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別墅裡的雕刻時光

2020-08-27 看懂上海

SH

"看懂上海"關注我們

當新天地已經成為不再那麼洋氣的地方,當田子坊已經變得太過擁擠,一些文青年們把世外桃源的理想寄托在了南京西路上的靜安別墅。這裡雖說被稱作「別墅」,但其實是一條弄堂,一條上海現存的最大的老上海的新式裡弄。

靜安別墅的北端地處熱鬧的南京西路商圈——南京西路1025弄的招牌正對著梅龍鎮伊勢丹的門。較之田子坊,靜安別墅既不擁擠,也很接地氣,車輛在這條弄堂裡只能單向通行。而坐在門口孵太陽的三三兩兩的老居民,誰能想像曾經的他們,或許是解放前上海灘洋行裡的高級白領們。

時光交錯在紅磚瓦牆裡,走進靜安別墅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依稀看到過去的老上海時光、嗅到過去的老上海氣息。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年近九旬的靜安別墅,體會老上海的歲月靜好。

靜安別墅弄堂內景

一條名為別墅的弄堂

靜安別墅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南京西路1025弄,佔地2.5公頃。附近有毛澤東舊居、美琪大戲院、張家花園等著名地標。該別墅建於民國21年(1932)建成。因地處當時的靜安寺路(即現南京西路)而得名。

靜安別墅威海路弄口

如果要再往前挖掘,小編也有查到相關介紹:

靜安別墅所在地原是潮州會館墓地,1862年(清同治元年),為了幫助李鴻章鎮壓太平軍,租界當局修築了一條由東向西的通往靜安寺的行軍路,名為靜安寺路,即今天的南京西路。

於是,這裡又成了英國人的養馬場,並有馬廄。1926年,南潯富家張家(即蔣介石的老師張靜江的家族)將這塊地買下,兩年後開工建造一批仿歐洲聯體別墅的新式裡弄住宅,1932年竣工。

靜安別墅內景

日前,小編來到靜安別墅老居民李剛吾老先生的家中,探訪靜安別墅的故事。李老(即口述者李剛吾老人,下同)今年77,和他的老伴兒於1968年遷入靜安別墅,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靜安別墅對於李老來說,不僅僅是一處住所,更多的可能是半生的回憶和情懷。

李老翻出2013年的手記,他曾細細的研究過靜安別墅的房屋結構。據介紹,雖然官方介紹靜安別墅建於1932年,但事實上,靜安別墅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建成於30年代。磚木結構的連體別墅,南北相通,北是南京西路,南是威海路。

本文口述者李剛吾2013年手記內容

據李老介紹,靜安別墅東西兩邊,第一第二號是雙開房(2間20平米左右),還有汽車間。第三號以後是單開房間,分為三種,主要區別於主間的面積不同,分別為35、25、20平米。正間及後間層高:底層為3.5米,二樓三樓為3米,亭子間為2.6米,位置在一二三層中間。汽車間在亭子間下面,層高2.8米。衛生間和正間在同一平面,分門進出。從房間到衛生間看得見走道和梯子。

每戶都還配有一個小花園,並有兩扇大鐵門,雙開間花園約有30平,單間有20平、15平,設計原意是一號一戶。

所謂一號一戶,假設雙開間對著大鐵間,二樓帶陽臺的房間是正房,是主人的臥室,三樓是小孩臥室,亭子間是保姆住,底樓後間是衣帽間,給客人放衣帽,底層大間兩間相通,是客廳,是主人party用的。

弄堂裡的名人印記

靜安別墅在當時是有一定檔次的,住過很多名人和有頭有臉的人物。上世紀30、40年代,諸多名門望族和社會名流曾居住於此。

北京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買下大勝胡同的獨棟洋房前,曾居住於靜安別墅52號,在此開始了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業。

號稱太平老人的書法家于右任曾寓居於靜安別墅,在此研究編輯《兩陋木筒彙編》、《標準草書》等著作。

孔祥熙更是於1942年購得大部分靜安別墅產業,後委託美商中國營業公司經租。

位於南京西路弄口的名人牆

另外還有曾任上海市副市長的盛丕華,中醫名家丁季峰,明星影片公司的小開鄭小秋等,靜安別墅裡都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鄭小秋舊居

