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英:關注「刺青」的孩子們

2021-01-13 環球網

暑假孩子探家休假,一大幫孩子湧進客廳,我和愛人熱情招待這些90後的男孩子,孩子從丫丫學步,轉眼長成了大男人。農村的男孩子喜歡喝酒,尤其是喜歡喝白酒,這和農村的特有的酒文化習俗有好大的關係。陰天下雨,男人都聚集到一塊飲酒打發時光。

我從不幹涉孩子交往,甚至朋友聚會,但是絕對不讓他們飲酒過量,怕惹是生非。孩子們喝得有點熱了,紛紛脫下上衣,我不經意掃了一眼,大吃一驚。好幾個孩子身上刺著不同圖案的紋身,有個孩子背上刺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黑龍。兒子胸上也刺上了一朵鮮豔的玫瑰花。我憋著氣,把孩子招待走,強忍著怒氣。

第二天,孩子清醒了,我開始了和兒子心平氣和地對話:農村的孩子紋身多,可是你是一個北漂族,為什麼也要熱衷此道呢?沒想到,對話一開始,兒子的狡猾理論就有點讓我光火:爸爸,你可有點OUT了,這是一種流行文化,一種時尚。現在年輕人都崇尚這種個性。首先,國外有好多的刺青圖案比賽,風靡一時,所以說是一種行為藝術。我們大了,我們也喜歡美麗的東西,刺上一個中意的圖案,是男子漢的象徵了。其實,刺青有好多的說法:比如,青龍過肩,富貴無邊。青龍滿背,大富大貴……

孩子問我:你知道九紋龍史進嗎?水滸傳第一個出場的史進史大官人,行俠仗義,一條青龍棍有萬夫不當之勇,據說全賴身上刺著九條青龍得名。你比如,香港臺灣的幫派流行胸刺猛虎,寓意下山虎的威風。聽著孩子的歪理邪說,真的有點如聽天書之感。

記得我們還是十多歲孩子的時候,那時學校常有刻圖匠,他們嫻熟地把花草蟲魚龍虎之類的圖案,刻在我們的鋼筆筒上,再塗上顏料,樂得我們合不攏嘴,才花五角錢。這可能是孩子們紋身的先驅吧。可刺青是在孩子稚嫩的皮肉上,他們能不疼嗎?我問孩子們,疼嗎?他們坦率地回答:疼,尤其刺青的時候,疼得頭上冒汗,再塗上顏料更是疼得要命,70元的加工費,值嗎?孩子呵呵笑著不置可否。

我不是一個思想愚頑的人,對於先進的思想接受能力也還算可以,但是卻無法認同孩子們的這樣思想和做法。我們小時候,看電影常看見那些幫派丑角刺青,總是有種排斥的感覺,我們走向社會,好多的類似的小青年都有不雅的表現,所以就有了一種自然的排斥心理。我走南闖北,不管坐船,坐車,坐飛機,往往刻意離他們遠遠的。總怕找麻煩。這可能是一種本能和下意識。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之原因。

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在小攤上吃早餐,旁邊兩個小青年爭執不下,開始動手。大家解勸不開,旁邊的一個獨臂中年人上去呵斥,他說:我的胳膊就是年輕時打架丟的,成家了有孩子了,就討厭打架。不服氣的孩子,看見人家胳膊上的刺青,都不做聲了。

可是刺青的孩子並不都是不肖青年,比如,在我辦公室隔壁住著一群電信的架線工人,特別熱情,大家有個大事小情,都樂於幫忙,我剛搬家的時候,他們過來幫我抬家具,安裝網線,跑裡跑外,煞是辛苦,其中一個孩子,再熱也不脫上衣,我們隱約可以看見他身上猙獰的龍虎刺青,我問他刺青的初衷,他只是說就是小時候尋開心。

其實孩子們在上中學的年齡,正是處於心理叛逆期,智力已經發育完全,但是自己的思維沒有成熟,往往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感覺好奇,甚至模仿。刺青就是一個例子。

