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捧腹的中文刺青又來了!美國小哥秀刺青: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

2021-01-11 上遊新聞

不少外國人喜歡漢字,將漢字刺在身上。最近,美國有名22歲少年科迪威廉斯(Cody Williams)就因喜歡漢字,在手臂上刺了一句中文,他刺完後將刺青上傳到臉書上炫耀,沒想到在網絡上熱傳,甚至還登上媒體,不少懂中文的網友看到刺青,都認為科迪被刺青師傅「耍」了,但科迪解釋,其實這是他自己想刺的,他覺得很好玩。

臺媒援引英國《獨立報》消息稱,科迪在手臂上刺了:「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他透露,他很喜歡漢字,平常就喜歡閱讀中文書籍,所以他決定在身上刺上漢字,他希望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漢字刺青,於是有了這個想法。

科迪先是找了中文流利的朋友討論,他不想有任何錯誤,他說,會刺這句話的原因是這樣就不會有人問他這些字的意思,當有人問,他就會說「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他認為這樣的刺青很有意義,也很有趣,說不定對方也會覺得他很幽默,以後當爺爺之後,還可以和子孫們炫耀,他也已經想好要怎麼和子孫們分享這件事。

不過很多網友一看到照片剛開始認為他是被刺青師「陷害」,認為師傅一定是知道他看不懂中文,才故意這樣刻,但他也向網友解釋,不論是刺青內容還是字體都是他選的。

像「我不知道 我不會說中國話」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中文刺青,在美國人身上並不少見。比如「醜」、「殺害他們全部,讓神整理他們」、「狗所」、「無料」、「迅笨」、「自律樂」等讓人費解的中文刺青,都被美國人刺在身上到處晃悠。他們也不知道這些中文刺青是什麼意思,有的甚至是在刺的時候,師傅告訴了他們錯誤的意思。

一個女生在身上刺了一個字「災」,她說,當時刺青師傅告訴她是「美麗」的意思。James在手臂上紋了「破壞不可」四個中文字,刺青的師傅告訴他是「堅不可摧」(unbreakable)的意思。

美國女生刺「災」,刺青師告訴她是美麗的意思。

東百老匯18號藝術刺青的刺青師陳堯表示,不少西方人顧客身上的中文刺青都是五花八門的,一個女顧客身上刺了「白菜」兩個字,但她根本不知道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也有老外客人拿著網上翻譯的中文來紋身,但這些翻譯都不太準確。還有很多人的刺青內容非常不文雅,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讓人啼笑皆非。

刺青師陳堯經常發現老外顧客身上的中文刺青啼笑皆非。

在華裔唐天(Tian Tang,音譯)的博客上,很多人把自己及朋友身上的中文刺青上傳,請他幫忙翻譯或糾正。網友Angel留言,他女友身上刺了一個中文刺青「醜」,女友一直認為是「友誼」(Friendship)的意思。女生Philippa留言,她男朋友刻了一個中文刺青「無料」,他一直以為是「自由」的意思,但去海外旅遊時,別人對這個刺青的反應都怪怪的。Dary留言,她姐姐將兩個女兒的英文名字縮寫(ESO 和 EGO)轉成中文刻在脖子後面,成了兩個中文字「狗所」,但他們一直都不知道這兩個中文字是什麼意思。

