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輕步兵有多強悍?3人踹掉2個炮兵陣地,擊潰印軍步兵營!

2020-12-14 丘八野叟

經過抗美援朝,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殊死血戰,我軍經受了最嚴峻的考驗與洗禮,輕步兵戰鬥力達到一流水準,美國大兵真正認識了中國軍隊,收斂了狂傲之心。

已經是1962年了,但近在身邊的印軍,卻還活在二戰之前。印軍第4師號稱「悍善戰」部隊,其所屬的錫克族第一、第二營,配屬一個炮兵團,侵佔我西山口地區。

印軍在工事上下工很大功夫,自我感覺不含糊,居高臨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印軍自詡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鬍子兵」,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對付中國的「娃娃兵」,根本不費吹灰之力。然而,現實很快就啪啪打臉,全軍覆滅之後才明白,他們遇到一個異常強悍的對手,這是人類輕步兵的巔峰!僅僅3個失散的士兵,就地發起攻擊,就搗毀印軍2個炮兵陣地,擊潰一個步兵營。

1、就地為戰——強悍的自我組織能力

英雄龐國興所在的某部九連,擔負夜襲西山口、當尖兵打頭陣任務。黎明之前,九連發起衝擊,迅速攻佔無名高地。印軍為收復陣地,不顧尚在與我格鬥的殘敵,榴彈炮拚命傾瀉。但僅僅不到5分鐘,就沒了動靜,九連乘機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掃清殘敵。大家很奇怪,團長也很納悶:還沒調部隊去打,西山口敵人的火炮怎麼就啞了?誰幹的?

是3名衝散的戰士!九連發起衝擊後,龐國興衝在了最前面,發現一股敵人正向西山口逃竄,就緊緊追趕上去。由於夜暗,衝出無名高地,和連隊失去了聯繫。同時衝過來的,還有2名戰士王世軍、冉福林。

此時,顯示出了巔峰輕步兵強悍的自我組織能力。王世軍對龐國興說:你是黨員、副班長,我是預備黨員,小冉正在爭取入團,現在咱們遠離部隊、孤軍深入,你就當組長吧……小冉在一旁點頭表示贊同。

在這嚴峻時刻,龐國興體現出勇敢擔當,一點沒有推辭:現在我們雖然和連隊失去聯繫,但一定會打過來的。遇上敵人多,咱們就打遊擊,敵人少咱就幹掉他,配合大部隊的反擊!於是,在龐國興帶領下,3人臨時戰鬥小組,深入敵後,獨立作戰,開啟了一段戰鬥傳奇。

2、一擊制敵——強悍的技戰術素養

當時我軍「神槍手」的標準,要求能500米外擊中目標,「投彈能手」在50米外摧毀目標。這3名戰士都是突擊組員、五好戰士、投彈能手,都是我軍精銳中的尖刀。

龐國興作出戰鬥分工,1人側面迂迴包抄,2人吸引敵人火力。龐國興用衝鋒鎗打了一梭子彈後,發現印軍距離較遠,超出了衝鋒鎗的射程,便從冉福林手中要過步槍。「砰」的一聲槍響,指手劃腳的指揮官倒下,看到長官斃命,印軍慌忙退縮到山後。追擊過去一看,眼前情景大吃一驚:印軍3門榴彈炮正在瘋狂向我軍射擊。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敵眾我寡、生死存亡,端起槍就向敵人炮陣地猛掃,兩面夾擊,迅速佔領印軍炮陣地。

看到公路上有2輛吉普車,龐國興命令:車上一定有大官,追!印軍嚇破了膽,扔下車上的東西,開足馬力,匆匆逃命。

爬上一個高坡,又一個印軍榴彈炮陣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打!」他們居高臨下,打得印軍懵頭轉向,搞不清來了多少中國軍隊,便匆匆炸壞了四門榴彈炮,沿著公路逃跑了。乘爆炸的煙霧,3位勇士衝下高坡,佔領敵第2個榴彈炮陣地。至此,龐國興戰鬥小組已經摧毀了印軍在西山口方向三分之一的重火力支援。龐國興戰鬥小組的事跡,被視為步兵小組教科書式的戰例,至今仍是經典。