作為老上海新式裡弄住宅的代表,縱然年華老去,其獨特風韻與別樣風情仍吸引不少影視作品取景,就連電影《色·戒》也曾在靜安別墅取景。

還有知名足球教練徐根寶也曾在這條弄堂裡長大,據李老回憶,徐根寶從小在裡弄練習踢足球,還踢壞過別人家的玻璃窗。談笑往事,徐根寶母親就住汽車間,從前以賣大餅為生。或許正因當初的寬厚容忍,成就了英雄不問出處的足球名將教練。

圖右為年輕時的徐根寶

弄堂裡的煙火氣

30年前的靜安別墅

從前的靜安別墅就像一個小社會,裡面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任何行當鋪面齊全。不需出靜安別墅,一切生活問題都能解決。對此,李老笑稱,當年結婚的衣服都是38號老王做的。這樣的情形,在解放後還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至本世紀,靜安別墅在07年改造後,09年世博會前又進行了另一次改造。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靜安別墅修繕已進入收尾階段。老房的外立面採用「以舊補舊」的全新方式,即用同一年代的紅磚來修補牆面,還以老建築最原始的風貌。靜安大中裡改造項目中被拆下來的相同年代的完好紅磚切片,替換掉了靜安別墅部分被歲月風化腐蝕的牆磚。

2013年靜安別墅的小店分布圖

(李剛吾老人提供)

這裡有曾經紅極一時的弄堂小餛飩,在改造中遷出靜安別墅,後來又在附近的新址再起爐灶。這裡的老居民介紹,當年這家小餛飩店生意有多好?每天都可以用掉整整一大袋味精和鮮辣粉!

如今在這裡,你依然能找到很多深居簡出的神奇小店,它們裝修簡單,卻充滿文藝範兒。通常院子裡有不少綠植,室內則布置成小清新寶麗來照片的那種調子。它們藏在肋骨般的支弄裡,混在普通民居住宅之間,得靠黑色鐵門上的小招牌才能認出它們。有時候店主會在弄堂裡支起塊小黑板,告訴顧客其實裡面有一家小小店鋪。

隱藏在鬱鬱蔥蔥的一片綠色中的「格子咖啡」

——在靜安別墅存在近20年的老店

結語

幾十年風雨變遷,和上海所有的老房子一樣,年僅九旬高齡的靜安別墅也老去了,褪去了當年的浮華,恢復到它原本的閒適從容。樓與樓之間寬敞的公共空間綠意盎然,住宅之間保持著恰如其分的距離,卻又是溫暖的、觸手可及的。

弄堂,是老一輩上海人的獨家記憶,它不動聲色地招搖在許多人的夢裡,成為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回憶。

如今,這條老弄堂已修出了絲絲新情調,一些時尚店鋪低調地窩於弄堂深處,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架勢。新潮的小店和居民們的老生活混雜在一起,調和成一種獨特的味道,成為屬於靜安別墅獨有的雕刻時光。

文字丨本文部分內容整理自口述者——靜安別墅老居民李剛吾老人及其2013年手記;

圖片丨部分圖片由筆者拍攝;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精彩丨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底子有個嵩山區》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時

