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展館 向善大舞臺(社會治理在身邊)

2020-12-13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寧夏銀川寶湖社區建設家風家訓館,助力社會治理:展示好家風、鄰裡互助故事,引領居民向上向善、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在此基礎上,成立志願者服務隊、鄰裡互助社,居民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志願服務。幹部以身作則,衝在為民服務第一線,在和諧鄰裡關係上發揮帶頭作用。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近日,在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舉辦的一次活動中,由12歲的小志願者王施羽、62歲的鄰裡互助社牽頭人吳平、72歲的寧夏「最美人物」高德惠3人合唱的一曲《寶湖鄰裡之歌》,博得了陣陣掌聲。

  歌曲的作者是寶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紅彩,而3名演唱者則分別是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義務講解員、社區志願者和互助社成員。他們之間的緣分,要從這個寧夏首家社區家風家訓館說起。

  弘揚正氣

  講好家風故事

  倡導善事善行

  走進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很難想像,這個僅有140平方米的小展館,自2017年底開館以來,已經接待了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者3萬多人次。    

  展館裡,「古人好家風」「名人好家風」「傳承好家風」和「我們身邊的好家風」4個部分以時間為主線,展現出歷史名人的家風故事,還收藏、陳列了社區居民捐贈的自家家規家訓、年代照片、手工藝品、老舊物件。

  「除了展品之外,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發生在居民鄰裡間文明互助、親如一家的故事。」李紅彩介紹,「我們有20名志願講解員,其中一部分是退休老黨員,還有10名小學生,他們不僅僅是志願講解員,也都是真正的社會服務者、志願者,大家把親身經歷和身邊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每一位都『自帶流量』。」

  「父親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他教育子女要『認真做人,踏實做事』,這也是我們的家訓。」在父親的教導下,吳平20歲就當選寧夏三八紅旗手。

  「居民成為志願講解員,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好人好事越來越多。」李紅彩說。

  前幾年,社區一居民家裡的兒子患病,李紅彩得知情況後,立馬找來「鄰裡一家親互助社」社長吳平商量如何幫扶。沒多久,10多名互助社成員便各自認領任務,輪流為這戶人送來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後來,這家人時間和經濟寬裕了一些,便要求加入互助社,表示要回饋社會。

  志願服務

  發揮自身特長

  解決居民難題

  2013年,李紅彩和5名社區工作者通過半年走訪,動員居民發揮自身特長開展志願服務,最終匯聚了1170名志願者。同時整合黨支部工作,印製了「社區服務卡」「鄰裡親情卡」發到每家每戶,提供「菜單式」服務。居民持卡可以按照上面的通訊錄,與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聯繫。

  一張卡片,在鄰裡、社區之間搭起了互助的橋梁,也把志願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有機結合。社區有針對性地圍繞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立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鄰裡一家親互助社」等隊伍,為居民提供法律諮詢、心理疏導、買菜送藥、代繳水電、看護老人等服務。另一方面,開展「鄰裡幫」「鄰裡學」「鄰裡樂」「鄰裡親」系列活動,形成鄰裡互助互愛、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12歲的王施羽自從搬入社區,就成為志願者中的一員。節假日裡,王施羽約上小夥伴,穿上紅馬甲,人手一份《社區文明公約》,遇到遛狗不拴繩、垃圾不分類等行為,便立馬跑到當事人面前,用清脆的聲音說:「叔叔、阿姨,我給您讀一段咱們社區的文明公約……」規勸效果出奇的好。就在去年,王施羽當上義務講解員、參與志願服務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為展館引來了其就讀學校金鳳區回民三小4000餘名師生、家長的集體參觀。

  社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在居民心中種下了團結友愛的種子,如何使其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就需要搭建起一個展示、引領的平臺,這便是催生家風家訓館建成的原因。

  「寶湖社區居民間的友愛互助是金鳳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個縮影。」金鳳區區委書記李全才介紹,近年來,金鳳區探索智慧型、便利型、服務型、制度型文明實踐工作路徑,打通宣傳、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成立了一批以農村「兩個帶頭人」、社區「安居大媽」等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截至目前,註冊志願者8.3萬餘人,成立志願服務隊452個,實現了家門口弘揚正能量、零距離服務每一天。

