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老街老名背後的老故事 街路名見證哈埠歷史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東北網4月3日電 哈爾濱市道外區計劃恢復部分「丟失」的老街名的消息引起了不少老哈爾濱人的極大興趣,一些年愈古稀的「老道外」給記者打來電話,表示支持恢復老道外地名的舉措,此事也勾起了不少市民對老街老巷的回憶。

  在道外還有不少收藏迷,有收藏古董的,有收藏錢幣的,有收集民風民俗的,還有一些人對老道外的地圖、街名巷名特別感興趣,將這些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他們說起老道外的街道名來頭頭是道。

    「老道外」暢談老街道  提起道外老街老巷,從小就住在道外的張大爺如數家珍。他一口氣給記者說出了十多個老街老巷的名字,延爽街、正陽街、天一街、許公路、桃花巷、平原巷……雖然這些名字對一些年輕人來說很陌生,不過把它們和現在的街路一一對上號,可能就很熟悉了。其實,正陽街就是現在的靖宇街,許公路是如今的景陽街。

  解放前,道外區共有大小街巷116條。最早的街道要數「延爽街」和「平原巷」了。它們修建於1870年,一街一巷相互平行,東西走向。大約10年後,緊挨在延爽街北邊形成一條與之平行的街,起名「桃花巷」,又有了「天一街」。說起「天一街」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天一街最初被稱作「褲襠街」。這條街呈「人」字形,一些當鋪、小店就在「人」字形兩撇的交叉點上,這條街由太古街到褲襠街開始分道,一條通往道外江邊的渡口,一條通往道裡,這便是褲襠街的由來。因「褲襠」二字不雅,後來才改稱「天一街」。1881年,出現了著名的「太古街」。

   「延爽街」將恢復老名  「靖宇街」是一條百年老街,全長2公裡多,原「分」為兩段,頭道街至十三道街叫「正陽街」,十四道街至二十道街稱「新市街」。街道兩側商家林立,有皮襖莊、大羅新百貨、老鼎豐、正陽樓、同記商場、世一堂、亨得利 鐘錶 眼鏡店、東興旅館,個個都是響噹噹的「老字號」。  「景陽街」在解放前也是分為兩段:從北江沿至承德街段叫「西門臉」;從承德街至南崗坡底段叫「許公路」。靖宇街與景陽街的交叉口是這個大通道的樞紐,站名就叫「景陽街」。從景陽街站有7條始發的有軌電車線路,分別到達道裡「偏臉子」(新陽路)、老站(哈爾濱火車站)、沙曼屯(和興路)等。

  有著120多年歷史的「太古街」名字一直沒變,這裡主要 經營 農雜、農具、農副產品和糧食,進城做買賣的農民和城市市民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在其他街道還是土道的時候,太古街已經被修成了石頭道,這條街也是道外最先用長條石鋪路的大街。

  道外區的街巷最為有名的要算是「桃花巷」了,雖然這個名字已經消失了多年,不過有些老人現在還喜歡用這個名字。「桃花巷」的西巷口是景陽街、承德街、中馬路三街交會處,交通便利。東巷口與南頭道街、南勳街、太古街、延爽街、天一街五街會合,商家林立。「桃花巷」當時是著名的餐飲服務一條街,客棧多、旅館多,不過很多人記得它還是因為這裡的煙館和妓院。「桃花巷」一帶也是老道外胡同最集中的地方,有染布的「染坊胡同」、有小飯館小客棧積聚的「新市巷」、有估衣鋪為主的「仁義巷」,北頭道街附近的「張包胡同」有著名的張包鋪和範記仁義館,北二道街有賣魚的「魚市胡同」,還有從北十八道街通往北二十道街的「景興胡同」。

  此次計劃恢復名字的「延爽街」「 經商 」的歷史比中央大街還要早,是哈爾濱第一條商業街,這裡以賣山海雜貨為主,蘑菇木耳 核桃 榛子,山雞山兔鹿肉熊掌水獺貂皮,都是純天然的,按等論價,公平交易。平原巷和天一街開飯館和食雜店的多,其中範記獨一處的三鮮水餃最有名,後來在北三道街出名的範記永水餃館當初也是範記獨一處廚子開辦的。

  有關人士表示,每一條街道都有一段傳奇故事,故事中都留下了哈爾濱歷史的痕跡,老街名也是城市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街路名的變化也見證了哈爾濱城市的發展和進步。

   街路名見證哈埠歷史  除了上面提到的老道外一些街名發生過變化,哈爾濱市其他幾個區一些街路的名字也都經歷過幾次變遷。如修建中東鐵路時期,道裡、南崗、香坊不少街道用俄國人名命名,如霍爾瓦特大街(現中山路)、馬克西莫夫街(現宣化街)、利洛列夫大街(現安國街)、瓦爾沙夫街(現安平街)等。1932年東北淪陷後,偽哈爾濱市公署以偽帝制年號和偽善的面孔命名了一些街道,如康德路(現康安路),大同路(現新陽路)、興滿大道(現和興路)等。這時期,還用日文命名了一些街道,如柳町(現 柳樹 街)、神社街(現樺樹街)等。

