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

2020-12-21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早七點,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限速15 公裡/小時,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記者為您梳理了幾件上路騎行前必須要知道的事兒。


自行車專用路從哪兒到哪兒?

連接回龍觀到上地軟體園


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通車後將滿足市民通勤需求,並緩解其他交通方式的擁堵現狀。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按照設計時速進行測算,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從昌平回龍觀騎行到海澱上地軟體園大約只需要26分鐘。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行車最多騎多快?

時速15公裡是上限,想「飆車」的騎友小心警察叔叔


日前,北京交警公布了自行車專用路的「交規」,要求騎行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裡,也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對於一般單車來說,這個速度並不慢。」長期關注綠色出行領域的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交通項目部主任劉岱宗告訴記者,限速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防止電動車闖入專用路,保障更多騎行者的出行權益。


而且,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在開通第一個月的試運營期中,將聯合交管部門嚴查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沿途還將有不少工作人員對市民可能存在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制止。所以,建議有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飆車」願望的騎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跑步、騎電動車可以上專用路嗎?

不可以!出入口處有可升降阻車樁


「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了,我也想騎著自己的『小電驢』上去走幾圈」,有這樣想法的市民朋友可要小心了,自行車專用路的「交規」明確提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專用路僅服務非助力自行車通行。


為了避免電動車違規駛入,各出入口處還設有可升降阻車樁。早晚高峰的時候降下來,提供一個比較暢快的通道。非尖峰時段升上去,可以阻止電動車駛入。


早、晚尖峰時段,潮汐車道怎麼用?

潮汐車道用紅綠顏色區分,每天中午12點轉換方向


自行車專用路服務對象主要是居住在回龍觀,在上地上班的群體。因此,早晚尖峰時段的潮汐現象十分明顯。為此,專用路設置了潮汐車道。


淨寬6米的路面共分3個車道,其中兩側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中間紅色的是潮汐車道,記者看到,地面也進行了標識噴塗,並依靠沿途15處龍門架上的導流信號燈進行指引。0時到12時,東向西方向使用潮汐車道,12時到24時,西向東使用潮汐車道。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坡太陡騎不上去怎麼辦?

有自動助力系統


自行車專用路全程設置8個出入口,並與既有道路相連接,相鄰兩個出入口的平均間距為700米左右。為方便騎行者上下道,其中6個橋梁出入口坡道首次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


為了能夠實現對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分流,鼓勵市民錯峰出行,助力裝置將在地鐵13號線首班車發車前半小時提前開啟,在地鐵13號線末班車結束運營的半小時後再關閉。在專用路開通運營初期,交通部門還將安排專人在坡道上幫助、指導市民使用自行車助力裝置。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到目的地以後,自行車往哪兒停?

每個出入口均有單車停放設施


按照設計初衷,這條自行車專用路主要解決的是回龍觀和上地間的市民通勤問題。而為了治理地鐵周邊的停車亂象,在自行車專用路的每個出入口處都安裝有自行車停放設施,一共能停放4900餘輛自行車,嚴禁將自行車直接停放在專用路上。記者體驗時發現,這種停車裝置非常便於操作,將車輛輪胎放入支架,確保卡牢後,用手輕輕一提黑色的把手,停車架即可升至固定高度。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中途車壞了、騎累了怎麼辦?能否停車拍照?

專用路旁設一處休息區 有遮陽篷和洗手間


根據自行車專用路的「交規」,專用路上禁止停車,因發生車輛故障等原因無法行駛的,騎行人應緊靠路右側,就近出口推離自行車專用路,也會有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而為了拍照而停車肯定也是不被允許的,市民朋友一定要小心因為自己突然停車而導致的「追尾」事故。


