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的人都怎麼外出旅遊?主人如何保障「動物福利」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11月1日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喜歡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當養寵物的人想要去旅遊的時候,寵物怎麼辦呢?

記者調查發現,把寵物帶到寵物醫院、寵物用品店寄養是最常用的辦法。但寵物被鎖在狹窄的籠子裡,一周甚至十多天不能出來,對主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另一種辦法,就是拜託朋友。或是把家門鑰匙留給朋友,請朋友每天來餵貓、遛狗、鏟屎;或是把寵物送到朋友家。這種方法麻煩了朋友,寵物卻仍然孤獨。一種極端的辦法,就是帶著寵物去旅遊。旅途奔波,人類尚且疲憊,寵物會是什麼感受呢?

一種看法認為,養了寵物就應該負責,養了寵物就不該去旅遊。但養了寵物就喪失了旅遊的權利,這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動物的福利怎麼保證,也許不僅僅是寵物主人需要思考的事情。

故事1

帶著寵物去旅行

小武養了一隻折耳貓,名叫肉鬆,已經3歲了。3年來,小武夫妻倆駕車帶著肉鬆,已經去過全國很多地方了,最遠到過浙江舟山。國慶節假期,夫妻倆又開車去了西安,同樣帶著肉鬆。

一路上,肉鬆或是趴在駕駛臺上,或者趴在座位上,並不害怕。小武說,在剛生下幾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帶著肉鬆去過東北。「可能是這些年去的地方多了,每到一個地方,適應一小會兒,肉鬆就不害怕了。」

開放式的景區,比如他們去年去的烏鎮,並不阻攔寵物進入。但對一些封閉的,尤其是文物保護單位,小武就不敢帶肉鬆進去。在兵馬俑景區,夫妻倆就把肉鬆留在車裡,車停在停車場,車窗留出一道縫通風。「很心疼,擔心貓被憋死,也擔心被熱死,一兩個小時就趕緊出來了,也玩不痛快。」

小武開的車是一輛SUV,貓砂盆在後備箱,貓糧和水在後排座位。肉鬆似乎已經習慣了跟著主人出遊,自己能找到吃喝和如廁的地方。

儘管這樣,仍有一些不方便,比如住宿。預訂時,小武會儘量選擇民宿一類的賓館,「民宿不會阻攔寵物,星級酒店就不一定了。」去河南安陽旅行的時候,因為沒有訂到民宿,他們只能住進了一家酒店。為了避免被阻攔,他們做了分工。一個人拿行李去前臺辦手續,另一個人抱著貓從酒店後門進,直接上電梯。

故事2

朋友每天來鏟屎

與小武相比,他的朋友小張就沒那麼幸運了。小張家裡養了7隻貓。他也想帶著貓去旅行,但實在無能為力。但小張的年輕妻子喜歡旅行,假期旅行時只能拜託朋友來家裡餵貓。

臨走前,小張把家門鑰匙交給朋友,拜託一定要每天都來。「因為7隻貓的貓屎太多,只要一天不鏟屎,第二天的貓砂盆肯定就滿了。」即使這樣,7隻貓的排便量依然太多。小張臨走前,給家裡換了電動貓砂盆,能夠自動鏟屎。「這樣朋友每天來鏟一次就行了,否則每天要鏟三四次。」

出門旅行10天,朋友就每天來家裡餵貓、鏟屎。結束旅行回到家裡,小張一進門,看見7隻貓正在互相追跑打鬧,並不孤單。小張的這7隻貓,並不太依賴他們夫妻倆。「A貓和B貓正打在一起,看見C貓溜達過來,也不怎麼的,A和B就一起打C了。」7隻貓並不太黏人,小張說,這也是多養幾隻貓的好處。在他看來,主人去旅行,寵物的生活問題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精神方面。

小張的另一位朋友,家裡也養了一隻貓。過年時候,小兩口出門旅行10天。小兩口沒有把貓送出去寄養,也沒有請人來喂,而是在家裡擺了一長串的貓食盆,每個盆裡盛滿了貓糧。如此類似,再擺一長串的水盆,一長串的貓砂盆。

等到旅行結束,小兩口進門一看,這隻貓的生活沒出問題,但精神上已經特別不好了。「眼神都抑鬱了。」

故事3

在人家床上尿尿

經過再三權衡,小曹還是把貓送到了朋友家寄養。國慶節假期,小曹夫妻倆去了加拿大旅行。從定下日程那天開始,他們就一直在想辦法安排家裡的美短小貓「巧巧」。

小曹抱著巧巧,先去看了寵物店的寄養。價格不是問題,但看到被送來的每隻小貓就只能窩在籠子裡,有的被嚇得一動不動,小曹就心疼得不行。幾十隻貓窩在十幾平方米的寵物店裡,每隻貓只有一個小籠子。屋裡還有好幾隻大狗,只要狗一叫,店裡寄養的小貓就往角落裡躲。

