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過最好吃的法包
在越南
文| 米醬 圖| 網絡
世界上最好吃的法包
不在羅馬大街
也不在紐約
而是在 越南
——英國《衛報》
到越南的第一天,漫無目的地走在河內街頭,摩託聲、喇叭聲不絕於耳,突然轉變的高溫都快要把我的腦袋炸開。路過一家越式法包餐廳,店門口貼著醒目的貓頭鷹標誌,毫不猶豫地進去坐下。曾經有人推薦柬埔寨的法包,至於越南法包,我想應該是味道平平的快餐食物罷了。
我和朋友看著對方驚訝的表情,非常默契地加點了第二份、第三份...
越南法包,也叫越南三明治,是越南常見的街頭美食。它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球十大街頭美食之一,Lonely Planet 也評價它是全球最美味的街頭小吃。越南法包英文名叫「Banh mi」,「Banh mi」一詞於2011年被收入牛津英文詞典。
19世紀中後期,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引入法包,越南人民則結合當地的特色食材和醬料,發明了 Banh mi,一道獨特又頗帶殖民主義色彩的越南美食。以前越南人喜歡把法包作為早餐、午餐,它方便、快捷、便宜、而且美味,你可以選擇打包帶走,也可以配上一杯冰茶飲或咖啡,坐在路邊的小塑料凳上慢慢享用。
法包之於越南人,如廣州人愛粥和腸粉。
如今,幾乎在越南每條大街上都可以看到 Banh mi 的身影,小吃店、路邊攤、甚至是便利店,還有不少通宵營業的流動推車。做好的法包外層裹一張可回收紙,綁一條橡皮筋固定,裝進塑膠袋,你可以隨時隨地吃到新鮮美味的越南法包。
在越南的大半日子裡,法包是我們早餐、宵夜的不二之選,清晨趕車的時候,也不忘買一兩個帶上。坐sleeping bus(過夜的臥鋪長途車)時,車上的當地阿姨時不時拿個法包聞聞,聞完再放回袋子裡,我們驚呼,原來法包還有防暈車的功效!
19世紀中後期,法國人把法包帶到了越南南部,在法包裡抹上肉醬和黃油,越南史上第一個法包誕生了。
為了迎合自國人的口味,越南人掌握了做法包的技巧後,不斷改進配方。直到1954年,越南人在法包裡加入片狀的豬肉、香菜、豬肉香腸和醃製蔬菜,製成了最經典的越南法包。小販漸漸地把更多越南特色食物放進法包,配以各種調味和醬料,形成了現在多樣化,能滿足不同人口味的越南法包。
只要是料理桌上有的食材,你都可以把它放進法包裡。
好吃的越南法包離不開三種食材:
第一種是葷類,可以是一片片的豬肉、豬肉碎、肉丸、烤豬肉或牛肉、火腿、雞蛋、越南扎肉等等。第二種是蔬菜,通常是新鮮青瓜、醃蘿蔔絲、醃青木瓜、香菜、洋蔥、番茄等。最後是醬料和配料,有豬肝醬、辣椒醬、蛋黃醬、番茄醬、芝士、黃油、胡椒粉等。
南部城市胡志明市,被稱為「Heart of Banh mi」,據說這裡有最古老和最新穎的越南法包。可惜計劃中胡志明市只是去往金邊的一個中轉站,匆匆一瞥,還沒嘗到屬於胡志明市的法包味道。
來越南之前,一提到法包,我腦海裡出現的絕對是能拿起打人的法棍,更何況我不是愛麵包之人。但不得不承認,讓我愛上越南法包的不是它多樣的內涵,而是它的麵包。
麵包是越南法包的靈魂。製作前先把麵包進行烘烤,外表烤至金黃酥脆,但內裡卻依然綿軟,且外層麵包不能過脆而掉碎屑。
一般推車旁有小販備好的烤爐,烤好的麵包放在推車上層。客人來時把烤肉和麵包一起放小烤爐上加熱,在帶有溫度的麵包中間切開一道口,再往裡塞滿客人要的食材。
在遍地都是 Banh mi 的越南,很難評選出「最好吃的越南法包店」在哪裡,數不清的法包店和小攤,我想應該要花上幾年時間去逐一嘗試,也許你會發現有數百家同等美味的法包店,難分高下。選幾家網路上美食博主點讚的法包店推薦給大家,如果你碰巧路過,不妨試一試。
地址:223-225 Pham Ngu Lao District 1,胡志明市
營業:06:00-22:00
地址:62 Nguyen Van Trang,Ben Thanh Ward,Distreict 1,胡志明市
營業:早餐
美食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承載著一份情懷,一份回憶。
Banh mi 不是一道可以輕易複製的美食,它的美味在於它淳樸、原始的做法,這不是任意一家標榜「越南法包」的餐廳能做到的。就算你不愛咖啡,不愛越南湯粉,為了 Banh mi,你也值得來一趟越南。
米醬
瘋狂迷戀茶泡飯和抹茶的分裂型水瓶女。愛折騰,於是背起包出走東南亞六國。靈魂總先於身體一直在路上。
微信名:茶漬飯 微信號:Ochazuke_M
別忘了結尾可以打賞喲!
歡迎轉發,若想轉載請後臺聯繫
普天同慶的福利時間滿世界跑的沉浮這次又來送福利啦!
她將從肯亞寄出六張旅人說明信片,
規則她會公布在留言板噢,歡迎關注!
下周一的文章裡公布誰是幸運兒。
· · ·
點擊查看過往精彩文章
越南的美味,好吃到連盤子都想舔乾淨!
在衣索比亞喝咖啡
· · ·
投稿郵箱
travelwonderland@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