另外,孩子們從父母身邊突然走進一個封閉甚至獨立的世界,孩子們的審美觀念還有點不成熟,從影視和故事裡,把刺青的含義神話成行俠仗義的演繹名詞,把對俠客的崇拜虛擬化,甚至是物化成刺青的圖案,更表達成一種鶴立雞群的自信和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崇拜。

強者欺負弱者甚至保護弱者,更讓大部分弱者和旁觀者產生對刺青孩子的畏懼和模仿,從心理上產生一種變態和異化。對是非曲直、正義罪惡的概念產生理解偏差。所以說,刺青的孩子有三種人:一種是藐視眾生的強者,一種是仰慕強者的弱勢學生,另外多數屬於模仿刺青審美者。

所以,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更要注意孩子的叛逆心理,予以矯正,更主要是做好心理撫慰和預防,一旦類似的做法沒有得到重視,孩子的異常就會蔓延,即使暫時沒有刺青,最終會有一天,扭曲的心理也會促使自己忍痛刺青,以身示範。

另外,社會不應盲目指責孩子,應該做好心理疏導,教育孩子認識到,欺負弱小不是強者,樹立在學校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才能掌握一技之長。

對於刺青的孩子更要耐心,絕對不要依賴打罵,這樣會適得其反,應該讓他們慢慢彌補自己的心理缺陷,讓勞動鍛鍊他們的體魄和精神,在社會這個大學校裡,勞動大學的教材才是最管用的。

就像孩子們說的,現在大了,在單位輕易不敢脫衣服,怕別人笑話,也怕別人害怕,總之,刺青除了表達自己的個性外,似乎沒有什麼用處。更沒有什麼文化內涵,更不是什麼時尚。刺青只是一種張揚個性的方式,就像車上貼的剪紙一樣: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是拉登。或者是:索馬利亞海盜住某地辦事處。只是一波笑料而已。(作者為農村時評人士)