寄養的小貓嚇得不行,小曹也嚇得不行,趕緊抱著巧巧跑回家了。寵物店寄養是此路不通了。初來北京的她,也沒有特別信任或者說特別放心的朋友,不敢拜託別人來家裡餵貓。想來想去,她還是把貓送到了同事小劉家裡。小曹覺得,這也是算個穩妥的辦法。

同事小劉家,也養了一隻貓。巧巧被送來的當晚,兩隻貓就打起來了。小劉家的貓不讓巧巧進臥室,巧巧就躲在客廳的桌子底下過了一夜。從第二天開始,兩隻貓只要見面,就要打架,互有勝負。巧巧的後背被咬了一口,它也咬了對方一嘴毛。

最終的結果是,巧巧在床上尿了一泡尿,同事小劉只好把被子整個扔掉了。兩周以後,小曹旅行回來了。巧巧的兩周寄養生活並不開心,更主要的是,同事家也被禍害得不輕。以後,小曹再也不敢把貓送出去寄養了。可是,年輕的小夫妻倆還是想出去旅行,可是,這像親人一樣的貓該怎麼辦呢?

記者調查

送到寵物店 最擔心染病

主人去旅行,最通常的辦法還是把寵物送去寄養。記者走訪了回龍觀、廣安門和崇文門附近的三家寄養店,發現寄養市場非常火爆。如果想長假期間寄養,必須提前預訂,否則肯定沒位置。

廣安門的一家寵物用品商店老闆告訴記者,寄養的費用是每天50元。如果是大型狗,則是每天80元。寄養的寵物狗會由專人每天帶出去集體遛,但寵物貓就只能一直關在籠子裡了。這家寵物用品店的寄養區域,一共有上下三層大大小小的籠子,每一個籠子裡面都有一隻狗或者貓。

就像小曹和其他寵物主人擔心的一樣,幾乎任何家養的寵物被送來寄養,都會被嚇得不輕。整個寄養的過程,寵物的心情都會比較鬱悶。「也就是滿足最低的生活需要吧。」回龍觀一家寵物店老闆說,畢竟是短期寄養,肯定做不到讓寵物心情舒暢。

最讓寵物主人擔心的,還是傳染病的問題。社區裡的寵物店或寵物醫院,店面空間都很狹窄。幾十隻貓狗擠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屋子裡,不僅味道難忍,傳染病也是隱患。小武說,他就從來沒考慮過把貓送到寵物店寄養,「那多髒啊,肯定得病吧。」

而帶著寵物去旅行,同樣存在隱患。一家民宿酒店的老闆告訴記者,的確偶爾有年輕客人帶寵物來住宿。「因為是民宿,也不好管。」但對於老闆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其他客人的投訴。「畢竟是來來往往的客人住的,再怎麼消毒可能還是差點兒。」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民宿在網絡的預訂頁面上,已經標明允許寵物住宿。但同時,另外一些酒店也標明禁止寵物入內。