  一個地方的街名,往往可以表現一個地方的文明。它所包羅的文化內涵是極為豐富的,而且形成了一種難以磨滅的、歷史的集體記憶。友誼路過去叫「警察街」,是因1899年俄國人在這裡設立了第一個俄國警察局而得名;「紅旗街」早年被命名為「藥鋪街」,是因俄國人在此辦起了哈爾濱的第一個西藥房。這些街名都形象地反映了這些街道最初形成的面貌,有深刻的時代烙印。

   哈爾濱市三成街路曾經改名  哈爾濱市不少街名還曾用國名命名,這些街路多是各國僑民初來哈市時的落腳點和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如日本街(現道裡西六道街)、高麗街(現道裡西八道街)、比利時街(現比樂街)、羅馬尼亞街(現蘆家街)等;有的是以外國地名命名的,如華沙街(現安平街)、阿爾巴津街(現安發街)、尼古拉耶夫斯克街(現建民街)等;資料顯示,截至1990年末,哈爾濱市2079條街道中先後有600多條街道改過名稱,如高誼街三易其名(哈薩克街、高士街、高誼街),康安路四易其名(康德路、康莊路、康安路、紅衛兵路、康安路)等等。

  哈爾濱解放後,一些有奴役色彩的街名都改了名,如協和街改稱人和街,靖國路改稱和平路,興滿大道改稱和興路,康德路改稱康安路等。這時期一些街道的名稱以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命了名,如正陽街命名為靖宇街,新城大街命名為尚志大街,水道街命名為兆麟街,山街命名為一曼街,同時將江沿街命名為史達林街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市的一些街道又改名了,如中央大街被改稱防修大街,友誼路改稱反修路,地段街改稱反帝街,康安路改稱紅衛兵路等等。僅1966年就有41條街路改名。粉碎「四人幫」後,一些街道又恢復原名。

  2003年,南崗區奮鬥路恢復了歷史上曾經使用的原街名——果戈裡大街,突顯了俄羅斯風情和哈爾濱獨有的中俄文化交融的特色,此舉也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和歡迎。 (版權所有 黑龍江省圖書館)

