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實際存在兩條地質斷裂帶

2020-12-25 巖土在線

長久以來,在長春市民中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傳聞,當年日本人之所以選擇長春作為偽滿洲國的首都,是因為在對長春地質結構勘察後發現,長春市不存在地震的危險,而被地震震怕了的日本人則對此十分滿意。不過,記者在昨日於長春市召開的松嫩平原地震聯防協作區學術交流會上了解到,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長久以來,在長春市民中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傳聞,當年日本人之所以選擇長春作為偽滿洲國的首都,是因為在對長春地質結構勘察後發現,長春市不存在地震的危險,而被地震震怕了的日本人則對此十分滿意。

不過,記者在昨日於長春市召開的松嫩平原地震聯防協作區學術交流會上了解到,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在這次會議上,包括全省各市州地震局以及哈爾濱地震局、大慶地震局都有代表參加,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吉林大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則進行了專題報告。會議的召開對深入探究松嫩平原地震活動規律,科學研判松嫩平原地震活動趨勢,推進區域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做好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長春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

對於該傳言,長春市地震局副局長李恩澤向記者表示:「從地震角度看,地球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李恩澤介紹,因為這個傳言在長春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所以長春市地震局也專門進行過了解。而根據長春市地震局最後了解到的情況看,日本人選擇長春市作為偽滿洲國首都,主要還是出於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而地質方面的原因則基本可以排除。

「日本人當年在長春市建的房子,其實抗震性都是很好的,如果日本人真的認為長春市不存在地震的危險,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在房屋抗震上花費太多物力、財力,這也從反面說明,日本人選擇長春作為偽滿洲國首都和所謂地震的因素聯繫不大。」李恩澤說,「具體到長春市的地質結構來看,實際上存在兩條斷裂帶,其中一條位於長春市區西部的綠園區,稱為東緣斷裂帶,另一條則位於長春市的雙陽區,稱為伊通-舒蘭斷裂帶,不過本質上這兩條斷裂帶都是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只是在吉林省出現了分叉。而這條斷裂帶長度超過了2000公裡,從歷史來看,我國不少大地震都發生在這條斷裂帶上,比如海城大地震。」

李恩澤表示,因此不能認為長春市在地震上就是絕對安全的,不過斷裂帶和地震易發區並不完全重合,所以也不能因為這條斷裂帶經過長春地區就認為長春一定會發生大地震。

長春市建築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既然從長春市的地質結構不能完全排除地震的可能,那麼長春市建築抗震性能如何呢?

李恩澤副局長向記者表示,按照國家的規定,長春市的建築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在吉林省屬於標準較高的,吉林省僅有松原和前郭爾羅斯的抗震設防烈度定為8度。而新聞中經常報導的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並不一樣,地震烈度與震源本身的深淺,距離震源的距離遠近都有很大的關係。

那烈度為7度的地震具體是什麼概念呢?根據記者了解,我國將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其中烈度為7度的表現是房屋出現輕微損壞,地表會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李恩澤表示,根據長春市地震局掌握的情況看,目前長春市不能滿足國家規定的7度設防標準的建築大概有20%,基本都是一些老舊建築,未來隨著老城區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這些達不到標準的建築會逐漸消失。

對於新的建築,李恩澤說,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設計施工,一定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設防要求,民眾不必擔心。

同時,李恩澤也表示,根據已有的經驗,在地震中,直接死於建築垮塌的人數一般只佔總死亡人數的30%,而70%的死亡者都是因為沒有能夠採取正確的防震避震措施造成的,所以平時掌握有關地震的各方面知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焦點

