業牽線搭橋,造船「中元」合力發展。

「為了打破之前被海外訂單控價的風險,我們自主成立由40多家青梅企業共同組建成立『揭陽中元現代農業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輪股金5000萬元已基本籌集到位,將重點用於研發深加工技術和完善加工設備設施,加快推進土地流轉。並統一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訂單農業,與農民籤訂購銷保護價,將統一推廣良種、標準化種植;制定產品標準,統一研發新產品,統一交易平臺,統一開拓銷售渠道,打造『生產 +加工 +科技 +營銷(品牌)』新業態的示範園,從而推動青梅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元現代農業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彬自信告訴記者。

除了組建中元之外,普寧市還組建了梅幹協會、青梅產業創新聯盟等民間行業協會,對青梅產業進行行業規劃和行業自律。「發揮行業協會帶動作用,積極開展青梅收購工作,確保普寧青梅鮮果不出現爛果、積壓現象;按照市場行情,規劃統一收購時間、梅果質量和收購價格;增加收購網點,為梅農提供便利,保護梅農的切身利益,鼓勵青梅加工企業與生產基地對接,鼓勵龍頭企業用合同定單的形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建立利益緊密聯結機制,發展訂單農業。」

科技驅動新活力

全方位激發產業轉型升級

「普寧市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青梅產業加速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效應,推動全市青梅產業提質提效,實現轉型升級目標。」

研究探索青梅精深加工工藝技術,籌劃建設青梅產業科研平臺,加強與廣東省青梅產業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省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省農科院、華農、仲愷、陳李濟製藥廠等單位技術合作,共建研發工作站、科研特派員工作站,提升青梅精深加工能力水平,努力開發更多高端保健品、食品。其次,擇優放劣的選種和向外引進良種,使栽培品種不斷優化。目前全市主要有軟枝大粒梅、大青梅、白粉梅、普寧矮白梅等10多個適宜加工的優良青梅品種。第四,開展科學栽培技術研究。《萬畝果梅標準化栽培技術及應用》等一批農業科技攻關項目先後獲廣東省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獎、揭陽市科技進步獎。

此外,還制定了廣東省農業地方標準《果梅生產技術規程》和《地理標誌產品 --普寧青梅》,建立了2000畝省級果梅標準化示範區和10000畝國家級果梅標準化示範區,大力推進青梅標準化生產進程。另外,加強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工作。以普寧市農業、果蔬部門為核心,組成普寧青梅技術指導服務小組,各青梅主產區鄉鎮相應成立青梅技術推廣站,形成技術服務網絡及推廣體系。據統計,每年培訓科技示範戶、專業戶近5000多人次,編印《青梅栽培管理工作意見》等技術資料10000多份。

注重品牌保護與建設

積極發揮「網際網路 +」電商作用提升品牌價值

在農業部門及行業協會的鼓勵引導下,該市青梅產業鏈各類市場主體注重品牌保護,「普寧青梅」先後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和地理標誌產品證明商標,確保普寧原產地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青梅製品形成鹽漬、涼果、果酒、飲料、燻制等5大類100多個品種;先後打造出小梅屋、中梅、綠源等近十個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4個,「青制古原梅」、「真愛梅子」等入選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經營專用品牌目錄。「普寧青梅」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牌,且「先後獲得「全國青梅標準化示範縣」、「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國家級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廣東省科技創新專業鎮」等榮譽稱號。在2018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普寧青梅」品牌價值為17.10億元。

青梅產品。劉暢攝

普寧市農業果蔬部門及行業協會積極鼓勵動員企業開闢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走線上線下結合的「兩條腿走路」和「O2O」立體經營道路。企業先後進駐各大電商平臺,加快與網庫集團共建「中國青梅產業電子商務基地」項目,進一步開拓青梅產業電商平臺。普寧東昱公司總經理陳宏濤告訴記者,「目前,大約有40%的青梅產品通過電商銷售。而且我認為發展青梅產業在資金供應鏈上也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只有龐大的資金池,才能帶動青梅產業 B2B和 B2C雙向發展。」

