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石如雨下!我軍兵不血刃奪回「5104高地」,印軍暴露紙老虎本質

2020-12-25 網易新聞

大國的崛起之路註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戰爭、衝突、危機時刻相伴,越是在崛起的前夕,各種矛盾越是集中爆發。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的報導,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印度於16日再次成功試射了2枚「大地-2」型地對地彈道飛彈,該消息人士強調,「大地-2」型飛彈「能夠攜帶核彈頭」。據悉,「大地-2」是印度自研的地對地戰術飛彈,射程約300公裡,可攜帶500-1000公斤重的常規彈頭或核彈頭。

該飛彈的首次試射是在2010年的6月中旬,此後經歷多次試射,目前已經成功列裝印軍部隊。俄衛星通訊社報導稱,經過多次改進之後,印度的「大地-2」型地地戰術飛彈已經具備了「機動變軌能力」,飛彈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明顯改善」。就在新德裡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大地-2」型飛彈之前,據《環球時報》13日的報導,印軍打算對130萬大軍進行重新部署,加大在北部邊境地區的兵力,為「2·5線戰爭」做準備。

15日,據俄衛星通訊社的報導,印度軍隊「提高了戰備級別」,印度國防部參謀長丕平·拉瓦特指責北部鄰國「試圖改變實控線現狀」,宣稱印度軍隊進行了「高水平的訓練」,「有能力、有實力」應對「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很顯然,此次印度試射2枚「大地-2」飛彈,是在中印關係進一步惡化的背景下展開了,對華展示強硬姿態的含義非常明顯,那麼為什麼印度會突然提高戰備,並怒射飛彈呢?

這可能和解放軍最近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有關。就在近日,一則解放軍奪取班公湖「5104高地」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顯示,大批身著護具、頭盔的中國士兵冒著印度軍隊投擲下的如雨點般的石頭,迎面仰攻奪取了一座重要的山頭高地。從視頻看,現場殺聲震天,兩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儘管中國士兵處於仰攻的不利態勢,但由於裝備良好,很快就將山頭的印度軍隊打得狼狽而逃,有網友戲稱此次衝突是「班公湖大捷」。

雖然在此次衝突中,中印兩軍都沒有使用熱武器,但其意義卻頗為重大。一方面,這顯示中國絕不會容許印度在實控線中方一側長久盤踞,只要時機合適,中國就會展開「大掃除」活動,將渣滓清掃乾淨,印度妄圖事實上改變實控線的野心不可能得逞。另一方面,這顯示中國一改此前的保守、忍讓的姿態,開始「主動出擊」,這讓印度方面感到非常不適應,甚至有種「被冒犯」的感覺,因為一向都是印度主動挑釁。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中印官方均沒有對解放軍奪佔所謂5104高地的事件進行報導,所以目前流傳在網上的視頻缺乏官方證實,但從視頻內容和相關照片來看,解放軍的確從印度手中奪取了一座重要的高地。聯繫這則視頻,再看印度國防部參謀長拉瓦特的講話,也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說,拉瓦特污衊稱中國企圖「改變邊境實控線」,宣稱印度軍地「有能力、有實力」應對「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

這些表態都和視頻上解放軍奪取印度非法控制的高地相吻合,拉瓦特將中國奪回5104高地歪曲為改變實控線,將解放軍的行動指責為威脅。由此看來,印度之所以提高戰備等級,考慮調整130萬大軍的部署,甚至怒射「大地-2」地地戰術飛彈,很可能是受到了解放軍奪取印軍高地的刺激,企圖扳回一局,掙回丟失的面子,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印度方面動作不斷,但其實色厲內荏,很難有效應對中國「步步為營」的攻勢。

首先,印度國內的疫情日趨嚴重,感染者逼近千萬,並且還在迅速蔓延,受此影響,印度正在經歷「嚴重的經濟動蕩和巨大的金融壓力」,《環球時報》就奉勸印度,「將有限的資源用於經濟復甦」,而不是用來挑釁。其次,中印實控線附近的氣候非常惡劣,地形狀況、後勤補給都嚴重製約和困擾著印度軍隊,中國軍隊雖然也受此影響,但中國的後勤補給與保障能力比印度強太多,兩相對比解放軍戰力不降反升,印軍戰力不升反降。