相關焦點

  • 馬特·達蒙秀出右臂刺青 女兒們名字一覽無餘
    馬特·達蒙秀出右臂刺青 女兒們名字一覽無餘 時間:2019.08.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摘要]作為刺青師,到死都是一場修行。這是彫佑西給自己的決心,也是他的對刺青一輩子最大的感悟。在這場修行裡,只有多走幾步,多繞彎,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現在喜歡刺青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愛上刺青文化,刺青=黑社會的偏見早已不存在。
  • 女星井村空美電影《刺青》 披露全裸刺青背部
    點擊瀏覽更多最娛樂新聞 / 點擊欣賞更多明星精美寫真  女星井村空美曾出演過《東京朋友The Movie》和《天國與地獄》等影視作品,07年她在TBS日劇《燦爛研修醫》中扮演護士之後,馬上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5月5日,她公開了最新主演電影《刺青》的性感劇照,這是她第一次全裸上鏡,片中她要裸露帶有刺青的背部,該片將於6月27日公映。
  • 別具一格的刺青文化,唐宋時期就流行刺青了,不一樣的藝術風格
    唐朝時期國家統一,民族多樣,更是有許多外來文化,而且儒、佛、道多家思想並存,可以說唐朝是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唐朝人有了更高的自我意識,包容和發展了刺青文化。刺青又被稱為"涅"、"點青",在後世常被稱為"紋身"。刺青是指用帶著墨汁的針在身體上刺畫圖紋,刺青的過程疼痛且痕跡不易消失。
  • 臺灣刺青大賽
    第一屆大江杯臺灣刺青大賽昨天登場,吸引近200位酷哥、辣妹報名參賽,其中不乏島內知名刺青大師的得意作品。刺青師傅都說,這年頭女孩子刺青的比例遠超過男性,約6比4,刺青已成愛美、展現個性的象徵。     島內外知名大師競技     首屆刺青大賽在桃園縣中壢市大江國際購物中心舉行,總計分成小圖黑白、小圖彩色、小圖混合、大圖黑白、大圖彩色等8個組別,島內外知名刺青大師幾乎全數出籠,包括剛贏得加拿大國際紋身大展金賞的吳世民、北京國際紋身展冠軍高斌等人,以及曾為日本流行天后濱崎步設計刺青圖案的大江戶梵天、吉田亞紀等人。
  • 鄭源歌曲刺青歌詞介紹 刺青在哪可以聽
    鄭源帶來最新單曲,《刺青》-繁花散盡,愛痕依在;燈火闌珊,倩影何在。  源式情歌的經典之作,如果歌聲能夠療傷,那這首《刺青》是毒藥,還是解藥?請輕輕品嘗,深深體會。別以為傷痕只留在了身體裡,那份對愛的的感傷卻一直在心底。一筆難寫風中的遺憾,唯有寄盼於歌聲能洗滌那一絲鬱結;愛到最後,卻是朋友也不能的情何以堪?
  • 組圖揭秘西安刺青師的秘密
    ,可是當記者進入西安南門裡的王超的刺青工作室時,他卻表示,如今刺青已不再是禁忌,熱愛刺青的人早已經是城市白領和都市潮人了,而他與同行也開始認識到刺青的文化價值,力圖發掘出刺青中的傳統內涵。2001年,他花了幾百元買了第一個文眉機,幾個衛生櫃加上一張小床,開始了在小寨的刺青工作。那個時候西安的刺青店都是小打小鬧,連找素材都很難。一直到2005年,他都是一半時間做音樂,一半時間做刺青。可漸漸的他感到樂隊會耽誤刺青的練習,在2006年他解散了樂隊,2007年開始全身心投入刺青中。他的刺青器材從一開始的文眉機,到1000多元的專業文身機,再到買入美國的4000元的文身器材。
  • 給萌少女紋上刺青!《刺青之國》參展臺北遊戲展
    給萌少女紋上刺青!《刺青之國》參展臺北遊戲展 時間:2016-01-29 14:00:38
  • 《刺青》同性激情戲如此逼真的秘密
    《刺青》被剪舌吻戲曝光鳳凰娛樂訊   近期,有一部反映女同志情感生活的電影《刺青》頻頻見諸於各大網絡媒體。但幸運的是,鳳凰新媒體的合作夥伴已於近日獲得了《刺青》的網絡獨家播放權。借著此片在網絡上的正式「上映」,鳳凰新媒體《性情解碼之同性相連》節目於4月20日製作了一期特別節目,邀請資深影迷和中國第一位公開身份的同性戀主持人Didier Zheng一起,認真探討了這部電影受到人們關注的深層原因。異性戀演繹同性戀電影為何成功?
  • 日本明令禁止刺青,為啥刺青文化反而更受青睞?難道與藝術有關?
    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公共的沐浴設施,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澡堂"開始歧視身上有刺青的人了。 不過,物極必反。刺青成了一種懲罰措施,政府對刺青也持否定態度,結果呢。經濟危機後的底層老百姓反而更加青睞這種"人體藝術",為了養家餬口很多人也得選擇一種「刺青」崇拜。東京一度成了男男女女追求刺青的絕好去處。
