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 通脹壓力...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

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通脹壓力或趨緩和,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在通脹方面,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27,比上季度調查下降31個點,為近幾年來新低。

近期國家統計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1.5%,這是時隔11年後,CPI、PPI再現雙負增長。

外貿方面,經濟學人預判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參與調查的經濟學人中有35.8%的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有68.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環比上升。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92,比上季度調查上升33個點,為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就業方面,經濟學人預判就業形勢穩中向好。有24.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就業形勢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就業指數為41,比上季度調查小幅上升2個點,基本恢復到了2018年底、2019年初水平。

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80,比上季度調查上升12個點,再創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判斷2020年四季度增速在6.0%及以上的經濟學人佔比40.4%,在5.0%~5.9%的經濟學人佔比為43.1%,幾乎沒有經濟學人認為會出現負增長。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為3.7%。判斷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在2.0%~5.0%區間的經濟學人佔比62.4%,在5.0%及以上的經濟學人佔比27.5%。

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學人對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的預判均值分別為3.6%、3.8%和3.8%,全國綜合預測值為3.7%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學人調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3.7%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5日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稱,經濟學人預判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同比增長5.4%,預判全年經濟增速為3.7%,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 11月消費升級顯著 中國經濟加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較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一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雙11」網購創紀錄隨著10月全國就業目標提前達成,居民消費能力及信心得到提振。
  • 中國經濟加速增長 「雙11」網購創紀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較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一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雙11」網購創紀錄隨著10月全國就業目標提前達成,居民消費能力及信心得到提振。11月消費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比10月加快0.7個百分點。
  • 新華財經|國家統計局: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安娜、呂光一)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15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速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全年我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其中,裝備製造業前期對工業增長的支撐明顯,近期消費品製造業也在穩步回升。數據顯示,11月份消費品製造業同比增長了3%,增速繼續加快。服務業方面,服務業生產指數中的8個大類行業中已有7個實現了增長。前期一些現代服務業增長比較快,對服務業的支撐作用明顯。近期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也在改善,說明整個經濟恢復的平衡性在改善。
  • 豬周期疊加大宗共舞,通脹壓力抬頭
    作者: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葉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雖然春節錯位效應使得12月通脹基數較高,但新一輪豬周期已經顯現,12月疫情對北方農業大省供給衝擊仍然存在。同時受國際油價變化的影響,汽油、柴油等價格均有所上漲,對非食品類商品價格有一定的推升作用。春節錯位可能推遲。進入1月以來農產品和菜籃子價格指數繼續上升,天氣轉冷、豬肉消費旺季逐漸到來,豬價持續爬升;寒潮來襲,蔬菜和水果價格也持續走高。
  • 11月經濟恢復勢頭不減 四季度經濟增速或遠超預期
    從生產運行來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增速刷新逾一年半新高。同期,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  「11月工業服務業繼續回升,投資消費不斷改善,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經濟持續恢復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的集中體現。
  • 中國經濟學人調研:北京治霾成效明顯 就業吸引力強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15日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稱,北京霧霾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更多的人選擇留京工作。
  • 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繼續加快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朱宛玲):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今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1月,中國經濟指標繼續向好,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或將繼續加快,全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付凌暉:四季度經濟運行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從生產來看,生產的恢復面在擴展,平衡性在改善。
  • 7月份關鍵經濟數據將揭曉 消費增速有望年內首次回正
    來源:第一財經7月份關鍵經濟數據將揭曉,這一指標有望年內首次回正7月份一系列重磅經濟數據正在陸續公布,繼進出口、通脹、信貸增速之後,工業、消費、投資等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將在8月14日(本周五)發布。從M1增速上看,本月6.9%的增速創下了2018年5月以來的新高,或說明企業資金運用的活躍度提升,經濟恢復將持續向好。從先行指標來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發布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延續穩中有升的走勢,連續五個月在臨界點以上。7月份製造業PMI指數繼續小幅提高,表明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回升態勢。
  • 中國股市: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後市將會是一片「豔陽天」?
    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根據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9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為30.5%,連續11個月回升;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近7個月增速連創有統計以來新高。「訂單回升、預期好轉,加上信貸政策重點支持,民間投資將繼續修復。」
  • 三大需求繼續回升 經濟內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 華泰證券年度策略:牛背上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
    已可用於驗證邏輯的是:今年三季度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已高於疫情前2019年三季度的水平、接近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美國和歐洲在疫情壓力仍大、GDP增速仍為負的情況下,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已快速恢復至次貸危機後2010年左右的水平(當時相同的產能利用率水平對應的GDP增速已回正),後續可繼續跟蹤驗證的仍是主要經濟體的產能利用率。
  • 2020:全球經濟有望下半年築底
    2020大勢前瞻——推進經濟治理現代化(2)國際上普遍對經濟走勢表示關切,認為可能呈現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三低」特徵;課題組認為,全球經濟下行趨勢可能在上半年延續,下半年有望築底,全年經濟增速約為2.5%,較2019年下降0.1個百分點。
  • 11月國民經濟穩步復甦 四季度有望繼續加快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生產形勢向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三大需求鞏固回升;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就業民生保障有力。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紮實恢復態勢,彰顯出我國經濟強勁的內生韌性和發展活力。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或將繼續加快,全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國君交運:2021集運需求增速回升 行業逐漸回歸新常態
    2021年港口擁堵有望緩解:2-4月份淡季歐美港口將清運積壓貨物,上半年歐美交通運輸從業人員陸續完成疫苗接種將使集疏運效率提升。2.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集運需求增速回升。集運全年總需求取決於全球經濟增長,2021年全球有望進入庫存周期上行期。在上一輪上行和繁榮期(2016-18年),集運需求增速達到6%左右。本輪周期上行,集運需求增速有望接近上一輪水平。
  • 季崢:全球通脹回升 銀牛料乘風破浪 再次起航!
    2020年7月8、9、10、13日我連續四天專題文章,分別是《A股能牛多久 七月有沒有更牛的品種》、《突破關鍵壓力 7月銀牛正式啟動》、《A股降溫打擊 但千金難買銀牛回頭》《全球金屬狂歡 七月銀牛蓄勢待發!》。文章明確提出,白銀本次波段目標4800點。  7月22日,白銀突破了4750點以後,我寫的專題《乘風破浪的白銀,將駛向何方?》
  • ...三大指標同步提速,國家統計局預判:明年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比較快
    紅塔證券研究所李奇霖向記者分析,推動民間投資累計增速轉正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訂單恢復,而出口表現強勢讓民營企業更為受益。支撐今年中國出口的一股重要力量是海外需求缺口,尤其是消費品的缺口。消費品處於產業鏈的下遊,民企是生產的主力軍。因此,出口回升讓民企訂單恢復得更快。李奇霖認為,訂單回升、預期好轉,加上信貸政策的重點支持,民間投資將繼續修復。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2021年宏觀經濟預測 2021年市場形勢預判
    除此之外,信用風險暴露、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等因素都會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  債市收益率前高后低,逐步接近最佳配置區。受基數效應影響,預計經濟增速呈現前高后低。結合供給和貨幣政策調整節奏分析,預計國債收益率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  商品或分化,工業品受益經濟復甦,黃金依賴利率和通脹相對走勢。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