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翻譯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可再生能源發展迅猛:2021年光伏...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一份新報告發現,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包括南非))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支出接近30億美元,創下地區紀錄。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在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支持下,發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場展望,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在南非等成熟市場之外建設項目。
-
2020年12月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份額上升至50.4%
1月8日,義大利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Enel與卡達投資局表示,兩家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根據協議,首先卡達主權財富基金將購買Enel在南非和尚比亞現有800兆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中一半的股份。
-
非洲國家積極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國際視點)
相關能源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包括南非)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支出接近30億美元,創下地區紀錄,預計2021年這一地區的光伏裝機量將達到1.2吉瓦,是2018年的兩倍多。南非斯坦陵布希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中心教授馬克·斯威林認為,在綠色轉型過程中,非洲國家不必經歷技術發展的每個中間階段,而是直接獲取市場上已有的最新技術,為發展新能源提供重要路徑。
-
對標德國能源轉型 江蘇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徑分析
在國家能源戰略的引領和相關政策的驅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分迅速,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其中風電2.1億千瓦,光伏發電2.04億千瓦,水電3.56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替代作用日益凸顯。
-
從愛知到昆明|辯證看待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可再生能源
這似乎為我們勾畫了這樣一幅未來的圖景:風電、光伏、水利等「新能源」迅猛發展,將滿足全人類生存的能源需求,同時各類化石燃料很快將會被淘汰;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會下降;物種大滅絕將會停止;空氣不再有汙染;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再遭到損失……只是能源轉型真的在發生嗎?
-
【圖說】非洲光伏、風電、水電地圖
2020-11-27 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Energy)的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非洲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12.6吉瓦(GW
-
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風起 光伏、電動車產業鏈...
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高度一致此外,雖然拜登尚未正式上任,但隨著美國大選的逐步落定,海內外分析師大部分認為其當選將對世界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能源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歐盟通過了更激進的碳減排目標,從減排55%提升到減排60%(相較1990年基準),日本公布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其中光伏將在低碳化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光大證券殷中樞11月8日報告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高度一致,國內外市場相互協同。
-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
世界銀行1月5日發表《世界經濟展望》指出,由於新冠肺炎全球蔓延,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付出沉重代價,2020年GDP萎縮3.7%,創近25年來最差表現;進入2021年,由於疫情持續對該地區一些國家構成威脅,經濟只能「溫和恢復」,預計將以2.7%的速度反彈。世界銀行表示,本輪經濟復甦將以消費和投資的輕微回升為依託,尤其是基於對發達國家基礎產品出口恢復的預期。
-
新政促可再生能源消納
摘要 【新政促可再生能源消納】2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消納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促進華北、東北、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消納,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電能消納潛力和電力系統輔助服務潛力,著力解決棄風
-
法國發布長期能源規劃 EDF公司光伏裝機將佔總量的30%
近日,法國電力可再生能源公司巨頭(EDF Renewables)表示,截至2019年年底該公司已將建設規模擴大了一倍,達到5GW,其中3.4GW來自風電,1.5GW來自光伏發電。2019年初,法國政府年初發布長期能源規劃,旨在降低核能發電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到2035年,計劃將核電比例從當前的72%降低至50%,同時擴大風電、光伏及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並計劃在2020年至2035年間安裝30吉瓦的太陽能。
-
新增裝機佔比領跑全球,我國光伏產業如何「逐日」發展?
「截至2019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已連續5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時,供應鏈基本實現自主可控。」在剛落下帷幕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如是說。
-
可再生能源投融資熱度不減
新能源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成為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和消費量第一大國,風電發電能力佔比世界1/3,太陽能發電能力佔比世界1/4。「新能源利用基數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風電、光伏、光熱、儲能等領域,新能源已經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
-
賀利氏光伏:光伏成為疫情期間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可再生能源
作者:石遠菁 編輯:tuya 出品:財經塗鴉(ID:caijingtuya)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賀利氏光伏於近日發布報告預測稱,新冠疫情並未影響太陽能(000591,股吧)行業的發展勢頭及未來全球增長趨勢,光伏成為疫情期間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可再生能源,預測到2025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增長近一倍,在5年內達到
-
新華財經|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將逐步走向存量替代階段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梁曉雲)9月22日至23日,2020中國電力發展規劃論壇在京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在應用規模、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消納利用、政策體系、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成效顯著。
-
全球能源大視野丨印度尼西亞可再生能源儲量及開發情況
印尼是東南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2016 年底總人口 2.61 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 100 多個民族。印尼為中低等收入國家,近年脫貧工作較為顯著,貧困人口比例由 2007 年的 16.6% 下降到 2016 年的 10.9%。此外,儘管近年來印尼在能源可及性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截至 2016 年仍有約 2300 萬無電人口。
-
甘肅天水市「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光伏總容量達到30萬千瓦
「十三五」時期必須通過能源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引導能源供給向提質增效轉變,加大「煤改氣」、「煤改電」力度,逐步實現全市能源消費從傳統以煤炭為主向多元化、非化石能源比重高、安全高效現代能源消費方式轉變。三是能源增長方式亟待改變。我市可再生能源起步較晚,實現替代傳統能源需要一個發展過程,短期內很難實現,煤炭的消費量還將繼續增加,大量燃煤造成的環境汙染將日益嚴重。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將飽受低增長與高負債困擾
據南非新聞24小時1月14日報導,評級機構穆迪發布2021年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仍將深受疫情影響,該地區將不得不繼續與低增長、低收入、高負債和脆弱的償債能力做殊死鬥爭,對該地區主權國家信譽展望整體上偏向負面,2020年該地區經濟增長相比於世界其他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多
-
東北探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
如今,東北地區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嘗試採用能源網際網路等先進的技術理念,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途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是未來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特徵。然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為電力系統帶來嚴峻的挑戰,將改變電力系統的結構形態。在此情況下,東北能否走上「風光之路」?
-
2021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狀況及未來前景預測
(一)發展狀況(1)市場規模2019年,受平價上網政策影響,全國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所下滑,維持在30.1GW,較2018年下降31.97%。2020年在未建成的2019年競價項目、特高壓項目,以及新增競價項目、平價項目等拉動下,預計國內新增光伏市場將實現恢復性增長,預計2020年全國新增裝機量將超過35GW,2021年將達到40GW。
-
2018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9萬億千瓦時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問:關於中國承諾的2020年的一些目標,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已經達到,可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目前達到百分之多少,距離15%的目標還有多少距離呢?趙英民回答: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支持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特別是落實《可再生能源促進法》,依法推動,不斷完善可再生能源規劃和產業政策體系,穩步推進水電領域各項工作,繼續保持風電平穩有序發展,大力推動太陽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推進生物質能可持續發展,協調解決清潔能源的消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