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在3月15日菲律賓政府就下令在包括首都馬尼拉在內的呂宋島實施「加強性社區隔離」措施。緊接著3月28日又在其第二大城市宿霧實施全面封閉政策。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菲律賓實施封閉政策的3月15日,菲律賓當時的累計確診人數僅有140人。遠遠少於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確診人數,那麼問題來了,當其他國家還認為不用戴口罩的時候,為什麼菲律賓就已經開始封島、封城了呢?
脆弱的醫療體系
起初面對疫情,總統杜特爾特說:「只要感染者不超過1000人就不會封鎖首都馬尼拉」。但僅僅在兩天後,確診人數100多人時就宣布了對首都馬尼拉所在的整個呂宋島實施封閉政策。因為很快在菲律賓就出現了沒有海外旅居史的感染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菲律賓這麼著急出臺封閉政策呢?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其脆弱的醫療體系。杜特爾特一開始就認為,菲律賓的醫院、醫生、設備都不足以應對大量的感染者,因此就要趁早抑制疫情的發展。
菲律賓的真實醫療水平
菲律賓城市與農村的醫療水平相差巨大。首都馬尼拉附近的大型醫院擁有著與咱們國內相當的醫療水平及設備設施。甚至有很多外國人出於醫療目的特地前往菲律賓進行醫療旅遊。
再來看菲律賓農村的醫院就顯得慘不忍睹了。設備技術跟不上不說,甚至連衛生狀況都令人堪憂。有些農村地區沒有醫療機構,大家依賴於「希洛託」(菲律賓的民間療法)以及祈禱來治療疾病。
除此外,菲律賓的社會保障體系也不完善,很多人沒有醫療保險。因此看病只能自己承擔費用,即使是普通的感冒,藥費加起來也要1000比索左右(約150人民幣)。但是你不要忘了菲律賓人的平均工資才8000到12000比索(約1200至 1700人民幣),這項費用支出比例也是相當高了。
醫生、病床、醫療器械都不足
在菲律賓設備齊全的醫院有限,而且菲律賓的醫生、護士、病床數量都不足。在菲律賓每10萬人僅擁有101張病床,而在中國每10萬人的擁有的病床數是467張,菲律賓還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菲律賓總人口數在1億人以上,卻僅有4萬多名醫生,因此醫生數量遠遠跟不上需求人數。
除了病床、醫生數量不足之外,菲律賓的醫療器械也不足。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如果病情惡化的話,就需要人工呼吸機,而整個菲律賓只有5250臺這樣的機器。考慮到以上因素,如果疫情爆發,菲律賓真的無法應對。杜特爾特總統正是因為擔心這一點才早早決定實施封閉政策。
貧民窟的感染風險很高
除了醫療體系脆弱之外,菲律賓貧民窟的高傳播率也是其及早發布封閉政策的原因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菲律賓的城市儼然是發達國家的樣子。但是,一旦你進入偏僻的小路,就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大大小小的貧民窟就散落在這裡。
這裡的孩子,別說口罩,連鞋子都穿不起,狹窄的小屋內住著一大家子人。貧民窟中根本沒有乾淨的水,因此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最基本的「勤洗手」都做不到。當然,他們也沒有肥皂和消毒液,因此大家只能用髒手吃飯。
更可怕的是貧民窟不屬於政府支援的範圍,因此救濟物資不會優先發放到這裡,得不到物資支援又沒有積蓄,他們只能鋌而走險去外面討生活,這也就加劇了被感染的風險。
總結
現在的馬尼拉和宿霧,街上以及道路上很少能看到行人及車輛,異常的安靜。每個家庭只有一個人可以外出,並且只有在購買生活必需品時才可以外出。學校、購物中心、娛樂場所、博物館、教堂以及工廠都被關閉了,就像電影中的鬼城一樣。而所有的公共運輸,如公共汽車、計程車、三輪車、火車以及網絡打車軟體Grabs,均已停運。
顯而易見,菲律賓在實施封閉政策的同時會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綜合以上的分析,菲律賓又不得不及時嚴格的實施封閉政策,畢竟在瘟疫面前,民眾的生命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