  幹部帶頭

  主動做出表率

  服務社區居民

  寶湖社區成立於2012年,轄區居民1萬多人,很多家庭都是因工作等原因從周邊城市遷來。如何把新社區創建成氛圍融洽的「熟人社區」,李紅彩想到了打造「鄰裡親情」品牌,把和諧鄰裡關係作為突破口。

  72歲的高德惠是寶湖社區的一名老黨員,他雖然年逾古稀,但依然滿懷熱情,不僅參與社區組織的慰問困難居民、幫助菜農銷售滯銷蔬菜等活動,還時常在社區微信群中發表一些原創詩歌、散文,頗受居民歡迎。他也是家風家訓館的首席講解員。高德惠說:「家風家訓館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能深入淺出地讓大家學習知識、了解道理。」

  前段時間,為了防控疫情,李紅彩天天在群裡與網格負責人和志願者帶頭人溝通,安排防疫工作,囑咐居民儘量不要出門。而她自己則穿上防護服,承擔起了給居民訂菜、送菜的任務。每日從清早做統計,到去定點機構取菜,再挨家挨戶送完菜,要整整一上午時間,李紅彩一個人一幹就是半個多月。

  「正是咱們社區幹部這種身先士卒的幹勁兒、捨己為人的服務精神,把大家擰成了一股繩。」高德惠說。

  6月以來,寶湖社區黨委結合各小區黨支部在解決社區治理難點、焦點問題過程中摸索出的好方法、湧現出的好人好事等,鼓勵各黨支部書記以家風家訓館為載體,帶頭講特色黨課,豐富黨員教育內容。

  如今,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已成為銀川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家庭、活躍在家庭、見效於家庭的有效載體,成為黨員幹部廉潔修身齊家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區家庭教育的宣傳主陣地,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基地,民風文化的培育基地。

