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電影的時候,經常遇到一些突發情況、臨時有事,或者堵車等原因沒辦法按時到影院。而電影票又不像火車票那樣可以退票或者改籤,所以影迷朋友們經常會大呼太不人性化了。
而就在昨天(9月18日)針對電影票「退改籤」亂象,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了《關於電影票「退改籤」規定的通知》。
網友們喜大普奔,喊著「爛片要完」的口號。畢竟這下就算買了電影票,約朋友一起去看的時候。聽了大家的口碑,覺得這部電影不值得浪費時間的花,也可以像火車票一樣改籤其他的電影。
這樣不但對影迷朋友們說,可以避免浪費時間看爛片,而且也能倒逼電影製片行業注重影片的質量。而不能像以前把電影產業當著資本市場來炒作。
規定裡特別提出了要影院和各大票務平臺的APP,儘快落實政策。而且要求影院要把支持「退改籤」的標語標示在顯眼的位置。而APP更是要求要在用戶下單前就要彈出「退改籤」的相關提示。
而且在這個消費者權益為重的時代,買了票以後不準改籤、不準退本就屬於霸王條款。
但為什麼簡單的「退改籤」落實起來卻困難重重呢?
因為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個電影票的「退改籤」問題,其實背後卻藏著各方利益的博弈。
因為現在所有的電影都以票房多少來論成敗,所以一但開放改籤。很可能會有人利用這項功能,在不同的影片之間偷票房。
之前曝光出的A影片偷取B影片票房的事情,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就是很多朋友去那座影院看B電影,但影院給顧客手中的紙質票面卻顯示A電影的名字。所以觀眾雖然花錢看了B電影,票房卻被A電影騙走了。這件事情曝光以後,很多影院都不敢這麼做了。
但支持改籤之後,很有可能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譬如但你買了喜歡的A電影,但影院櫃檯在影片開始之前偷偷從系統裡把觀眾的A電影票改籤成B電影票,再提前跟檢票人員打好招呼。那可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偷走了A電影的票房。
而且還有一種可能會發生,就是在節假日、春節高峰期的時候。一些利益薰心的黃牛黨,大批量的購買未開映的電影票。然後再抬高價格兜售給買不到的觀眾。如果最後賣不掉,就在影片開始前再全部退掉。
所以「退改籤」這一看似簡單的改變,既可能給大家帶來便捷,也可能會滋生一些行業亂象。
具體怎麼做才能保護觀眾的權益,又能杜絕這些不法亂象,就是接下來各大影院和票務平臺的工作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