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救回來的那隻大熊貓 今天回九寨溝放歸啦

2020-12-2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6月15日上午10點左右,在阿壩州九寨溝縣的一處山林裡,一個鐵質籠舍的門被打開,一隻大熊貓緩緩走了出來,在簡單適應了一下周邊的環境後,它很快便消失在叢林之間。

 

/home/img/file/20190615/20190615112512_9866.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這隻回歸自然的大熊貓,其實是一隻很有故事的大熊貓……

一隻體況極差的大熊貓下山了

兩天觀察後判斷其生病,需要救護

今年清明節期間(4月5日),就在這片回歸的森林外,這隻下山的大熊貓被路過的村民發現。

看到大熊貓下山到人類生產活動區域徘徊後,村民們立即報告了鄉政府、縣林草局和勿角自然保護區,這些單位立即安排人員開始了24小時看護、觀察,並逐級報告州林草局和省林草局。同時,寄希望於大熊貓能自行返回野外,現場還為它提供了乾淨的水和食物(竹子)。

當天,大熊貓行動緩慢,但無明顯外傷。省林草局當即指示不要驚擾,繼續觀察。下午,該大熊貓少量飲水,一直無進食,傍晚自行上山。

4月6日,它再次出現在同一區域,行動更為遲緩,無進食,精神較前日萎靡許多,且情緒焦躁、呼吸急促,明顯氣喘並伴有「嗯嗯」叫聲。人員逐漸靠近,它也無躲避、攻擊傾向。經過兩天觀察,現場人員判斷其體況極差,病情嚴重,需要實施救護。

救護專家小組連夜趕赴現場

發現該大熊貓機體嚴重脫水、有感染

根據現場觀察大熊貓的狀況和大熊貓救護規程等有關規定,經省、州、縣三級林草主管部門會商,4月6日下午,省林草局指派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前往現場參與救護。

熊貓基地得到通知後,立即啟動大熊貓救護預案,組織由2名獸醫和1名飼養員組成的野外救護專家小組連夜趕赴現場。

4月7日上午,專家組到達現場後,看到大熊貓仍在原處逗留。觀察後發現,該大熊貓被毛雜亂且無光澤,呼吸急促、行動緩慢。經現場商議,專家組實施了麻醉,現場檢查。

經過檢查,專家組確定該大熊貓為成年雌性,推測年齡7—8歲左右。初步診斷結果為機體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有感染、貧血、心臟功能損害。根據臨床診斷結果,救護小組對其進行了初步對症支持治療,包括補液、糾正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強心和抗感染等。

由於當地治療條件有限,不能滿足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為確保該大熊貓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經現場州、縣林草主管部門和專家組共同商議,並得到四川省林草局批准後,4月7日下午,專家組將該大熊貓啟程轉往都江堰羅家溝野外救護中心。

4月8日上午,大熊貓轉運至羅家溝野外救護中心。

兩個多月精心救治護理

目前該大熊貓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我們成立了救治專家組,組織專家和醫護人員對該大熊貓立刻開始了救治、護理,幫助其恢復健康,同時儘量保持其野性。」據熊貓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大熊貓的救助治療過程中,對其實行了24小時觀察,詳細記錄其精神、食慾和大小便情況。

同時,熊貓基地專家對該大熊貓的血液、尿、糞便等進一步進行了生理、生化以及寄生蟲等方面的檢查,同時還對其全身進行了超聲波檢查。檢查中發現,除了4月7日現場檢查的結果,該大熊貓還存在嚴重的內外寄生蟲感染。

接下來,就是對症開展治療了。根據診斷結果,專家組通過靜脈補液和口服給藥相結合的方式對其對症治療,並先後兩次對其使用不同的廣譜驅蟲藥進行驅蟲。

為了保護該大熊貓的野外食性,在確保藥物食入的前提下,現場每天提供了兩種以上新鮮竹筍、兩種以上新鮮竹子供其採食,既保證營養的攝入,又不投餵人工飼料。

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救治和護理,該大熊貓的採食量及精神狀況逐漸好轉,每日糞便量由最初的極少量增加到每日10kg以上,體重由救治時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85公斤,身體各項指標恢復到了正常值。

