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南亞地區的「印度」只是一個區域地理概念?

2020-12-12 地理沙龍號

「國家」是一個政治地理學中的概念,一個國家通常有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等四個要素來組成,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部落和部族應該是國家演化的前身,世界上有許多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們中國的國家發展歷史是沒有中斷的,是一個傳承有序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國家,而且在歷史很早的秦朝時期,我國就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一統國家,從秦漢以來就奠定了我們這麼一個泱泱大國的基礎。

為什麼印度的國家概念不強

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另外三個國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印度其實都沒有實現有序傳承,古巴比倫位於西亞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如今以不復存在。古代埃及在繁榮了數千年後,後來被古羅馬帝國徵服,最終被阿拉伯人伊斯蘭化,所以古代埃及和現代埃及不是一個概念。古代印度和現代印度也不是同一個概念,甚至有人說,現在的「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國家概念,這是為什麼呢?

印度地理位置圖

當然,有人會認為這個問題根本是不成立的,因為當今世界上真的有一個名為「印度」的國家呀!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獨佔印度半島,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約為13.24億人,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數量超過10億的兩個國家之一。此外,印度還是「金磚國家」之一,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近些年經濟發展十分迅速,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已經超過義大利,排名世界第七位。

印度式坐火車

對於印度這樣一個人口眾多、面積巨大,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總量穩步提升的國家,我們怎麼能夠視而不見,反而說「印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呢?而且說這句話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印度詩人「泰戈爾」,泰戈爾說「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而是一個地理概念」。毫無疑問,印度絕對是一個主權國家,這是沒有問題的,那麼泰戈爾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印度的一個常常被人們詬病的事實,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印度式坐火車」,一列火車上擠滿了人,從車內到車外再到車頂都是人,表明印度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為什麼印度不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呢?

古代印度地圖

除了缺少資金之外,那就是印度中央政府的權力十分有限,印度的各個邦有一種各自為政的感覺,所以印度就很難建立完善的全國交通網絡,以及全國統一市場。為什麼明明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大家都喜歡各自為政呢?我們去研究印度的歷史,就會發現,原來印度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以一個個的小國出現的,有點像我國的春秋時期,從來就沒有形成過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中央集權在印度就沒有真正的形成過。直到後來,英國人來了,對南亞地區進行殖民統治,英國人徵服了該地區絕大多數的邦國和王公,然後把這一大片殖民地稱為「英屬印度」。

英屬印度地圖

實際上「英屬印度」就是一種拼盤式的邦國組合,其本質還是各自為政的,只是大家都承認英國為宗主國。這種各自為政的拼盤式國家組成方式,使得印度民眾對於印度這個國家的認同感很低,反而是對於自己所在邦的認同度更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好像是一個地理概念,代表的是這一片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地區,而不是一個國家概念。就像是一些懷著不同心思的人們,共同的貼上了印度這個標籤,這也是印度很多政策難以執行的重要原因,成為了印度發展的一個掣肘。

