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技術發展漫遊成本已大幅降低,取消漫遊費在技術上已不存在難題。
取消國內漫遊費 是時候了嗎?
工信部說已經在研究探索取消漫遊費的可能性了,問題是現在很多國家都沒有漫遊費了,取消還有什麼難度呢?
的確,國內漫遊收費一直是網友喜歡吐槽的話題。近一段時間,隨著運營商提速降費舉措的展開,又引發了一些爭議。
事實上,通話漫遊費產生於2G網絡時代,隨著技術發展漫遊成本已大幅降低,取消漫遊費在技術上已不存在難題。
雖然在4G時代,運營商的多數3G和4G套餐已經取消漫遊費,不過不要天真地以為就不會產生漫遊資費。
要是超出了套餐中約定的通話時間,異地國內長途還是會產生漫遊費用。比如中國聯通(微博),除部分套餐外,目前4G用戶國內主叫漫遊費仍為每分鐘0.6元。
此外,漫遊費多集中在2G業務上。據工信部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我國2G用戶仍然超過6億戶。這意味著,一旦取消國內漫遊費,那麼將有超過6億用戶從中受益。
當然這對運營商來說將意味著利潤的下降。目前,漫遊業務佔國內運營商利潤的比重近10%。若無其他新的利潤增長點,取消漫遊費對於運營商來說動力不足。
不過從運營商來說,收取漫遊費也是有理有據的。據1994年原郵電部發布的《關於加強行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行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行動電話需收取0.6元/分鐘的自動漫遊費。
2008年工信部下發《關於降低行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規定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為主叫每分鐘0.6元。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規定是否過時引發了討論。而且在國際上,取消漫遊費也是一種長期趨勢。
比如美國早在2007年就沒有國內漫遊費,也沒有長途費,實行的是「套餐」模式。而歐盟也在近期宣布,將在2017年6月取消其境內28個國家的手機漫遊費。
三大運營商已於近期陸續宣布下調了國際漫遊資費,其中,最大降幅超過了90%。這可能與國際業務對運營商利潤貢獻佔比較小有關,因此變革起來相對容易。(子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