以「梅」為「媒」促三產互動發展

為政府招商引資帶來新的活力

專題組成員們站在觀景臺,看著眼前層林盡染,梅枝搖曳的梅海,大有「煮酒弄青梅」的閒情雅意。善德梅海房儀夢經理笑著告訴記者們,以「梅」為「媒」,推動了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臘月時節,普寧市青梅主產區梅林、高埔一帶,綿延數十裡,漫山遍野的梅花,如一望無際的雪原,芬芳瀰漫,梅香四溢,這就是著名的「十裡梅花香」,眾多慕名而來的海外遊客,紛至沓來,以先睹美景為快。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到普寧旅遊賞梅人數達到1400多萬人次,比平時翻了一番。

風景如畫的梅海。受訪者供圖

「我市在發展青梅產業中,不僅努力挖掘青梅產業鏈產、供、銷及深加工潛力,而且積極以『梅』為『媒』,從201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過4屆梅花旅遊文化節。每屆梅花旅遊文化節在1月份,為期一個月,市政府每屆撥出經費500萬元作為活動經費,以觀賞梅園梅花美景為載體,帶動服裝、中藥材、農家美食等行業消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普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春池補充道。

以「梅」為「媒」,為政府招商引資帶來新的活力與動力,比如在第四屆普寧梅花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上,普寧市與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籤訂《普寧市梅花谷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梅花谷項目規劃面積約43.53平方公裡,預計總投資約1000億元。該項目將以青梅產業為品牌,以文旅休閒為主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編輯: alan