來源:環球網、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老美中文刺青"棺材佬"耍酷 不知其意令人捧腹(圖)
    刺青師陳堯經常發現老外顧客身上的中文刺青啼笑皆非。(美國《世界日報》/王艾香 攝)像「棺材佬」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中文刺青,在美國人身上並不少見。比如「醜」、「殺害他們全部,讓神整理他們」、「狗所」、「無料」、「迅笨」、「自律樂」等讓人費解的中文刺青,都被美國人刺在身上到處晃悠。他們也不知道這些中文刺青是什麼意思,有的甚至是在刺的時候,師傅告訴了他們錯誤的意思。一個女生在身上刺了一個字「災」,她說,當時刺青師傅告訴她是「美麗」的意思。
  • 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彫祐西:要說堅持的地方,就是一直遵循「守破離」的想法,繼承日本傳統的同時也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不被時代所遺落地創造新的設計,徹底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過這些也都是「守破離」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是,將「守破離」貫徹到底吧。這聽起來似乎不容易,但只要具體做來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艱難。
  • 日本的刺青美學:我有刺青,但我不是黑社會!
    彫祐西:要說堅持的地方,就是一直遵循「守破離」的想法,繼承日本傳統的同時也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不被時代所遺落地創造新的設計,徹底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過這些也都是「守破離」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是,將「守破離」貫徹到底吧。這聽起來似乎不容易,但只要具體做來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艱難。
  • 不懂中文的老外玩中文刺青,卻玩出了中國人意想不到的境界
    不說其他,就連很多中國人經歷「九年義務教育」之後,所學的漢字也只夠平時的交流使用,甚至連很多著名的著名的文學家也不敢說自己吃透了漢語,更別說對中文一概不知的外國人了。但是,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很多外國明星即使不懂中文,也要在自己身上紋一些中文刺青,而且不懂中文的老外玩中文刺青,卻玩出了中國人意想不到的境界。
  • 盤點外國明星讓人迷糊的中文刺青
    東方文化對於歐美國家的人來說充滿了神秘的氛圍,尤其是對博大精深的中文字、漢字更有說不出的迷戀,因此近幾年開始越來越多外國人選擇將中文字刺在身上,就連好萊塢明星們也對此著迷,最經典的例子便是足球金童貝克漢身上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過如果不搞懂中文意思就去刺青的話,下場可是會很慘的這回小吉就為大家整理出
  • 如何成為一名日本刺青大師
    文/John Patrick譯/劉洽聞審稿/姜昊騫同道翻譯組(tongdao_dushuhui)翻譯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我開啟了一段為期兩周的旅行,期間,我將陸續在東京、韓國、中國,最後一站香港,做短暫的停留。
  • 組圖揭秘西安刺青師的秘密
    他說自己是通過價格門檻減少客人的數量,「來10個人我能勸走8個」,因為手針刺青一般都需要3個小時以上,對體力要求很高。他說自己開始刺青前,至少會與想刺的人溝通3次,溝通到位了才刺。「很多人連我都不熟悉就想刺,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我在見面後要先了解對方性格,想文什麼,還有位置與顏色,要打開對方的心門。第一次我不和他聊文身,而是隨便聊,第二次聊聊文身,第三次開始做草圖,然後再預約刺青。
  • 外國小哥因中文紋身火了:我不知道,我不會說中國話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老外身上的中文紋身,大概和中國人的英文T恤一樣,是個永恆的梗。 被紋身師坑,說多了都是淚 不過,最近有位機智的外國小哥火了,因為他紋了這樣一個中文紋身: 圖自 ——「我不知道,我不會說中國話。」 「不知道什麼意思你就紋?」 ——「我知道啊。」 「那是什麼意思?」 ——「我不知道!我不會說中國話!」
  • 別具一格的刺青文化,唐宋時期就流行刺青了,不一樣的藝術風格
