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湯、冬釀酒、糯米飯,這些饞人美食讓冬至餐桌更添養生價值

2020-12-23 胡博士說中醫

熱騰騰的餃子,甜糯糯的年糕,輕咬一口感受滿腔芝麻香醇的湯圓、暖身的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醇香的蘇州釀酒……這些饞人的美食,讓每年的冬至餐桌更添養生價值。正值冬至,今天的胡博士中醫就為大家介紹幾道冬至美食。

01

羊肉湯

所謂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這時候,來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不僅羊肉滋味唇齒留香,還能驅散冬日寒冷,滋補暖身,而民間也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的說法。

中醫理論認為,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

《金匱》則認為羊肉淳濃溫厚,暖肝脾而助生長,緩迫急而止疼痛,大補溫氣之劑也。其諸主治,止帶下,斷崩中,療反胃,治腸滑,暖脾胃,起勞傷,消腳氣,生乳汁,補產後諸虛。

02

江蘇冬釀酒

排隊零拷冬釀酒,是老蘇州一年中很要緊的事情之一。冬釀酒原叫冬陽酒,因為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冬釀酒釀造程序複雜,釀酒周期長達45天。釀酒師傅一般在10月底就得動起來了,糯米兩次發酵後再壓榨、冷卻、過濾,最後加上醃製的桂花、梔子,冬釀酒才算大功告成。

桂花酒香甜醇厚,有開胃醒神、健脾補虛的功效。桂花作為中藥最早被收入《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本草綱目》中云:「其花有白者為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惟花可收茗、浸酒、鹽漬,及作香擦發澤之類。」

中醫理論認為,桂花味辛香,其性溫,入肺、脾、腎經,功能溫肺化飲、散寒止痛,可用於痰飲咳喘、脘腹冷痛、經閉腹痛、牙痛等。《陸川本草》稱桂花「治痰飲喘咳」。中醫認為,桂花酒有化痰散瘀、活血溫經之效,特別適宜女性飲用,有「貴妃酒」美譽。

03

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地區,冬至之夜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冬至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而這道赤豆糯米飯極具養生價值,中醫認為糯米性溫味甘,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本草綱目》提到,糯米具有暖脾胃、止虛寒洩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的作用。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稱得上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另一道老廣熟知的糯米美食——糯米雞其實也具備養生價值。糯米雞的靈魂就在於其荷葉包裹著糯米入口會散發荷葉的清香以及咀嚼時帶有著雞肉的肉香。在寒冷的冬日中,咬一口糯米雞,更添廣式風味。

除了以上三類飲食外,在食補中可採用溫補類粥品進行調理,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食物,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另外冬至之後,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注重養「陽氣」,提倡早睡晚起,讓精神和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在陰氣重的情況下,防止人為地耗損陽氣。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人民網等。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編輯&排版:大思。