3、極限生存——強悍的戰鬥作風

龐國興仔細觀察,前面一個印軍指揮所,集結百十人,身後山頭下來一股敵人,足有200多人,這是一個步兵營!情況危急,龐國興機智沉著,一揮手,3人迅速隱蔽到公路旁的森林中。

雪山頂上紅日當空,可森林裡卻陰暗無光。3人一口氣打了一天一夜的仗,精神高度緊張,根本沒顧上吃飯、喝水,更談不上休息睡覺。10月份,高原上氣溫很低,但經過長時間的戰鬥,衣服被汗水浸溼了,凍餓難忍。山林中找不到水源,他們從樹枝上抓下積雪,邊嚼邊交流敵情。

龐國興認為,不能蠻幹,重要的是拖住敵人,等待主力部隊到達。他們與一個步兵營的印軍打起了遊擊。戰鬥小組「以戰養戰」,彈藥用光了,就從敵人丟下的物資中補充。印軍也不知道我軍有多少人,一看3人打到面前,根本無心抵抗,扭頭就跑。

4、捨我其誰——強悍的意志品質

3人同心協力,鬥志高昂,同仇敵愾;相比之下,印軍風聲鶴唳,亂如一盤散沙。這次戰鬥,龐國興戰鬥小組孤膽深入敵縱深15裡,打了5仗。攻佔了敵人2個炮兵陣地,自己毫髮未傷,為主力部隊開闢了進攻道路。

戰後,3名戰士的報告上有這樣一句話:遇敵後,印軍非但不投降,還膽敢還擊!展現了捨我其誰的霸氣!國防部授予龐國興「機動靈活孤膽作戰戰鬥英雄」稱號,作為國慶觀禮代表,受到了毛劉周朱等親切接見。