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

看看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時光裡的靜安,就藏在這些珍貴建築中……
    其中,包括了我們靜安的7處經典建築,仿佛為我們推開了歷史記憶的大門。 今日,讓我們慢下腳步, 探訪靜安這些珍貴建築, 再次感受一把「老城遺韻」。 抬頭細看,仿佛魂穿百年, 歷史的厚重感無聲氤氳。
  • 南京西路最後的老弄堂,靜安別墅和張家花園
    張家花園、靜安別墅、常德公寓等從石庫門到公寓樓,上海新中產階層和上層人士找到了歸宿,也把上海文人名流的故事留了來。很多名入或多或少都在這裡逗留、遊走過,留下一些故事。除了普通民居,曾經顯赫的猶太商人們當時也把議裡當作建造豪宅的絕佳地。從如夢如幻的馬勤別墅歡洲宮廷般的嘉理舊宅,幾乎用相同的華麗詮釋著舊上海冒險家們的成功。
  • 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
    雕刻時光 [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 張曉東 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5月5月11日,有電影藝術「聖經」之稱的《雕刻時光》,在北京舉行了俄語直譯新版發布式。與觀影帶給觀眾「高冷」感覺不一樣的是,《雕刻時光》這本書裡的大師卻給人一種親切之感。在開篇序言裡,面對觀眾他絲毫不藏掖自己的情感,「我對觀眾來信有極大的關注與興趣,它們令我時而沮喪,時而歡欣鼓舞。」「我永遠不相信會存在這樣一種藝術家:明了自己的作品永遠不會被任何人所需要,創作只為自娛自樂。」
  • 追憶那些「雕刻時光」的咖啡時光
    2019年1月15日,雕刻時光五道口店正式關閉。在網際網路公司林立和高校學子遍布的「宇宙中心」,雕刻時光無法承擔漲價的房租。熟客們自發來到現場紀念。雕刻時光門店被迫關店背後,還夾雜著創始人、資本方和職業經理人的三方角力,是無關文藝的金錢糾葛。關閉的幾家分店,只是雕刻時光過去幾年「動蕩」的縮影。
  • 北京雕刻時光咖啡館簡介
    北京雕刻時光咖啡館雕刻時光咖啡館的故事 雕刻時光咖啡創辦於1997年11月28咖啡館的名字取的頗費周折,最後終於選擇了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雕刻時光。《雕刻時光》是來自於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所寫的電影自傳的書名,其大意是說電影這門藝術是借著膠片紀錄下時間流逝的過程,時間會在人身上、物質上留下印記,即雕刻時光的意義所在。咖啡館的意義也是源自於此,讓時間、人和情感在此駐留,留下美好的回憶。
  • 雕刻時光咖啡館
    【雕刻時光咖啡館】地址:西安雁塔區師大路41號2樓(近西安外國語大學正門) 推薦理由:在很多城市都有它的身影,最適合有小資情結的人店裡的木桌子、小檯燈、大窗子都流淌著舒適與懷舊的情懷。點上一杯拿鐵,上面還有美麗的拉花,都會讓你捨不得喝下一口。如果還嫌不夠,叫上一塊提拉米蘇,這寓意著帶你走的甜點。左手一本書,右手一杯咖啡,再輕輕含上一口蛋糕,時光怎麼可以愜意到如此地步。人均:30元
  • 雕刻時光,一個中國式星巴克的凋零
    在2006年,雕刻時光營業額已經達到1000萬。在歐美、臺灣、韓系咖啡潮之後,雕刻時光被稱為是「民族第一咖啡品牌」,那個時候的雕光幾乎有「中國式星巴克」的地位。如今雕刻時光已經淪落到拖欠租金,開不下去了,它怎麼就掉大隊了?
  • 資本狂飆,誰來雕刻時光?
    2019年1月15日,雕刻時光五道口店正式關閉。在網際網路公司林立和高校學子遍布的「宇宙中心」,雕刻時光無法承擔漲價的房租。熟客們自發來到現場紀念。 雕刻時光門店被迫關店背後,還夾雜著創始人、資本方和職業經理人的三方角力,是無關文藝的金錢糾葛。關閉的幾家分店,只是雕刻時光過去幾年「動蕩」的縮影。
  • 這就是山東|聊城手藝人,在葫蘆世界裡雕刻時光
    那掛在胸前的小葫蘆,是我接觸的最早的雕刻葫蘆。也許就是那時候,對葫蘆的喜愛就滲進了我的腦海裡。所以,當走進聊城東昌府區的李玉成家中時,我立即被他一屋子的葫蘆深深吸引,一個個端詳撫摸著,愛不釋手。四季平安、八仙過海、武松打虎、唐僧師徒四人、牡丹花……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葫蘆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
  • 362套別墅住宅,違法建築199處?!靜安府,瘋狂搭搭搭
    搭棚造房侵佔綠化砌牆封屋長高長胖靜安區平陸路靜安府靜安區萬榮路華發華潤靜安府幫忙君來到現場,以雲照路為界,東面是靜安府小區,西面是華發華潤靜安府,為各自獨立的兩個小區。兩個小區內,都分別有別墅區和高層住宅區。幫忙君首先來到靜安府內的別墅區。放眼望去,一時間難以辨認哪裡是違建,哪裡是原來的房屋結構,整片建築群已經「渾然一體」。這就是問題所在啊!
