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西狹頌:層林盡染 風景如畫(高清組圖)

2020-12-21 每日甘肅

成縣西狹頌層林盡染、美不勝收。(記者韋德佔/攝)

每日甘肅網成縣訊(記者韋德佔)11月4日,「探秘古成縣重走長徵路」採訪團來到成縣西狹頌。深秋時節,成縣西狹頌層林盡染,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這裡原生態的美。

西狹頌風景區位於隴南市成縣西13公裡處的天井山麓,魚竅峽中,這裡自然風光清幽綺麗,青山對峙,澗流清澈。峽內的山、水、石、樹,皆成風景;亭、橋、廊、榭,相映成趣。

近年來,成縣縣委、政府先後投資5000餘萬元,完成了景區山體危巖體地質災害安全防治工作及40餘項災後重建項目工程,並改造、拓寬、新修了旅遊公路、人行步道、東口停車場、竹苑防洪堤壩、耿勳碑亭景觀群、兩頌碑石刻等,使得景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得以完善。

據西狹頌風景區負責人曹旭介紹,蘭渝鐵路的開通運營,讓成縣西狹頌風景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僅國慶、中秋假日期間,西狹頌景區就接待了9384人次,同比增長26.1%,更有來自陝西、寧夏、青海等地的遊客前來觀光旅行。

遊客在西狹頌風景區遊玩並拍照留念。(記者韋德佔/攝)

遊客徜徉其中流連忘返。(記者韋德佔/攝)

懸崖上的水化成一條白練從高處垂落而下,蔚為壯觀。(記者韋德佔/攝)

西狹頌風光清幽綺麗。(記者韋德佔/攝)

兩山之間的響水河,在巨石間衝騰奔瀉。(記者韋德佔/攝)

河水在峽谷中潺潺繞行,浪花激起的水聲不絕於耳。(記者韋德佔/攝)

深秋時節,成縣西狹頌層林盡染、美不勝收。(記者韋德佔/攝)

遊客漫步在西狹頌風景區。(記者韋德佔/攝)

西狹頌層林盡染、水波蕩漾,美不勝收。(記者韋德佔/攝)

