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五愛街附近40部公共電話亭破損

2020-12-21 東北新聞網

  近一段時間以來,瀋陽市瀋河區熱鬧路和風雨壇街馬路沿線的數十個公共電話亭被人破壞,很多電話亭的金屬部件都被砸掉拿走,幾乎所有的電話亭都已經失去了使用的功能。遼瀋晚報記者吳懷宇攝

  截稿時間:昨晚9時

  地點:瀋陽市

  瀋陽五愛街附約40部公用電話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好奇市民想一直數一下去,但一看破損的太多了,「數不下去了」。

  昨日讀者房先生致電遼瀋晚報,他說瀋陽市五愛街一帶的公共電話不少都被砸了,其初步統計「至少有40部公用電話損壞,最嚴重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金屬架。」

  記者昨晚在現場看到,被砸的公用電話亭半透明罩體毀損最嚴重,有的全無,有的只剩餘一小部分,明顯被敲砸後留下尖銳的邊緣,使其遮擋作用基本喪失。

  知情人士表示,專門有幾個人在冬季砸公用電話,然後拿約半釐米厚的硬塑料賣錢,「聽人說一天能賣個百十元左右,但據說安裝這樣一個公用電話成本至少得兩三千元左右。」這位知情人士透露,冬季塑料較脆,也是這部分人願意選擇作案的天氣,他們多半在凌晨一時左右到大街上砸,砸一堆碎塑料或金屬,再帶走賣錢。

  記者沿途查看,從東濱河路到五愛街沿線兩旁,基本沒有完好無損的IC卡公用電話亭,由於每個電話亭都應有2部電話,算起來約40部公用電話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塑料罩沒有了,有的電話都被拿走了,有的電話仍在但已經無法使用。在五愛街沿線的公共電話亭多半在公交車站附近,但據周圍居民和商販介紹,這些電話基本沒人撥打,所以損壞也少有關注。此前有關方面曾表示,公用電話機的維修成本很高,目前已是利潤少於成本投入。但IC公共電話亭仍有存在的價值,市民應急時可免費撥打110、119等求助。