  • 北京地質斷裂帶對建築物影響大(圖)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既經過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積;又產生過劇烈的造山運動,才形成目前的主要7條斷裂帶。  「北京斷裂帶的走向大致是以北東——南西為多,大的有七條,間雜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差不多有三四條。」蔡向民說,兩條斷裂帶的交叉點,尤其是活動的斷裂帶,對建築工程還是有很大影響。
  • 廣州三大地質斷裂帶曝光 珠江新城兩地陷引關注
    (資料圖片)信息時報記者何劍輝攝信息時報訊(記者田桂丹) 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地質環境調查結果出爐,廣州三大地質斷裂帶曝光引起市民關注。地質斷裂帶是否就不可建設開發?有無已開發建設危及建築安全的?廣州城市地質調查項目課題組專家釋疑:斷裂層並非就不可開發,只是需要額外投入,並且需要定期「體檢」,進行後期動態監測。
  • 北京地質斷裂帶縱橫交錯對建築物影響大
    「這裡是北京地質斷裂帶表現最明顯的地方。」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譚成軒研究員告訴《北京科技報》,他正在負責一項北京地質斷裂帶的研究課題。土溝村正處於北京的7條斷裂帶中最大的一條黃莊——高麗營斷裂帶(南起河北涿州北至懷柔以東)上。「在斷裂帶上,有些村民的房屋和院牆已經發生了垂直方向幾十釐米的錯斷。」譚成軒告訴記者。
  • 城市地質報告稱廣州發現三大斷裂帶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廣州城市地質調查項目重要子課題———《廣州市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的地質環境條件調查與地下空間資源區劃》報告已經出爐,初步摸清了廣州城市的「地下迷宮」。研究發現,東西向瘦狗嶺斷裂帶、北東向廣從斷裂帶、北西向廣三斷裂帶等三條斷裂帶區域不適合開發地下空間。
  • 龍門山地質構造斷裂帶及其與汶川孕震動力條件分析
    地質力學研究所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汶川地震發生機理及其大區動力環境研究」的課題「龍門山地質構造斷裂帶及其與汶川孕震動力條件分析」。經過三年多的研究,以大陸動力學理論和活動構造體系思想為指導,以龍門山活動斷裂和汶川地震破裂研究為主線,通過新構造、活動構造、地震構造、航空遙感、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現今地殼應力測量、構造數值模擬技術等多學科和技術方法,將航天航空遙測與活動構造地貌分析相結合、地表地質調查與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相結合、新構造與地震構造分析相結合,利用地應力測量技術、活動構造年代學測試技術、地下構造三維可視化技術等高新手段,在從新構造演化尺度把握龍門山構造帶分段格局和地震活動規律
  • 地質專家:導致這次地震的發震構造位於映秀斷裂帶
    此次國土資源部派出的調查組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董樹文帶隊,包括構造地質專家、工程地質專家和災害地質專家在內的調查組一行於5月18日趕抵北川縣城。  在北川地區,調查組地質專家發現,地震產生的地表破裂構造明顯,主要表現為地震鼓包、擠壓脊和張裂隙等,這些破裂構造使道路發生拱曲破壞,使橋梁垮塌或移位,地震破裂構造也見於河道。
  • 濟青高鐵穿越地質斷裂帶,道床固化保障年底通車
    年底通車的濟青高鐵在濰坊境內要跨過一條地質斷裂帶,為了保證高鐵列車能夠在這一段繼續高速安全地運行,建設者們在軌道鋪設的時候採用了一種黑科技——鐵路道床固化。
  • 中老鐵路會富萊隧道順利貫通,穿越多個地質斷裂帶
    中老鐵路會富萊隧道順利貫通,穿越多個地質斷裂帶 2020-07-24 06: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龍門山斷裂帶地震研究獲新進展
    圖2 地球物理資料表明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地區Moho面與兩側存在10-15km的反差 目前,關於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的構造隆升的地球動力學機制主要有兩個流行觀點但是,這種機制是建立在數值模擬基礎之上,缺少任何地質證據的支持;第二種觀點是以美國哈佛大學的Hubbard和Shaw提出的地殼擠壓縮短變形的機制,但是這種機制是基於龍門山斷裂帶西南段的構造變形剖面,而龍門山中段和北東段缺少前陸構造變形。同時,龍門山地區侵蝕作用非常強烈,所以,僅僅靠地殼的構造擠壓縮短變形,無法形成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高陡的地貌特徵。
