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澎湃新聞記者 石毅

2015-02-2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

2013年11月13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布設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公布了其於10月24日拍攝到的一組野生大熊貓母子照片。        

       國家林業局2月28日召開發布會公布了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隔10年一次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均有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隻,圈養的大熊貓375隻。不過,如何保護和恢復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壓輸電線等人為幹擾而割裂的棲息地,仍是保護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問題。

種群數量增加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1864隻,不包括1.5歲以下的幼體,比第三次調查時增長了16.8%。其中,四川省1387隻,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四川無論是種群的數量還是種群的密度都處於全國最高水平。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375隻,比上一次調查增加了211隻,增長128.66%。陳鳳學介紹,這次調查始於2011年,歷時3年,投入2000多人,完成調查樣線20513條、植被調查樣方11901個。

       從棲息地保護上看,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現有258萬公頃,增長了11.8%,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增長6.3%。從地理位置上看,棲息地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     

       與第三次調查相比,大熊貓分布區新建保護區27處,新增面積118萬公頃,有大熊貓分布和棲息地分布的保護區數量67處,總面積336萬公頃。這些地區將現有66.8%的野生大熊貓和53.8%的大熊貓納入了自然保護區網絡。      

       陳鳳學分析說,大熊貓種群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保護工作密不可分。中國在大熊貓棲息地及其周邊的區域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中上遊的防護林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對大熊貓棲息地和自然保護區植被的恢復、主食竹資源的生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棲息地風險    

       隨著人為幹擾因素的增加,大熊貓的棲息地保護成為目前主要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大熊貓野外種群被分割成33個局域的種群,其中有一些種群的數量少於30隻。目前有24個局域種群具有較高的生存風險,涉及大熊貓223隻,約佔野外種群總量的12.0%,具有滅絕風險的有22個,特別是有18個小於10隻的局域種群,具有高度的滅絕風險。      

       棲息地的碎片化主要來自於道路和高壓輸電線建設。調查認為,大熊貓棲息地內存在的大型幹擾包括水電站319個、道路總裡程1339公裡、高壓輸電線268.7公裡,這些幹擾無疑阻礙了大熊貓的種群交流。

兩年內不再審批保護區範圍調整        

       陳鳳學在這次發布會上還透露,為了還大熊貓一個安靜完整的家園,國家林業局決定從2015年1月開始兩年內不受理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區調整和範圍調整。過去一些地方為了發展地方經濟而申請縮小自然保護區面積,自然保護區為了礦產、旅遊開發等讓道時有發生。       

       陳鳳學說,目前依然有42%的大熊貓棲息地沒有納入到自然保護區,國家林業局也計劃用3-5年時間,將大熊貓的棲息地及其周邊納入自然保護區範圍。同時,為了解決棲息地碎片化問題,還計劃建設生態廊道,人工恢復和改善棲息地,嚴格控制棲息地及其保護區的各類開發和建設。

野外放歸的兩隻大熊貓死亡      

       2014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放歸了經過野化訓練的大熊貓「雪雪」和「新媛」,然而隨後監測人員發現兩隻大熊貓「雪雪」和「新媛」都相繼死亡。不過,好消息是監測顯示在2012年和2013年相繼放歸的大熊貓「淘淘」、「張想」目前仍然生活在四川雅安市石棉縣慄子坪自然保護區。      

       中國首次放歸大熊貓是在2006年4月28日,這也是人類首次放歸野外的圈養大熊貓,此前並無經驗可循。放歸的大熊貓「祥祥」2001年8月25日出生於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中心,不過,它在2007年被發現死亡,研究人員認為它死於因領地和食物與野生大熊貓的打鬥中。     

       大熊貓「淘淘」放歸於2012年10月11日,他是全球首隻誕生在野化培訓基地的大熊貓,他出生在2010年8月3日,身上佩戴了全球衛星定位和無線電遙測功能的GPS頸圈。大熊貓「張想」則是全球放歸野外的第一隻人工繁育的雌性大熊貓,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她2011年8月20日出生在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野外放歸培訓圈」中,放歸於2013年11月6日。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司長張希武介紹,野化放歸是大熊貓小種群拯救和復壯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這種實驗增加種群和種群的遺傳性。中國在過去10多年一直在進行野外放歸的研究,不過大熊貓由於受自身繁育能力低、食性單一和棲息地破壞化這些因素的影響,放歸的難度遠遠高於其他動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野生大熊貓,第四次調查,棲息地,保護區,種群數量

相關推薦

評論(84)

