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看懂上海"關注我們
當新天地已經成為不再那麼洋氣的地方,當田子坊已經變得太過擁擠,一些文青年們把世外桃源的理想寄托在了南京西路上的靜安別墅。這裡雖說被稱作「別墅」,但其實是一條弄堂,一條上海現存的最大的老上海的新式裡弄。
靜安別墅的北端地處熱鬧的南京西路商圈——南京西路1025弄的招牌正對著梅龍鎮伊勢丹的門。較之田子坊,靜安別墅既不擁擠,也很接地氣,車輛在這條弄堂裡只能單向通行。而坐在門口孵太陽的三三兩兩的老居民,誰能想像曾經的他們,或許是解放前上海灘洋行裡的高級白領們。
時光交錯在紅磚瓦牆裡,走進靜安別墅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依稀看到過去的老上海時光、嗅到過去的老上海氣息。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年近九旬的靜安別墅,體會老上海的歲月靜好。
靜安別墅弄堂內景
一條名為別墅的弄堂
靜安別墅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南京西路1025弄,佔地2.5公頃。附近有毛澤東舊居、美琪大戲院、張家花園等著名地標。該別墅建於民國21年(1932)建成。因地處當時的靜安寺路(即現南京西路)而得名。
靜安別墅威海路弄口
如果要再往前挖掘,小編也有查到相關介紹:
靜安別墅所在地原是潮州會館墓地,1862年(清同治元年),為了幫助李鴻章鎮壓太平軍,租界當局修築了一條由東向西的通往靜安寺的行軍路,名為靜安寺路,即今天的南京西路。
於是,這裡又成了英國人的養馬場,並有馬廄。1926年,南潯富家張家(即蔣介石的老師張靜江的家族)將這塊地買下,兩年後開工建造一批仿歐洲聯體別墅的新式裡弄住宅,1932年竣工。
靜安別墅內景
日前,小編來到靜安別墅老居民李剛吾老先生的家中,探訪靜安別墅的故事。李老(即口述者李剛吾老人,下同)今年77,和他的老伴兒於1968年遷入靜安別墅,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靜安別墅對於李老來說,不僅僅是一處住所,更多的可能是半生的回憶和情懷。
李老翻出2013年的手記,他曾細細的研究過靜安別墅的房屋結構。據介紹,雖然官方介紹靜安別墅建於1932年,但事實上,靜安別墅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建成於30年代。磚木結構的連體別墅,南北相通,北是南京西路,南是威海路。
本文口述者李剛吾2013年手記內容
據李老介紹,靜安別墅東西兩邊,第一第二號是雙開房(2間20平米左右),還有汽車間。第三號以後是單開房間,分為三種,主要區別於主間的面積不同,分別為35、25、20平米。正間及後間層高:底層為3.5米,二樓三樓為3米,亭子間為2.6米,位置在一二三層中間。汽車間在亭子間下面,層高2.8米。衛生間和正間在同一平面,分門進出。從房間到衛生間看得見走道和梯子。
每戶都還配有一個小花園,並有兩扇大鐵門,雙開間花園約有30平,單間有20平、15平,設計原意是一號一戶。
所謂一號一戶,假設雙開間對著大鐵間,二樓帶陽臺的房間是正房,是主人的臥室,三樓是小孩臥室,亭子間是保姆住,底樓後間是衣帽間,給客人放衣帽,底層大間兩間相通,是客廳,是主人party用的。
弄堂裡的名人印記
靜安別墅在當時是有一定檔次的,住過很多名人和有頭有臉的人物。上世紀30、40年代,諸多名門望族和社會名流曾居住於此。
北京大學校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買下大勝胡同的獨棟洋房前,曾居住於靜安別墅52號,在此開始了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業。
號稱太平老人的書法家于右任曾寓居於靜安別墅,在此研究編輯《兩陋木筒彙編》、《標準草書》等著作。
孔祥熙更是於1942年購得大部分靜安別墅產業,後委託美商中國營業公司經租。
位於南京西路弄口的名人牆
另外還有曾任上海市副市長的盛丕華,中醫名家丁季峰,明星影片公司的小開鄭小秋等,靜安別墅裡都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鄭小秋舊居
作為老上海新式裡弄住宅的代表,縱然年華老去,其獨特風韻與別樣風情仍吸引不少影視作品取景,就連電影《色·戒》也曾在靜安別墅取景。
還有知名足球教練徐根寶也曾在這條弄堂裡長大,據李老回憶,徐根寶從小在裡弄練習踢足球,還踢壞過別人家的玻璃窗。談笑往事,徐根寶母親就住汽車間,從前以賣大餅為生。或許正因當初的寬厚容忍,成就了英雄不問出處的足球名將教練。
圖右為年輕時的徐根寶
弄堂裡的煙火氣
30年前的靜安別墅
從前的靜安別墅就像一個小社會,裡面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任何行當鋪面齊全。不需出靜安別墅,一切生活問題都能解決。對此,李老笑稱,當年結婚的衣服都是38號老王做的。這樣的情形,在解放後還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至本世紀,靜安別墅在07年改造後,09年世博會前又進行了另一次改造。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靜安別墅修繕已進入收尾階段。老房的外立面採用「以舊補舊」的全新方式,即用同一年代的紅磚來修補牆面,還以老建築最原始的風貌。靜安大中裡改造項目中被拆下來的相同年代的完好紅磚切片,替換掉了靜安別墅部分被歲月風化腐蝕的牆磚。
2013年靜安別墅的小店分布圖
(李剛吾老人提供)
這裡有曾經紅極一時的弄堂小餛飩,在改造中遷出靜安別墅,後來又在附近的新址再起爐灶。這裡的老居民介紹,當年這家小餛飩店生意有多好?每天都可以用掉整整一大袋味精和鮮辣粉!
如今在這裡,你依然能找到很多深居簡出的神奇小店,它們裝修簡單,卻充滿文藝範兒。通常院子裡有不少綠植,室內則布置成小清新寶麗來照片的那種調子。它們藏在肋骨般的支弄裡,混在普通民居住宅之間,得靠黑色鐵門上的小招牌才能認出它們。有時候店主會在弄堂裡支起塊小黑板,告訴顧客其實裡面有一家小小店鋪。
隱藏在鬱鬱蔥蔥的一片綠色中的「格子咖啡」
——在靜安別墅存在近20年的老店
—結語—
幾十年風雨變遷,和上海所有的老房子一樣,年僅九旬高齡的靜安別墅也老去了,褪去了當年的浮華,恢復到它原本的閒適從容。樓與樓之間寬敞的公共空間綠意盎然,住宅之間保持著恰如其分的距離,卻又是溫暖的、觸手可及的。
弄堂,是老一輩上海人的獨家記憶,它不動聲色地招搖在許多人的夢裡,成為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回憶。
如今,這條老弄堂已修出了絲絲新情調,一些時尚店鋪低調地窩於弄堂深處,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架勢。新潮的小店和居民們的老生活混雜在一起,調和成一種獨特的味道,成為屬於靜安別墅獨有的雕刻時光。
文字丨本文部分內容整理自口述者——靜安別墅老居民李剛吾老人及其2013年手記;
圖片丨部分圖片由筆者拍攝;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完
往期精彩丨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底子有個嵩山區》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時
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
看看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