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體驗:溫哥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2021-02-17 移民家園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移民家園訂閱號

導語:移民體驗:溫哥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聊天時朋友問我來溫哥華幾年,掰起指頭細細一算,從2009年登陸至今,一晃已近7年,快得讓人不敢相信。婚姻有七年之癢之說,那麼人與城呢?這麼些年下來的各種酸甜苦辣與磨合,會不會也在安定之餘癢上一把?今日,回顧往昔,儘管經歷那麼多的現實,這座城市給我更多的,卻是滿滿的溫暖。

可以從下飛機開始說起。一口結結巴巴的英文好不容易過了海關,出來卻傻了眼,找不到說好來接機的。手機沒有開通國際長途,身上只有幾張百元整鈔,不會使用公共電話,不知道要到哪裡去。提著兩個碩大的出國專用大行李箱,坐在接機大廳欲哭無淚。這時候一位華人奶奶問我是不是需要幫助,我的頭點得像雞啄米。後來她用手機幫我撥通了電話,看我落實了才離開。

我一直記得她的樣子,蒼白的短髮,瘦削的面龐,嘴角一抹微笑。有一回在公車上看到在走到街頭的她,一下子就認了出來,可惜沒有說上話。

來了以後開始找工作。坐公車。報的站名好陌生,只好把地圖攤在手裡,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對。生怕坐過站。旁邊是一小哥,問我要到哪裡。我把地址給他看,他說,不要著急,我在你後面下車,會提醒你的。又囑咐我那片是工業區,我要找的地方是在哪裡哪裡……

經常,在超市選購東西,會受到一些「指點」。比如一位時髦的白人大姐看我站在那裡猶豫,很熱心地說:「這個牌子比較適合中年人,你用這個好,還有那個…」買衛生紙的時候一個奶奶說:「今天這種紙打折,比平時便宜好幾塊呢,質量很好的。」買牛奶的時候也是一個奶奶,要我買兩個盒裝的而不是那種一大桶的:「同樣的牌子,兩個紙盒裝的加起來就是一升,一樣的份量,價格反而比你拿的那個還要便宜五毛錢呢。」

過來久了的人會習慣一些禮貌,比如走在路上突然收到迎面而來的路人燦爛的微笑,有時候會伴隨問候:「Morning」。要進去商場,前面的人會替跟在後面的你拉住門。在電梯逼仄的空間裡,不認識的人問候一下手裡抱的娃或牽的狗,走的時候會說:「Have a nice day」……這些習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後回國時就特別不適應。

第三年回國,去醫院檢查,護士讓我在檢查床上躺好,我動作慢了一點,看到她一臉的不高興。讓我躺下來一點點,我只是稍微挪動了一下,結果對方開口大罵:「你怎麼回事啊,聾了還是怎麼的,怎麼要你躺下也半天,挪一下也聽不見?」

如果我沒有來過溫哥華,我一定不會覺得她的話有多刺耳。加拿大的診所和醫院我都跑過,只是覺得慢、效率比較低,但態度卻是極好的。好多名人明星來溫哥華開講、辦演唱會,也會感慨:「這裡的人就是特別特別的溫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溫哥華氣候這麼好,人也難得激進吧。

再說生娃那會兒的事。話說我的家庭醫生是一位風風火火的老奶奶,平常都是雷厲風行的,我都要習慣她金口玉言了。有一天她一邊背對著我寫病歷一邊細細叮囑了很久,我這邊只是嗯嗯嗯答應著,沒想她突然來一句:「覺得我好囉嗦的吧?」我這頭還沒反應過來,只承上應聲:「嗯」。「嗯?」她突然轉過身:「真的覺得我囉嗦嗎?」一副調皮的樣子。

到我臨產,她匆匆從診所趕來,看到躺在病床上痛到已經無法呻吟的我,又看著機器裡面顯示的幾乎無間斷的陣痛曲線,過來摸了摸我額頭,說:「我等下叫護士給你打嗎啡,你乖啊。」

