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6月15日上午10點左右,在阿壩州九寨溝縣的一處山林裡,一個鐵質籠舍的門被打開,一隻大熊貓緩緩走了出來,在簡單適應了一下周邊的環境後,它很快便消失在叢林之間。
/home/img/file/20190615/20190615112512_9866.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這隻回歸自然的大熊貓,其實是一隻很有故事的大熊貓……
一隻體況極差的大熊貓下山了
兩天觀察後判斷其生病,需要救護
今年清明節期間(4月5日),就在這片回歸的森林外,這隻下山的大熊貓被路過的村民發現。
看到大熊貓下山到人類生產活動區域徘徊後,村民們立即報告了鄉政府、縣林草局和勿角自然保護區,這些單位立即安排人員開始了24小時看護、觀察,並逐級報告州林草局和省林草局。同時,寄希望於大熊貓能自行返回野外,現場還為它提供了乾淨的水和食物(竹子)。
當天,大熊貓行動緩慢,但無明顯外傷。省林草局當即指示不要驚擾,繼續觀察。下午,該大熊貓少量飲水,一直無進食,傍晚自行上山。
4月6日,它再次出現在同一區域,行動更為遲緩,無進食,精神較前日萎靡許多,且情緒焦躁、呼吸急促,明顯氣喘並伴有「嗯嗯」叫聲。人員逐漸靠近,它也無躲避、攻擊傾向。經過兩天觀察,現場人員判斷其體況極差,病情嚴重,需要實施救護。
救護專家小組連夜趕赴現場
發現該大熊貓機體嚴重脫水、有感染
根據現場觀察大熊貓的狀況和大熊貓救護規程等有關規定,經省、州、縣三級林草主管部門會商,4月6日下午,省林草局指派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前往現場參與救護。
熊貓基地得到通知後,立即啟動大熊貓救護預案,組織由2名獸醫和1名飼養員組成的野外救護專家小組連夜趕赴現場。
4月7日上午,專家組到達現場後,看到大熊貓仍在原處逗留。觀察後發現,該大熊貓被毛雜亂且無光澤,呼吸急促、行動緩慢。經現場商議,專家組實施了麻醉,現場檢查。
經過檢查,專家組確定該大熊貓為成年雌性,推測年齡7—8歲左右。初步診斷結果為機體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有感染、貧血、心臟功能損害。根據臨床診斷結果,救護小組對其進行了初步對症支持治療,包括補液、糾正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強心和抗感染等。
由於當地治療條件有限,不能滿足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為確保該大熊貓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經現場州、縣林草主管部門和專家組共同商議,並得到四川省林草局批准後,4月7日下午,專家組將該大熊貓啟程轉往都江堰羅家溝野外救護中心。
4月8日上午,大熊貓轉運至羅家溝野外救護中心。
兩個多月精心救治護理
目前該大熊貓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我們成立了救治專家組,組織專家和醫護人員對該大熊貓立刻開始了救治、護理,幫助其恢復健康,同時儘量保持其野性。」據熊貓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大熊貓的救助治療過程中,對其實行了24小時觀察,詳細記錄其精神、食慾和大小便情況。
同時,熊貓基地專家對該大熊貓的血液、尿、糞便等進一步進行了生理、生化以及寄生蟲等方面的檢查,同時還對其全身進行了超聲波檢查。檢查中發現,除了4月7日現場檢查的結果,該大熊貓還存在嚴重的內外寄生蟲感染。
接下來,就是對症開展治療了。根據診斷結果,專家組通過靜脈補液和口服給藥相結合的方式對其對症治療,並先後兩次對其使用不同的廣譜驅蟲藥進行驅蟲。
為了保護該大熊貓的野外食性,在確保藥物食入的前提下,現場每天提供了兩種以上新鮮竹筍、兩種以上新鮮竹子供其採食,既保證營養的攝入,又不投餵人工飼料。
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救治和護理,該大熊貓的採食量及精神狀況逐漸好轉,每日糞便量由最初的極少量增加到每日10kg以上,體重由救治時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85公斤,身體各項指標恢復到了正常值。
救護時間短,具備放歸條件
今天,該大熊貓在九寨溝縣原地放歸野外
「目前該大熊貓健康狀況恢復良好,救護時間較短,其野性強且剛成年,具備放歸野外的條件。」近日,省林草局組織召開了該大熊貓健康評估及安置意見專家論證會,經現場質詢和充分討論後,專家組一致建議將該大熊貓於近期在原生地放歸。省、州、縣各有關部門經實地考察,決定尊重專家意見,將該大熊貓在九寨溝縣原地放歸野外。
同時,為確保該大熊貓科學、安全回歸野外,各相關單位進行了多項準備,包括明確了責任分工,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應急措施,既確保大熊貓的健康,同時儘量減少其應急反應。
今天,這隻來自野外的大熊貓,在原救護地順利放歸。
記者在現場看到,放歸地植被豐富,自然植被保存較完好。據專家介紹,該地區野生動植物垂直分布帶譜明顯,海拔1800—3500m以內的針闊混交林和暗針葉林下多有分布,且長勢良好,適合大熊貓生息繁衍。
目前,我省大熊貓野外種群為1387隻(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呈穩中增長狀態。
延伸閱讀①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
九寨溝縣有野生大熊貓31隻
九寨溝縣野生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大熊貓、川金絲猴、牛羚、豹(金錢豹)、馬麝、林麝、四川梅花鹿、金雕、胡兀鷲、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等12種。
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九寨溝縣有野生大熊貓31隻,主要分布在九寨溝縣的勿角自然保護區、白河自然保護區、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和貢槓嶺自然保護區內。
延伸閱讀②
勿角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多次拍攝到大熊貓
勿角自然保護區(省級)成立於1993年,保護區面積 370.14平方公裡,主要以大熊貓、森林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是聯繫大熊貓岷山種群與秦嶺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關鍵走廊帶。
近年來,保護區管理處大力推進監測工作,多次拍攝到大熊貓、金絲猴等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照片,僅2018年就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二級保護動物6種,共計16種野生動物的影像資料,總計照片1265張,視頻989部。
(視頻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