相關焦點

  • 普寧市大坪鎮打造「大坪青梅」品牌
    目前,大坪鎮有青梅種植面積1.5萬多畝,年總產量1萬多噸,是興辦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首選地方。近年來,該鎮積極實施「科技興梅」戰略,多次邀請上級農科專家到大坪鎮為梅農傳授青梅種植技術,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提高了收益,青梅產業已成為該鎮梅農的主要經濟收入。
  • 大高田:以「梅」為媒 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元旦過後,正是梅花盛開最為燦爛時節,近日,我們來到了梅林鎮大高田村,零距離感受梅鄉的魅力。村聚落呈梯階狀分布,多為石磚瓦木結構平房,全村有耕地436畝,山地6401畝。總人口1700多人,是純農村。盛產青梅,另有烏欖、茶、毛竹等農作物。
  • 2.5萬噸青梅將熟!梅鄉陸河火了
    直至今天,成熟的種植技術和古法工藝依然延續,陸河青梅產業發展吹響了新的號角。飽口福,過眼癮梅鄉之約莫錯過陸河青梅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廣、產量豐、質量好。全縣種植青梅面積達12.3萬畝,品種主要有青竹梅、白粉梅、黃梅等。出產的梅子果肉香脆、酸中帶甜。
  • 老羅李佳琦都帶過的梅見青梅酒到底怎麼樣?
    但隨著直播帶貨的急速發展,爭議和負面的輿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一方面,主播的粉絲量急速增長,吸引了眾多的商家,而團隊擴充不足,跟不上發展,導致在審核商品時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商家急於走量和曝光,產品質量和售後卻沒有保證,也是消費者不滿的一個原因。
  • 端午過後 清爽酸甜的梅見青梅酒正當時
    青梅酒,也是歷史風雲中的一個烙印。「酒、文化、藝術其實都是和天地溝通的工具。「在陳亦剛看來,好的青梅酒必須包含著中華文化和中華情懷。青梅酒,源於中國,歷史上無數文人為它留下了煙火氣濃鬱的篇章,陸遊抬筆寫下,「煮酒青梅次第嘗,啼鶯乳燕佔年光。」詞人張震亦語,「煮酒青梅入坐新。」
  • 梅見青梅酒原料揭秘,你真的懂青梅酒嗎?
    青梅——決定梅酒風味跟葡萄酒類似,梅酒的風味由梅子的產地和品種決定。青梅原產於中國,後傳入日本及東南亞地區,世界上主要的產梅地是中國和日本。上乘的梅子表面光滑,釀酒味道清甜。福建詔安的詔安紅星青梅、廣東普寧的軟枝大粒梅等都是中國青梅裡高品質的代表。
  • 2020年,揭陽普寧市「以花為媒,情定普寧」集體婚禮將完成
    這場集體婚禮沒有大力支持多個單位不能舉行,活動現場,主辦方向普寧市盤龍灣溫泉度假村,凱仕麗酒莊,普寧論壇,普寧米蘭春季婚紗攝影,普寧市西雅職業培訓學校等合作夥伴代表頒發了牌匾,感謝他們的大力支持這次活動。
  • 中國青梅食品第一品牌溜溜梅 成健康食品新潮流
    青梅起源於我國,有7000多年種植史,含有多種天然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丁二酸、草酸等,這些天然有機酸在青梅中含量高達3.0%-6.5%。中國青梅食品第一品牌溜溜梅自2006年開始專注於青梅食品以來,發展至今已經有10餘年,年銷售遠超20億顆。
  • 「尾款人」愛上食青梅,溜溜梅登頂雙11淘寶零食總榜
    2019年10月18日,溜溜梅召開了戰略升級發布會,確立了讓青梅食品成為主流的戰略目標,品牌主張升級為」酸一點吃溜溜梅,溜溜梅含有多種天然有機酸「和專注青梅零食20年,著力向消費者傳遞青梅價值。在新的市場環境之下,只有激發消費者的常識,滿足顧客的消費痛點再與產品價值相結合,才能讓品牌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可以發現過去一年間,溜溜梅在新品研發、渠道探索和品牌傳播三方面都進行了大踏步提升。
  • 雙11到來,梅見青梅酒佐餐技巧大揭秘
    今年很多消費者通過直播等渠道了解到梅見青梅酒,梅見熱度持續高漲。究竟是什麼讓梅見如此的受歡迎?一些經常飲用這款酒的網友給出了答案。  「我覺得這款酒很適合與重口味的菜品一起享用,就拿我們經常吃的麻辣小龍蝦來說吧,這美味妥妥的讓人上癮,不過在吃小龍蝦的過程中也有難受的情況,比如麻辣感的刺激讓味蕾著實有點受不了,梅見青梅酒酸甜的口感就可以很好地減輕口腔的不適
  • 當八天國慶長假遇到梅見青梅酒,結局充滿驚喜!
    而現在或許有這麼一款好物可以讓這八天國慶假期過得更為舒坦,它就是味道酸甜,可以和眾多美食「百搭」的梅見青梅酒!如果想要趁著假期來一次遠行,不妨在享受當地美食時配上一瓶梅見青梅酒,白天欣賞完美景,晚上喝一杯酸甜的美酒解乏又愜意。
  • 青梅時節,教你用青梅醃製鹹梅,掌握3個技巧,輕鬆自製還易保存
    導語:自製醃鹹梅,掌握3個技巧,口感好還易於保存,青梅不擔心放壞了青梅直接吃會比較酸澀,但我們可以將其做成其他的一些食物,青梅酒、青梅果醬、醃鹹梅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青梅時節我們當然不能錯過給家中備一些青梅,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是醃鹹梅的做法,