救護時間短,具備放歸條件

今天,該大熊貓在九寨溝縣原地放歸野外

「目前該大熊貓健康狀況恢復良好,救護時間較短,其野性強且剛成年,具備放歸野外的條件。」近日,省林草局組織召開了該大熊貓健康評估及安置意見專家論證會,經現場質詢和充分討論後,專家組一致建議將該大熊貓於近期在原生地放歸。省、州、縣各有關部門經實地考察,決定尊重專家意見,將該大熊貓在九寨溝縣原地放歸野外。

同時,為確保該大熊貓科學、安全回歸野外,各相關單位進行了多項準備,包括明確了責任分工,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應急措施,既確保大熊貓的健康,同時儘量減少其應急反應。

今天,這隻來自野外的大熊貓,在原救護地順利放歸。

記者在現場看到,放歸地植被豐富,自然植被保存較完好。據專家介紹,該地區野生動植物垂直分布帶譜明顯,海拔1800—3500m以內的針闊混交林和暗針葉林下多有分布,且長勢良好,適合大熊貓生息繁衍。

目前,我省大熊貓野外種群為1387隻(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呈穩中增長狀態。

延伸閱讀①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

九寨溝縣有野生大熊貓31隻

九寨溝縣野生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大熊貓、川金絲猴、牛羚、豹(金錢豹)、馬麝、林麝、四川梅花鹿、金雕、胡兀鷲、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等12種。

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九寨溝縣有野生大熊貓31隻,主要分布在九寨溝縣的勿角自然保護區、白河自然保護區、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和貢槓嶺自然保護區內。

延伸閱讀②

勿角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多次拍攝到大熊貓

勿角自然保護區(省級)成立於1993年,保護區面積 370.14平方公裡,主要以大熊貓、森林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是聯繫大熊貓岷山種群與秦嶺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關鍵走廊帶。

近年來,保護區管理處大力推進監測工作,多次拍攝到大熊貓、金絲猴等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照片,僅2018年就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二級保護動物6種,共計16種野生動物的影像資料,總計照片1265張,視頻989部。

(視頻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提供)

