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

2020-12-16 騰訊網

當今世界的總人口已經超過77億人,以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增長速度,不出5年,全球的總人口將會邁上80億總人口大關。我們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總共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面積的30%,全球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地球上的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其中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

那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到底有多少人呢?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人口數量在1億以上的國家總共有14個,其中有7個國家位於這一地區,包括中國(13.95億人)、印度(13.54億人)、印度尼西亞(2.67億人)、巴基斯坦(2億人)、孟加拉國(1.66億人)、日本(1.27億人)。菲律賓(1.06億人)。此外還有一些國家人口數量也很多,如越南人口數量約為9649萬人、泰國人口數量約為6918萬人,緬甸和韓國的人口數量都有5000多萬人,這一地區的生活的總人數在40億人以上,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2%。

亞洲人口超1億的國家

也就是全世界總人口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生活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為什麼這裡會有這麼多的人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優越的自然條件」,人類的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食物和水,而食物的獲取需要農業生產,特別是氣候條件十分關鍵,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區,擁有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還包括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該地區是世界上少有的降水和熱量都十分充足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好。這裡的主要河流如恆河、印度河、伊洛瓦底江、湄公河、湄南河、珠江、長江和黃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

其次是「悠久的人類文明史」,一個區域的人口數量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一個開放歷史十分短暫的區域,很難形成大量的人口,比如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雖然在歷史上有土著人居住,但是澳大利亞被現代人類發現是在1606年,而真正的開發則更晚,所以目前整個澳大利亞人口也才兩千多萬人。而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則不同,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其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長期的人類文明發展,使得這一地區的人口數量不斷增長,最終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

