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人的早茶飲食文化裡,有幾道糕點是特別經典傳統的,一個是蘿蔔糕,一個是芋頭糕,這兩種糕點都會出現在早茶茶點裡,但平時廣東人的節假日慶典裡,同樣也會有這兩種糕點出現,因為「糕」字的諧音「高」,寓意節節高升,特別好。
身邊許多人也喜歡吃廣式糕點,其中家人最喜歡的是芋頭糕,因為芋頭是鹼性食物,平時肉菜水果吃多了,酸性食物要和鹼性食物相互平衡,所以每年到了芋頭大量上市的季節,我都喜歡買上一些本地芋頭製作成廣式經典芋頭糕。
芋頭糕的製作方法其實也不難,認識的一位廣東廚師告訴我他們酒店做芋頭糕的配比和做法,還有許多朋友都認為這些糕點不是麵粉做的就是糯米粉做的。其實都錯了,廣式芋頭糕用的是粘米粉,也就是大家說的大米粉。大米粉的黏性比糯米粉低許多,同時也比較容易消化,和腸粉一樣,芋頭糕的主要用料就是粘米粉,另外就是和它搭配的芋頭以及其他配料。
經典正宗的廣式芋頭糕應該怎麼做?感興趣的就跟著我一起試試吧,做法一點也不難。
【廣式芋頭糕】
食材:粘米粉200克,新鮮芋頭1斤,廣式臘腸2條,幹香菇6個,蝦米50克,蠔油、生抽、鹽和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準備芋頭糕的主要材料--粘米粉。
2.新鮮芋頭一斤,削去皮厚,把芋頭切成小塊,也可以把 芋頭擦成細絲,兩種形狀都可以,喜歡品嘗芋頭粉面帶顆粒口感的,就把芋頭切得小顆粒一些,喜歡拉絲不喜歡顆粒感的,可以把芋頭用擦絲器擦成細絲。
3.廣式芋頭糕必定少不了廣式香腸(臘腸),取2根廣式臘腸切成小粒,幹香菇泡發軟後,切成和臘腸粒差不多相等的大小顆粒備用。
4.把180毫升左右的清水和300克左右的粘米粉用蛋抽順時針拌勻,先把粘米粉化成米漿。這個步驟很簡單,多攪拌幾次就能把粘米粉和清水融合在一起。
5.炒鍋小火加熱,倒入2茶匙食用油,把香菇粒、臘腸粒和蝦米倒入鍋中,小火翻炒,把幹香味炒出來。適當的蝦米更增香,這三種配料是我家做芋頭糕必備的。
6.把切成小粒的芋頭倒入鍋中,和香菇臘腸蝦米翻炒拌勻,同時做一個簡單的調味。1茶匙蠔油、2茶匙生抽和適量鹽,把它們混合翻炒拌勻。
7.把混合拌勻的粘米粉粉漿倒入鍋中,邊倒邊用鍋鏟攪動拌勻,芋頭粒和配料會隨著粘米粉的黏性粘連在一起。把全部粉漿倒入鍋中,充分拌勻後就可以關火了。
8.找一個比較深的容器或者盤子,炒過的芋頭均勻地鋪在盤子容器裡,用鏟子壓緊實一些。放入蒸鍋中,大火燒開後蒸製40分鐘。(蒸製時間視盤子大小和深淺度決定,盤子較淺的,蒸30分鐘即可,盤子比較深的,蒸製時間更久一些)。
蒸熟的芋頭糕放涼後就可以倒扣出來,放冰箱冷鮮保存,最好吃的芋頭糕做法是切成大約1-2公分左右的厚片,食用是用小火和適量食用油煎至四面微微金黃。
好吃的廣式芋頭糕用的是粘米粉,可別買錯成糯米粉或者麵粉喲!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