相關焦點

  • 四川新增一處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位於九寨溝縣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寇敏芳6月16日,在九寨溝熊貓園開園儀式上,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路永斌向九寨溝縣授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牌匾。這也意味著,四川又新增了一處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
  • 大熊貓野化放歸:選點有講究 明年或出放歸方案
    要想完成大熊貓種群延續及復壯,最關鍵的是野生種群擴大。  2005年8月首次放歸至今,四川已野外放歸大熊貓6隻。  我省正改進大熊貓放歸前的野化訓練模式,精選放歸對象。  今年以來,四川境內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的人工繁殖大熊貓數量雙雙突破歷史,其中,中國保護大熊研究中心誕生幼仔26隻、成活23隻,含9對雙胞胎;成都大熊貓基地共繁育8胎15仔。與會者認為,要想完成大熊貓種群延續及復壯,關鍵還是野生種群。  本月內,大熊貓「華嬌」將放歸至雅安市石棉縣境內慄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消息引起大家關注。
  • 九寨也能看熊貓啦!九寨溝熊貓園今天開園
    6月16日,2020「熊貓阿壩·相約九寨」主題活動暨九寨溝熊貓園開園儀式盛大啟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向九寨溝縣授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牌。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四隻大熊貓正式與公眾見面,這標誌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攜手共建「熊貓家園」在科研保護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標誌著四川文旅「三九大」品牌中,「九」和「大」實現旅遊同體,九寨溝縣從此步入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和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雙星同耀的新時代。
  • 三隻大熊貓將在四川以外的地方野化放歸
    三隻大熊貓將擇機被放歸到位於江西省的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大熊貓首次在四川以外的地方野化放歸。我國大熊貓首次川外野化放歸,重引入科學試驗將開啟大熊貓的重引入,是指將圈養繁育的大熊貓經野化培訓後,放歸到歷史分布區內生活繁衍,從而重建其野生種群。
  • 免費贈票活動開始啦!九寨溝大熊貓三星堆……頂級景區...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神秘的三星堆、美麗的九寨溝、可愛的大熊貓、共同向全世界發出邀請,Welcometo Sichuan!安逸走四川!話說得漂亮,行動更漂亮!四川日報聯合寧夏日報送福利啦!今天,第一波「門票」禮包開始發放!四川日報、寧夏日報等30多家主流媒體聯合為寧夏地區網友準備了26張四川景區門票。怎麼樣,激不激動?具體搶票方式,仔細看下文。↓↓↓「三九大」的魅力,不是一般大!四川新文旅口號中的「天府三九大「包含了四川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其中,「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溝,「大」指大熊貓。
  • 【搶票】九寨溝大熊貓三星堆……給上海網友們送門票啦
    今天,@四川日報 聯合@上觀新聞 為咱們上海地區的網友準備了一些四川的景區門票。(註:搶票方式見文末)其中,「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溝,「大」指大熊貓。2016年9月28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3隻新生大熊貓寶寶齊聚亮相。 著名「雲吸」平臺「ipanda」大部分視頻主角都是四川的大熊貓↓↓↓
  • 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本報記者鍾華林攝上圖 九寨溝縣大熊貓園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右圖 九寨溝縣羅依鄉村民為遊客演奏九寨溝獨具特色的「南坪小調」。 本報記者 鍾華林攝暑期的四川阿壩九寨溝風景區,正逐漸恢復昔日的熱鬧。遊客人數每天都在攀升,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
  • 大熊貓百科|回「家」!野放第五熊「華嬌」
    我國野化放歸的第五隻大熊貓「華嬌」。  「華嬌」與媽媽「草草」在野化培訓圈。  2015年9月23日,經專家論證,已達到預期野化培訓目標,可以放歸自然,將擇期放歸到位於雅安石棉的四川慄子坪自然保護區。  2015年11月17日,被成功回捕,轉移到臥龍核桃坪基地。  2015年11月18日,接受放歸前最後一次體檢,戴上GPS項圈。
  • 九寨溝熊貓園開放,將4隻大熊貓放在公眾面前,活動意味著什麼?
    在6.16日,九寨溝熊貓園正式啟動2020「熊貓阿壩·相約九寨」主題月活動,邀請了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四隻大熊貓,讓它們正式與公眾見面。這個活動標誌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攜手共建「熊貓家園」在科研保護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國家林業局2月28日召開發布會公布了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隔10年一次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均有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隻,圈養的大熊貓375隻。不過,如何保護和恢復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壓輸電線等人為幹擾而割裂的棲息地,仍是保護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問題。
  • 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迎客