  • 國內佐餐酒陣容被重新定義,梅見青梅酒成新勢力
    隨著梅見青梅酒在各種就餐場景中頻頻亮相,國內的佐餐酒陣營正在被重新定義。  口感酸甜、度數較低的青梅酒承擔起了這一重任,梅見青梅酒自上市之後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被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視為佐餐酒的不錯選擇。目前,市面上的青梅酒品牌不在少數,各款產品之間各有特點,在部分媒體發布的青梅酒測評中,梅見的表現頗佳,無論是口感還是色澤都有著優秀的表現。
  • 梅見青梅酒佐餐搭配指南來了:比你想的還簡單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青梅酒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場合中,無論是情侶約會、好友聚餐,還是參加宴會,經常會看到它們與美食一同出現,甚至有的青梅酒品牌還成為了大家就餐見面的招呼語,成為餐桌上一起寒暄的引子,它就是好酒(好久)梅見(沒見)。
  • 當宵夜佐餐遇到梅見青梅酒,這才是夜間的正確打開方式!
    其中,香氣濃鬱、味道酸甜、質地柔和的青梅酒成為了眾多宵夜黨的最愛,被認為是宵夜佐餐的最佳拍檔。在大家看來,它不僅是酒,更像是靈魂慰藉品,一口下肚酸酸甜甜的味道觸動著每一根神經,剛剛還深陷加班的壓力感中不能自拔的你,此時已經在青梅酒帶來的美感中樂此不疲,讓宵夜的享用體驗完美升級!青梅酒的口感別具一格,通過特定的製造方式呈現出其獨特的體驗。
  •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
    潮汕青梅正當時,咬一口初夏的滋味潮汕青梅有大種梅(又稱青竹梅、粉梅、桃梅)和黃梅兩大品種潮汕各縣多有栽培,尤其是普寧市產量最多、栽培歷史最長,約有700多年的歷史。成熟在枝上的青梅,如果稍不注意,它很快就變成了黃梅。吃貨們總是想著法子去留住青梅的滋味,於是便生出了很多製作和醃製青梅的食法。新鮮的青梅,雖然入口是又酸又澀,但可以用來釀酒、制蜜餞,哪怕就是用鹽簡單醃製而成的鹹梅,也是我們潮汕家家戶戶特有的調料,用來搭配海鮮更是一絕,可以用來蒸魚,煮魚湯,去腥提鮮,讓魚更鮮美。
  • 納帕谷赤霞珠、梅見青梅酒,吃不同的菜佐餐酒怎麼選?
    進食時選擇合適的酒來佐餐,最直接的個人體驗便是口感的提升,不僅菜餚的香氣能夠被更好地帶出來,美酒本身也為食物增添了獨特的滋味,實在是讓人感到愉悅。但佐餐酒帶給我們的也不僅僅只是享受。要說這青梅酒,也是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遠的中國酒代表了。古代多用米酒或黃酒泡製青梅,中國人飲青梅酒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朝,宋朝開始普及。青梅酒從王侯將相案前到尋常百姓家中,從未曾缺席歷史的軌跡。以青梅酒佐餐自古便受青睞必有它的道理。青梅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既能開胃,也能解膩助消化。
  • 青梅煮酒煮的是什麼梅? 酒裡為什麼一定要煮梅子?
    青梅煮酒煮的是什麼梅? 酒裡為什麼一定要煮梅子?時間:2020-02-22 17:29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出自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東漢末年,丞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野心勃勃,一直試圖篡位。劉備試圖營救皇帝。
  • 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和梅見青梅酒解決不了的
    正因如此,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梅見青梅酒,就成為了燒烤的最佳伴侶。有人喜歡燒烤時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過足嘴癮。繚繞的肉香與青梅酒的酸甜融合後,會產生令人難以抗拒的口感,整個口腔都被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味所佔領,這或許只有吃燒烤才會有的奇妙感覺。
  • 被很多人所寵愛的梅見青梅酒,居然還是一個「百搭王」
    青梅酒的度數大多為十幾度左右,飲用後不易醉,同時它酸甜的口感和瀰漫的果香,也在時常調劑著我們平淡的生活,讓飲用過程擁有更多的樂趣。比如最近被很多人種草的梅見青梅酒,它裡面富含有機酸等物質,不但可以促進消化,更能與各種風味的美食結合,起到中和味道、提鮮增香、解辣解膩的作用。恰恰是因為這一原因,無論是在中餐還是日料、西餐等就餐場合,梅見青梅酒總是那麼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