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士租來的倉庫被拆遷,六萬多的貨壓在了廢墟下,關鍵是自己根本沒有接到拆遷通知,賠償怎麼算啊!
租來的倉庫變成了一片廢墟,就連倉庫裡的家電也統統跟著遭了秧。看著眼前的一幕,孫女士別提多心疼了。2016年,孫女士從市北區楊家群橡膠廠的郭廠長手裡,租了這間廠房作為自己的倉庫,租期為2016年10月30號到2019年10月30號,每年14000塊錢的租金。直到前一陣子,孫女士突然聽到了要拆遷的消息。
孫女士說,自己租的倉庫位於南面的一樓,周圍要拆遷孫女士也擔心放在倉庫裡的貨物受到影響。既然房東說一樓不拆,那孫女士就繼續放心的用著。8月1號早晨,朋友的一通電話,讓孫女士嚇了一跳。
孫女士:我突然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說你快來看看你的庫,全部都被扳倒了。接著來的時候,就是現在這種情況了。這一塊全是我們的庫房,現在已經塌了百分之九十了,只有那個房梁,還有下面小二層在了,我們的貨都壓在這裡。
孫女士說,總共在租來的倉庫裡放了96臺冰櫃,被推倒的那間房裡放了33臺,價值64000多塊錢。孫女士趕到現場時,這33臺冰櫃已經埋在房屋拆遷的廢墟之中。孫女士很納悶,不是說一樓不涉及拆遷問題嗎?
孫女士和丈夫整理好清單,第一時間送到了楊家群社區,並且有一位姓曲的工作人員受理了此事。本以為交上清單,賠償就會順理成章的到自己手裡,可是孫女士兩口子一直等到周一,仍然沒有接到任何回復,兩口子決定再去找一趟。
孫女士的丈夫:村委過來說,這個事兒,你不是直接租了我們的房子,我們是租給這個廠了,你有什麼問題,你去找廠。廠裡說,他這邊樓下還有好幾家,這邊還有七八十萬的貨,他都沒地方找著賠,就這樣推我,他不管。
聽到這個說法孫女士兩口子很奇怪,兩邊互相推諉,始終沒有人給孫女士解決問題。孫女士冰櫃的損失到底誰來賠?行動員找到了廠房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孫女士的房東,郭先生。
郭先生說,保張路5號這一片房子都是自己在30幾年前建的。前段時間社區集中整治,都被定為違法建築,當時相關人員也確實來張貼了拆遷的通知,只不過通知的是只拆二層。按照郭先生的說法,正是因為當時城管的工作人員說只拆二層不拆一層,才導致郭先生沒有及時通知到孫女士將東西搬離,因此產生了損失。事情確實如此麼?行動員來到了楊家群社區了解情況。主任外出,只能通過電話聯繫。
楊家群社區的王主任表示,當時拆違都是統一拆除,壓根兒不存在什麼只拆二樓不拆一樓的說法。拆遷之前早就張貼了通知,最後的期限為7月31號,所以,賠償就不用提了。聽到這個說法,孫女士表示不能認同。她建議行動員再聯繫一下社區一位姓曲的工作人員,難不成,其中另有隱情?
曲先生:這個我們跟業主已經籤完合同了,已經達成協議了,這個東西你去問他就行了。
啥?已經和房東郭先生籤訂了賠償協議?可是,郭先生剛剛明明說沒有任何賠償,這又是怎麼回事兒?行動員再次撥打了郭先生的電話。
這一次,郭先生說的和剛才的說法大相逕庭,剛剛還說沒有賠償,現在就變成給了2萬多塊錢。行動員提出想要看一下郭先生籤訂的賠償協議,可是郭先生表示並不方便。可是不管怎麼樣,孫女士是因為郭先生沒有及時通知自己搬遷導致了巨大的損失,這筆帳到底應該誰來買單?行動員諮詢了律師。
孔姣:如果租戶有證據證實當初房東對拆遷的範圍有過承諾,而實際上拆遷的範圍又比他承諾的要大,因此造成的損失,房東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但是租戶沒有證據證實上述情況的話,那麼該房屋又是違章建築,提前發布了公告予以告知,租戶和房主之間就要根據相應的過錯承擔相應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