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產業作為一個資本密集的高門檻產業,早期吸引了一大批臺灣的廠商進入,包括中華映管、達碁科技、聯友光電、瀚宇彩晶、奇美電子、元太科技、廣輝電子等七家公司在內,一度被稱為「戰國七雄」。但隨著競爭的加劇,2001年時,達碁合併聯友,更名為友達光電,一躍成為全臺最大、全球第二的面板廠。這時候包括友達、奇美、廣輝、華映以及瀚宇彩晶等,被並稱為「面板五虎」。2003年因為群創的成立並在之後成功併購奇美,現在臺灣只有友達和群創規模最大,被稱為「面板雙虎」。
作為臺灣最大的兩家面板廠,友達和群創一直以來都在相攻相殺。藉助身後富士康的強大支撐,群創光電從一個面板產業的後輩不斷趕超對手,近期更是超過友達成為臺灣最大的面板廠商。而友達為了避其鋒芒,在近幾年不得不推行「三化」策略:差異化、優質化與高值化,主要就是優化產品組合,生產高附加價值及高性價比產品,避免與群創拼刺刀。
而群創光電董事長洪進揚也說過,群創也將推行自己的「三化」策略:價值化、多元化、平臺化。同為「三化」,群創跟友達的策略卻是大大的不同,群創更多的是想同過與富士康旗下夏普、深超光電、廣州超視堺工廠以及美國IGZOLCD廠的垂直整合,通過平臺的作用,將產品的價值做到最大。而富士康旗下這些面板廠的合計產能,已經超過三星顯示器和LGD,僅次於京東方,世界第二大。
短期來看,群創在臺灣力壓友達一家獨大應該是能夠做到的。不過有一句話叫做「寧為雞口,不為牛後」,群創雖然有富士康的加持,但更多時候也會受到富士康策略的掣肘,比如近期傳出的郭臺銘為了旗下面板廠能順利上市有意拆分群創光電業務與廣州超視堺以及深超光電合併的消息。雖然不一定成行,但是對於群創光電來說肯定也是有影響的,這一點上友達更加佔據主動。
面對京東方和三星顯示器及LGD的競爭,無論是友達還是群創在市場的地位其實都是比較尷尬的。因為他們同樣遭遇的課題將會是如何在夾縫中讓自己活下去,首先只有活下去才能說發展的事。市場上也曾有過傳聞,希望友達和群創能夠合作或者是合併。不過因為有奇美電子的例子在前,不知道友達是否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