最後,眾所周知,中國一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十全把握寧可不動刀兵,而一旦中國採取行動了,那基本上就等於已經算定會獲勝。就在最近,中國進一步加強了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與巴方展開了「雄鷹」聯合空戰演習,雙方「聯合指揮」、「聯合作戰」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1962年中國之所以突然出手在邊境教訓印度,主要是因為美蘇爆發了「古巴飛彈危機」,兩巨頭的碰撞,為中國打開了「動武」的窗口,雙方無暇顧及中印之間的戰爭。而現在,美國深陷疫情危機、經濟危機和種族衝突之中,特別是拜登上臺將集中精力處理美國內部的麻煩,這在客觀上也為中國「小打」創造了一個「窗口期」。不管是發射飛彈,還是調整軍力,印度都不可能在邊境衝突中佔到任何便宜,只會陷入更大的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拉達克零下30度,印軍靠喝酒抗寒,相比之下我軍待遇太「奢侈」
    拉達克地區現在已經進入每年最冷的季節,印媒稱,由於中印未能就脫離接觸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雙方軍隊不得不在嚴酷寒冷的環境下保持對峙狀態。報導稱,在拉達克東部的印軍部隊正在經受最嚴苛的環境考驗,而他們對面的中國軍隊也面臨同樣的遭遇。
  • 印軍搶佔班公湖南岸無人高地,部署反坦克武器,威脅我軍15式坦克
    近期,短短一周內就發生了兩次在班公湖南岸印軍非法越線挑釁事件。第一次是8月底,根據印媒的報導,執行這次搶點行動的印軍主力部隊,是某山地步兵旅的2000多兵力,來自某山地師。而藏獨分子組成的「印藏邊境特種部隊」作為帶路先鋒,也參加了行動。
  • 瓦弄大捷:丁盛帶54軍130師與印軍11旅決戰,印軍像豆腐一樣散架
    1962年印軍不顧我方警告,一步步侵蝕我國領土,不斷入侵邊境製造事端。這個時候,丁盛再次披掛上陣,率領54軍130師奔赴中印邊境的瓦弄地區。 戰役打響後,在我軍的攻勢下,印軍像豆腐塊一樣散架。
  • 4000米雪山我軍炊事班高喊「交槍不殺」,印軍交械投降
    在58年前的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就是在加勒萬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區,我軍打垮了印軍精銳第114旅。加勒萬河谷是高原嚴寒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坡度達40度以上。這裡空氣稀薄,地面光禿。其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的數萬平方公裡內荒無人煙。
  • 2021年首訓,我軍亮出高原地區新軍種,印軍沒有勝算
    然而印度方面在會談結束後卻頻頻向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部署,為此我軍也予以了印軍一記「重擊」? 圖為 印軍 據《環球時報》1月8日的消息稱,近期西藏軍區在西藏高原某地區開展了2021年的首訓。
  • 血戰越南,我軍7個炮兵團齊射一個高地,越軍灰飛煙滅!
    後來以此為基礎組織了「八一南昌起義」,成為我軍的建軍標誌,後來朱德元帥帶領該部隊上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因此後來被稱為「朱毛紅軍」,即以後的紅四軍、紅一軍團,在長徵路上「飛奪瀘定橋」。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都是我軍中頭號一等一的王牌主力部隊。
  • 我軍奪回老山後,越軍瘋狂反撲,解放軍這支部隊面臨嚴峻考驗
    1984年4月末,我軍對越軍控制的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了集中拔點作戰。這是自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我軍又一次較大規模的作戰行動。解放軍勝利收復老山、者陰山(以下簡稱「兩山」)後,不甘心失敗的越軍發起了數百次瘋狂反撲。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橫掃印軍,打出50年和平!
    在整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共有三個旅被中國解放軍殲滅,中國解放軍基本全部消滅了這三個旅,另外還有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被我軍殲滅,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被我軍擊斃或者擊殺,其中1383人死亡,1696人失蹤,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被我軍俘虜,而我軍的邊防部隊僅僅有722人犧牲,697
  • 我軍輕步兵有多強悍?3人踹掉2個炮兵陣地,擊潰印軍步兵營!
    經過抗美援朝,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殊死血戰,我軍經受了最嚴峻的考驗與洗禮,輕步兵戰鬥力達到一流水準,美國大兵真正認識了中國軍隊,收斂了狂傲之心。已經是1962年了,但近在身邊的印軍,卻還活在二戰之前。印軍第4師號稱「悍善戰」部隊,其所屬的錫克族第一、第二營,配屬一個炮兵團,侵佔我西山口地區。
  • 中越戰爭中,我軍繳獲了越軍什麼?武元甲: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回!