印度政區圖

相關焦點

  • 高中區域地理南亞部分
    大家一聽說高中地理,一個頭就有九個大,福利來啦,今天是高中區域地理南亞的部分,南亞到底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呢?有哪些高考必考點呢?↓↓↓一起來看看!高中區域地理——南亞一、 位置、範圍1、 亞州南部,喜馬拉雅山以南2、南臨印度洋,絕大部分位於10°N-30°N,絕大部分位於70°E-90°E二、地形特點北部:
  • 它在南亞地區一家獨大,爭當一流強國,是印度長期追求的目標
    印度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國家,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的一流強國,是印度長期所追求的戰略目標,控制南亞次大陸,是印度戰略的第一步,基於印度所處的獨特地理優勢和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印度如今在南亞地區是一家獨大,已經成為了區域的主導力量,稱霸南亞目標已基本實現。
  • 為什麼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
    在亞歐大陸中,亞洲的面積約佔了4458萬平方千米,又可以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等六個分區。亞洲地理分區我們發現,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這是為什麼呢?南亞和亞歐大陸明明是連成一個整體的,為什麼又稱其為「次大陸」呢?
  • 南亞黃種人的生活區域已被印度控制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生存空間的變化,起因就是新航路的開闢。開闢新航路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大航海時代也可以叫做殖民時代,從1453年開始,到二戰結束為止,歐洲白種人殖民世界長達五百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時光裡,被殖民地區不僅喪失了大量資源、人口,甚至有很多種群都遭到了基本滅絕,這些消失族群世代生存的家園也就此淪為了白種人的生活區。
  • 印度古代史:古代印度的地理,全年溫暖,一個與世隔絕的地理單元
    印度的歷史大家知道的不少了,但是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人知道嗎?小編發現由於歷代疆域沿革,用地理概念考察時,古代印度和當代印度的地理概念不盡相同,今天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析!古代印度是指喜馬拉雅山以南整個南亞次大陸。
  • 印度在南亞橫行霸道,眼皮底下的斯裡蘭卡為什麼沒有被印度控制?
    我們都知道亞洲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洲,面積廣闊,地形豐富,文明也多彩多樣,但習慣性的我們會分為東亞,西亞、南亞、東南亞、這幾個區域,其中南亞礙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的包圍與其它地區有很大的地理隔閡。
  • 印度河,為什麼不在印度境內?
    我們知道在南亞有兩個勢不兩立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雖不完全佔據——但也各有一條大河,印度河和恆河。然而,印度河卻不在印度境內,這是為什麼呢?在古代,India原指印度河東岸地區,後來被用作整個南亞次大陸的代稱——所以,南亞次大陸又名印度半島。但這個半島,在漫長的歷史中是散裝的,土邦和小國林立。直到16世紀,藉助於殖民者蒙古人的手,勉強完成了統一,建立莫臥兒帝國。到了19世紀,接手的英國人徵服了整個半島,才在這塊殖民地上確立了「印度」的概念。後來,印巴分治「印度」作為主體就繼承了這一國號。
  • 在領土問題上四處出擊,南亞地區大國「印度」的抱負與野心
    ,以及印度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一統狀態,要知道歷史上印度屬於分散的聯邦,根本就沒有國家的概念,還多虧了英國的整合才有了印度現代化國家的版圖;從殖民者手中繼承下來的不錯家業,讓印度在1962年之前,都以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老大自居,而且憑藉著地理優勢,冷戰期間印度是美蘇兩國爭相拉攏的對象,這就為印度爭取到了外部寬鬆的發展條件,所以當時的印度在周邊領土問題上特別強勢與激進
  • 為什麼在氣候溼潤的南亞地區,會形成面積巨大的「塔爾沙漠」呢?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其中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此外在亞洲的西亞、中亞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北美洲的西部地區、南美洲的西部沿海地區等地都有沙漠分布,這些地方都是氣候乾旱的地區。南亞次大陸位於亞洲的南部地區,由於受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雨季和乾季,每當雨季來臨,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就會帶來溼潤的水汽,帶來豐富的降水。
  • 為什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
    當今世界的總人口已經超過77億人,以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增長速度,不出5年,全球的總人口將會邁上80億總人口大關。我們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總共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面積的30%,全球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地球上的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其中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
  • 為什麼「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內,卻被稱為印度河呢?
    那麼在這時候就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在印度的歷史當中幾乎是沒有記載到呢?對於這一切幾乎是沒有人知道的,直到上個世紀初,還有很大部分人覺得在印歐語系民族到來之前,印度無史可言。直到1922年,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發現了1處非常奇特的文化遺址,通過這一文明的發現把印度的歷史整整提前了1500年左右。
  • 錫金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印度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吞併它?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的歷史經歷了早期文化、十六個聖雄國家、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拉其普特時期、德裡蘇丹國時期和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莫臥兒帝國。當葡萄牙航海家伽馬奉命駛往印度半島西海岸時,當地人非常驚訝,但對這些陌生人卻非常熱情,紛紛拿出自己製作的蜂蜜和麥餅招待他們。
  • 明明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四川」屬於北方地區?
    四川省的總面積約為48.6萬平方千米,位列我國各省區面積排名第五位,2018年四川省的人口數量約為8341萬人,是一個人口大省。那麼,四川省從地理位置來看位於我國的哪裡呢?四川盆地從東南西北方位來表述四川省位於我國版圖中的地理位置,是一種相對位置,準確的來說,四川省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屬於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地理劃分)。
  • 南亞哪個國家的戰略上地理位置最重要?
    南亞行政地圖地理上的自然資源豐富,卻不是戰略上的地理位置好,戰略地位,某事物在戰爭全局中所處的地位。南亞地圖南亞是與中國毗鄰的一個重要地區這裡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裡蘭卡、不丹、馬爾地夫七個國家。
  • 亞洲的六大地理區域劃分(一)
    亞洲的總面積達445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30%,如此之大的面積,註定亞洲各地區的國家和人們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區域內有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亞洲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今天我們先來看前三個分區。
  • 初中地理說課稿:《印度》
    說課成功與否,重在說清教材,說好教法,說明學法,並注意教學程序設計,本文就《印度》第一課時談談說課這種教研方式的應用。一、說教材1.地位和作用:《印度》是初中地理第二冊第十章南亞的第二節課文。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從古至今南亞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以及對外交往的中心。
  • 2015招教考試《世界地理概況》:世界地理分區——南亞
    「南亞次大陸」與「南亞」的範圍有什麼不同從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和中段的南側到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稱為南亞。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他地區隔開,使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所以又把南亞大陸部分稱為南亞次大陸,它僅指大陸上的五個國家。
  • 印度領銜下的南亞地區形勢特點
    (《當代世界》2016年3月刊 作者系杜小林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亞洲一局) 2015年,南亞地區形勢穩中有亂,大國政治經濟相對穩定,小國動蕩加劇、經濟不振。印度外交活躍,地緣政治因素對南亞影響上升。地區安全舊患未除,又添新憂。中國和南亞國家合作續有進展,機遇挑戰同步增加。
  • 都說「南亞虎」印度是一個神奇國度,那麼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世界上總共有將近200個國家,在這麼多國家中很少有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位於南亞地區的「印度」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之一,印度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悠久的歷史逐步演化出了獨特的文化,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徵,從而也就擁有了很多的標籤,比如印度被稱為「孔雀之國」、「南亞虎」等。
  • 印度那麼大,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
    一個物產豐富,歷史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國的地區,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歷史總是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逐一分析。大英帝國的掌上明珠:英屬印度17世紀的英國在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同時,還進行了積極的殖民擴張。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北美殖民地),非洲大陸以及澳大利亞都先後成為英國殖民地,還有南亞。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