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幾年前,一位日本學者拿著一副對聯出來讚美他的國家。對聯說:日本的東升,九州四國。他把日本比作從東方升起的太陽,照耀著九州四國,這意味著中國人知道這一點。這種對聯從文學的角度看確實有很高的水平,但對中國人來說實在是難以忍受。對聯是一門傳統的漢字藝術,所以中國人不願意摔倒。因此,網友們不得不考慮圖像的顏色。有人說,西方的天空在閃耀,長崎的廣島在爆炸,真的很憤怒。事實上,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諷刺日本。
但我更喜歡另一副對聯:中國起飛,掃蕩六合八荒。這副對聯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奮起再起的願望和決心。中國在古代繁榮了很長一段時間。日本第一次與中國建交時,中國還處於漢光皇帝時代。當時,中國在經濟、軍事和文化方面都領先於世界。當時,日本只是一個落後的小國。日本在聽說中國的力量後,來到中國訪問、朝聖、屈從中國並向中國學習。
唐太宗時期,文化交流非常開放,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派人去學習,甚至直接搬到自己的國家去。例如,他們的性格至今仍能看出,許多人與他們混在一起,或被視為國寶的木屐。原型也來自中國。直到後來,中國封建王朝閉關鎖國,導致與世界脫節,而日本則努力向西方學習,成為大國,從而背棄了所學的中國。今天,日本號稱是東亞文明圈的中心。
面對上海聯合會等日本的挑釁,我們中國人以自己的方式反擊,充分體現了我們高水平的文化水準和愛國熱情。不僅如此,我國必須不斷與世界接軌,提高綜合國力,實現偉大復興,還必須向生活學習。只有人民堅強了,國家才會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