    中越戰爭中,我軍繳獲了越軍什麼?武元甲: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回!在越南被美國進攻的時候,我國選擇了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後來越南不但沒有記得我們的恩情,反而調轉槍口指向我國,頻道的在我國邊境地區進行騷擾,所以我國軍隊選擇了絕不忍讓,我軍在廣西雲南等地開展了對越反擊戰,在強大的軍事實力的保障下,我國擊退了越南的軍隊,這場戰役我國的打算就是速戰速決,但對於越南的這種行為絕不輕饒!
  • 中印瓦弄戰役,憑藉天險的2000印軍是如何被我軍消滅的?
    中印瓦弄戰役,憑藉天險的2000印軍是如何被我軍消滅的?西山口的戰役失敗後,印軍的攻勢防線通通收縮。我軍強悍的戰鬥力讓印軍在正面戰場與我們的抗衡產生了懼怕。瓦弄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這裡叢林密布到處都是懸崖峭壁,一股印軍就在這兒建立了防線。妄圖通過天險阻斷我軍的進攻。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回顧那場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簡直是一邊倒,解放軍橫掃印軍,打出了中印邊境幾十年的和平。甚至最後統計,整個戰爭期間,我軍僅一名戰士被俘,還是因為受傷昏迷被俘,可惜這位勇敢的戰士最後光榮地犧牲了!反觀中國軍人對待印軍俘虜,我軍共計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一貫秉持著我軍優待俘虜的優良傳統,給他們提供吃穿住,甚至還有娛樂活動,最後部分印軍俘虜眼含熱淚,都捨不得回國了。善待印軍俘虜我軍在對待印度俘虜方面,他們所享受到的待遇遠遠超過了《日內瓦公約》的要求。俘虜的管理工作從戰地收容到向後方轉送就開始了。
  • 南朝鮮軍2個排陣地,我軍只剩下6人也要攻擊,班長拉響爆破筒
    ▲上甘嶺戰役中的我軍火箭炮部隊11月9日,12軍34師102團3營9連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他們奪回上甘嶺537.7高地北山最靠東的6號陣地,9連將任務交給了1排1班。雖然敵我眾寡懸殊,但1班仍然決心一定要奪回陣地。
  • 712大捷,我軍重炮一天殲敵3000,打服越軍王牌316A師
    79年自衛反擊戰後,隨著我軍撤回國內,越軍跟蹤進至中越兩國邊境線附近,但其在邊境地區並沒有停住腳步,反而在其後一年左右時間裡向我境內不停滲透,並控制了很多重要的邊境高地,利用這些高地可以俯看我境內縱深十餘裡。在這些被越軍控制的騎線點上,越軍部署了不少炮兵,這些炮兵時常對我邊境村莊進行炮擊騷擾,使我方邊民到了無法正常生產生活的境地。
  • 越軍總指揮回憶松毛嶺戰役,解放軍炮火太猛,只能下令撤退
    我軍收復老山後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9日,第二軍區開設河江前指,由黎威密兼任司令,主管河江戰場的作戰事宜,指揮一線部隊與我軍交戰。黎威密與副總參謀長黎玉賢關係密切,但與第二軍區司令武立不和。黎威密性格暴躁,身體不好,處理問題果斷,好爭功諉過,欺上瞞下。如1984年5月2日,我軍在清水地區擊毀越軍3輛坦克殲擊車一事,黎隱情不報。當武立獲悉這一情況進行查問時,黎大發雷霆,要求各單位追查洩露真情的人員。
  • 對越反擊戰中 越軍步兵很優秀 經驗豐富 但我軍炮兵是終結者
    中國軍隊每次進攻前,都用一輪一輪的炮彈雨洗地,先將越軍消滅大半,再用步兵收拾殘局。中越之戰,在當時雙方空軍都沒參戰的情況下,大炮和炮兵軍事素質是決定當時戰場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攻打越北重鎮諒山之戰,堪稱我軍炮兵打得最狠的戰役之一,諒山北距中越邊境線18公裡,南距越南河內只有130公裡,諒山北臨山嶽,南接平原,諒山有鐵路直通河內,是越南北方的一個戰略要地。
  • 對印反擊戰中攻佔高地,炮兵方純德:炮筒被樹枝擋那就去樹上開炮
    在印軍方面,雖然他們認為解放軍不大可能進行穿插戰術,但為了以防萬一,11月13日至15日,印度庫馬盎營主力和道格拉營一部共約300餘人,先後進至貝利小道西北5050高地東南的一座高地-我軍稱之為「07」高地,印軍在高地上構築了40餘個土木質地堡。07高地北面是懸崖峭壁,南面是深淵密林,地形尤為險要,印軍希望憑藉地勢險要和軍工防禦阻止我軍前進。
  • 看印軍的槍快,還是我軍噴火器快,先敵一秒開火將敵軍燒成焦炭
    行軍途中我軍仔細地觀察了印軍修築的工事和防禦體系,做到了心中有數。 10月20日是我軍對敵發起全線攻擊的日子,在拂曉前2個多小時,我噴火部隊和8連就已經在距印軍陣地約200米處,佔領了攻擊發起位置。由於距離敵人很近,而且當地都是砂石,無法挖掘工事,只能就地利用地形隱蔽。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三名解放軍追著印軍一個營打,印軍還不敢還擊
    就像所有的泡沫都會破滅一樣,印度政府吹出來的大肥皂泡,被無敵的人民解放軍一戳即破,幾乎在所有的戰鬥和戰役中,我軍的表現都是碾壓級的。 在一次戰鬥中,我軍的三名士兵與印度的一個營相遇,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我軍士兵發現這些印軍竟然不僅不投降,居然還敢反擊,於是就上演了三名我軍士兵打垮敵軍一個營的名場面。
  • 胡錫進:加勒萬河谷衝突很多印軍向解放軍投降
    據我向中方知情人士了解,在那場嚴重肢體衝突中,中國犧牲的官兵遠遠少於印度喪生官兵的人數,印軍在那場衝突中一共有20名官兵死亡,其中很多是受傷後得不到醫治凍死的。當然了,即使中方有一名軍人犧牲,也是重大人員損失。據老胡了解,解放軍一線官兵們英勇,團結,他們大多是90後甚至00後,面對突如其來的衝突,他們沒有一人懼戰,所有官兵的表現都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