相關焦點

  • 漢隸《西狹頌》原石賞析
    圖為《西狹頌》摩崖原石所在地 《西狹頌》摩崖刻石,在甘肅成縣西狹中段青龍頭,刻於東漢靈帝劉宏建寧四年,即公元171年,書體為隸書。 《西狹頌》全稱為《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篆額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還稱為《李翕碑》《李翕頌》,又俗稱《黃龍碑》。此刻石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
  • 自駕遊一定要去甘肅這兩個景點:成縣西狹頌、西和縣雲華山
    自駕遊第三段,離開兩當縣沿福蘭線、s205、G567到達甘肅成縣西狹頌景區、白雀寺、晚霞湖、雲華山。離開兩當縣時已是中午,吃過飯繼續出發去成縣西狹頌景區,還是避開高速,結果我們又被導航坑了,走了一段不知名的縣道,到了景區的西門,因為走了冤枉路,導致我們晚上9點多了還沒找到住的地方,最後在成縣小川鎮上費好大勁才找到一個小旅館,還算便宜,環境嘛,反正能住。在鎮上買了點吃的,就當是晚飯了,休息一晚,大清早進西狹頌景區(西門)。
  • 隴南·西狹頌景區
    西狹頌國家4A級風景區,位於甘肅省成縣縣城西13公裡處的魚竅峽谷,因完好保存有東漢末年鐫刻的摩崖石刻群而得名,且馳譽海內外。現為國家級4A級景區,甘肅省十大名勝風景區,隴南市十大名牌風景區和文明旅遊景區。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名為您武都太守漢陽河陽車翁西峽頌,俗稱黃龍碑碑文和書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臨摹鑑賞價值。
  • 無人機之旅|航拍「漢三頌」之《西狹頌》碑所在景區
    西狹頌景區位於甘肅成縣縣城以西13公裡處的拋沙鎮豐泉村魚竅峽峽谷,其歷經1800餘年仍完好無損地保存有我國「漢三頌」之首的《西狹頌》摩崖石刻群而聞名於世,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圖為航拍成縣西狹頌景區。
  • 《西狹頌》原石實拍,震撼人心!
    圖為《西狹頌》摩崖原石所在地《西狹頌》摩崖刻石,在甘肅成縣西狹中段青龍頭,刻於東漢靈帝劉宏建寧四年,即公元171年,書體為隸書。《西狹頌》全稱為《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篆額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還稱為《李翕碑》《李翕頌》,又俗稱《黃龍碑》。此刻石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著名金石文字學家楊守敬評論道:「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碑文末刻有書寫者「仇靖」二字,開創書家落款之先例。
  • 在臨寫《西狹頌》與《郙閣頌》時,你更喜歡怎麼寫?
    《西狹頌》的書風有兩個特色:一是方圓融合。直線條的起訖兩端大都用圓筆,以圓渾來調和剛性,避免僵直,波折曲線的起訖兩端大都用方筆,以勁健來調和柔性,避免軟弱。因此《西狹頌》不用這種方法追求大氣,而是將筆畫撐在字形的四邊,結體方整,甚至是長的,儘可能多地在字形中間留出空白,造成疏可走馬的寬博結體,同時,為了強調橫勢,在章法上縮小行距,使左右字連成片,橫向有綿延不盡的大氣效果。《西狹頌》的這兩個特色使它的風格既方整雄偉,寬博道古,義富於變化,耐人尋味。
  • 「印象隴原」漫遊西狹頌
    【印象隴原】漫遊西狹頌何潤民西狹頌景區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的成縣,這裡風光兼南北之美,氣候無寒暑之虞,山川靈秀,陵谷藏珍,聞名中外的漢代摩崖石刻《西狹頌》,就位於該縣城以西13公裡處的拋沙鎮豐泉村魚竅峽谷,這裡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美麗的傳說、優美的風光一直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前來觀光旅遊。
  • 一場火災救了書法史赫赫名跡《西狹頌》(附:摩崖原石實拍,震撼!)
    《西狹頌》與《石門頌》《郙閣頌》並稱為漢代書法「三頌」。《西狹頌》至今保存完好,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隸書碑文。 全稱為《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篆額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稱《李翕碑》、《李翕頌》,俗稱《黃龍碑》。東漢靈帝(劉宏)建寧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鐫刻,在甘肅成縣西狹中段青龍頭。此石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楊守敬評論說:「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碑文末刻有書寫者「仇靖」二字,開創書家落款之例。
  • 漢隸三頌之《西狹頌》的書法審美特徵
    《西狹頌》、《石門頌》、《郙閣頌》是始造刻於我國東漢時期的摩崖刻石,被後世人並稱為「漢三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頌之一的《西狹頌》的書法特徵。西狹頌全貌摩崖原石《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又稱《惠安西表》,民間俗稱《李翕頌》《黃龍碑》。
  • 漢隸三頌之《西狹頌》:雄厚古樸