記者採訪中發現,目前對於寵物寄養,並沒有專門的服務商。無論是寵物用品商店,還是寵物醫院,寄養只是兼營的項目,雖然長假期間寄養的收入遠高於普通業務收入。採訪過的寵物主人告訴記者,無論是帶著寵物去旅遊,還是寄養,他們都期待一種更正規的方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遮遮掩掩。「養了寵物,當然還有旅行的權利,前提是要安排好這段日子裡寵物的生活,要對這個小生命負責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嘉瑞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現在人養寵物方式非常多,中國古代如何養寵物呢?
    有些人因為特別是喜歡養小動物,所以說這些人都把它叫做了寵物。現在人養寵物這種方式是非常多的,不管是養的小貓或者是小狗這一類的動物,甚至還為此專門在網上成立了一個圈子,有的是自稱貓奴,有的是自稱狗狗的傭人。
  • 寵物航空託運死的終結?!IATA正式頒布活體動物運輸保障計劃!
    也許,是時候終結寵物航空託運死案件了。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布了一項全新的活體動物航空運輸保障計劃(CEIV Live Animal Program)。去年,享受安全有保障的航空運輸有上百萬的動物,可見動物主人對寵物航空運輸的重視。
  • 寵物狗大家都十分喜歡,而美國人是這樣對待寵物狗的!
    那麼在美國養狗其實是要花很多錢的,甚至是有時候會花非常非常多的錢。因為愛犬被視為家庭中的一員,主人主人一般也都非常捨得為他們花錢,美國有專門的寵物商店,寵物醫院,寵物旅館,甚至寵物的美容院。我自己以前也養過一段狗,博美馬爾他犬都養過。後來幾年以後,我自己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哈聞到這個狗的氣味就要打噴嚏。
  • 年紀大的人適合養什麼寵物?
    很多80後、90後的父母逐漸到了退休年紀,但是孩子們一般都在大城市打拼,不能經常提供陪伴。如何提高老人們退休後生活質量呢?飼養一隻寵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老年人適合養哪些寵物呢。在所有的寵物中,貓對主人的健康的益處最大。養貓的人比家中沒有寵物的人患中風和心臟病的概率小一到兩成。比家中養狗的小10%。更有研究稱,撫摸貓咪的皮毛,可以調節血壓。
  • 英善待動物組織創始人稱應取消「寵物」叫法,因為它聽起來像商品
    寵物貓和寵物狗似乎十分樂意被主人餵食、洗浴和擁抱,不過,據英國善待動物組織(PETA)創始人稱,不管養寵物的人怎樣溺愛愛寵,最好不要將它們稱作「寵物」,因為這個詞是個貶義詞,會讓家裡的貓和狗感覺像是商品或裝飾品。
  • 跟風養耳廓狐做寵物,卻怎麼也無法駕馭它,主人只好求助動物園
    自從《瘋狂動物城》火了,耳廓狐就成了全球關注的新焦點,一些愛好新奇事物的人迫不及待地設法購買耳廓狐飼養,後來這些人的狐狸還好嗎?主人表示他家狐狸很挑食,也不親人,雖然長相很萌,性格卻一點也不可愛,他實在是拿它沒辦法,只好送它到動物園來了。很遺憾的是,奧克蘭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也沒養過耳廓狐。恰逢南半球的夏天,營養不良,又很瘦弱的耳廓狐偏偏還相當挑食,動物園的人給它準備了很多食物,最後它看中的是烤雞肉。
  • 各地出臺養犬政策受關注 其他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放眼世界上其他國家,養狗是否也問題頻發,是件手續繁多的麻煩事?狗狗又是否形成了這樣那樣的社會問題使人頭痛?在日本,有著相對完善的寵物保障制度,然而沉重的責任也導致了不少人放棄養狗,轉向養貓。荷蘭作為寵物友善國度,已經實現了零流浪狗,並廢止寵物安樂死,狗狗在主人的培養下顯得訓練有素。印度養狗成為富有人家的新潮流,但流浪狗卻頻頻傷人,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 跟著主人遊山玩水 寵物們成動物界「旅遊達人」
    旅行寫真看雪看花看海 帶著寵物跟團遊「狗狗每天只能在家裡等著我回去,好內疚!」「我外出旅遊就要把狗狗交給別人照顧,各種不放心!」在運營人員阿may眼裡,只要鏟屎官們和寵物們能遵守規則,文明出行,大眾對這群特殊的遊客都會理解和包容。阿may說:「有一次,車隊派了一位不喜歡動物的司機來接車,他一看見是寵物團隊就很生氣地跑了,後來換了司機,這位司機聽聞我們文明出遊的事後,很樂意開車。」
  • 蠢萌動物歡樂多,怎麼看都受人待見,喜歡就養一隻吧
    眾所周知,自己的寵物無法陪伴你的一生,大家都要善待它們哦。新加坡貓,最早起源於新加坡,在二十世紀年代初期,它們被發現,是體形非常嬌小的貓。新加坡貓性格文靜,好奇心旺盛、動作敏捷。像個小機靈鬼一樣,毛茸茸的,希望的到更多的陪伴,永遠都陪伴在主人的身邊。聊了這麼多,如果您身邊的朋友喜歡萌寵,你的家裡有嗎?虎斑貓,原產美國。
  • 石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市民私養寵物猴要挨罰(圖)
    這張照片被網友廣泛轉發,「好可愛啊,我也好想養一隻!」不少人在留言中表達對寵物猴的喜愛。  小猴子的主人是80後鎮江小夥王文卿,他是一家公司的白領。兒童節,他帶著小猴子外出就餐時,被網友「偷拍」後上傳網絡。  據王文卿講述,這隻猴子是他飼養的日本袖珍石猴,名叫「悟空」。石猴作為靈長類動物,非常聰明,各種模仿能力都超強。
