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著作權歸本人所有,如需要公眾號等其他平臺轉載請私信聯繫,擅自使用一律視為侵權。
我一直覺得,「友商」這個詞充滿了諷刺的味道。
聽起來像是在強調兩家或者多家公司之間的友好競爭,但過去數年來各種品牌之間的口水戰不斷、彼此互相抹黑、嘲諷、吐槽的戲碼,也讓吃瓜群眾感到過癮。
但是呢,最近小米高管(小米手機部門戰略研究總監王陽)在微博上一臉得意地對華為進行了不點名「預言」,卻讓人怎麼看都不舒服。
難道說對有些資本代言人而言,真的沒有「國家意識」嗎?
乍一看,這位高管的微博就像是平時兩家互噴口水的套路,向公眾們暗示:哎呀,友商的優勢沒有啦,我看是藥丸。
但這兩年看過新聞的人都知道,華為究竟遭遇著怎樣一種壓力。
美國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對華為進行極限封鎖,並且使用長臂管轄權,讓其他國家的政府聽命於自己,說抓人就抓人。
世界第一大國帶頭衝鋒,華為遭遇挫折是可以想像的事情,原本去年就應該成為世界手機銷量NO.1的,結果硬生生被拉了下來。
而今年美國又對華為的限令進行升級,幾乎可以用厚顏無恥來形容。
說句難聽的,就像是八路軍繳了鬼子的軍械,然後天皇跳出來索要使用費一樣荒誕。
所以,華為的硬體開發肯定也要受到極大影響,和友商相比「硬體差異化」沒了,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存在的客觀事實。
本來吧,你們兩家再怎麼打口水戰,甚至於針對個別高管指名道姓地人身攻擊,我都覺得無所謂,畢竟這是雙方法務部該管的事情。
如果華為是出現了品控問題,你過來「痛打落水狗」,完全OK;
如果華為的發展戰略出現了偏差,你嘻嘻哈哈當個預言帝,大家也不介意幫你點個讚;
如果華為的產品價格太高有欺騙消費者錢包嫌疑,你在微博做個成本估算嘲諷一番,大家只會幫你叫好;
甚至於,哪怕你去黑華為的25X、瘋狂加班、狼性文化,都會有很多人覺得你批評得對。
可同樣作為一家中國公司的高管,在明知道華為硬體出問題的原因是「美國封鎖中國品牌進步」時,卻非但沒有唇亡齒寒的心態,甚至都不想去掩飾什麼,直接笑出了聲……
那真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甚至於背後發涼了。
就好像小米是美國品牌,早就看不爽華為這個「中國貨」壓制自己了一樣。
同樣都是中國企業,小米與華為正常的競爭無論對消費者還是國家來說,都屬於利好。
而如果中國企業面臨著多方打壓,最終大家都沒好果子吃。
華為既然能夠遭遇到美國的封殺,小米也應該擔心一下自己的海外安全才是。
你看,最近印度封殺了中國的APP產品,那麼接下來三哥又會不會對中國手機品牌下手呢?
巧了,小米恰恰是印度手機市場的大贏家之一。
現在風頭那麼緊,當地小米零售店都不得不把「MADE IN INDIA」的條幅打出來,生怕出現美國黑哥們那樣的上街零元購事件。
若不是華為這個T吸引了太多的仇恨,以至於讓美國親自下場動手……
恐怕很多中國品牌早已經被各國逐一擊破了吧?
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壓力還不算很大的小米本該想辦法奶住華為,真正發揚一把「友商風格」才對。
可我們也看到,這位高管幸災樂禍的模樣,顯然是巴不得華為快點完蛋。
沒錯,若是突然間市場沒了華為的存在,小米短期內會獲利頗豐,從資本角度來說很划算。
但時間稍微長一點呢?如果美國擦擦手,又把矛頭對準了你小米呢?
我看,小米抵抗的能力不會比華為強到哪裡去吧!
誅心而論,從這位高管的發言來看,我更傾向於他是真的壞,而不是蠢。
畢竟連我這種圍觀群眾都知道,華為現階段如果倒下,對小米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好處。
然而,若是這位高管能夠代表小米,宣布「我們已經變成了資本的形狀」,只要有利於資本增值,什麼國家利益都可以棄之不顧的話……
那也許美國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小米成為第二家「美帝良心」。
畢竟抗戰時期汪主席投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留在光頭旁邊「沒有好處」嘛。
光頭倒下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可不就來了?
這個局面,相信不是任何國人願意看到的。
但我還是相信雷老闆,畢竟怎麼著也是去年參加過國慶活動的男人,骨子裡總該對這個國家有深刻的感情,不至於幹出什麼損人不利己的把戲。
那麼,小米是否也該對這位高管進行一下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