天有不測風去,2年後,一次民兵投彈訓練,有人失誤,龐國興為救現場戰友光榮犧牲,年僅22歲。

相關焦點

  • 對印自衛反擊戰,3人揍敵一營端掉炮兵陣地,可惜英雄訓練時犧牲
    面對這種形勢,中央高層領導人明白,不給這些人一點顏色看看,他們肯定是善罷甘休的,於是,高層決定派出一支部隊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教訓一下侵略者,其中,打得出色的西山口之戰,我軍副班長龐國興率領3人小組,深入印軍縱深地區15公裡,作戰5次,攻佔2個炮兵陣地,與印軍一個營對戰,並將其擊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臺汽車,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
  • 對越反擊戰中 越軍步兵很優秀 經驗豐富 但我軍炮兵是終結者
    中越之戰中,中國炮兵始終是高懸在越軍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我方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中越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一共投入了48個炮兵團,其中雲南軍區17個,廣西軍區31個。中國軍隊不但投入的炮兵多,炮的種類也很齊全,除單兵使用的迫擊炮以外,多數都是大口徑火炮和多管火箭炮。
  • 張萬年徵戰越南,炮兵硬是把大炮抬上山,步兵渡河直逼諒山!
    1979年3月3日2時,率部在越南祿平地區執行自衛還擊作戰任務的陸軍第127師師長張萬年,到43軍指揮所受領了褚傳禹軍長下達的作戰任務:以一個團的兵力,在軍炮團和128師炮兵團107火箭炮營的加強下,強渡奇窮河,攻佔迷邁山,配合55軍攻佔諒山南市區的戰鬥,從戰略上造成進逼河內的態勢。
  • 張萬年徵戰越南,炮兵硬生生把大炮抬上山,支援步兵渡河直逼諒山
    1979年3月3日2時,率部在越南祿平地區執行自衛還擊作戰任務的陸軍第127師師長張萬年,到43軍指揮所受領了褚傳禹軍長下達的作戰任務:以一個團的兵力,在軍炮團和128師炮兵團107火箭炮營的加強下,強渡奇窮河,攻佔迷邁山,配合55軍攻佔諒山南市區的戰鬥,從戰略上造成進逼河內的態勢。
  • 張萬年徵戰越南,炮兵硬是把大炮抬上山,支援步兵渡河直逼諒山
    1979年3月3日2時,率部在越南祿平地區執行自衛還擊作戰任務的陸軍第127師師長張萬年,到43軍指揮所受領了褚傳禹軍長下達的作戰任務:以一個團的兵力,在軍炮團和128師炮兵團107火箭炮營的加強下,強渡奇窮河,攻佔迷邁山,配合55軍攻佔諒山南市區的戰鬥,從戰略上造成進逼河內的態勢。
  • 咬金嚼鐵痛扁美軍王牌,39軍註解「輕步兵巔峰」
    橫掃這些睥睨全球的王牌部隊,令我志願軍無可爭議地加冕「輕步兵之王」。有人說志願軍打美軍是麻杆打狼一一兩頭怕,這顯然是誤讀。志願軍入朝之初,按偉人和彭總幾經調整的作戰方略,是先打突出之敵南朝鮮軍。先打掉他幾個師,也在新的環境下找找感覺。畢竟是異國作戰,對手又是裝備先進的歐美列強聯軍。
  • 看印軍的槍快,還是我軍噴火器快,先敵一秒開火將敵軍燒成焦炭
    團3營、11團3營、76加農炮連和師屬高機連、工兵分隊等,總兵力約1個加強團。 為了打好中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西線戰場的第一仗,上級命令噴火連1排配合11團3營摧毀印軍在紅山頭和天文點等地的據點。噴火2排則配合10團3營,攻擊盤踞在加勒萬河谷的印軍部隊。
  • 志願軍兩個炮兵團支援步兵!半小時後佔領敵陣地,成功突破三八線
    在第二次戰役中,我預備炮兵12個團分別配屬各軍作戰,並充分發揮了隊屬炮兵的作用,伴隨步兵追殲逃敵,到戰役結束,共殲敵3.6萬餘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土地。第三次戰役中,我參戰炮兵有預備炮兵7個團的全部或一部,支援步兵一舉突破敵防禦。炮兵第二十六團和四十五團在支援步兵突破時,僅用了20分鐘即打開了突破口,步兵只用了10分鐘即佔領了敵陣地。
  • 二戰時期,德軍的一個步兵營,能否敵得過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
    而步兵營則是則是步兵團下的常規作戰單位,老編制裡普通步兵師裡的一個步兵團要下轄3個步兵營,一個步兵營滿額是850人,加上團直屬部隊總計是3250人。而1994年的新編制明顯縮水了。步兵師定額是1.24萬人,雖然還是3團編制,但是一個步兵團裡只有兩個步兵營,而且步兵營的人數也明顯減少了,一個定額國防步兵營為708人。所以個步兵團只有兩千人左右(48名,軍士316名,士兵1644名),比老編制縮水了三分之一。這是人數上的區別,武器配置上同樣也有不同。
  • 對越反擊戰炮兵對抗,解放軍炮兵力量強大,越軍根本不是對手
    另外還有步兵營、連所屬小炮兵,一般歸入隊屬炮兵序列。 我軍預備炮兵師一般轄5個團,編制152加榴炮、130加農炮、130火箭炮、122榴彈炮、122加農炮,每團3個營,編制一種火炮,共36門;隊屬炮兵的軍炮兵團轄1個152加榴炮營、1個122加農炮營、1個85加農炮營,共42門。
  • 解放軍步兵裝備不行?來看看剛曝光的輕型旅
    未來,我軍將在每個集團軍中按照需求建立1到2個這樣的輕型旅。只有悍馬和重機槍的美軍輕步兵旅雖然在傳統旅面前不堪一擊,但是符合全球化環境下的治安戰和武力投送本次報導中曝光的輕型步兵旅是我軍「軍改」和步兵技術裝備發展的集大成者,是仿照美軍新世紀步兵旅(IBCT)構建的合成輕型旅。