記者注意到,從自行車專用路的高架路段下道後,將進入一段由既有道路改建的地面道路,在這一區域(龍域環路和龍域中路交叉口)設置有一處休息區,有遮陽篷和新建的洗手間。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王貴彬 編輯 劉丹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開通 禁止騎電動自行車
    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禁止騎電動自行車本周將開通,東起回龍觀,西至軟體園,全長約6.5公裡,限速15公裡/小時5月23日,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施工人員鋪裝自行車專用路彩色面層。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有望緩解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交通擁堵狀況,惠及兩地之間約1.16萬「通勤族」。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共設8個出入口,其中6個安有自行車助力裝置,路面防滑性優於普通非機動車道。新京報訊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
  • 空中俯瞰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 | 組圖
    新京報訊 5月31日7時,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限速15公裡/小時,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按照設計時速,騎行者26分鐘可從昌平回龍觀騎到海澱上地軟體園。地鐵13號線龍澤站旁的自行車專用路。自行車專用路設置了潮汐車道。紅色的是潮汐車道,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早尖峰時段東向西方向開啟潮汐車道,晚尖峰時段西向東方向開啟潮汐車道,路中間不會設置硬隔離裝置,主要依靠導流信號燈進行指引。自行車專用路緊貼地鐵13號線,高架高出地面五六米,橋身和橫梁都是鋼結構。
  • 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2周:騎行者違停,有行人「闖入」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於5月31日開通後,方便了往返回龍觀、上地的居民。但今昨兩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自行車專用路出現了上述違反規定或不文明的騎行現象。 對此,負責該條道路施工、養護的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瑞通九處回應稱,將加強對此類現象的監督管理。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開通後 回龍觀地區騎行者數量上漲
    數據顯示,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開通後,回龍觀的騎行用戶數量上漲近兩成,使用自行車專用路要比使用原騎行道路路線節約18.5%的時間,市民騎車通勤的用時也要低於駕車或公交出行。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後,市民從回龍觀騎行到上地節約了18.5%的時間。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 盤點自行車專用路6大貼心設計 部分坡道有「助力」 - 新京報 - 好...
    新京報訊(記者 裴劍飛)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於今晨7時開通,限速15公裡/小時,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丁靜)紅綠相間的潮汐車道洋溢著青春動感;助力系統讓自行車爬坡更加省力;40分鐘通勤時間被壓縮到26分鐘……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於5月31日開通,成為首都北京綠色出行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這條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地區,起點位於同成街與文華路交叉路口,終點位於後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5月底開通運營 8個出入口位置公布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什麼時候開通運營?  截至4月19日,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約60%,橋梁工程、道路工程、下穿鐵路橋及交通工程等正在緊張實施,項目整體處於施工高峰期,全部工程預計於5月底基本完工,並具備試運營條件。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沿途8個出入口位置,哪個離你最近?
    重磅消息上地至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將於5月底開通試運營現在建設到啥階段了?近日小編跟隨建設單位中交一公局五公司來到現場第一視角感受全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最高時速2001為啥叫自行車專用路?保護氣體是二氧化碳(有時採用CO2+Ar的混合氣體),主要用於項目鋼結構焊件。▲新工藝:路基、路面施工倡導自行車專用路節能環保主題思想,採用半自動噴淋設備補水、養生。▲智慧工地:掃一掃了解項目進展。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多次違章將大屏幕曝光
    自行車專用路多次違章將大屏幕曝光 回龍觀至上地專用路開通一年,累計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工作日騎行量呈「雙駝峰」曲線,潮汐性明顯昨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為四千到六千輛。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推失信懲戒制度 多次違章大屏幕曝光
    自行車專用路將推行失信懲戒制度 多次違章將大屏幕曝光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約為四千到六千輛。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試點推進自行車專用路失信懲戒制度,將通過現場大屏幕曝光多次違章騎行行為。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4000至6000輛次,吸引約1500名「通勤鐵粉」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8月21日8時許,市民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騎行上班。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去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今日開通
    (文/張帆)今天早上7點,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放試運行。該自行車專用路將直接服務於沿線約1.16萬通勤人口,30分鐘內可從昌平回龍觀騎行至海澱上地軟體園,將有效緩解13號線回龍觀與上地區域的交通壓力,改善區域綠色出行環境。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南延至西直門 年內開工[圖]
    2019年,回龍觀、上地之間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記者從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所獲悉,自行車交通二期示範工程計劃今年內陸續開工建設,全長約13公裡,與回龍觀、上地之間的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無縫銜接,沿著地鐵13號線走向一路向南,直達西直門交通樞紐。工程計劃分期實施,成熟一段開通一段。
  • 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一年累計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熊琳、丁靜)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記者從北京市昌平區獲悉,2019年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一年來,該專用路日均騎行量為4000至6000輛次。通過分組出行對比,自行車出行成回龍觀與上地軟體園之間便捷、性價比高的出行選擇:用時為45分鐘,出行費用為0元。
  • 自行車專用路,你確定它會被專用?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5月31日,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看到北京的自行車專用路開通,那麼問題來了,啥是「自行車專用路」?  自行車專用路,是指在城市和效區道路系統中以及通往旅遊區的道路中,專門供自行車行駛的道路。在自行車專用路上,禁止機動車通行,以保障自行車交通的安全。  根據北京當地媒體的報導,北京的自行車專用路有「快、暢、便」的特點。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專在哪?電動自行車也禁入
    資料圖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道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和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昨天介紹了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建設的相關情況——它將在今年9月份開工建設,明年6月底主體工程實施完畢資料圖自行車專用路的規劃是在去年啟動,耗時一年完成,那麼北京市的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為什麼選了這個路線呢?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本周開通 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道將於本周開通,騎行「交規」出臺   首條自行車高速禁行電動車   本報訊(記者 金可)全市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即將於本周開通。這條路到底能不能走電動車呢?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試運行 3天勸返8069名行人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試運行 3天勸返8069名行人 原標題:   服務人員指導市民使用自行車傳送帶 攝影/本報記者 宋霞  自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試運行以來,截至6月3日,3天共計通行41744車次。
  • 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的運行情況解析及認識思考
    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試運行,至今已經開通快兩個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會同交通委項目中心對專用路運營情況開展了連續的監測分析,並聯合瑞典隆德大學瑞典國家公共運輸研究與教學中心趙春麗博士,結合國際城市自行車發展經驗,提出了對北京市自行車專用路的認識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