覺得文章不錯?點擊【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冬至必吃的15種美食,看看你家鄉的有沒有上榜!
    每逢冬至,四川就迎來是最難熬的溼冷,屋裡屋外都讓人瑟瑟發抖。按照舊俗,四川人的冬至不吃餃子,一入夜,大家全聚集到了店裡喝羊肉湯。據說僅成都地區,冬至前後一周,便能吃下上百萬頭羊。其中要數簡陽羊肉湯,一枝獨秀,鮮湯奶白濃稠,羊肉軟嫩可口。論斤賣的羊肉和羊雜,一股腦地全倒進湯裡,隨著咕嘟嘟上升的熱氣,喝羊湯、吃羊肉,全身都暖乎了。
  • 看了這份冬至美食地圖,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所以每年冬至,四川、新疆、滕州等部分地區都會喝羊肉湯,一是為了滋補驅寒,二是為了圖來年有個好兆頭。冬至美食之頭腦銀川的冬至習俗,是吃「羊肉粉湯餃子」,不過卻被當地百姓稱之為「頭腦」。冬至美食之冬釀酒蘇州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祈願。
  • 今日冬至,吃湯圓吃餃子吃羊肉喝釀酒~
    吃羊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喝釀酒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
  • 冬至可不止「北餃子和南湯圓」,這些節氣限定美食,你都吃過嗎?
    >蘇州卻是微醺甘甜瀰漫著桂花糯米酒香的讓人沉醉不知歸路因為冬釀酒冬釀酒就像東北人的餃子北國的雪和爐火姑蘇城少了它就沒了儀式感每年陽曆十月蘇州人就開始用糯米、桂花釀酒這個酒只在冬至前冬至這天冬釀酒開售你可以拎著任何器皿來裝酒經常能看到排隊的隊伍裡有拎著塑料桶、飲料瓶的嘿嘿 很像小時候排隊買油
  • 明天冬至夜!吳江人,這些時令美食都準備好了嗎?
    在團圓的日子 冬至夜的飯桌上怎麼能少了一樣東西 那便是——冬釀酒 那般優雅,最是撩人 大如年的冬至夜 自然是要溫一壺冬釀酒 呷一口溫酒,咗以一冊詩意
  • 今日冬至!廣東各地冬至都吃這些...
    今天又逢冬至~你吃上美味的節日美食了嗎?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自然就是以食取暖了、以食治病,就這樣經過數千年發展,就形成了獨特的冬至美食傳統。至今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但隨著各地區文化習俗的差異變化,餛飩、餃子、湯圓、年糕、冬節圓、赤豆粥、牛羊肉等這些其實都成為了冬至時令食品,那具體什麼地方吃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聊!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至今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但隨著各地區文化習俗的差異變化,餛飩、餃子、湯圓、年糕、冬節圓、赤豆粥、牛羊肉等這些其實都成為了冬至時令食品,那具體什麼地方吃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聊!說到冬至吃什麼,最最最普及的就是餃子了。特別是在北方區,吃什麼都不如吃碗餃子來的舒坦。
  • 冬至成都羊肉湯店生意俏 你家鄉冬至有什麼習俗
    「羊肉一條街」小關廟街一羊肉湯店生意火爆。張浪攝 12月22日,正值冬至日,成都「羊肉一條街」小關廟街大大小小的羊肉湯店生意十分火爆,顧客絡繹不絕。成都當地民眾到了冬至日有吃羊肉的習慣,每到此時街頭羊肉飄香,以「羊肉一條街」小關廟街最為出名,各大羊肉湯店也迎來了一年最忙的一天。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冬至7種美食,溫暖你的胃!
    01、羊肉羊肉燥熱溫補,在晝長夜短的冬天,喝一碗羊肉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強身健體。在冬至吃羊肉,而且羊肉的做法多樣。06、冬釀酒在冬至,不只是吃的,還有喝的冬釀酒,釀於冬季,飲於冬至。是蘇州人家過冬至的獨家必備。早年間,蘇州人是自釀冬釀酒的。
  • 滷菜、冬釀酒...這些冬至時令美食迅速「躥紅」,它們安全嗎?
    蘇州自古便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蘇州冬至夜吃滷菜、喝冬釀酒,延續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隨著蘇州冬至夜的腳步臨近,滷菜、冬釀酒等冬至時令食品開始上市,它們的食品安全是否會有保障呢?
  • 各地冬至吃什麼?餃子、湯圓、羊肉,還是……
    北京人:吃餛飩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過去北京有冬至吃餛飩的說法,餛飩這類象徵團圓的食物可謂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選。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冬至吃餛飩希望可以破除「混沌」變聰明。
  • 冬至吃什麼?補對這一天,學會「躲」著藏陽氣
    廣東衛生信息「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對於廣東人素來有「冬大過年」的說法。燒臘冬至這天,大多數嶺南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等,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其中燒臘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粵式燒臘可細分為烤乳豬、叉燒、燒鵝、燒鴨、燒雞等。每一種類的製作工藝雖不盡同,口感統一略帶偏甜。
  • 廣東人冬至必備腊味糯米飯,好味道的靈魂是其中的腊味
    廣東人非常重視冬至,一直都有「冬大過年」「肥冬瘦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團聚,會做非常多的美食,其中一定會有一煲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廣東人吃腊味糯米飯是寄語家庭團圓,溫暖和美。吃完糯米飯,代表一年到頭都是「暖粒粒」(粵語,溫暖的意思)。
  • 冬至,一碗糯米飯
    在我們鄉下,冬至這天是吃糯米飯的,加了臘肉臘腸的香噴噴的糯米飯。傳統的農業社會了,冬至是十分隆重的節日。
  • 冬至來了!老北京過冬至,桌上美食可不只有餃子!
    這一天的餛飩、餃子一般得吃羊肉餡,取陽生之義。要包餃子,就拌上西葫蘆羊肉餡,上籠蒸15分鐘。山西臨汾、襄汾等地,則是吃餛飩居多,當地有種「百味餛飩」,各種餡混到一起,在過去可是富貴人家的吃法。晉南地區的傳統則是熬油菜根米湯喝。在山西的其他一些地區,冬至要吃糕,如和順吃油糕,靈石吃黍米糕,平魯要吃雞肉蘸素糕配羊湯。到了冬至,寧夏人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
  • 京城人人饞餄餎面老鄉免費吃,冬至的一碗羊湯一碗麵暖胃更暖心
    時值冬至,北方地區都有吃餃子和「小團圓」的習俗,在京城各大餐飲品牌推出「餃子」供應的時候,北京舊宮住總萬科新開業的一家人人饞羊湯餄餎面餐廳,在此期間溫情推出了為期三天的「老鄉免費吃」活動。一碗羊湯一碗麵,不僅讓這個冬至倍感溫暖,更是將濃濃故鄉情融入了家鄉特色美食之中。
  • 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冷空氣姍姍來遲,讓順德這個冬至,不至於像去年那樣穿著短袖吃著雪糕過。都說「冬大過年」,冬至這一天,一碗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是很多順德人的幸福期待。糯米飯寓意溫暖,吃了全身「暖粒粒」,加上腊味、冬菇、蝦米、雞肉等配料,一碗飯承載起冬日的豐盛。
  • 蘇州羊肉美食,在冬季帶來一種溫暖的享受
    說起在蘇州吃羊肉,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藏書羊肉。其實,在蘇州地區,除了藏書羊肉外,還有太倉的雙鳳羊肉、崑山的石浦羊肉、吳江的桃源羊肉等,這些地方的羊肉都是以風味特色而著稱。蘇州羊肉,選用近郊的山羊為主要食材,烹製工藝獨特,無羶無腥,油而不膩,原汁原味,冷熱皆宜。一羊白菜,口味迥異,全羊宴更是獨樹幟。
  • 冬大過年!這就是肇慶人的冬至~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