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的時候,他身邊的功臣病逝的病逝,老去的老去,這讓唐太宗十分傷感,他為了紀念和表彰這些功臣,讓宮廷畫家閻立本按照真人大小,給唐朝的24位開國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的凌煙閣內,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24功臣的來歷。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他們有什麼功勞,排名第一的是誰?
凌煙閣24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和秦瓊。
排名第一的是長孫無忌,他是李世民的皇后、長孫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哥,他還是李世民的心腹謀臣,幫助李世民策劃和發動了玄武門事變,事後被李世民定為一等功。長孫無忌還是李世民手下的重臣,為李世民的江山治理出力不少,所以被李世民放在了凌煙閣24功臣之首。
李孝恭是唐朝宗室成員,他幫助李淵拿下了巴蜀等地的十三餘州,還攻滅南方軍閥蕭銑,鎮壓輔公祏叛亂,幫助李淵平定了南方地區,是李淵能夠奪得江山的重要功臣,功勞僅次於唐太宗李世民。李靖是李孝恭手下名將,李孝恭的很多勝利,是李靖率兵打的,所以李靖的功勞也很大。
杜如晦、房玄齡是李世民手下的重要謀臣,李世民的很多事都是他倆出謀策劃的,如玄武門事變就是他倆為李世民策劃的。李世民當上皇帝後,兩人還出任丞相,幫助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
魏徵是李建成帳下的謀士,但在李建成被伏殺後,魏徵沒有遭到打壓,反而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魏徵因為敢說真話,充當了李世民鏡子的角色,他經常指出李世民的錯誤,幫助李世民改正錯誤,讓他成為了一名難得的明君。魏徵和李世民的故事,也成了一段明君和賢臣的佳話。
尉遲敬德是李世民帳下最得力的大將,他原本是一位降將,但李世民非常信任和器重他,這讓尉遲敬德心懷感激,肯為李世民拼命,多次在戰場上捨身救李世民脫險。玄武門事變時,尉遲敬德出力最多,他幫助李世民誅殺了齊王李元吉,還率兵抵擋住了太子府的援軍。同時,尉遲敬德還隻身一人提刀闖宮,逼迫李淵交出了兵權,是李世民玄武門事變能成功的最大功臣。
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父,和李世民關係很好,他起初跟隨丘和依附蕭銑,蕭銑被李孝恭擊敗後,又轉投了大唐。李世民和李建成矛盾激化後,高士廉和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勸說李世民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並幫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成功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侯君集和張公謹也參加了玄武門事變。侯君集是李世民帳下的重要武將,跟隨李世民建功無數。侯君集也在玄武門事變中出力良多,事後被確立為一等功,後來捲入太子李承乾的謀反事件,被坐罪處死。張公謹早年效力於王世充,後來經徐世績、尉遲恭的引薦,到了李世民帳下,並為李世民建立了赫赫功勳。玄武門事變時,他擋住並擊退了太子府大將馮立等人的進攻。
24功臣中,還有大家特別喜歡的程知節和秦瓊,他們是瓦崗寨出身的兩位好漢,瓦崗因為內部動蕩,導致敗亡。敗亡後他們又轉投了王世充,但王世充為人奸詐,程知節和秦瓊覺得他不是一個值得賣命的主公,所以又轉投了大唐。這2人跟隨秦王李世民南徵北戰,建立了赫赫戰功。
程知節和秦瓊的功勞都很高,但他們在凌煙閣24功臣中的排名不高,程知節排在了19位,秦瓊直接墊底,這可能與他們兩人沒有參加玄武門事變,以及李世民當皇帝後,治理國家方面出力較少有關。李世民在排凌煙閣24功臣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文臣出身的功臣,排位相對靠前,而武將的排名相對靠後,這也是程知節和秦瓊兩位名將排名靠後的一個原因。
其他的凌煙閣功臣,大多是唐朝的開國名將,跟隨李世民、李建成等人,或者獨立帶兵四處徵戰,為大唐的建立了赫赫戰功。還有的是,在李世民稱帝後,幫助李世民治理國家,開創了貞觀之治,這讓李世民成功躋身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之列,所以他們也因功進入了凌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