  • 石家莊女子眼裡長寄生蟲卵 養寵物須注意這些問題
    現在有一些人對寵物過分寵愛,把寵物當人來養的也是屢見不鮮,有的甚至是當成兒子在養,連稱呼都是「弟弟」「寶寶」等,這樣主人會與寵物之間建立很深的感情聯繫,一旦寵物生病或是發生意外時,主人會很難接受,這樣的打擊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會很快走出來,但是老年人就不一定。
  • 鱷魚養久了會認主人嗎?鱷魚當寵物養會咬人嗎?
    不得不感嘆人類的擔子真大,一些看似十分危險的動物也都敢飼養。甚至這種好奇心好驅使下,不少人不斷的嘗試飼養各類高風險的爬行動物。如今人們的條件雖然好了,但精神的空虛是任何物質都填滿不了的。但飼養寵物卻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填補心靈的孔洞。那麼鱷魚養久了會認主人嗎?恐怕答案是大家不想聽到的。目前自然界人們所能看到的鱷魚是不可以私人飼養的,屬於違法行為。而市面上的確有一些寵物鱷魚可以飼養,只不過數量稀少,且品類也十分有限。比如泰國鱷和凱門鱷,都是可以飼養的。
  • 吳漢俊 :小區禁養寵物?「一刀切」式管理不可取
    市民反映稱,青島北村新苑小區張貼了禁養寵物通知,要求所有飼養寵物的業主,必須在12月31日之前將寵物送走。(11月30日 齊魯晚報)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許多家庭選擇養寵物來陪伴家人,但隨著「惡犬傷人」、「寵物隨地大小便」等事件的頻發,是否可以飼養寵物的爭論越來越激烈。
  • 養寵物兔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養寵物兔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其實養寵物,會不會很不好打理呢,會很麻煩。想養得好,養得健康,哪種寵物都很麻煩的至於怎麼個麻煩法,可以先試著認真讀完相關貼吧的科普貼。兔子的麻煩點主要在:大部分人對科學餵養兔子的相關知識嚴重缺失,如兔子不能喝水等等,間接或直接導致兔子的幼年死亡或壽命嚴重縮短。特別是幼兔,錯誤的飼養方法下,死亡率極高;二,兔子生病易無處尋醫,請在養兔後一定要關注當地寵物醫院的情況,大部分寵物醫院沒有條件醫治兔子。日常打理的話,如果教會了上廁所,簡單到中等;不會的話,困難。
  • 寵物翻譯器,真的能懂寵物語言?以後人與動物直接對話?
    現在養寵物越來越盛行了,喵汪星人更是頭號種子選手,很多家裡面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寵物與主人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會像朋友那樣相互逗趣傾訴心情,像親人那樣相互陪伴照顧。唯一阻隔的就是言語上的交流,這應該是許多人想解決的問題。所以!
  • 寵物殯葬業的興起,流動的「寵物焚化爐」,你怎麼看?
    現在養寵物的越來越多了,甚至很多人把寵物當成家人一樣看待,它們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一樣。但是呢,貓狗的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它們活著的時候陪著我們,當它們去世以後我們該怎麼安置它們呢?寵物殯葬業,你怎麼看?要是在十幾年前,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會養只狗看門,或者養只貓抓抓老鼠,但是你要說貓狗死了給它們火化、立個墓碑,肯定很多人會說你小題大做。當然就現在很多不養寵物的人也不會理解,覺得再怎麼樣,貓狗畢竟是動物,不能和人相提並論。
  • 俄羅斯人在家養了一群狼 寵物狼喜歡給主人撿運動鞋
    一個俄羅斯人基裡爾·波塔波夫(Kirill Potapov)對動物有著強烈的熱情,他在莊園裡養了一群狼當寵物。然而,和這些牙齒和爪子都很尖的朋友們在一起並不是僅僅一件有趣的事情,他還希望建立一個野生動物康復中心。
  • 日本「貓島」毒殺事件:在養貓熱中如何保障動物的生存權益?
    當地的貓呈現口吐白沫等不自然的死亡狀態,並發現有魚片遭人投放有毒物質,因此警方針對這起事件展開一系列追查。 雖然在調查過程,遭逮捕的犯人解釋犯罪動機,是針對威脅島上的烏鴉,並非針對貓,但就算其言為真,無論下毒殺害貓或烏鴉,虐待動物的行徑仍引發輿論強力的批評。
  • 外出旅遊,如何做好保險保障?
    又到了火熱出行的暑期,向南有陽光沙灘,向北有冰雕雪鄉,但不管走南走北,國內國外,跟團還是自由行,都少不得買份讓自己安心出遊的旅遊險。有些人覺得,旅遊險不是旅行社承包的嗎?NONO!旅行社的旅遊險只是旅行社責任險,並不承擔因意外事故導致的遊客損失。所以,只買旅行社責任險並不能完全保障外出旅遊的損失呀~那要怎麼買旅遊險呀?別慌,奶爸在這裡告訴你如何買旅遊保險!
  • 寵物酒店火爆背後:「空巢青年」無處安放的感情
    「現在我基本每天都離不開它們,每天吸貓成為了我的必備,每天下班回家都趕回去餵它們。不開心的時候就喜歡抱著它們,這樣我的心情都會好很多。」  因為不知如何安放家裡的貓咪,陳小姐春節的時候選擇了不回老家過年。「首先春節回家的話,因為工作還有自己單身這些,來自親戚朋友的壓力都特別大。另外,我家的貓咪個性可能和別的有點不一樣,是特別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