  • 時光旅行的你,手握時間雕刻刀,要怎樣雕刻未來的自己?
    於是,從出生的這一刻起,你我都成了時光的旅行者。有人說,上天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從生下來就殘缺不幸,而有人天生含著金湯匙出生。其實,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有一點卻是絕對公平的,那就是:無論窮也好,富也罷,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
  • 享受慢生活——雕刻時光品鑑活動回顧
    雕刻時光咖啡館sculpting in time Café創辦於1997年11月28日,那一年剛從大學畢業的莊仔和小貓剛從遙遠的新疆回來,有感於新疆的時而恬靜時而宏偉壯麗的自然景致,因而蒙發了開咖啡館,過種咖啡館式生活的念頭。咖啡館的名字取的頗費周折,最後終於選擇了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雕刻時光。
  • 鮮城沙龍第1期丨雕刻時光秋季新品品鑑,雕刻你的美好時光
    提供最新鮮、最實用的特色生活攻略夏末初秋細數流年綠樹還茂而涼意漸濃卻道天涼好個秋萬事萬物因為延續而富有生命力清新的抹茶是夏季的延續金黃的南瓜如陽光一般,溫柔體貼天時地利人和大概講的就是秋天吧悠然的食味和陽光是關於「如何開啟一個季節」的最美妙方式去年鮮城的雕刻時光新品品鑑活動大家還記得嗎
  • 莊崧冽李若帆:雕刻時光的溫馨與浪漫
    九年前的冬天,在北京大學東門和清華大學西門之間的成府街上,一家名曰「雕刻時光」的小小咖啡館在這個極富有人文氣息,經常有學人、出版商、藝術家和廣告人在這裡來來往往的小區裡悄然開張,同時也演繹了一場臺灣小夥和湖南妹子的愛情。  咖啡與愛情  李若帆,暱稱小貓,北京服裝學院裝飾設計系畢業,嫻淑安靜,勤勞認真。
  • 「雕刻時光」莊崧冽:分享臺商在大陸的創業史
    雕刻時光咖啡館董事長、被大家稱為「莊仔」的莊崧冽25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灰色T恤配短褲,背一個黑色雙肩包,43歲的莊崧冽一進雕刻時光三聯店,就輕鬆地窩在沙發裡,分享他在大陸的創業史。  1997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一心想做導演的莊仔,未能如願進入北京電影圈。
  • 」不務正業「的窮遊網為什麼會與雕刻時光走在一起?
    ,進擊線下資源領域,並以線下實體體驗店將線上的流量生意往線下擴張之際,專注出境遊攻略社區運營的窮遊網,日前與知名主題咖啡連鎖品牌雕刻時光咖啡館展開了深度品牌、主題活動領域的深度合作,其與雕刻時光合作的首家窮遊網x雕刻時光咖啡館也於6月6日在上海紅坊藝術園區開幕,窮遊x雕刻時光咖啡館的整個二層,將作為窮遊上海公司的辦公室,這也是窮遊網在10年後,第一家區域分公司落地上海。
  • 靜安這些深藏不露的酒店,才是真正的夠海派、有腔調→
    今天一起來盤點靜安的這些特色酒店來感受靜安的繁華、精緻和海派~上海衡山馬勒別墅飯店 利用空閒時間在書吧靜靜閱讀時光如果你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參與到酒店定期舉辦的靜安巨鹿花園別墅 一個隱逸於大都市中的舊時上海的氛圍目所能及處皆是風雅,身處幽靜之地在這稍作短暫休息給平時的忙碌生活放個假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虹燈亮起重回30年代感受大上海歌舞昇平的美好時光
  • 這些老照片 獻給心懷老靜安情節的你
    「我家在靜安」!曾是很多從小長在靜安,玩在靜安的老上海們最自豪的一句話。這裡有張愛玲留下的傾城之戀、有在弄堂裡歡笑的小辰光,有說不完故事的老洋房……靜安情結在老靜安的心中就像無法抹去的初戀情人。不僅是她的美麗和繁華,還有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令人痴迷和陶醉。
  • 比肩星巴克,文藝對陣資本,雕刻時光為何興盛不久又沒落了
    現在國內的咖啡市場,提到堂食或者外賣,想到的會是星巴克、瑞幸咖啡;提到速溶品牌,腦海裡浮現的也是雀巢、麥斯威爾、摩卡等等。好像咖啡市場已經再也沒有「雕刻時光」的一席之地了。這個曾經被譽為「民族第一咖啡品牌」的主打文化內涵的咖啡品牌就這樣淪落了嗎?
  • 雕刻時光老闆莊崧冽:創業就像拍電影(圖)
    我們夫妻從頭做起,老婆在店裡幫忙,我在外面做編導,補貼家用。我們夫妻倆當時是事必躬親。」  莊崧冽說,創業有些像拍電影,有一個理念,有自己的idea,有激情,然後一點一點慢慢推。「1997年,物價都比較低,我就想在基地做一個不要太費錢的咖啡館。想像中的咖啡館,要有木地板、書架、放電影的投影儀還有花,仿佛童話一般的感覺。然後請工程隊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