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2020 年困難重重,但金融科技以及加密貨幣行業卻蓬勃發展。
並且從現在看,金融科技以及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在 2021 年也沒有將放緩速度的跡象!
以下是我對 2021 年加密貨幣行業的十大預測:
中國在 CBDC 以及未來貨幣賽道領跑
正如我們去年所預測的那樣,2020 年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標誌性一年。隨著 80%的央行對 CBDC 的積極關注,以及來自 Libra (現稱為 Diem)的無形壓力(預計不久將啟動),我們可以預期在這一領域看到許多新的發展。
儘管機構化央行數字貨幣(wholesale CBDC)的發展很重要,但央行的重點可能會集中在個體化央行數字貨幣(retail CBDC)上,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變局者。從公眾的角度看,機構化 CBDC 只是位於中央銀行與銀行之間,並且在幕後運作,而個體化 CBDC 則允許公眾持有真正數字形式的央行貨幣,這在當今是不存在的。就像在 2020 年,從巴哈馬到英國的這些國家推出個體化 CBDC 計劃一樣,我們可以預期 2021 年其他 G20 國家宣布自己的計劃。
但實際上,隨著中國繼續以其數字人民幣(DC / EP)向前衝鋒,為未來貨幣形態開闢新的道路,到 2021 年,所有的目光都將關注著中國。在其最後的試點階段,使用數字人民幣通過 400 萬筆交易交易了價值超過 20 億人民幣(3 億美元)。最大的問題可能不是中國是否會在這個項目上繼續前進,而是會以多快的速度前進?
傳統金融機構(私營銀行)關注比特幣
說到機構進場,2020 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年。我們不僅看到像摩根大通和渣打銀行這樣的大型機構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從花旗到德意志銀行,許多機構甚至開始定期涵蓋此類資產類別。
我們可以預計,隨著許多銀行開始公開其加密貨幣計劃,這一趨勢將在 2021 年加速。這將進一步促進傳統買方公司的進入,這些公司不僅更容易與此類受監管的中介機構進行交易,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是受其自身的監管或投資者限制。
到目前為止,投行一直是最活躍的參與者,但我們應密切關注私人銀行。大部分大型私人銀行並不看重比特幣(沒有相關比特幣產品出售,更無視輕重),但我們應該期待具備前瞻性的私人銀行去接受和了解加密貨幣,將加密貨幣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產品,去吸引高淨值和家族理財客戶群參與從而獲得新的收入,要知道,這些客戶群越來越希望購買比特幣。
加密貨幣稅收條款明晰確定
正如我們去年準確預測的那樣,2020 年加密貨幣稅收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美國國稅局向每個美國人發送了一份涵蓋加密資產持有量的調查表,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組織則對該主題發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報告。
正如「 PWC全球加密報告 」所示, 全球越來越多的稅務部門正在提供明確的加密稅收指南。儘管幾乎沒有人提供有關加密貨幣借貸或加密貨幣抵押等主題的指南,但大多數現在都提供了有關加密貨幣資本收益或採礦收入等領域的指南,稅收透明度在 2020 年得以提高。
這對行業是有利的,因為稅收明晰能讓機構投資者放心開展加密貨幣業務,這極其重要。在實踐上,近幾個月來,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興起,許多零售和專業交易商都從中獲利,尤其是在如此艱難的經濟環境中,這為稅務機關提供了徵稅的好時機。
加密行業的項目併購讓獨角獸變成「大章魚」
儘管發生了經濟危機,但對於加密行業的項目併購而言,2020 年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數據顯示,2020 年前六個月加密行業的項目併購的總價值已超過 2019 年的總和,平均交易規模從 1,920 萬美元增加至 4,590 萬美元。
我們可以預期加密行業的項目併購活動將在 2021 年繼續,尤其是隨著行業獨角獸越來越變成「大章魚」,這些公司會花費部分牛市收益併購或投資,從而為其現有產品提供輔助服務。
到了 2021 年,項目團隊可以將併購目標轉移到亞洲市場。就目前而看,這種併購行為已經漸漸地從美國本土轉移,往亞太地區、歐洲、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移動。
個人投資者能輕鬆購買比特幣
「我應該去哪裡購買比特幣?」 這是一個經典的圈外人的提問。我媽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幾年前,我給她一個比特幣作為禮物後,她拼命試圖了解我的生活。事實是,購買加密貨幣從未如此簡單 。現在不僅在大多數國家/地區中存在眾多受監管的法幣入金的交易所,而且在此類交易所中擁有帳戶的人數 從 2016 年的 500 萬增加到今年的 1 億多。