下午進產房到晚上了開指數還不夠,陪產護士很nice,隔會兒問我要不要喝水,有什麼需要。為了分散我的痛感,又和我東拉西扯的,15分鐘小休前也要跟我說一聲,要我放心,說會叫另一個護士過來陪,她15分鐘就回來。

後來生的時候也是她在我耳邊各種鼓勵,生完後她忙前忙後,不嫌髒累,對咱們華人的一些相對「奇怪」的習俗也表示理解。也不知凌晨幾時,她下班了,還特別過來跟我說。再後來輪班到她時,雖然不用負責我,卻也特別過來看看寶寶和我。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相信不只是溫哥華,加拿大人的共性之一就是善良。樂善好施、喜歡做義工是大多數加拿大人的特質。雖然廣收難民一度引起爭議,但小艾倫死在沙灘上的照片引起絕大多數加拿大人同情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基督教廣傳的國度,講奉獻,講施與,由此塑造的國民性格,在經濟還不至於太糟糕的前提下,不會差的。

所以,去年10月,當安省7歲的小男孩Evan被診斷出無法手術的腦癌,醫生認為他無法堅持到聖誕。家人決定為他提前慶祝,結果全城居民都加入了這場溫暖行動,讓小Evan在11月過了聖誕。他後來真的沒能熬到聖誕節,但他已經見過聖誕老人、收到了無數的聖誕祝福。

溫暖的故事很多,而且還會繼續延續。我相信每一位移民都經歷過這樣那樣的感動瞬間,而且很多時候,是來自並不相識的陌生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一個並不寒冷的國度,是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相關焦點

