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2020-12-16 騰訊網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

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昨天,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不過,網上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我們來看一看:

1、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鍾南山院士身體康健,如今大張旗鼓為其立像,到底對院士是好還是壞呢?

2、此風不可長,不然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給自己立牌坊,影響不一定好。

3、以後鍾老如果有什麼不太好的事呢?是不是太過於操之過急了?

4、鍾老親自去揭幕,感覺更不合適。是不是太高調了?

5、頭像下面還寫生辰日期,是不是不太吉利呢?

6、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現在做這些真的合適嗎?

7、農民歌唱家朱之文成名後給村裡出資修了路,並把路的名字命名為「之文路」。結果沒過幾年,路牌深夜就被人砸了,至今原因不明,有人說他不配。所以名人應該更謹慎。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作為共和國功勳的獲得者,鍾院士當之無愧,對得起這份殊榮,立個塑像更無可非議。

第一:明星都有蠟像館,為什麼科學家不能立個像呢?

我們也知道,很多明星都有蠟像的,在上海,還有一個專門的明星蠟像館,我國的很多明星,在蠟像館都有自己的蠟像。

明星都有,為什麼科學家不能有呢?我們的科學家比明星對國家的貢獻大多了吧。所以不能低調,必須高調,國家應該多宣傳這種正能量!

第二:給院士塑像,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

也有網友認為,母校給鍾南山院士塑像,一方面是對於其貢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向鍾院士學習,希望大家學習鍾院士追求科學的精神,為國奉獻的精神。另外,以鍾院士對國家的貢獻,人家完全配得上,當之無愧。

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初衷也是好的,希望學校的孩子們能以鍾院士為榜樣,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個人認為,鍾院士雖然貢獻巨大,但在這件事上確實有點不妥。未來還不知道會怎樣,這麼過早給自己的人生下定義,是不是不太好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傳統習俗,雖然不一定有很深的科學道理,但也延續了幾千年了。鍾院士為什麼非得打破這種傳統呢?