當然,大型技術公司例如 PayPal 和 Square,將繼續使人們更容易購買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僅這兩家公司就購買了相當於新鑄造的比特幣的 100%,這僅是滿足美國用戶的買幣需求。當其中一些平臺明年向國際客戶開放時,其影響將十分有趣。
從量化寬鬆的創新高水平到阻止公民提取自己的貨幣的國家,許多宏觀經濟發展都在引起人們對比特幣的興趣。2020 年比特幣錢包的數量創歷史新高,因此 2021 年再次打破這一記錄也就不足為奇了。
傳統對衝基金和家族辦公室湧入加密貨幣市場
2020 年,從古根海姆(Guggenheim)到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大型對衝基金都認真考慮過進入這一領域,而從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到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等幾位知名的公共對衝基金經理,都通過提倡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成為頭條新聞。
我們可以預期,在眾多受監管和「傳統」解決方案的推動下,這種情況將在 2021 年加速發展,這些解決方案使此類參與者能夠接觸到從 CME 比特幣期貨到上市的灰度加密產品的資產類別。(Grayscale 是 CoinDesk 的姐妹公司。)
如今,有眾多受監管和專注於機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樂於為此類基金提供服務,以及加密貨幣主要經紀業務解決方案(其中許多在三年前的上一次牛市期間並不存在),市場已經為 2021 年傳統對衝基金大批進場交易做好了準備。
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正蓬勃發展
在圈外,衍生品市場的規模是現貨市場的倍數。但加密貨幣市場還不是這樣。儘管存在許多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但其中很少有符合監管或通過機構投資者盡職調查的。
在 2021 年,加密貨幣衍生品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比特幣在 CME 上的期貨未平倉合約最近一直處於歷史高位,這將是投資者看好後市的晴雨表。
對於了解機構級需求的公司而言,這個市場仍然存在了很多機會,從降低交易對手風險和高頻交易到合規監管。這將不僅為現有參與者(其中許多已經非常迅速地實現機構化)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而且還為潛在的新進入者和傳統機構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不斷引進傳統金融人才
行業第一代中的許多創業者都是技術背景。但是現在,許多較大的加密貨幣企業已經決定招募具有機構金融服務背景的個人,最近的例子包括從 BitMEX 這樣的原生加密貨幣公司到 Diem 這樣的新公司。
我們可以預期這種趨勢將在 2021 年加速。但是,加密貨幣行業是一個快節奏的環境。加密貨幣市場永無休市,公司以 24/7 全天候運營,並且該行業的發展速度比傳統金融服務快許多倍,這意味著高管需要脫離自己的舒適區,適應這種持續高強度經營。
有些人將能夠適應並非常成功地建立通往未來貨幣的下一個橋梁。但是,許多人不會削減開支,他們可能會意識到,他們更喜歡傳統金融,喜歡舒適的休市時間和自由的周末。
新的監管將為 DeFi 引流
正如去年準確預測的那樣,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 2020 年指數式增長,鎖倉總價值(TVL)從一月份的不到 10 億美元增長到今天的超過 150 億美元。有幾個月時間,部分 DeFi 交易所的成交量超過了一些傳統交易所。
在 2021 年,DeFi 可能會進一步增長。雖然我們不太可能看到機構投資者對該領域的興趣,但業內人士將繼續構建,並將繼續取得突破。DeFi 的某些功能(例如可組合性)為我們提供了以第一原理方法重新構想金融服務的機會。
有一個領域值得關注,就是新監管法規的影響,從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旅行規則到某些市場可能禁止加密貨幣零售交易,這可能會無意中將流量引流到 DeFi 領域。
穩定幣在跨境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0 年是穩定幣創紀錄的一年。穩定幣資產從年初的不到 50 億美元增長到 12 月的 250 億美元,我們可以預期這種勢頭在 2021 年繼續下去。這裡的所有目光將再次放在 Diem(以前是 Libra)上。
Diem 旨在使在全球範圍內匯款變得像微信轉帳一樣簡單,這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跨境零售匯款和匯款手續費,2020 年該手續費仍保持 7%左右的尷尬水平。雖然穩定幣已經在加密貨幣交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 2021 年需要關注的一個領域是在跨境商業交易中,穩定幣的使用率是否有所提升。
如果你也希望系統學習區塊鏈,建議從一些很好的入門書籍開始,學習提升自己不能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