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其中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包括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大類,是乾旱地區的大型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類型,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荒漠,都指示當地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世界上有很多地區都有沙漠分布,其中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分布區,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此外在亞洲的西亞、中亞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北美洲的西部地區、南美洲的西部沿海地區等地都有沙漠分布,這些地方都是氣候乾旱的地區。南亞次大陸位於亞洲的南部地區,由於受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影響,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降水分明顯的雨季和乾季,每當雨季來臨,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就會帶來溼潤的水汽,帶來豐富的降水。
所以,南亞地區的自然帶多為熱帶季雨林帶以及熱帶草原帶,那麼為什麼南亞巴基斯坦的南部地區會出現一片荒漠自然帶呢?這一片荒漠自然帶就是位於印度河下遊地區的「塔爾沙漠」,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兩個浙江省的面積大小,屬於熱帶沙漠。既然這一地區是沙漠分布,那麼毫無疑問氣候肯定是乾旱的,降水稀少。而南亞地區的降水主要是夏季風帶來的,但是不幸的是西南季風就在塔爾沙漠東邊不遠處經過,而整個塔爾沙漠地區幾乎沒有得到西南季風的水汽。而來自內陸的東北季風也不含什麼水汽,使得塔爾沙漠地區終年降水稀少,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
除了自然因素之外,關於塔爾沙漠的形成原因似乎還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因為塔爾沙漠地區原先並沒有像現在那麼荒蕪。如果我們追溯歷史,印度河下遊地區在歷史上分布著許多的小公國,至今還保留下了許多的城堡宮殿、廟宇王陵等遺址。由於人類長期的活動,破壞了當地的植被,並對塔爾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所以有人認為由於人類活動導致了生態破壞,最終形成了這一片沙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