相關焦點

  • 百年餐飲老街的迷人夜色,哈爾濱老道外名小吃匯聚地
    哈爾濱道外區中華巴洛克街區的南二道街,百年餐飲老街老街砂鍋居和範記永餃子館佔據了極佳的位置名氣不小的張包鋪就在百年餐飲老街入口處胡同老鍋烙,你吃過嗎?冰景和大紅燈籠高高掛賣桂花蜂糕的小販,看來生意一般賣桂花蜂糕的小販,看來生意一般巴洛克建築上漂亮的小涼臺老街兩側牆上有這樣精美的壁畫,海報的感覺老街上的老建築冰糖葫蘆,同樣不太景氣百年餐飲老街的顏值還是不錯的百年餐飲老街上的建築老店鋪,依然是門可羅雀
  • 哈爾濱老道外的靖宇街,以民族英雄命名,楊靖宇英名誰人不知?
    哈爾濱的夏天,同樣是有魅力的。有人說,遊玩哈爾濱,就要從老道外開始。哈爾濱老道外有條主幹道,叫作靖宇街,今天的故事,就從這條街開始吧。
  • 安慶這些老街,一個街名一段歷史!
    每個城市的歷史往往藏匿於老街的名字中我們每天都會經過它們卻很少會想到這些老街名後濃縮的城市記憶這些老街名有的是城市命運的烽煙往事有的是大家世族的榮辱過往還有平凡人家的雞毛蒜皮安慶的老街名每一條都是一個故事觀音街
  • 老上海的腔調,藏在青石板路兩旁的老街裡
    見證了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南翔老街分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勝利街,是傳統的商業區和居民住宅區。安亭鎮是一條江南風格的景區老街 ,保留了江南水鄉的「路—橋—街」格局,老街建築內斂而有氣度,明清時代韻味撲面而至。
  • 老道外,哈爾濱的百年老街,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嗎
    與中央大街的繽紛斑斕不同,老道外多是冷色調的青磚建築,古樸、典雅,呈現出哈爾濱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提起哈爾濱的百年老街老街的未來如果你足夠仔細,你會發現,靖宇街南北兩側的老道外,呈現出不同的光景。南邊是改造過後的風情步行街,文藝,熱鬧。北邊是未被開發的居民區,蕭條,衰敗。
  • 五福路:汕埠老馬路 見證百年潮
    西堤路的繁忙,四永一昇平的迂迴悠長,海濱路的綽綽風韻,還有巷子深處…幾家故事?家鄉的路,你走過幾遍?再聽上幾遍。這些看似奇怪的街巷名,其實背後都是一段段汕頭歷史的註腳,筆者通過走訪與考證,試探究五福路部分街巷名之由來。五福路的演變五福路最初並不是一條完整的馬路,現在的五福路實際上是由多條汕頭清代街巷改建而成。
  • 【老南昌記憶】不為人知的老街典故
    > 每條老街巷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這些歷史、故事、傳說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能切身感受到的文化,它們豐富著南昌的城市文化體系。
  • 安慶這些老街,一個街名一段歷史!
    每個城市的歷史往往藏匿於老街的名字中我們每天都會經過它們卻很少會想到這些老街名後濃縮的城市記憶這些老街名有的是城市命運的烽煙往事有的是大家世族的榮辱過往還有平凡人家的雞毛蒜皮安慶的老街名每一條都是一個故事觀音街
  • 老上海的腔調,藏在青石板路兩旁的老街裡
    見證了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南翔老街分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勝利街,是傳統的商業區和居民住宅區。安亭鎮是一條江南風格的景區老街 ,保留了江南水鄉的「路—橋—街」格局,老街建築內斂而有氣度,明清時代韻味撲面而至。
  • 尋秘哈爾濱-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在哈爾濱現存的大教堂中,保存狀況最好的建築遺存是位於果戈裡大街和革新街交口處的一座紅白相間的磚木結構教堂。這座雄偉而精美的教堂被大家稱為革新街教堂或者士課街教堂。它的正式名號是哈爾濱天主教堂聖母無染原罪堂。而1958年之前它被稱為聖阿列克謝耶夫(聖阿萊克西)教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東正教堂。
  • 海口騎樓老街入選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圖)
    2009年6月10日,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授牌慶典在北京舉行,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海口騎樓老街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築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中新社發 善平 攝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王辛莉海口騎樓老街近日入選首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歷經百年滄桑的海口騎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 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海口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老街,國家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海口一處獨具特色的街道景觀!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澱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裡開設了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海口騎樓老街入選的理由是其建築的唯一性、獨特性!
  • 李兆玲《老哈爾濱詩選》十二首,曉東詩刊948期;一條街,便是一段歷史,一個地名,便是一個故事
    歷史上的香坊地區,名字稱謂頗多,曾有"田家燒鍋鎮"、"老哈爾濱"(舊哈爾濱)和"上號"之稱。鼎盛時,哈爾濱曾有煙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時,街因人而得名。「地包小市」,老哈爾濱人沒有不知道的,這裡是哈爾濱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爾濱最繁華的地方!舊時,人們管撫順街一帶叫做「地包」,卻不是因為這裡地勢高!
  • 老街 · 老院 · 老情懷(五十二)江寧路——劈柴院
    而江寧路的路名又緣何而來的,據說是打官司打出來的。根據查閱青島市檔案館的檔案資料,青島城市人文歷史研究者吳堅發現了這個不為人知的官司。老青島人幾乎沒有沒去過劈柴院的,外地來青島的也多去劈柴院。江寧路有二十幾個院,整條街和幾個院是商業、餐飲、娛樂集中的地區,是青島人逛街的集中去處。劈柴院的熱鬧是出了名的,許多南來北往的小客商也時常住進這裡,為的就是享受一下這裡的「碼頭文化」。曾是青島平民娛樂中心。
  • 復甦老道外商業 建「百年美食街」
    百年老街靖宇街過去有個響亮的名字——正陽大街,汽車、黃包車、還有穿著長袍馬褂的行人,在街道上穿梭。同記商場、正陽樓、老鼎豐、亨得利鐘錶眼鏡店等商號在這條街上堪稱「大店」。如今,漫步在靖宇街上,依舊能感受到當年老道外的繁盛。
  • 中國歷屆「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第一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名單:北京國子監街、平遙南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蘇州平江路、黃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島八大關、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騎樓老街、拉薩八廓街第二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名單:
  • 哈爾濱的發源地—老道外
    老道外建築外立面以黃牆白石膏花裝飾,外表華麗。老道外道外傳統商市保護區從景陽街與 靖宇 街 交口 ,一直向東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昇平街,南至南勳街。老道外老鼎豐,牌子被擋住了,老道外有著很多伴隨 哈爾濱 人成長的老字號……老道外古老的鬥拱見證著這裡的滄桑過往。
  • 中國最有味道的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每個都不可錯過!你去過幾個?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國內最有味道的「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來看看你去過幾個?而每個街口都有一個石刻的牌樓,每座牌樓都有一個故事。> 如果來哈爾濱,你一定不會錯過中央大街。
  • 手繪工坊製作的哈爾濱老建築系列
    看到手繪工坊製作的哈爾濱老建築系列,才明白原來建築從來都是和繪畫息息相關的,真正體會到這種獨特的建築藝術語言和其所表現的透視空間美感。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手繪大師的作品,一起來了解那些哈爾濱的百年建築和百年歷史。
  • 尋秘哈爾濱-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在哈爾濱現存的大教堂中,保存狀況最好的建築遺存是位於果戈裡大街和革新街交口處的一座紅白相間的磚木結構教堂。這座雄偉而精美的教堂被大家稱為革新街教堂或者士課街教堂。它的正式名號是哈爾濱天主教堂聖母無染原罪堂。而1958年之前它被稱為聖阿列克謝耶夫(聖阿萊克西)教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東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