  • 二戰時期,日軍三個步兵大隊有多少人?能打得過德軍步兵營嗎?
    當時德軍的常規編制是師、團、營、採用的是「三三式」階梯排列,即一個普通的步兵師下轄3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步兵師的定額編制式1.72萬人、一個步兵團是3250人,一個步兵營則是850人。而到了1944年,由於戰爭的巨大消耗,德軍開始縮水,雖然還是師團營編制,但一個步兵團裡面只下轄兩個步兵營。
  • 讓美軍誤認為是原子彈的喀秋莎,洪學智:步兵見了火箭炮立刻讓路
    這還是最精銳的部隊,後來上去的63軍,全軍只有一個炮團和一個火箭炮營,鐵原阻擊戰前期,一直都不敢用火炮,搞得美軍還以為63軍沒有一門炮,把駐地直接駐紮在了63軍陣地不遠處。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缺乏航空兵的掩護,使得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炮兵力量更加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這個時候,中國盯上了威力巨大,皮實耐用,機動性很強的喀秋莎火箭炮,開始尋求蘇聯的援助。
  • 7天5夜行軍翻越5座雪山 直插印軍背後
    客觀說,這種布防並無水準,我劉伯承元帥根據敵情,提出「打頭、切尾、斬腰、擊背、剖腹」的戰術,關鍵戰術就是派出幾支奇兵迂迴至印軍側面、背後,突然發動襲擊,從頭部、中間和背後同時開展,將印軍一字長蛇陣截斷為數段小股,再分塊殲滅。關鍵的迂迴任務由11師擔任,穿插路線為一條由北向南直插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的小道——貝利小道。
  • 老山松毛嶺戰鬥,越軍兩萬人圍攻我軍一個團,被擊斃3800多人
    從1984年7月1日起,越軍在老山前線開始變得安靜起來,前沿部隊開始停止向我軍進行任何形式的挑釁,越軍炮兵也停止向我軍防禦陣地縱深發射炮彈。但是此時越軍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後方調集兵力,共調集了三個師九個團共兩萬多人的兵力,還調集了大量的炮兵部隊,越南一半的大口徑炮彈全部被調往前線。
  • 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不容小視」的解放軍炮兵
    參與這場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炮兵主要是從當時的新疆軍區某炮兵團抽調精幹組成指揮機構,以及下轄1個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營和1個76毫米口徑的加農炮營,在中印邊境西段的作戰中連戰連捷。從接到自衛反擊戰命令的那一刻,上級要求駐地在新疆喀什的解放軍參戰炮兵部隊,在4天內到達前線天文點防區,將一周的行軍時間壓縮至短短的4天,可以說時間是極其緊迫的。
  • 印軍越線鳴槍的神炮山,因何得名?1962年,英雄神炮排橫刀立馬
    可以說,我軍一旦拿下這兩個據點,不僅一舉斬斷印軍在這一線的防禦,還會直接威脅到楚舒勒地區的補給安全。印軍114旅庫馬盎聯隊第13營1個加強連下屬的兩個排,約40餘人在此駐守,而該加強連的連部設置在8,9號據點之間的5150高地,可見印軍對此地的重視程度。
  • 中越戰爭中我軍打的一場硬仗,55軍血戰涼山,殲滅越軍王牌師
    負責主攻涼山的是解放軍第55軍,這支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屢立戰功,一直被稱為我軍精銳,上級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55軍可見對他的肯定。而負責守衛諒山的是隸屬河內第一軍區的越南人民軍第3師,這支軍隊也不簡單,他能攻善守作風強悍,曾經在抗法、抗戰爭中立下過赫赫功勳,甚至被越南人稱為「南方的一顆金星」。
  • 向前進攻,詳解二戰德軍步兵營的進攻戰術
    步兵營進攻戰術的好壞取決於:戰地指揮官的作戰經驗、雙方士兵的作戰經驗、己方步兵營的兵力與裝備、戰場地形、敵方守軍的兵力與裝備,以及雙方是否會有其它單位的火力支援,比如空軍。以戰爭初期為例,德軍的一個步兵營通常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重武器連,總兵力在850人左右,步兵營的主要作戰火力是54挺通用機槍、15門輕重迫擊炮、以及數量眾多的步槍和手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手榴彈,班排長裝備的都是衝鋒鎗。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三名解放軍追著印軍一個營打,印軍還不敢還擊
    就像所有的泡沫都會破滅一樣,印度政府吹出來的大肥皂泡,被無敵的人民解放軍一戳即破,幾乎在所有的戰鬥和戰役中,我軍的表現都是碾壓級的。 在一次戰鬥中,我軍的三名士兵與印度的一個營相遇,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我軍士兵發現這些印軍竟然不僅不投降,居然還敢反擊,於是就上演了三名我軍士兵打垮敵軍一個營的名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