  房先生表示,聽說瀋陽打算把部分IC卡公共電話亭轉成可以繳納水電費或能下載音樂的,但從這些破損的公用電話看,並沒發揮相應的作用。

  遼瀋晚報記者呂興琳

  新聞連結

  莫斯科免費提供童話公用電話

  莫斯科打算安裝「童話公用電話」,莫斯科人和來莫斯科旅遊的遊客都可以通過這種免費的公用電話給冬季童話故事主人公撥打電話,向他們送上祝福或者許下自己的心願。

  據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IC卡公用電話亭何去何從:布滿灰塵 成擺設破損髒汙
    河北區真理道上的電話亭。 郭子斌攝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IC卡公用電話亭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記者連續多天採訪看到,街頭一些IC卡公用電話亭大多已破損髒汙,有些成了「廣告亭」。廢棄多年昨天上午,在河東區大直沽八號路文華裡小區附近,記者看到道路南側便道上一個IC卡公用電話亭只剩下了金屬立柱。電話亭的塑料罩,連同兩側的電話機都早已不見蹤影,一根電纜線垂落在金屬立柱上。文華裡小區居民高大娘說:「這麼多年,就沒見受損的IC卡公用電話亭產權單位來處理和維護過。」
  • 龍巖中心城區街頭IC電話亭成擺設 有些破損嚴重
    ­  報廢的報刊亭鏽跡斑斑­  連日來,記者在中心城區部分路段探訪了解到,目前路邊的IC卡公用電話亭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有些破損嚴重;一些報刊亭已經報廢,影響城市美觀。­  報刊亭是在公共場合售買書報雜誌的小型活動房屋,是一項安置就業、便民服務的措施。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其實,公共電話亭「失寵」不算個事兒。借用《一代宗師》裡的一句臺詞,電話亭或起或落「都是時勢使然」。對此最值得討論的就是,遺留下的電話亭該如何「存在」?一拆了之?有城市曾這樣嘗試過,引起了一些市民的不滿。因為電話亭仍有部分用戶使用,還承擔著應急通話、緊急報警、匿名舉報等功能。
  • 西班牙電話公司推出全球第一部電話亭充電站
    西班牙電話公司推出全球第一部電話亭充電站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
  • 變身悅讀亭 上海公共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微信號:cewenhua)記者了解,上海徐匯區文化局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保留公共電話亭的外形和通話功能基礎上,將徐匯區現有263個可正常使用的電話亭進行改造,變身為民眾在城市中歇腳時的「悅讀亭」或「借書亭」,作為推廣城市文化的窗口。變身為悅讀亭,街頭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 公共電話亭變形三金剛 中國用戶還能再借一命
    電話亭名存實亡今年6月10日的時候,瀋陽聯通曾發布公告表示,他們將於2020年6月30日24時起全面停止所有公用電話類服務為不影響客戶繼續使用,瀋陽聯通公司提供相關轉退網政策,請公用電話客戶本人持機主有效證件到瀋陽聯通營業廳辦理公用電話轉退網業務,逾期未辦理號碼將統一進行拆機回收處理 。
  • 街頭電話亭不能「一拆了之」
    王芳「前幾天,我走在北池子大街時,有個電話需要打,但手機快沒電了,本想搜一下附近哪裡有可用的移動充電寶,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讀者張先生向記者講述著他的經歷,「當時真是喜出望外。但按地圖找過去,根本就沒有啊!」
  • 調查顯示多地公共電話亭98.7%的時間「無人問津」
    「手機時代」來臨,曾經風光無限的公共電話亭逐漸被人們視而不見,有的已淪為擺設,有的損壞嚴重、貼滿「牛皮癬」。公共電話亭使用狀況如何?記者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展開調查。  98.7%的時間「無人問津」  「三四年沒見了,現在連小孩兒都有手機,誰還用這個啊!」
  • IC卡幾乎沒人用,街頭電話亭要不要拆了?
    來源:經濟日報「前幾天,我走在北池子大街時,有個電話需要打,但手機快沒電了,本想搜一下附近哪裡有可用的移動充電寶,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讀者張先生向記者講述著他的經歷,「當時真是喜出望外。
  • 街頭IC 卡電話亭淪為「公廁」(圖)
    讀者來信  郵寄地址成都市紅星路二段70號  華西都市報社(註明讀者來信)致電  (028)96111  來信摘錄華西都市報:  你好,我家住在成都青羊區科聯街1號附近,我們小區旁邊的廢舊電話亭成了公共廁所,裡面拉了很多大便,氣味非常難聞。
  • 上海徐匯將把263座公共電話亭改造為小型圖書館「悅讀亭」
    徐匯區文化局將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以徐匯現存的263個可正常使用的公共電話亭為空間載體,在保留電話亭外形和通話功能的基礎上,逐批安裝智能觸屏,並引入圖書借閱、有聲朗讀等內容。設計圖揭曉讓悅讀亭成為周邊閱讀氛圍的「推進器」在手機普及前,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公共電話亭曾為市民帶來無數方便。但隨著行動電話的普及,公共電話亭的使用頻次逐年下降,據《青年報》2015年對上海電信的採訪,零次使用話亭佔比達到30%左右。