  • 郯城地震斷裂帶位置在哪詳細圖解 東部最大強震斷裂帶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臨沂郯城大地震絕對榜上有名,這次大地震也來自於郯城地震斷裂帶,那麼郯城地震斷裂帶在什麼位置呢?   郯城地震斷裂帶   郯城地震斷裂帶是郯廬斷裂帶中的一斷,郯城地震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向,綿延2400多公裡。自這條斷裂形成以後,經歷了複雜的演化,這都不表。
  • 吉林松原周邊斷裂帶科普
    扶餘-肇東斷裂帶扶餘-肇東斷裂帶,又叫做松原-肇東斷裂帶,扶餘-肇東斷裂帶位於松遼盆地內,是一條西南-東北走向斷裂帶,扶餘-肇東斷裂帶西南起自吉林省松原市查乾花鎮附近,經蒙古艾裡鄉,毛都站鎮,伯都鄉,長春嶺鎮【肇源縣東南】,三站鎮【肇州縣東南】,德昌鄉,直至黑龍江肇東市。
  • 地球表面各處為什麼出現諸多斷裂帶
    深大斷裂的研究主要根據區域地質的情況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和天然地震資料的綜合。   按深大斷裂的位移方式可分為4類:深正斷層,深開斷層,深平移斷層,深逆衝斷層。深正斷層形成裂谷型構造,如貝加爾湖,萊茵河,東非裂谷,洋中脊裂谷。這些深大斷裂是在拉張條件下形成的。深平移斷裂在各構造區都有分布,但形成在某些地質時期(如地槽中的深大斷裂是在造山期形成的)。
  • 長沙地鐵穿越國內最高風險段:長750米地質斷裂帶
    盾構穿越京廣鐵路和新中路立交橋區域為地質斷裂帶,交錯分布有富水砂卵石層、粘土層等不良地質,最大風險區段長750米。  為確保鐵路行車和立交橋結構本身安全,對盾構機下穿京廣鐵路、新中路立交橋方案進行多達12次專家論證,後在廣鐵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對京廣鐵路實施多達33次封鎖,施工「縱橫抬梁」,將鐵路架空,消除盾構穿越時地層沉降對鐵路的影響。
  • 龍門山斷裂帶最高地震預判7.5級(圖)
    A.蘆山地震因板塊擠壓產生  中國地震學會會員、湖南省地質學會理事肖和平認為,此次蘆山地震發生的動力來源是印度板塊向北推擠,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東北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帶遭到華南活動地塊的強烈阻擋,使得應力在龍門山斷裂帶高度積累,突然發生錯動而產生了7.0級的強烈地震。
  • 長春將建的新高鐵南站!規劃兩條地鐵線,選址公主嶺
    擁有如此優越位置的長春,在高鐵時代下變得愈發有影響力,多條建成和在建的中的高鐵線路在長春形成了一個樞紐,而這個樞紐所擁有的地區性意義是重大的。長春站隨著高鐵網絡的完善,線路的優化和客運流量的增加。長春也先後改建和修建了多座火車站,其中便有歷史悠久的長春站,也有新建的規模更大的長春西站。
  • 1800萬年前郯廬斷裂帶運動留下的作品——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上周末我們去山東昌樂縣遊覽了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濰坊市昌樂縣喬官鎮,包含郝家溝景區、團山子景區、喬山景區和荊山景區等4個景區,是一處以火山地貌和藍寶石原生礦床為主題,涵蓋火山遺蹟景觀、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和水體景觀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 長春一日遊,一座仿中式古建築長春地質研究所
    長春地質研究所還有另一個身份,偽滿新皇宮地址。歷史上的長春有兩座偽滿皇宮,第一個就是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光復北路5號的「偽滿皇宮博物院」,總佔地20.05平方米。第二個就是我們現在拍攝的,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大路1537號,當時佔地規劃51.2萬平方米。
  • 南海北部發現一組大規模拉張走滑斷裂帶
    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中科院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夏少紅研究團隊等,對南海北部繼承性斷裂構造特徵及其對張裂陸緣的影響研究取得新進展
  • ...斷層活動性 1918年 構造探測 地震斷裂帶 地震周期 地震活動...
    廣東有四大地震斷裂帶?  羊城晚報:有媒體說,廣東粵東地區的南澳-汕頭地區斷裂帶、粵西的陽江斷裂帶、吳川-四會斷裂帶和瓊州海峽斷裂帶, 都有可能發生強震, 建議重點預防。而珠江三角洲地區,則要防範近海地區發生地震。是這樣嗎?  楊馬陵:由多條斷層組成的地帶稱斷裂帶。強震多發生在斷裂帶上,地震多發的斷裂帶稱為地震斷裂帶。
  • FM968|長春這兩條公交線路將有調整!是你常坐的嗎?
    隨著長春新區北湖科技開發區的快速發展,今年8月末,M207和E11路兩條公交線路在北湖開通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