大家對此事有什麼看法?也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母校為他立塑像,評論眾說紛紜,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是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兒科專家,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他從華南師範大學附中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後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鍾南山母校為他立塑像,評論眾說紛紜,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是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兒科專家,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他從華南師範大學附中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後先後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前些天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呢?其實這裡面的因素太多了,確實有些細思極恐。
  • 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立塑像,引網友熱議,這樣做合適嗎?
    在最近這段時間,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火了,因為這所學校是鍾南山院士的母校,而母校為鍾老立了一個塑像。該塑像就放在教學樓前面的廣場上,整個塑像的高度有2米多高。該塑像是雕刻出了鍾老在認真思考的樣子,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而眼前卻在凝視著遠方。
  • 鍾南山雕塑母校剛揭幕,有人卻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
    文\江湖小舞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不過,也有網友小心翼翼地提出,民間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這樣做不太符合傳統文化,尤其是鍾南山名字下面的那一行出生日期(1936年10月——)讓人看著彆扭。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傳統文化和民間忌諱的角度,跟大家探討一下,給健在的有聲望社會賢達立像真的不合適嗎?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鍾南山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網友:尷尬,不必造神
    鍾南山回母校華師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勉勵有志學子學醫。12月12日,正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32周年紀念日,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為母校加油。在揭幕儀式上,鍾南山勉勵學子學醫,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 鍾南山雕塑母校剛揭幕,有人卻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
    文\江湖小舞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不過,也有網友小心翼翼地提出,民間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這樣做不太符合傳統文化,尤其是鍾南山名字下面的那一行出生日期(1936年10月——)讓人看著彆扭。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傳統文化和民間忌諱的角度,跟大家探討一下,給健在的有聲望社會賢達立像真的不合適嗎?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為自己塑像揭幕驚詫眾人 鍾南山人設遭遇兩極分化
    、抗擊疫情功臣鍾南山,日前在母校為自己的塑像揭幕引起輿論爭議。雕像刻劃出的鐘南山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到場出席活動的鐘南山為雕像揭幕後感謝母校,並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新冠患者已經超過7000多萬,但中國情況還是非常平和。他說,「大家可以在這裡舉行校慶來之不易,需要珍惜,因為我們的國家和政府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鍾南山塑像」揭幕!給活人立碑立像合適嗎?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圖片來源:羊城晚報)這則消息一出,便引發了眾人的熱議,有網友不解:活人也可以立像?其實看到「鍾院士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新聞,人生北鬥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給活人立雕像?
  • 鍾南山到母校華附為「鍾南山」揭幕!勉
    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2018年他為華附題字「德智體美勞,成就諸英豪」,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 鍾南山說,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很多,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轉變。
  • 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這才是學子們應該追捧的明星
    因為非典,人們知道了鍾南山,那句把「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鼓舞了無數人,體現了醫者仁心和社會責任感。鍾南山也因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面對新冠疫情,鍾南山第一個明確發出了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的警示,並對外提出,沒有特殊情況,外面的人不要去武漢,武漢的人不要去外地,讓國人對疫情發展情況有了正確的認識。
  • 鍾南山回母校,師生夾道歡迎秒變追星現場!網友:這才是該追的星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
  • 給活人立塑像,要不得,國家應該幹預
    誹謗質疑鍾南山院士在「抗疫」中所做的貢獻是不對的,同樣,過分「拔高」他老人家的貢獻也是不可取的。我以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校慶132周年時,為鍾南山院士建造塑像就有拔高之嫌,也有刻意渲染的成分!鍾南山院士儘管也出席了自己的塑像揭幕儀式,但這種做法,我是不認可的。我們理解學校師生敬仰「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心情,也理解師生對曾經的校友所表達出來的一片深情厚意,他們可以自豪,也可能驕傲。但是,用「塑像」的方式,以此來激勵學生愛國、愛學習,我認為是不妥當的。首先,這個舉動不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
  • 華南師大附中師生代表拜訪55屆校友鍾南山院士!聽他說了些什麼?
    接見我校師生之前,鍾南山院士剛剛結束了與CNN近一個小時的視頻採訪,但在會見過程中,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倦意,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精神矍鑠,親切和藹!同時,他還特別強調了健康體魄的重要性,認為只有擁有好的身體才能保持活力,堅持工作,就正如他為華附母校的題詞「德智體美勞,成就諸英豪」說的那樣。
  •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真·大型追星現場……
    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塑像揭幕。「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鍾南山說,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很多,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轉變。「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學醫是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的話,我們的同學是一往無前的,一定是這樣。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一個精神,這個精神是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有追求,要爭氣。」鍾南山說。
  • 追星第一線:鍾南山回中學母校,勉勵學弟學妹當醫生
    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的到來,引發了華附學子的「追星熱潮」。作為大師兄,他勉勵同學們學醫,將來為人民服務。鍾南山講述了全體中國人民特別是醫護人員的戰疫故事,勉勵同學們要有「大我精神。」
  •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安放的鐘南山塑像,為什麼會引發社會議論?
    對那些反對給鍾南山立塑像的人,我不能理解。12月12日,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32周年的紀念日。為了隆重慶祝這個紀念日,該校在校園內安放了校友鍾南山院士的半身塑像。並邀請到鍾南山到現場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身體依然硬朗,步伐輕盈,他的養生秘訣是啥?
    >輕盈,很難有人能夠正確猜出它的年齡,其實他已經84歲了,是讓人非常難以想像的。鍾南山院士的身體是每個人都非常羨慕的,他到底是怎麼樣將身體保持得這麼好,他的養生秘笈是啥?鍾南山院士覺得最好的飲食就是七分飽,這樣不會增加腸胃的工作負擔,而且從食物中也能夠吸收足夠的營養,如果經常吃的太飽,那麼人們的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