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崛起之路註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戰爭、衝突、危機時刻相伴,越是在崛起的前夕,各種矛盾越是集中爆發。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的報導,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印度於16日再次成功試射了2枚「大地-2」型地對地彈道飛彈,該消息人士強調,「大地-2」型飛彈「能夠攜帶核彈頭」。據悉,「大地-2」是印度自研的地對地戰術飛彈,射程約300公裡,可攜帶500-1000公斤重的常規彈頭或核彈頭。
該飛彈的首次試射是在2010年的6月中旬,此後經歷多次試射,目前已經成功列裝印軍部隊。俄衛星通訊社報導稱,經過多次改進之後,印度的「大地-2」型地地戰術飛彈已經具備了「機動變軌能力」,飛彈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明顯改善」。就在新德裡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大地-2」型飛彈之前,據《環球時報》13日的報導,印軍打算對130萬大軍進行重新部署,加大在北部邊境地區的兵力,為「2·5線戰爭」做準備。
15日,據俄衛星通訊社的報導,印度軍隊「提高了戰備級別」,印度國防部參謀長丕平·拉瓦特指責北部鄰國「試圖改變實控線現狀」,宣稱印度軍隊進行了「高水平的訓練」,「有能力、有實力」應對「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很顯然,此次印度試射2枚「大地-2」飛彈,是在中印關係進一步惡化的背景下展開了,對華展示強硬姿態的含義非常明顯,那麼為什麼印度會突然提高戰備,並怒射飛彈呢?
這可能和解放軍最近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有關。就在近日,一則解放軍奪取班公湖「5104高地」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顯示,大批身著護具、頭盔的中國士兵冒著印度軍隊投擲下的如雨點般的石頭,迎面仰攻奪取了一座重要的山頭高地。從視頻看,現場殺聲震天,兩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儘管中國士兵處於仰攻的不利態勢,但由於裝備良好,很快就將山頭的印度軍隊打得狼狽而逃,有網友戲稱此次衝突是「班公湖大捷」。
雖然在此次衝突中,中印兩軍都沒有使用熱武器,但其意義卻頗為重大。一方面,這顯示中國絕不會容許印度在實控線中方一側長久盤踞,只要時機合適,中國就會展開「大掃除」活動,將渣滓清掃乾淨,印度妄圖事實上改變實控線的野心不可能得逞。另一方面,這顯示中國一改此前的保守、忍讓的姿態,開始「主動出擊」,這讓印度方面感到非常不適應,甚至有種「被冒犯」的感覺,因為一向都是印度主動挑釁。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中印官方均沒有對解放軍奪佔所謂5104高地的事件進行報導,所以目前流傳在網上的視頻缺乏官方證實,但從視頻內容和相關照片來看,解放軍的確從印度手中奪取了一座重要的高地。聯繫這則視頻,再看印度國防部參謀長拉瓦特的講話,也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說,拉瓦特污衊稱中國企圖「改變邊境實控線」,宣稱印度軍地「有能力、有實力」應對「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
這些表態都和視頻上解放軍奪取印度非法控制的高地相吻合,拉瓦特將中國奪回5104高地歪曲為改變實控線,將解放軍的行動指責為威脅。由此看來,印度之所以提高戰備等級,考慮調整130萬大軍的部署,甚至怒射「大地-2」地地戰術飛彈,很可能是受到了解放軍奪取印軍高地的刺激,企圖扳回一局,掙回丟失的面子,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印度方面動作不斷,但其實色厲內荏,很難有效應對中國「步步為營」的攻勢。
首先,印度國內的疫情日趨嚴重,感染者逼近千萬,並且還在迅速蔓延,受此影響,印度正在經歷「嚴重的經濟動蕩和巨大的金融壓力」,《環球時報》就奉勸印度,「將有限的資源用於經濟復甦」,而不是用來挑釁。其次,中印實控線附近的氣候非常惡劣,地形狀況、後勤補給都嚴重製約和困擾著印度軍隊,中國軍隊雖然也受此影響,但中國的後勤補給與保障能力比印度強太多,兩相對比解放軍戰力不降反升,印軍戰力不升反降。
最後,眾所周知,中國一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十全把握寧可不動刀兵,而一旦中國採取行動了,那基本上就等於已經算定會獲勝。就在最近,中國進一步加強了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與巴方展開了「雄鷹」聯合空戰演習,雙方「聯合指揮」、「聯合作戰」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1962年中國之所以突然出手在邊境教訓印度,主要是因為美蘇爆發了「古巴飛彈危機」,兩巨頭的碰撞,為中國打開了「動武」的窗口,雙方無暇顧及中印之間的戰爭。而現在,美國深陷疫情危機、經濟危機和種族衝突之中,特別是拜登上臺將集中精力處理美國內部的麻煩,這在客觀上也為中國「小打」創造了一個「窗口期」。不管是發射飛彈,還是調整軍力,印度都不可能在邊境衝突中佔到任何便宜,只會陷入更大的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