    影視劇中,我們看到一些兇神惡煞的大漢身上布滿刺青,或者下意識的,只要看見身上有刺青的就會認為這個人不好惹。其實刺青文化歷史久遠,在先秦時期就有記載,在唐朝發展至巔峰,在宋朝略微下降,在元明清逐漸衰敗,直至少有人知道這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
  • 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
    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強強純愛文,推《刺青》《設計師》,給我留個刺青,和你共度餘生,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設計師》作者:常叄思短書評:工科男有工科男的溫柔,在錢心一三十五歲那年,陳西安參照行業最嚴標準瞞著他造了棟房子。
  • 溫玉英:關注「刺青」的孩子們
    我憋著氣,把孩子招待走,強忍著怒氣。第二天,孩子清醒了,我開始了和兒子心平氣和地對話:農村的孩子紋身多,可是你是一個北漂族,為什麼也要熱衷此道呢?沒想到,對話一開始,兒子的狡猾理論就有點讓我光火:爸爸,你可有點OUT了,這是一種流行文化,一種時尚。現在年輕人都崇尚這種個性。首先,國外有好多的刺青圖案比賽,風靡一時,所以說是一種行為藝術。
  • 鄭源歌曲刺青歌詞介紹 刺青在哪可以聽
    鄭源帶來最新單曲,《刺青》-繁花散盡,愛痕依在;燈火闌珊,倩影何在。  源式情歌的經典之作,如果歌聲能夠療傷,那這首《刺青》是毒藥,還是解藥?請輕輕品嘗,深深體會。別以為傷痕只留在了身體裡,那份對愛的的感傷卻一直在心底。一筆難寫風中的遺憾,唯有寄盼於歌聲能洗滌那一絲鬱結;愛到最後,卻是朋友也不能的情何以堪?
  • 老外不懂中文,卻將中文刺青玩出新高度,中國人都自嘆不如
    對不少的中國人來說,在身上紋上中文刺青都還要不少的鼓勵,更何況外國人,可是不懂中文的老外就一個字「猛」,最近把中文刺青玩出了新花樣,並且感覺還不錯,玩出了新高度。下面就來看看他們到底玩出了什麼花樣。您瞧瞧,這滿身的中國文字,可謂是非常厲害了。
  • 揭秘刺青師的秘密 尋找刺青中的古意
    他的刺青器材從一開始的文眉機,到1000多元的專業文身機,再到買入美國的4000元的文身器材。2007年以後,他拜臺灣刺青藝術大師陳政雄為師,開始了對刺青文化的研習。外號「雕安」的陳政雄,2009年在紐約刺青藝術大賽以一幅「西塔鬼若丸」的浮世繪背面大圖創作,打敗來自歐、美、澳、亞數百頂尖好手奪冠,被譽為「臺灣之光」,躋身國際級刺青大師行列。
  • 「永遠忠心」的漢字刺青
    北美來鴻黛薇媽媽美國紐約自由撰稿人現在,年輕人刺青倒算不上是瘋狂的事兒了。我們在沃爾瑪購物,足足排了半個小時隊。前面的墨西哥姐姐急著回家的焦慮不遜於我們,她誇張地晃動著手臂,對收銀員抱怨地嘟囔著:「怎麼這麼慢啊?」
  • 刺青人體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水滸傳》人物畫滿刺青「體衣」
    水手、四處巡演的雜耍團、經常赤身工作的藍領階級,成為刺青在歐美流行的推手。現在很多外國人喜歡在身上刺中文字,表現異國風情,早在19世紀,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曾祖父、愛德華七世,就在一趟中東之旅中刺了十字架在手臂上,也讓英國上流社會掀起一陣刺青風潮。
  • 電影裡的刺青簡史
    紋身(tattoo),也叫「文身」,或是「刺青」,在文身機出現前及18世紀前,文身都是通過針刺到皮膚上,所以又稱「刺青」。18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在太平洋的小島上探險時,從當地島民那學來了「tatau」這個詞。
  • 你們的紋身刺青算什麼?看我的!滿頭刺青,精神小夥啊!
    我厲害吧!你們的紋身刺青算什麼?看看我的!滿頭刺青,精神小夥啊!近日:一小夥花了2萬元,找紋身師刺青,為了讓自己得紋身凸顯得更酷一些,左青龍右白虎,包公花臂各種圖案都沒瞧上眼;索性讓紋身師把自己得頭髮剃了光頭,直接讓紋身師給自己刺了一個全覆蓋腦殼大刺青!大家都知道:文身,就是用帶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在身體上刺繡各種花紋,以視吉祥、崇拜!
  • 那些炫耀中文刺青的歪果仁,你們真的懂麼?最後一個害我笑了兩分鐘……
    中文近些年在全世界有多火,不需要會計再形容了吧?反正漢字向來都是博大精深的文字,在歪果仁眼中尤其是,神秘、精緻、炫。
  • 刺青
    在每一個有文身的身體上,奪目的線條和豔麗的色彩以一種跳躍的方式展示出來,刺青凝結成為一種永恆。  2010年之後,「江湖氣息」的文身已經不太常見,大量的都市青年開始習慣於在身體上,如頸部、手腕、小臂、腳踝,裝飾一個或數個文身,風格偏向小清新。人們對文身的態度也更為包容,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對文身的局限與爭議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