    >《西狹頌》(圖1)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黃龍碑》。該摩崖石刻位於甘肅成縣天井山。東漢建寧四年(171年)六月刻。《西狹頌》在三頌中保存最為完整,碑文記述了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頌揚了他開通西狹道路為民造福的功績。《西狹頌》在漢碑中地位突出,雄厚古樸是其最明顯的藝術特點。古人云「偏工易就,盡善難求」。
  • 千古《西狹頌》,看完真的長見識
    北宋末年,有一個樵夫,仿佛冥冥之中天賜良緣,他在甘肅成縣天井山魚竅峽有了一場華麗的邂逅,像一個勇敢而又幸運的新郎,莽撞地揭開了新娘神秘的蓋頭,霎時,《西狹頌》那汲取千年日精月華的絕世容顏展露在眾人的面前:「疏散俊逸,如風吹仙袂,飄飄雲中……」漁樵,真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類重要角色。
  • 甘肅成縣國家級景區西狹頌和杜甫草堂景區遭重創
    連日來,甘肅成縣遭遇強降雨,景區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道路塌方、農田毀壞等自然災害。這次降雨範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雨量時段集中,由此引發的河流洪水、山洪等地質災害對國家AAAA級西狹頌景區和國家AAA級杜甫草堂景區造成了巨大損失。
  • 西狹頌原石完整版,附高清原拓片,極度震撼!
    西狹頌摩崖原石 摩崖刻石,漢代隸書。全稱為《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篆額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稱《李翕碑》、《李翕頌》,俗稱《黃龍碑》。東漢靈帝(劉宏)建寧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鐫刻,在甘肅成縣西狹中段青龍頭。
  • 甘肅省西狹頌文化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蘭州召開
    據了解,《西狹頌》是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縣城西十三公裡處的天井山峽谷魚竅峽和黃龍潭邊的一塊鐫刻於東漢建寧四年的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石刻正文隸書陰刻,計20行385字,記敘了漢武都郡太守李翕組織修建西狹棧道、惠澤於民的事跡,正文上方有「惠安西表」四個篆刻大字,右有黃龍、白鹿、木連理、嘉禾、甘露降「五瑞圖」,左有武都郡下辨道一幹官員的姓名和身份。
  • 心戀隴南之十二:西狹長歌
    《西狹頌》碑文四周有諸多歷代文人的鐫刻,已成摩崖頌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辨認者有14方,以宋代為多,有7方,明代1方,清代4方,民國2方。在西狹溝中,還有耿勳碑等摩崖石刻二十多處。溝口存有李可染的《西狹頌》碑題。      我把碑文內容全部複製,如下:      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君諱翕,字伯都。
  • 《西狹頌》摩崖石刻,歷經1800多年一字不損,天下隸書第一
    位於甘肅省成縣天井山魚竅峽中的《西狹頌》摩崖石刻,位居我國「三頌」之首,歷經1800餘年仍完好無損,至今一字不損,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被評為「天下隸書第一」。1962年,《西狹頌》被列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黃龍碑》,是東漢建寧四年六月仇靖撰刻並書丹的摩崖石刻,頌文主要記載了東漢武都郡太守李翕率眾開天井道的政跡。
  • 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摩崖刻石《西狹頌》,「君諱」兩字分析
    漢代隸書摩崖石刻《西狹頌》筆法試析。作者:張聰枝巜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巜李翕頌》《黃龍碑刻石。記載武都太守》,位於甘肅省成縣天井山,東漢建寧四年(171)六月刻。《西狹頌》與陝西省漢中市的《石門頌》、略陽縣的《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 "三頌",是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記載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頌其修復西狹道為民造福的政績。《西狹頌》書法古樸方勁,從用筆來說,多方筆起收,少作提按,取中鋒行筆,兼側鋒作波磔。
  • 官鵝溝、萬象洞、西狹頌美景在西安臺《直播零距離》欄目播出!
    近日,西安網絡電視臺《直播零距離》欄目播出了《探訪絲綢之路從西安到隴南》系列報導,《直播零距離》的記者先後來到了我市的宕昌縣官鵝溝、武都區萬象洞、成縣西狹頌等景區
  • 秋天蘭州南部大山深處層林盡染景色如詩如畫
    秋天蘭州南部大山的山野,到處都層林盡染景色宜人。恰似童話般的世界。一路走來,漫山遍野的紅黃樹葉,層林盡染,好在秋天的原生態森林景色絢麗,如詩如畫,秋天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於此!
  • 秋染華山 層巒疊嶂 層林盡染
    在午後的陽光照耀下,濃霧逐漸消散,秋意已將層林盡染,秋霜為峰巒塗上繽紛的色彩,千峰逶迤猶如壯美的詩篇。無論是乘坐索道纜車飽覽山林錦繡,還是用腳步丈量奇峰險道,都能感受到華山的風採。雲霧繚繞的華山陝西華山美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