  「希望我們的家風不僅僅是修身齊家的家風,更是鄰裡間親如一家的家風。」李紅彩說。

相關焦點

  • 文明小展館 向善大舞臺
    原標題:文明小展館 向善大舞臺(社會治理在身邊)核心閱讀寧夏銀川寶湖社區建設家風家訓館,助力社會治理:展示好家風、鄰裡互助故事,引領居民向上向善、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在此基礎上,成立志願者服務隊、鄰裡互助社,居民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志願服務。幹部以身作則,衝在為民服務第一線,在和諧鄰裡關係上發揮帶頭作用。
  • 贛州婦女小組長:從家庭「小灶臺」走向鄉村治理「大舞臺」
    贛州婦女小組長:從家庭「小灶臺」走向鄉村治理「大舞臺」 2020-10-16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德為壤 孕育文明之花——永定區天門山鎮土木溪村開展「身邊好人...
    12月7日,永定區天門山鎮土木溪村召開了社會治理「文明超市」暨「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表彰大會。為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倡導文明新風,培育愛國愛家、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新風尚。天門山鎮土木溪村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在全村範圍內組織開展了「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積分評選活動。
  • 讓文明實踐之花開遍大街小巷!歷下區啟動關愛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
    1月14日,「善行天下 德潤泉城」歷下區關愛禮遇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暨「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春晚」啟動儀式在歷下區文化廣場舉辦,在冬日裡尋找你我身邊的感動,凝聚新時代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禮遇身邊好人,構築崇德向善良好氛圍活動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代表紛紛來到了現場,弘揚愛心向善的力量。
  • 「小網格」裡的「大智慧」 金華開發區這樣打造社會治理「金」字招牌
    現如今,群眾有事都習慣找身邊這些穿著紅馬甲,扯著大嗓門的網格員。開發區網格員們的足跡遍布開發區 155 個農村和社區,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始終奮戰在職責崗位上,參與著開發區的社會基層治理。圖為吳金華金華開發區是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 大埔百侯這樣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特色品牌
    在梅州市委政法委和大埔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支持下,大埔縣百侯鎮發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優勢,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治理,打造特色市域社會治理品牌,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警守護百侯的古香古色。
  • 科技向善,科技能否度善?
    假設,善行能夠被捕捉、被量化,那麼是否就可以通過引導善舉,來實現社會治理往積極方向的發展。不少科技公司主張的「科技向善」、「科技為更好」,也許不單是在社會治理中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價值體現,或是他們未來的商業發力方向和奔赴的一片藍海也未可知。商業的生態格局也許正發生變化。
  • 踐行核心價值觀:中山營造文明「大磁場」
    原標題:中山營造文明「大磁場」   「單項」未必樣樣出彩,「全能」卻是屢屢領先。作為廣東海陸面積最小地級市,中山創造了全省排名前列的經濟總量。
  • 興仁街道夯實網格小支點撬動社會大治理
    近年來,興仁街道黨工委始終秉持「服務興仁、誠信興仁」的服務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推動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先後榮獲「全市平安棗莊建設先進單位」「市信訪維穩先進集體」「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市級文明機關」「市青年文明號」「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 棗莊興仁街道:夯實網格「小支點」 撬動社會「大治理」
    近年來,興仁街道黨工委始終秉持「服務興仁、誠信興仁」的服務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推動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先後榮獲「全市平安棗莊建設先進單位」「市信訪維穩先進集體」「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市級文明機關」「市青年文明號」「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 濟南市歷下區啟動關愛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系列活動
    1月14日,「善行天下 德潤泉城」歷下區關愛禮遇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暨「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春晚」啟動儀式在歷下區文化廣場舉辦,在冬日裡尋找你我身邊的感動,凝聚新時代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禮遇身邊好人構築崇德向善良好氛圍活動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代表來到現場,弘揚愛心向善的力量。
  •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惠州怎樣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高地
    如惠城區水口街道湖濱社區為破解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的社會治理難題,在原有6個綜治大網格的基礎上,把整個社區細分為100個小網格,按照部隊「連-排-班」的建制,建立「網格員-格長-樓長」層級管理。惠州也應發揮好網格員作用,激發起他們的內生動力,從每一個網格開始做好基層社會治理,才能更好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水平。 科技助力 打通數據壁壘,支撐網格治理智慧化 「數字蝶變」席捲全球,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改變社會生產生活,加速經濟社會轉型。網格治理就是要利用大數據的綜合分析來帶動治理的現代化。
  • 大連甘井子「三維三度」建設文明幸福城區
    金二街的嬗變,是甘井子區將文明城市創建與城區改造升級相結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甘井子區緊緊圍繞現代化主城區建設目標,以滿足群眾需求與期盼為統領,以打造道德和文明高地為主線,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沿著道德、文明、幸福三個維度,在高度、深度、溫度上下功夫,努力構築道德和文明高地,全區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躍上新高度。堅持示範引領,好人評選有高度,構建道德高地。
  • 銀川:文明在身邊 主動創造文明社會
    為提高公民整體素質,創建和諧美麗新銀川,從即日起,新消息報將推出「曬曬您身邊的陋習」徵集活動,歡迎市民踴躍來電(0951-6024110),將發生在您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告知我們,也歡迎您用手機、相機記錄下來發給我們。
  • 【地評線】潮評|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有志願者的地方,就有文明在閃光。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這是一個禮敬志願者的節日,也是一個傳頌志願精神、發揮志願作用的重要節日,讓我們向志願者致敬,讓「志願者」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 「小展館+大講堂」,別樣的主題黨日可以這樣鮮活~
    為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參與到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的隊伍中來,以家庭和睦促社會安定,以家庭幸福促社會和諧,本次主題黨日活動主要開展了「五個一」家風教育實踐活動。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婦聯要切實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把家風建設全面融入黨員幹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方方面面;結合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動,精心選樹一批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等黨員幹部先進典型,講好他們的家風故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持續帶動黨風向好、政風向上、民風向善。要想知道更多精彩內容,跟緊小編步伐到現場一睹為快!
  • 激活社會治理一汪春水
    社會治理公益創投大賽是我市鼓勵社會組織創新、促進社會組織發展、提升社會組織能力的有效形式。在昨天下午舉行的桐鄉市社會治理公益創投暨黨員志願服務項目大賽路演中,18個創投項目同臺競技,助力我市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小程序撬動「大治理」 南灣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助力基層治理
    小程序以「志願服務撬動基層治理」為理念,通過「志願南灣」「身邊熱點」和「共建共治」三大板塊,持續推進志願服務精細化,帶動全民參與社會共治。小程序聚集了志願服務在線報名、定位籤到、積分兌換等功能,吸引轄區滿懷熱情、有奉獻精神的群眾參與志願服務,共同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 現代社會治理最重要的支撐最根本的保障是法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形成了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具有純熟哲學方法和鮮明實踐導向的社會治理思想體系,有力推動了新時代社會治理實踐創新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