    新華社成都6月16日電 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大熊貓園16日開園迎客,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遷入的四隻大熊貓正式與公眾見面。2019年10月31日,四隻大熊貓「小禮物」「海海」「天天」「新新」分別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川雅安基地和都江堰基地出發,前往九寨溝大熊貓園「入住」。
  • 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
    來源:經濟日報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鍾華林暑期的四川阿壩九寨溝風景區,正逐漸恢復昔日的熱鬧。遊客人數每天都在攀升,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3年前的8月8日,一場7.0級地震突襲九寨溝。經過兩年的重建,2019年9月,景區重新開門迎客。如今,走進九寨溝,犀牛海、熊貓海、樹正群海、諾日朗瀑布、五花海、珍珠灘等景點完好如初,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 大熊貓的「快樂老家」——四川雅安大熊貓棲息地見聞
    2006年7月12日,縱橫成都、雅安、甘孜、阿壩4個市(州)12個縣(市)的「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其中核心區面積雅安(包括寶興、天全、蘆山三縣)佔比在一半以上。「熊貓走廊」的放歸地在四川涼山冕寧縣的冶勒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到一組大熊貓的畫面。經專家辨認,這正是4年多前被放歸的圈養大熊貓「張想」。「張想」是全球首隻放歸野外的雌性大熊貓,今年已經6歲半,這是紅外相機首次記錄到「張想」放歸後的影像。
  • 大熊貓「祥祥」死了(組圖)
    這是2007年2月19日,工作人員找到「祥祥」的屍體。新華社發  這是2006年4月28日,大熊貓「祥祥」被放歸野外。  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5月3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人類首隻被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祥祥」的死因已查明。大熊貓專家經過2個多月的研究分析認為,「祥祥」是與野生大熊貓在領地和食物爭奪中,從高處摔下導致嚴重內傷致死的。  今年2月19日,首隻被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祥祥」的屍體,在野外雪地上被意外發現。現在,「祥祥」的皮毛保存在研究中心。
  • 九寨溝回來了 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
    暑期的四川阿壩九寨溝風景區,正逐漸恢復昔日的熱鬧。遊客人數每天都在攀升,8月上旬,單日接待遊客超過萬人。3年前的8月8日,一場7.0級地震突襲九寨溝。經過兩年的重建,2019年9月,景區重新開門迎客。如今,走進九寨溝,犀牛海、熊貓海、樹正群海、諾日朗瀑布、五花海、珍珠灘等景點完好如初,神奇的九寨溝回來了。
  • 遇見新九寨 | 探訪:九寨溝遇見大熊貓,如何相融共生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周琳/圖趙敏 攝8月8日,在九寨溝大熊貓園,憨厚可愛的大熊貓惹得遠來的遊客駐足拍照「現在太好了,在九寨溝,不僅能看九寨溝景區,還能看大熊貓。」一位成都遊客說。一個多月前,九寨溝熊貓園正式開園迎客。
  • 涼山發現了野生大熊貓幼崽,為什麼沒帶回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大熊貓是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由於大熊貓寶寶那憨厚老實的樣子,再加上它們特有的走路方式,實在是太可愛了,每次看到,都會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國寶大熊貓,像一般的省會城市的動物園和多數野生動物園都有大熊貓的,也有人是在熊貓繁殖基地目睹過,它們可愛俏皮,總能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些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其實很常見,但是大家有見過野生的大熊貓嗎?今年的9月23號,中秋節前一天,在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就發現了一隻僅有幾個月大的熊貓寶寶。
  • 成都放歸46隻野生動物歸山,2019年共救助1132隻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10月25日上午,2019年度成都救助的野生動物,統一在彭州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內放歸。 據統計,成都市今年共計救護了各類野生動物113種,1132隻,其中一級20種170隻,二級57種762隻。
  • 大熊貓百科丨回「家」!野放先驅「祥祥」
    2002年7月,與哥哥斷奶後進入「熊貓幼兒園」,由飼養員照顧,性情溫順。  2003年7月8日,隨著全世界首次大熊貓野外放歸培訓工程正式啟動,成為第一隻接受野化訓練的大熊貓,被單獨放到臥龍核桃坪半野化培訓圈。漸漸學會自己採食、尋水、築巢、自我保護等生存本領。
  • 4隻廣東省鳥白鷳放歸羅浮山
    深圳市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首次異地放歸白鷳。 羅林 攝中新網深圳7月3日電(鄭小紅 羅林)白鷳是廣東省省鳥,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廣東省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開展了一次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異地放歸活動。上午11時,深圳工作人員將4隻白鷳順利帶到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在羅浮山省級保護區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進行原生地放歸,這也是深圳市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首次異地放歸白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