相關焦點

  • 全國1864隻野生大熊貓 七成多分布在四川(圖)
    這是2月28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局舉行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對比12年前完成的「三調」,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增加181隻,是野生大熊貓分布的三省(四川、陝西、甘肅)中增量最多的省份。不過,隨著陝西、甘肅兩省在野生大熊貓保護力度上的強化和野生種群的增加,我省野生大熊貓種群總量在全國佔比比「三調」下降了1.12%。
  •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出爐七成以上在四川
    原標題: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出爐七成以上在四川  首次用DNA技術摸清大熊貓家底   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 74.4%在四川省   本報訊 (記者 馬丹)「國寶」大熊貓究竟還剩多少只?它們又居住在哪兒?
  • 科學網—我國目前現存野生大熊貓1864隻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2月28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現存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1864
  • 四川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野生大熊貓1387隻 平武縣最多
    四川野生大熊貓分布圖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5日訊(記者 劉佩佩)今日下午,省林業廳召開「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成果新聞通氣會」,現場對大家所關注的我省大熊貓現狀一一作出解答。據了解,四川省是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和現今分布中心。
  • 王朗大熊貓第四次「人口普查」即將展開
    王朗大熊貓第四次「人口普查」即將展開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05-07       中國網訊 四川省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建立最早的,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的四大自然保護區之一。這次穿越活動的第二站,便是這個馳名海內外的熊貓保護基地。
  • 四川汶川地震後竹子開花 威脅大熊貓生存(組圖)
    2008年12月14日,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給這裡剩下的七隻不到兩歲的熊貓餵食。地震後這裡的圈養大熊貓大部分都轉移到了四川雅安、成都、北京、福州等地。核心提示距離映秀震中僅10公裡的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重要的大熊貓保護區之一,此前普查顯示,擁有150餘只野生大熊貓,佔中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10%。地震之後,臥龍野生大熊貓整體生存狀況如何?2008年11月8日,人們在臥龍發現震後首隻野生大熊貓,經搶救無效死亡。
  • 國家公園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成都日報記者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小區」有「法庭」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 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雲南或存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派專家調查
    5月7日,來自四川省的1名大熊貓專家、10名具有豐富大熊貓調查經驗的隊員,與雲南方面的人員組成8個調查小組,共計40餘人全面啟動了針對綏江縣、水富縣、鹽津縣結合部4萬多公頃林區是否有野生大熊貓種群的調查。雲南境內可能存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這個讓國寶大熊貓分布區域突破川陝甘三省的可能性,源於一個令人悲憤的案件:日前雲南省披露,境內發生獵殺、販賣大熊貓案件。
  • 中國竟有兩種大熊貓?!
    近日 一則有關大熊貓的有趣新聞引發熱議 原來中國有兩種大熊貓 它們分別是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 它們的區別在於一種更像熊
  • 我國現存多少野生大熊貓? 四川第4次野外調查將公布
    地球上有多少只野生大熊貓?這個問題只能中國來回答,而中國的野生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近日完成今年的調查,進入冬季調休期,預計明年3月開始新一輪調查。和前三次不同,此次調查首次採用DNA識別技術,要求大量收集15天以內的新鮮糞便。
  • 中國竟有兩種大熊貓?
    中國竟有兩種大熊貓?原來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它們分別是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它們的區別在於一種更像熊一種更像貓朱廣權:現在大屏幕上出現兩隻大熊貓,您能看出有什麼不一樣嗎?
  • 大熊貓的「快樂老家」——四川雅安大熊貓棲息地見聞
    記者從當地村民中了解到,嘎日溝去年一年中至少有8次野生熊貓目擊事件,這可把寶興人樂壞了!翻開雅安地圖,雅安的最北端是寶興縣的夾金山,世界首隻大熊貓在這裡被發現;雅安的最南端是石棉縣拖烏山,世界首隻圈養大熊貓在這裡被放歸;而地處南北遙相呼應的中心雨城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就坐落在這裡。
  • 秦嶺大熊貓廊道建設初顯成效 野生大熊貓橫穿公路「串門」
    秦嶺大熊貓廊道建設初顯成效 野生大熊貓橫穿公路「串門」 2020-05-05 21:08:33   來源:新華網
  • 800萬年史記 大熊貓為何偏愛四川?
    800萬年史記 大熊貓為何偏愛四川?  □包建華  據全國第四次野生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58萬公頃,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有大熊貓分布和棲息地分布的保護區67處。
  • 四川累計建立95個保護地用於保護大熊貓
    記者9日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四川在大熊貓分布區建成各類保護地95個,其中大熊貓自然保護區46個。超過70%的野生大熊貓和60%的大熊貓棲息地被各類保護地保護起來。資料圖:生活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一般野生大熊貓媽媽生活在樹下的竹林裡,幼崽為了躲避可能發生的危險,大部分時間都會呆在樹梢上,只有吃奶時才下樹。一天一般是哺乳兩次,也有研究人員觀察到2天才下樹喝奶的幼崽。 世界最大圈養熊貓種群 2019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成活32隻大熊貓幼仔。
  • 雲南野生大熊貓遭獵殺 專家:或將影響到整個種群
    「這隻大熊貓很可能是渡江來此地繁衍的,卻被獵殺,這將影響到整個種群。」大熊貓是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獵殺野生大熊貓的行為卻屢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和2007年,四川曾偵破三起獵殺、販賣野生大熊貓案件。  大熊貓渡長江而來?  大熊貓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稱「國寶」。
  • 四川江油: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
    海拔不到六百米的四川省江油市西屏鄉首次發現一隻野生大熊貓。專家稱,在這樣的淺丘地區,按照大熊貓棲息的環境要求,根本不適合它的生長。這在中國是非常罕見的。據第一個發現大熊貓的村民張開國介紹說,昨日上午十點左右,他正在自家的責任地裡澆西瓜,發現前面有一團東西在慢悠悠地走著。先沒看清楚,還以為是一隻野豬,再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隻大熊貓。
  • 八百萬年前,食肉大熊貓現為何吃素?走進熊貓故鄉四川探尋究竟
    比如說,觀賞大熊貓的自然生息狀態、體察民族習俗和地方風情、品嘗和學做正宗川菜、參觀選購四川土特工藝品以及登山、漂流等等。據國家林業部關於《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2015》資料中顯示,目前現存大熊貓1864隻,而四川依然是熊貓故鄉,佔全國的74.4%,所以要集中看熊貓,必來四川。
  • 新聞資料:「大熊貓之鄉」--臥龍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臥龍1月6日電(記者易凌馮昌勇)四川省臥龍自然保護區目前擁有全國十分之一的野生大熊貓、一半以上的圈養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大熊貓之鄉」。  四川省臥龍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遊,距成都13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