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面積比雲南還小,人口卻將近一億,為什麼還有糧食出口?
大家都知道溫飽問題是發展的首要解決問題,而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的先行者解決中國十三億人口的溫飽問題。至今雜交水稻也讓人們受益。因為中國平原面積大,降水豐富,和雜糧水稻的優越性讓中國成為是世界上糧食產量第一的國家。雖然我們國家產出了很多糧食,但是因為人口眾多,如今人們都比較嚮往國外產品,所以我國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都是從中國的鄰國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進口的。
說起越南,我們都知道越南領土面積並不大,還不及中國的雲南省,越南的面積比雲南還小,人口卻將近一億,為什麼還有糧食出口?並且越南並不是向中國一樣有些大面積的平原來種植水稻和糧食,越南的水稻技術也沒有中國先進,那這樣的越南是以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將自己的糧食出口呢?
越南和中國在歷史上有些很深的這套淵源。秦始皇時期就率軍將越南收入囊中,成為中原的一部分,受到中原一千多年的統治,也就是這樣長時間的與中原融合,水稻傳入越南,才成為越南最主要的糧食來源。
之後越南雖然脫離了中原的統治,但是與中國還是保持君臣關係,以中原冊封的王為統領。之後越南漸漸脫離中原,越南使者前往中國想脫離中原獨立,中原皇帝最終也妥協,還賜予了一個國號「越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
雖然越南沒有和中國有著大面積的平原,都是丘陵和山脈,但是越南有很多三角洲,是非常適合水稻生長的。雖然三角洲佔越南領土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僅僅靠著這些三角洲越南一年的水稻產量就達到接近四千三百萬噸,和我國的著名水稻產區廣東,湖北以及湖南相媲美。
那到底是為什麼越南水稻產量會如此之高呢?首先就是因為越南充分利用三角洲種植水稻,面積也就和中國富產水稻地區的年紀差不多。其次就是越南的氣候,一般來說水稻在中國一年只能種植兩季,而越南一年卻可以種植三季,也就是所有三角洲的面積乘三,所以產量自然就很高了。
中國已經可以自己種植足夠的水稻,為什麼進口量還是這麼大呢?首先是因為我國有很多地區都會飼養動物為生,需要地質的大米作為飼料,其次就是很多人喜歡吃國外的產品,最後就是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已經承諾每年進口糧食要達到全國糧食消耗用量的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