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戰爭史上發生的所有陸地戰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步兵之間的較量,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出現了很多現代化的裝備,以及由此裝備衍生出來的兵種和戰術,但是二戰中的大部分陸地戰鬥仍然是由步兵來實施的。作為二戰當中表現最出彩的德軍,擁有著最強的步兵進攻戰術,雖然他的步兵被坦克的光芒所掩蓋,但是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如果坦克沒有步兵的配合很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且戰爭越往後發展,越是如此。當然本文的主旨還是講述德軍步兵的進攻戰術,暫時不會涉及步坦協同戰術,這個以後會寫;由於步兵基本的戰術單位是步兵營,因此本文就以步兵營為例講述德軍的步兵進攻戰術。
德軍步兵營的進攻戰術
步兵進攻戰術是指步兵在戰場上為完成既定目標而採取的必要手段。步兵營進攻戰術的好壞取決於:戰地指揮官的作戰經驗、雙方士兵的作戰經驗、己方步兵營的兵力與裝備、戰場地形、敵方守軍的兵力與裝備,以及雙方是否會有其它單位的火力支援,比如空軍。以戰爭初期為例,德軍的一個步兵營通常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重武器連,總兵力在850人左右,步兵營的主要作戰火力是54挺通用機槍、15門輕重迫擊炮、以及數量眾多的步槍和手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手榴彈,班排長裝備的都是衝鋒鎗。通常來說德軍步兵營不會獨立出去戰鬥,而是依託在步兵團的控制下作戰;當然也有極少的時候,步兵營會被要求獨自執行作戰任務,一般這時候會根據任務的性質而加強上支援武器。
德軍步兵營在進攻作戰的時候,通常會在一個400~1000米寬的正面展開作戰,而且他們經常會選擇敵人的薄弱點展開重點進攻。步兵營在進攻的時候既可以從正面戰場進攻,也可以根據作戰地形選擇側翼迂迴包抄,當然德軍不叫側翼迂迴包抄而叫「包抄進攻」。側翼攻擊是德軍步兵營經常能用到的進攻戰術之一,但是德軍步兵營通常不會走到敵人陣地側翼的正面發起進攻,而是從正面戰場推進的時候斜插向敵人側翼陣地,就像腓特烈大帝的斜形戰術,用突然性的攻擊,進攻敵人的側翼,強調一個突然性。
正常來說,當德軍步兵營從敵人正面展開進攻的時候,敵人的左右兩翼陣地會顯得很平靜,士兵相對來說要比正面戰場更加放鬆一些;但是德軍步兵營在正面進攻的時候,可以通過戰場上的快速運動向敵人略顯放鬆的側翼陣地發起進攻,這時候如果防守的敵人是新兵那麼很容易就會著了德軍的道,比如說德軍步兵營對敵人的正面發起進攻了,防守的敵人一看,「我擦」,這麼多德軍,趕緊從左右兩翼調集兵力到正面來防守,這個時候進攻的德軍完全可以通過戰場上的快速運動進攻敵人的左右兩翼。即使德軍不進攻敵人的側翼也會對敵人的側翼陣地造成威脅,這樣會給敵人一種不知道德軍會從哪裡進攻的迷惑感,無形中給予敵人一種壓力。德軍可以從行軍狀態直接轉入進攻隊形,當然這個需要平日裡大量的練習。
德軍的步兵營也可以在敵人綿長的戰線上找到一處薄弱點予以突破,從而對敵人整條戰線上其它地段的守軍造成威脅,通常來說這個薄弱點會選在敵人的兩處陣地銜接點,比如兩個步兵連陣地之間的空隙。德軍普遍運用的一種進攻戰術是「滲透戰術」,這個源於一戰時期的進攻戰術。具體的做法就是步兵營在進攻的時候會組建一個突擊小分隊,類似於組織「敢死隊」,這個小分隊會從敵人兩處陣地之間的空隙滲透進去,然後不斷地向縱深突擊,再之後從敵人陣地的後面或者是側翼發起進攻,在進攻的時候要發揮出小分隊最大的火力投射,營造出來一種己方進攻部隊規模很大的樣子,讓敵人誤以為有大股的德軍突入進來了,然後趕緊從其他防線上調集兵力來防守,一旦敵人從其他防線調集兵力,就會給正在正面進攻的德軍大部隊提供突破的機會。