  • 電話亭將告別瑞士:德語區最後一個公共電話亭將被拆除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電話亭曾是瑞士街角的一道風景,而如今這道風景即將消失。據瑞士中文網4日報導,在瑞士法語區電話亭早已銷聲匿跡,而瑞士德語區的最後一個公共電話亭也將於11月28日被拆除。據報導,位於瑞士東部阿爾高州巴登市的最後一個電話亭被拆除後,將作為展品被陳列在伯爾尼通訊博物館裡。有些電話亭被拆除後派上了新用場,比如在開放式大辦公室中被用作一個靜謐的休息空間或吸菸室等,而且如果有人想在自家花園裡立個舊電話亭,甚至可以花3500瑞郎(約合人民幣25000元)包郵購買。
  • IC卡幾乎沒人用 街頭電話亭還能刷出存在感嗎?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5日訊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前幾天,我走在北池子大街時,有個電話需要打,但手機快沒電了,本想搜一下附近哪裡有可用的移動充電寶,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讀者張先生向記者講述著他的經歷,「當時真是喜出望外。但按地圖找過去,根本就沒有啊!」
  • 韓國的公共電話亭可以救命,細數有趣的世界冷知識
    韓國公共電話亭可以救命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遍使用,韓國早期大量建造的公共電話亭幾乎全部擱置。因此為了避免浪費,韓國政府靈機一動,將所有的公用電話亭都變成了一個「緊急避難所」,晚上如果遇到危險,只要鑽進任意的公共電話亭,按下圖中的這個SOS按鈕,抗捶打的「安全門」會立馬緊閉,周圍所有的攝像頭都會聚焦在這個電話亭外,附近的保安和警察也會在5分鐘以內趕來。
  • 漳州IC卡電話亭 是去是留?
    記者昨日在漳州市區街頭看到,不少電話亭破損、髒亂,幾乎無人問津。  那麼,這些IC卡電話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對此漳州市電信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只要還有市民在使用,他們就不會拆除電話亭。針對一些電話亭遭人為損壞而影響市容的問題,電信公司今年擬投200多萬元,將市區幾條主幹道的400座舊公話亭,改造成新型公話亭。
  • 男子破解公共電話亭看小說,三年如一日「到崗」,男子:沒有手機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關注一下這件事,一名男子破解公共電話亭看小說,三年如一日「到崗」,具體是如何做到的?大家一起來看看。近日有群眾爆料,在重慶渝中某鬧市區看到有一名男子在公共電話亭上「秀操作」,到底是怎麼樣的操作讓人稱奇呢?
  • 湘潭公用電話亭去留引爭議 新款電話亭有望成WiFi熱點
    城區其他地方的公用電話亭是否也是如此?隨後,我們又來到大湖南路、芙蓉中路以及湖南科大等地,這些地方的電話亭也破損嚴重,有的擋風板被打破,有的電話線被扯斷,有的甚至整個電話機都不見了。我們先後在9個電話亭嘗試撥打電話,均無法正常使用。  電話亭少有人問津,風靡一時的IC電話卡也幾乎銷聲匿跡。
  • 手機普及,古老的公用電話亭怎麼辦?首批5G電話亭亮相申城
    世界最早的公用電話亭1878年出現在美國的舊金山。隨著手機的普及,申城街頭的公用電話亭使用率大大下降。這些昔日的街頭風景線,如今正走在轉型路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電話亭呢?上海電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啟動公用電話亭5G室外基站覆蓋的建設工作,包括淮海中路思南路口的這座公用電話亭在內,首批將會完成數十個電話亭的5G改造。
  • 【變身】老舊的公共電話亭沒用了?這個突發奇想可能讓它們獲得...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上海徐匯區文化局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保留公共電話亭的外形和通話功能基礎上,將徐匯區現有263個可正常使用的電話亭進行改造,變身為民眾在城市中歇腳時的「悅讀亭」或「借書亭」,作為推廣城市文化的窗口。變身為悅讀亭,街頭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 IC電話卡和「黃帽子」電話亭
    印象中從家到單位6站地,馬路邊根本沒有公共電話亭。偶爾在街上看到拿「大哥大」的人,還是挺羨慕的。    那時單位集體宿舍門口有個傳達室,有兩位中年女職工輪流值班。她們的工作讓人覺得最貼心的就是為大家送電報、傳電話。當時宿舍大院內兩棟樓,住著二三百號人,其中大部分是家在外地的職工。誰家來了電話,值班員便在樓下喊兩嗓子:「X號XXX的電話!」那聲音很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