  • 身邊朋友移民都選擇了溫哥華,這座城市有什麼優點?
    事實上如今的溫哥華早已不再是我們十幾年前看到的那座像農村一樣的城市了,不管是在職業選擇上還是生活方式上,溫哥華的資源可以說是全加拿大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加之國家對移民群體開放的態度和政策,近年來湧入移民大軍的人數節節攀高!
  • 老移民親身感受對比:溫哥華 VS 多倫多哪座城市是移民心中的最愛
    (分享嘉賓:Ariel)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討論加拿大哪個城市適合移民生活,大家都知道華人比較集中在幾個大城市,比如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裡等等,大家對這幾個城市的討論可謂是眾說紛紜,基本上每個人都有非常熱愛自己居住的城市,然後就不喜歡別人diss自己的城市。
  • 加拿大移民:溫哥華&多倫多的相遇
    溫哥華和多倫多是加拿大華人最多的兩個大城市,一直被比較,但從未分出高下。一座城市如何,是你賦予的,只有你在這裡感受過、奮鬥過、成長過......這座城市才有了意義。 其實,今天就是想說說這兩個城市,畢竟溫哥華和多倫多是加拿大準移民和新移民都非常感興趣的。沒有什麼邏輯想到哪說哪。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 加拿大移民:移民城市——卡爾加裡
    加拿大卡爾加裡多年被評為全球宜居城市的前10名,甚至超越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裡是阿爾伯塔的第一大城市,但並不是首府,首府是埃德蒙頓市,卡爾加裡總人口只有130萬人左右,但已經是阿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了,也是全加拿大第三大的市區人口城市,僅次於多倫多和蒙特婁。下面我們從吃穿住行、環境氣候以及收入等各方面說說卡爾加裡這座城市。
  • 溫哥華,一座四季皆宜的旅遊城市
    舉辦地在加拿大的一座美麗城市裡,那就是溫哥華市,加拿大卑詩省的第一大面積城市,也是加拿大第三大面積城市及最大港口城市。溫哥華全年氣候溫和,擁有多元的文化與具有很強包容性的人民。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溫哥華為全球第三位。 浩瀚海洋和美麗山巒環抱之中的溫哥華,有一望無際的金色海灘、蒼青翠綠的原始森林、又有繁華都會的熱鬧與便利,絕對是適合任何年齡和任何喜好的人士的旅遊勝地。
  • 深度對比|美國西雅圖VS加拿大溫哥華,華人移民選擇定居哪裡好?
    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電影,為什麼大部分外景卻在溫哥華拍?西雅圖、溫哥華同處北美西岸的兩座城市,對於華人移民來講,到底選擇哪裡定居?美國還是加拿大、溫哥華還是西雅圖?西雅圖城市群為美國第十五大城市群,華盛頓州有一半的居民都定居於此城市群內。溫哥華downtown高樓不多,但城市規劃有序,景觀設計很精緻,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園Stanley park,就坐落在溫市中央,無論雪山、森林和大海,溫哥華人都可以零距離的親近,人就像生活在畫中,美景觸手可及。
  • 移民不扎堆,別了溫哥華,我要去kelowna了!
    加拿大移民如果說當年的熱播劇「別了溫哥華」,讓大多數國人對溫哥華有了驚鴻一瞥,隨著中國加拿大兩國政府的深入往來,溫哥華這個距離中國最近的城市,越來越被大家熟知。但是在距離溫哥華400多公裡以外的地方,有一個悄然興起的活力小城-- Kelowna,是BC省的第三大城市,位於歐墾娜根湖(Okanagan Lake)湖畔,擁有令人垂涎的美食佳釀、活力四射的文化以及沙灘度假地。近幾年來, Kelowna迅速成為BC省最受熱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很多年輕家庭和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在此安居。
  • 溫哥華:一座不會讓你感覺到陌生的神奇城市,值得來看一下
    那是一座令人如痴如醉的城市,這個城市幾乎四面臨水,所以這裡邊順其自然的形成了巨型大的天然港口。如果說要把城市文明與歷史,風景完美的結合,那是很難做到的,但是溫哥華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這裡有典型的現代化建築,公園、湖邊小路、高大的建築。但是它還保存著最古老的傳統文化建築。
  • 移民溫哥華的華人太多了?北美小加州基隆拿歡迎你!
    加拿大作為一個傳統移民國家,每年都有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外來人口定居加拿大,尤其是加拿大政府推出三年百萬新移民計劃以來,在友好的移民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國人也加入了移民隊伍。雖然面積比中國大,但加拿大的行政區劃卻不像中國那麼細,加拿大一共有10個省,外加3個地區(努納武特地區、西北地區、育空地區),首都在渥太華,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婁、卡爾加裡、埃德蒙頓等都是加拿大主要城市。溫哥華和多倫多又是加拿大最有名的兩個大城市,也是最多華人最多的城市,尤其是溫哥華地區的華人佔比非常驚人。
  • 移民加拿大,華人最愛的竟然不是溫哥華,而是這個大溫城市