當然執行這個「滲透戰術」最關鍵的點是:在小分隊發起突擊之前,步兵營要集中所有的支援火力對突破點進行火力覆蓋,比如用迫擊炮或者團級步兵炮對敵人的陣地展開密集的炮擊,或者師屬野戰炮的支援,同時重機槍要提供遠程火力壓制,必要的時候可以請求空軍的支援,比如斯圖卡的俯衝轟炸;當小分隊進攻的時候,迫擊炮和步兵炮的彈幕要向縱深進攻,阻斷敵人的支援部隊,步兵營的其它火力也要展開掩護。如果說敵人的工事建造的很完善,可以依託良好的工事進行防禦的話,那麼德軍會組建由步兵和工兵等多兵種混合編成的「突擊特遣隊」。
通常來說德軍的「突擊特遣隊」會由幾個小組構成:一個由3到4人組成的「切線組」,主要就是把敵人的鐵絲網給切開一條通道,一般用剪鉗來切斷,如果特別急的話也會用炸藥爆破;一個由3到4人組成的「火力摧毀組」,一般攜帶爆破工事的炸藥、火焰發射器,偶爾會攜帶一門50mm迫擊炮,德軍的50迫擊炮體型很小;一個由2到3名士兵組成的「煙霧組」,攜帶煙霧彈。
德軍「突擊特遣隊」的具體進攻方式是:先用重型支援武器進行火力壓制,然後煙霧組前出投擲煙霧彈;待煙霧彈起作用時,「切線組」立刻出動,到達敵人的鐵絲網處,用剪鉗和炸藥打開一條通道;然後「火力摧毀組」的成員會沿著開出來的通道,從敵人的射擊死角處衝向敵人的火力點予以摧毀,這個過程中己方的支援火力必須要提供掩護,如果有攜帶火焰發射器的話一定要小心,因為敵人可以躲在工事裡面扔出來一枚手榴彈,很容易引爆汽油罐。
德軍的步兵營在執行以上戰術的時候會協調好所有的步兵單位,各個步兵連的支援武器要與步兵營的重武器連協同好火力的輸出,步兵之間要學會互相配合以發揮出戰力的最高點,步兵一定要習慣戰友射出的子彈從自己的身邊或者頭頂掠過,尤其是新兵。通常來說德軍步兵營的指揮部會靠近戰場,以便於營長近距離觀察戰場上的情況,這包括戰場上的地形;而步兵連的連長要不斷地近距離偵察戰場上的敵情,因為時間很緊迫。在步兵營發起進攻之前,師屬炮兵或者更高單位的炮兵會對敵人的陣地發起進攻,如果說炮擊時間很長的話,那麼執行進攻任務的步兵營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觀察戰況;但是通常來說進攻從炮火準備到步兵營發起進攻的時間間隔不會超過40分鐘,營連級指揮官必須要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戰場偵察和作戰部署。
我把德軍步兵營執行進攻任務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營長接到上級的任務,明確任務指令,帶領步兵營到達預設地點;第二個階段是營長對戰場進行偵察,然後明確各下級單位的作戰任務,做好進攻計劃,如果時間充足的話,一般進攻計劃會多預備幾份;第三階段是,在己方炮兵進行炮火轟擊的時候,營長近距離觀察戰場上的情況,然後根據戰況再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進攻任務,在進攻命令下達之前,步兵營的進攻部隊要向前推進到進攻發起陣地;第四個階段是步兵營接到進攻命令,進攻部隊向前突擊;第五個階段是步兵營突破敵人陣地,向敵人縱深進攻。
當然德軍步兵營的進攻戰術還有其它的方式,並不只是上面那一些,我只是挑選出來一些普遍性的戰術來講解。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留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