爪哇島夜間燈光圖,該島生活了約1.4億人

相關焦點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首先,就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東亞地區無疑處於領先地位,中日韓三國的人均GDP都超過一萬美元,蒙古國也達到4100美元;東南亞十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汶萊和馬來西亞;而南亞共有7個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不丹和尼泊爾,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馬爾地夫,剛剛超過一萬美元,其餘國家都在五千美元以下
  • 世界十大產米國都在亞洲,其中東亞兩國,南亞四國,東南亞四國
    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它脫殼後的大米是很多地方,特別是亞洲人的主糧之一,我國就有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在世界是哪個分布很廣泛,除了南極洲外,有人類長期居住的六個大洲都有種植水稻,然而,世界水稻種植和產量的大約90%都集中在亞洲,而且主要集中在亞洲的南邊和東邊。
  • 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大堆優勢的東南亞為什麼沒有東亞發展的好?
    縱觀東南亞地區,海底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和魚類資源,各大島嶼上還有豐富的礦產,外加土地肥沃,雨水豐富,可以說是一塊風水寶地。而且東南亞國家還成立了東協,各國的經濟可以互通有無,可是除了新加坡一個發達國家和越南的快速發展外,對比東亞三國,東南亞並沒有什麼亮眼的國家,在經濟上,東南亞各國的平均收入也普遍低於東亞各國(新加坡除外)。
  • 亞洲疫情:東亞形勢大好,東南亞不好,西亞非常不好,南亞非常非常不好
    今天開始我會陸續對各大洲疫情進行分析,這樣大家對疫情的嚴重性會更有認知,今天就先盤點亞洲的數據。 總體來說,整個亞洲的疫情是越來越嚴重,目前來看只有東亞形勢大好,東南亞不好,西亞非常不好,南亞非常非常不好,中亞本來向好但現在又不好了......
  • 南亞哪個國家的戰略上地理位置最重要?
    在世界政治格局有個地方叫南亞,南亞處於亞洲南部地區,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以及東南亞與西南亞之間,位於0°北緯40°,東經60°100°之間,陸地基本在北緯10°30°之間。面積約425萬平方公裡,人口達15億,使用200餘種語言。
  • 美國為什麼會成為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發達國家
    其實如果我們現在要製作一張全球犯罪率地圖,那麼美國同樣會在這張地圖上扮演一個相當扎眼的角色。事實上聯合國是曾就世界各國的安全指數進行過排名的。2019年中國在聯合國對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安全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一。中國實際上已成為全球治安狀況最好的國家,中國周邊的韓國、日本、越南等國的治安狀況也相對比較良好。
  • 為什麼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
    在亞歐大陸中,亞洲的面積約佔了4458萬平方千米,又可以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等六個分區。亞洲地理分區我們發現,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這是為什麼呢?南亞和亞歐大陸明明是連成一個整體的,為什麼又稱其為「次大陸」呢?
  • 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疫情在快速爆發,全世界的心都到了嗓子眼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人口那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而且人多力量大,這句話也是世界範圍內信奉的準則。很多時候,人口的多少,也是一國國力強悍的主要標誌,這也是那麼多國家,大力增加人口的主要原因了。但是有時候,人太多,也會有更大的威脅,尤其是大災大難的時候,所蘊含的危險也會更加嚴重。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世界農業區域劃分: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農業的特點及發展
    根據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類型學專門委員會的研究成果,全世界劃分為十大農區類型,它們是:非洲撒哈拉以南農業區、北非西亞農業區、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拉丁美洲農業區、西歐北歐南歐農業區、北美農業區、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農業區、東歐與西伯利亞農業區、中亞農業區、東亞農業區。本次為大家介紹的是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的簡單情況。
  • 南亞為何只用不到3%的土地就能養活全球20%的人口?
    >也就是說,南亞佔地不足世界3%的土地,坐擁3個人口上億的國家,養活了世界上超過20%的人口。南亞南亞主要是位於喜馬拉雅山和印度洋中間,處於我國的南側,基本上處於熱帶地區。所以南亞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有明顯的熱季和雨季。
  • 2019世界人口總數展望 全球人口總數預計多少?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19日訊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紐約總部發布了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報告提到,根據對全世界235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數據和人口趨勢分析,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而未來30年將增加20億人口。
  • 雲南構築通往南亞東南亞「空中走廊」
    地處中國經濟圈、東南亞和南亞經濟圈結合部,雲南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逐漸構築起一條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空中走廊」。26日,林霄在網際網路上看到昆明通往巴基斯坦首條客運航線開通的消息,她告訴記者,「不久前,第一次去巴基斯坦做文化交流,我先從昆明飛到新疆,再轉機到伊斯蘭瑪巴德,耽擱了一天行程。」
  • RCEP正式籤署 推動東亞地區一體化進程
    自此,一個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不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RCEP的籤署將大大推進亞太區域的國際合作,為亞太地區的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   RECP的籤署是東亞地區一體化進程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 為什麼地處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
    有人說東亞的群島國家「日本」是被上帝詛咒的國家,其實可能位於東南亞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才是真正被上帝詛咒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噴發、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不會是一片寧靜的國土。
  • 東亞與東南亞人群遷徙與融合的古DNA 證據
    在我國的諸多朝代(如西晉、唐和南宋)都發生了東亞人群的南向遷徙,進入東南亞大陸及各島國。歷史學家通常利用文獻記錄和考古證據,來了解歷史上不同地區間人群的遷徙。近幾十年來,隨著遺傳學和DNA測序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可以通過比較不同地區人群的遺傳信息來了解他們之間的遺傳關係,並推測歷史上的人群遷徙與融合。東亞(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
  •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南亞地區的「印度」只是一個區域地理概念?
    「國家」是一個政治地理學中的概念,一個國家通常有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等四個要素來組成,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部落和部族應該是國家演化的前身,世界上有許多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們中國的國家發展歷史是沒有中斷的,是一個傳承有序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國家
  • 東南亞三大平原之一,原本屬於中國,如今發展為區域強國
    依照地理位置以及歷史文化的不同,當今世界可分為十三個區域。亞洲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大洲,共有六個區域,分別是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和東南亞。其中,我國位於東亞地區,由於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昌盛,東亞國家基本都屬於漢字文化圈,而東南亞因和東亞地理相近,歷史上也飽受中國文化影響。
  • 東亞人最勤勞,智商也很高,為什麼卻不是世界最富裕的地區?
    也正因為這樣,黑色人種聚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至今仍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三色人種中最為勤勞、智慧的黃色人種,卻不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那一批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不是都說勤勞可以致富的嗎?
  • 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地球上的任何物種,都是在不斷的探尋最適宜自身生存的地理環境,當然在一些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地方,物種為了生存,就需要去適應環境,甚至會做出相應的進化。 我們知道,古代人類有公認的四大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位於非洲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古巴比倫位於西亞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地區,古印度位於南亞印度河和恆河中下遊地區,中國位於東亞黃河和長江中下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