    眾所周知,華人移民加拿大,很多人都會優先選擇BC省、安省定居,大溫哥華地區和大多倫多地區的華人佔比在整個加拿大排名都是數一數二的。大溫地區是加拿大華人最密集的地區,雖然溫哥華市內有一個規模僅次於舊金山中國城的溫哥華中國城,被譽為北美第二大中國城,但實際而言,緊鄰溫哥華的列治文才是真正的中國城。
  • 加拿大系列之: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移民溫哥華?
    如果你想在城市裡發展,體驗城市生活的便捷,但又受不了城市的汙染、擁擠,那麼溫哥華無疑是兼顧了經濟和環境。
  • 中國移民刺激溫哥華城市巨變 獨棟變大型住宅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美媒稱,加拿大的溫哥華市曾經是英國在新大陸遠端的前哨地,後來又因其大麻盛行的環境成為反正統文化的聖地,現在它正進入一個新階段,被來自太平洋對面的移民改變。大溫哥華地區人口約有250萬人,其中16%是華裔,溫哥華市區28%的人口是華人。
  • 移民難移民之後更難:溫哥華新移民的"流淚"生活
    ,加拿大又是眾多移民最嚮往的地方,溫哥華更是年年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雪山、大海和森林在這裡相遇,夏天可以享受陽光海灘、冬天可以領略滑雪樂趣,整座城市綠樹成蔭、草木蔥籠,從任何一個地方驅車只需短短十多分鐘,你就可以到達一片綠地。幾乎所有來這裡的觀光客,都會被這座城市的美景深深打動。但如果你認為生活在這樣一座城市裡,就一定會過著人間天堂般的日子,那麼你錯了。
  • 加拿大移民收入排名公布,多倫多溫哥華墊底,第一名居然是這裡!
    近日,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 Can)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移民的年收入中位數在主要樞紐城市要低得多。與此同時,在小城市裡,移民的收入卻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不僅是因為住房成本高,而且據2019年的統計,已抵加10年的移民的收入中位數僅為每年$3.37萬加幣。這比全國所有加拿大人的收入中位數低13.5%。即使在10年後,工資差距仍然很大。
  • 好難|溫哥華新移民居然是加拿大第一窮!那房子都被誰搶了?
    來自中港臺的移民,一想到加拿大,最先想到的,要嘛就是多倫多,要嘛就是溫哥華,理由無他,兩地華人最多,特別是溫哥華,是全加華人密度最高的地區。葉之秋攝 理論上,這兩地應該也是生活最優渥的地方。但事實卻相反,在這兩地的新移民,真的,很,窮。
  • 加拿大移民定居最受歡迎的三大城市:溫哥華、多倫多和埃德蒙頓
    加拿大移民定居最受歡迎的三大城市:溫哥華、多倫多和埃德蒙頓根據加拿大統計局關於移民流動性的研究報告,溫哥華、多倫多和埃德蒙頓成為移民穩定率最高的城市
  • 「大冶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今天,作為全國百強縣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大冶給人的印象依然是足夠硬核,足夠陽剛。但其實,當你真正走進這座城市,你會發現在她鋼鐵質感的背後,還有讓人心頭柔軟的一面。初夏時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之時,新華網記者赴湖北大冶採訪調研,大冶市委書記王剛在接受專訪時,特地借用網友的話說,大冶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新華網專訪湖北省大冶市委書記王剛。
  • 老移民親身感受對比:溫哥華 VS 多倫多哪座城市是移民心中的最愛
    (分享嘉賓:Ariel)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討論加拿大哪個城市適合移民生活,大家都知道華人比較集中在幾個大城市,比如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裡等等,大家對這幾個城市的討論可謂是眾說紛紜,基本上每個人都有非常熱愛自己居住的城市,然後就不喜歡別人diss自己的城市。
  • 世界著名的十大移民城市(組圖)(二)
    近代,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再次湧現出一大批的移民城市,下面就將介紹其中最為著名的十大移民城市:日內瓦有50萬人口,38.37%是外來人口,但這些移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多都供職於國際機構。該市的官方網站稱,在海牙的47.4萬人口中,有40%並非荷蘭本土人。有趣的是,來到海牙的絕大多數移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講多種語言,而且收入不低;而其它一些移民城市所吸引來的都是一些「零起點」的打工族。
  • 溫哥華移民的「失」與「得」
    圖 劉洋 置身於溫哥華,你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並不是身處異鄉,而是在國內的某座城市。在這裡,華人的身影隨處可見,親切感撲面而來。溫哥華,只是移民加拿大的一個縮影。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那些遠離故土、漂洋過海的人們,為什麼會選擇「移民」到這片遙遠而陌生的土地?移民加拿大,有哪些「得」與「失」?在過去與現實的光影交錯中,華人移民走過了怎樣一條不平凡的道路?移民的未知與吸引力曾有人調侃,加拿大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確實,如果說,國內「每一刻都是嶄新的」,那麼加拿大社會則沒有那麼多的「新鮮」與「驚異」。