  • 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
    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設計師》作者:常叄思短書評:工科男有工科男的溫柔,在錢心一三十五歲那年,陳西安參照行業最嚴標準瞞著他造了棟房子。
  • 令人捧腹的中文刺青又來了!美國小哥秀刺青: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
    最近,美國有名22歲少年科迪威廉斯(Cody Williams)就因喜歡漢字,在手臂上刺了一句中文,他刺完後將刺青上傳到臉書上炫耀,沒想到在網絡上熱傳,甚至還登上媒體,不少懂中文的網友看到刺青,都認為科迪被刺青師傅「耍」了,但科迪解釋,其實這是他自己想刺的,他覺得很好玩。臺媒援引英國《獨立報》消息稱,科迪在手臂上刺了:「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
  • 刺青
    在每一個有文身的身體上,奪目的線條和豔麗的色彩以一種跳躍的方式展示出來,刺青凝結成為一種永恆。  2010年之後,「江湖氣息」的文身已經不太常見,大量的都市青年開始習慣於在身體上,如頸部、手腕、小臂、腳踝,裝飾一個或數個文身,風格偏向小清新。人們對文身的態度也更為包容,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對文身的局限與爭議依然存在。
  • 羅志祥曬出與女友同款刺青 倆人恩愛指數爆表(圖)
    倆人腳踝現同款刺青  據臺灣「東森新聞」消息,羅志祥(小豬)出道長達20年,平日以搞笑性格活躍於各領域,和女友周揚青越愛越大方,甚至多次傳出婚嫁,近日2人相隔10天分別貼出腳部照片,被眼尖的網友發現刺了相同刺青
  • 刺青人體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水滸傳》人物畫滿刺青「體衣」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共同推出的《TATTOO刺青-身之印》特展,透過200多件繪畫、攝影、裝置、紀錄影像、歷史物件、文獻檔案,更運用矽膠人體模型,將真人身上的刺青轉印展出,從整個人類文化自刺青出現以來的各種面向,鋪陳刺青歷史。
  • BIGBANG裡的刺青王子!一起來看看GD身上的刺青代表什麼意義?
    而GD不僅在音樂上非常有才華,同時也是潮流、時尚圈影響力極大的ICON級人物,一舉一動都是眾人關注的對象,而不只是穿著打扮非常有自己一套風格,在音樂、藝術上也展現了自己獨特的才華,喜愛刺青的GD也將身體當作創作的畫布,布滿大大小小的記號,身為一個粉絲你不能不了解其中的意義!
  • 如何成為一名日本刺青大師
    這一年的業務稱之為「おれいぼこ」,是為了表達對師父的感激之情。師父往往會在學藝之初把這種訓練體系——五年訓練,一年白幹——告之新學徒們。二十世紀中期,日本一群身有刺青的賭徒。梅酢(c),即賭徒的首領坐在他們中間。霍頓(攝)-德國收藏當我還是個小學徒的時候,我睡在師父的作坊裡。
  • 《刺青》被刪減激情戲曝光(組圖)
    《刺青》被刪減的激情戲。梁洛施、楊丞琳主演的《刺青》自3月30日起於臺灣公映後,票房立即報捷,至前日全臺票房已經突破1000萬臺幣(約250萬人民幣)。《刺青》自開拍以來,因偶像明星楊丞琳和梁洛施雙雙演出和極具話題的題材而備受矚目。年初該片入圍第57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部分,贏得「泰迪熊」榮譽大獎,令其人氣扶搖直上。公映之前,其官方博客的瀏覽人次就破了百萬,吊足影迷胃口。上映首周便達到超過160萬人次史無前例的紀錄,與同期上映的《300勇士》等好萊塢電影不相伯仲。這在臺灣電影史上並不多見。
  • 揭秘刺青師的秘密 尋找刺青中的古意
    刺青師之路: 「刺青到一定的境界後,不是為了錢,而是客人的興奮」 王超從高中就開始玩搖滾,他不抽菸,但重金屬音樂和刺青有關聯度。2001年,他花了幾百元買了第一個文眉機,幾個衛生櫃加上一張小床,開始了在小寨的刺青工作。那個時候西安的刺青店都是小打小鬧,連找素材都很難。一直到2005年,他都是一半時間做音樂,一半時間做刺青。可漸漸的他感到樂隊會耽誤刺青的練習,在2006年他解散了樂隊,2007年開始全身心投入刺青中。
  • 海賊王:龍刺青的含義,曾出現在劍豪龍馬身上,或與和之國有關?
    通常一個人身上有特殊的紋身或刺青,都會代表著一些特殊的意思,而海賊王中的一些人物身上的刺青也不例外,都蘊含著不同的寓意,如娜美手臂上像風車的刺青,表示著她對家鄉以及以前的親人無比的懷念,還有艾斯手臂上有A$CE的刺青,就是他名字的諧音,而有一個神秘人物,其臉上的刺青現在還沒揭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