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一帶人特別愛用紅苕澱粉,用它製作的滑肉可謂是各家鄉土菜館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在達州城的知味苑老菜館」,就有兩道熱賣菜都跟紅苕澱粉有關,這就是鄉村水滑肉和苕皮燒魚塊。「老外公鄉村柴房」也是達州城裡有名的土菜館,紅磚青瓦,店堂全為木質結構,既有鄉土氣息,又不失整潔明亮。該店的老闆是廚師出身,在菜品開發方面花了不少心血。
苕皮燒魚塊
渠縣「紅色記憶」的菜單上有道「母狗皮回鍋肉」,乍看讓人大吃一驚,細問後才知道,原來「母狗皮」指的是苕皮。因色澤灰白而得此俗稱。攤好的苕皮不只是用來炒回鍋肉,還可以和多種原料配合做成各種菜,比如這道苕皮燒魚塊。
紅苕澱粉放盆裡,加水和少許鹽攪勻,調成稀糊,再舀入炙好的炒鍋裡,攤成薄麵皮,即成苕皮,逐一制完後,切成塊待用。
草魚宰殺治淨,斬成條,納盆加鹽、姜蔥汁、胡椒粉和料酒拌勻,醃漬一會兒,再加入幹紅苕澱粉裹勻,隨後放入七成熱的油鍋裡,炸至定型且脆硬,倒出來瀝油待用。
鍋裡放熟菜油和化豬油燒熱,依次下蒜米、姜米、泡姜米、泡椒末和郫縣豆瓣炒香出色後,摻清水燒開,再放入炸好的魚條煮製,加鹽、醪糟汁、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下苕皮稍煮便出鍋裝盤。
鍋裡放色拉油燒熱,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後,出鍋澆在盤裡,最後撒蒜苗節點綴即好。
菜品提供:知味苑老菜館
外公鹽菜魚頭
把花鰱魚頭治淨,從中間劈開成相連的兩半。鍋裡放化豬油和色拉油燒熱,放入老薑米、泡姜米、蒜米和鹽菜碎一起炒香,然後摻鮮湯,放入魚頭,轉小火煮至魚頭將熟時,放入刀削麵,再加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等刀削麵熟透後,出鍋盛在砂煲內並撒入蒜苗節。此菜需配卡式爐上桌,點火煮至鍋中湯翻滾時便可食用。
菜品提供:老外公鄉村柴房
生燜花生苗
把臘肉切成細條,青椒和紅椒也切成條,待用。
鍋裡放少許色拉油燒熱,下臘肉條煸香後,投入花生苗,邊炒邊加鹽、生抽、辣鮮露和味精調味,炒至花生苗稍蔫時,再下青椒條、紅椒條和蔥節一起翻炒,最後淋少許香油即可盛在燒燙的煲仔裡上桌。
菜品提供:老外公鄉村柴房
鄉村水滑肉
把豬裡脊肉切成條,加鹽、姜蔥汁、味精和雞精醃漬一會兒,再加入較多的紅苕澱粉和適量清水,抓拌均勻,使澱粉糊均勻地裹在肉條上,然後下入微開的水鍋裡滑熟,撈出來待用。
鍋裡放化豬油和色拉油燒熱,投入野山椒碎、泡酸蘿蔔片、泡姜碎和泡青菜片炒香,摻入清水燒開,熬出味道後,倒入紅小米椒節和滑肉稍煮,加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盛入鍋仔後上桌,點火加熱即可食用。
菜品提供:知味苑老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